浅析民族绘画与国画教学

2017-01-03 17:58王梦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13期
关键词:国画浅析教学

王梦

[摘要]目前,我国关术专业开设的课程有国画、油画、素描、版画、色彩等其他画种,中西方的技法都有。虽然中西方美术在绘画方面有相通的地方,但是由于社会背景、文化习惯以及审关观念等不同,使中西方在绘画观点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绘画专业的学生对中西方绘画观点的差异没有充足的认识,对中西方绘画的本质没有足够的掌握,绘画思维的转换比较迟缓。另外,西方的现代艺术文化不断进入我国,绘画专业的学生只是一味地追求个性而忽视了我国的传统文化理念,从而导致学生对绘画专业知识的掌握只是停留在材料性能和技法上。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在结合民族绘画的基础上进行中国画的教学,分析中华民族传统绘画的特点,从而提高绘画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浅析;民族绘画;国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13-0113-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13.055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前言

近几年来,在中国画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例如一部分学生在思想上盲目追求西方的艺术个性而摒弃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使得创作出来的国画作品不能传神地表现现实生活。除此之外,外国友人在考察观赏了我们的国画之后,认为我国的国画西方文化气息太过严重,缺乏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现,所以在民族绘画和国画教学中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是非常重要的。

一、“传神”的内在美

我国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儒教、道教和佛教的影响下,造就了中国绘画独特的民族画风。如今,我们重新审视中国绘画,通过与西方绘画进行对比,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

中国画的特色之一是“传神”,同时,“传神”也是审视民族绘画的一种标准。中西方绘画不仅在审美观念和审美仪式上不同,而且在进行绘画创作时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也不同。中国绘画要求的是人与自然能够合二为一,大多强调作者人格、品质和性情的体现,因此在中国画的绘画过程中,重视“以形写神”,争取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另外,中国的绘画者注重对人生的领悟而忽视对客观世界的探究,所以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往往是依靠直觉,所以,在中国绘画中,“意象”体现也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意象”是以客观物象为基础的,但是在实际绘画过程中,绘画者需要挣脱客观物象的束缚,尽可能地去体现事物本身的特征,进一步的探求画中的意境。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要加强对低年级学生的写实训练。指导学生在写实的过程中注意写意,并且引导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情感逐渐向“传神”靠拢。由于受西方绘画的影响,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对事物进行外在的临摹,追求西方艺术的个性,一味地追求完整的画面而做不到面面俱到,忽视了对中华民族本身具有的传统特色文化的体现,所以创作出来的绘画作品有失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缺乏中华文化的内涵,对中国画的进一步发展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对于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在进行国画创作时,学生自身不去体会事物本身的内涵,由于受到客观物象的约束而无法使自己的情感得到表达,也没有结合民族绘画进行创作,所以创作出来的国画作品就缺乏内在的意境,中国画所特有的民族内涵也不能很好地被体现出来。

二、“以形写神”的内在美

“以形写神”也是中国绘画的特色之一,也是进行绘画创作的基本要求。例如东晋时期的著名画家顾恺之,他在创作人物画时非常重视人物的“神”,经常在画完一幅画时很长一段时间不画眼睛。所以,一副优秀的绘画作品不在于对事物的外形临摹的有多像,关键在于能否以形写神。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形似不重要,形只是一种描绘事物本身的一种方式,最终目的是通过形似达到传神的目的,实现表现事物内在精神的效果。

在中西方的绘画中都讲究“以形传神”,但是“神”在中西方绘画中的定义不一样。西方绘画更加注重的是形似,把形似作为一幅作品的评价标准,将“神”贯穿在形似中;中国绘画中的“神”,既包括事物的内涵,也包括创作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在对学生的写实造型能力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之后,要引领学生在实际的绘画过程中由写实向“传神”递进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引导并鼓励学生在绘画创作时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尝试,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民族绘画和国画教学中培养学生“以形写神”的能力也是绘画教学的目标之一。

三、“意境”的自然美

在民族绘画和国画的教学中,教师仅仅培养学生在绘画中的“形”和“神”是远远不够的,为了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的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并且体现在他们的绘画中,对学生进行“意境”的培养也是十分关键的。“意境”来源在于自然,绘画作者不同的自然观在绘画中会体现着不同的“意境”,不同“意境”体现着不同绘画作者的思想情感。中国人崇尚的是“人物合一”,而西方人则认为人和物是相对立的,他们之间存在的是一种相互利用的关系。在民族绘画和国画中,虽然人与自然之间是亲密无间的,但是在绘画创作过程中,自然扮演的是“载体”的角色,作者只是借助自然来表达自己的内在精神和内在情感。石涛传中的“山之拱揖也以礼,山之行徐也以和……”在意境中将自然人物化了。

在民族绘画和国画的教学中,为培养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意境”,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文化修养和思想品质等其他素质的培养。虽然意境是存在于大自然客观世界中的,但同时它也能真实反应绘画作者内心的真实世界,一副优秀的作品,最重要的是能够体现绘画作者内心的真情实感,使观赏者产生共鸣。如果绘画作者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品质达不到一定的水平,那么创作出来的绘画作品也不会有较高的内涵,就更不可能在国画中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被誉为美术界“一代宗师”的著名画家黄宾虹老先生,一生读书万卷,钻研学习笔墨,精通诗文,对中国画有深刻的研究。

在民族绘画和国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素质的培养,引导并鼓励学生在学好理论课的基础的上进行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不定期的组织学生考察观摩古今中外各大画家的作品,参加艺术实践等活动,学习借鉴其他画家的绘画经验,然后结合自己的绘画风格,争取形成一种适合自己的独特的绘画风格。

四、“笔墨”的形式美

在传统民族文化的影响下,笔墨也是民族绘画和国画中的一种特色形式。在民族绘画和国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传统绘画技法和具备民族文化的观念,还要在笔墨形式方面有所造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绘画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使用毛笔和墨色的训练,鼓励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多加练习,珍惜每次实践的机会,在练习和实践中不断探索,争取找到适合自己绘画风格的笔墨技巧,为自己日后创作出更加优异的作品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

中国画的主要三个特征是意境、传神和笔墨,三者结合在一起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的完美体现,使学生的审美要求得到提高,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将民族绘画与国画教学相结合,注重学生对这三要素的合理运用,从而争取进一步提高我国绘画的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章樊)

猜你喜欢
国画浅析教学
国画《鲦鱼》
国画《鲿》
浅析VLAN间灵活互访
浅析35kV隔离开关常见缺陷及处理
国画欣赏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析“谯”字“酷烈”义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国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