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科学方法的“湿度和降水”教学实践

2017-01-03 01:48陈苍鹏
关键词:科学方法运用

陈苍鹏

摘 要:“湿度和降水”是一个复杂的物理现象,教学中蕴含着许多的科学方法,在教学设计中突出实验法、模型法、比较法等科学方法,促使学生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不同的问题,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实践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湿度和降水;科学方法;运用

科学方法是解决科学问题的重要手段,是人们为获得科学认识所采用的规则和手段系统,是科学认识的成果和必要条件。科学方法也是学生从知识学习到能力发展的中间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并将影响学生的一生。

科学方法主要有控制变量法、实验法、观察法、模型法、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比较法、分类法、转换法、等效替代法等。为了突出科学方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的作用,把各种科学方法运用到具体科学教学中,应该以实践为落脚点,以学生为切入点。

一、教材分析

湿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也是影响天气的一个重要因素,降水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过程,属于天气现象。其中湿度的概念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学生对此比较陌生,而且概念繁多——涉及湿度、绝对湿度、饱和湿度、相对湿度等,对于初中生来说真是非常抽象,难以理解,需要通过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湿度的相关概念。在学习了相对湿度等概念之后,再学习降水,就比较符合逻辑,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物理规律。但是降水的形成条件以及过程还是比较难,尤其是凝结核的概念,又是一个比较难的知识点。

二、教学思路建构与分析

教学思路设计:湿度与健康(问题情境)—湿度(观察法)—相对湿度等(模型法)—干湿球温度计制作(实验)—测量相对湿度(实验法)—降水条件(归纳法)—降水模拟(模拟实验法)—人工降水(原理运用)。

从教学思路中可以看出,本节课运用了实验法、模型法、归纳法、观察法等多种科学方法。尤其是饱和湿度、相对湿度,通过模型来揭示其特征和本质,这里的模型借助PowerPoint技术,直观反映本质的思想模型,使难以直接观察到的相对湿度等直观化,有助于理解概念。

对于降水条件的归纳,也比较抽象,需要借助模拟实验的手段来突破,通过一边观察实验一边分析,逐步建立降水形成的一般模型:空气上升→冷却降温→水汽凝结→云滴增大→降水形成。

学生初学湿度和降水这样难度大的内容时,需要遵循“从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处理湿度概念的时候,尽量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较为简单的问题后再逐个突破。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实验观察 构建概念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湿度,一开始就播放湿度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电视报道——黑龙江电视台《湿度和身体健康》。

学生通过电视视频感悟到,湿度不仅是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一个因素,而且也是天气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什么是湿度呢?

学生小组活动,观察和思考(如图1)。

(1)表面皿底部发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这样? (2)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哪一杯上方空气中水汽多?为什么?(3)如果水汽不断增多,将会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观察与讨论后,根据现象进行分析,再经过小组互助,形成如下观点。

(1)热水杯表面皿底部发现很多的水珠,而冷水杯上的表面皿底部则没有发现水珠。因为热水杯上方水汽多、温度高,遇冷凝结,而冷水杯上方水汽少、温度低,不会凝结。

(2)热水烧杯上方的水汽比冷水烧杯上方的水汽多。因为热水蒸发得多也蒸发得快,在外界气温和气压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相同的时间里(约3分钟),热水杯上方的表面皿下方有许多细小的水滴,而冷水杯上方的表面皿则是干燥的。

本实验也说明了温度越高,空气中水汽也越多。

(3)冷水杯水汽不断增多的话,也会出现水珠,热水杯水汽增多,水汽凝结更加厉害。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和互助,需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同时继续引导学生引出新概念——湿度。从问题(2)可知,不同空气中水汽的多少是不一样的,我们把空气中水汽的多少称之为湿度。这样,学生同样可以推出:在地面条件相似的情况下,温度越高,湿度越大。

教师继续引导:从热水杯出现水珠的现象,我们可以认为这个杯子里面水汽还能容纳吗?学生很自然予以否定。教师引导学生结合“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提出“饱和湿度”——把这个不能再容纳水汽的现象称之为水汽的饱和现象。这个湿度可称之为“饱和湿度”,那么另外一个称之为不饱和现象,把空气中水汽实际的含量,科学家称之为“绝对湿度”。当然,绝对湿度可以不可以是饱和的?学生自然认为是可以的。

【设计评价】通过实验观察,既呈现了真实的情境,让学生仔细观察物理现象,并分析产生该现象的科学问题,融合了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在两个实验的比较中,让学生学会分析与比较,并能初步尝试寻找各相关因素之间的联系。通过学生的定性观察,建立湿度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推出“饱和湿度”“绝对湿度”等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做出假设—进行观察—做出判断—进行推理这一思维方法。

(二)设计模型 化难为易 探究本质

教师启发:热水杯空气中水汽已经达到饱和状态,会出现凝结现象,而冷水杯空气中水汽没有达到饱和状态,水汽不会凝结,那么,它离饱和湿度还有多大的程度呢?

我们通过案例和模型来进行分析(如图2),帮助建立相对湿度的概念。例如,10℃时,某草坪上空1 m3的空气中实际含水汽的量为5g,而1 m3空气中最多能容纳水汽量为10g。这样,这1m3空气离饱和的程度有多大?(这里的数据做了近似处理,便于运算)

学生会出现不同的数据,有的认为是5g,有的认为50%。

启发:由于空气很多,去称量多少水汽质量会很困难,用百分比会比较方便。这个50%是怎么算出来的?学生很自然地得出绝对湿度与饱和湿度的比值。我们就把这个值叫作相对湿度。它是由两个物理量共同组成,能反映绝对湿度和饱和湿度的关系,有利于判断水汽凝结的情况。

例如,10℃时,某草坪上空1 m3的空气中实际含水汽的量为5g,水汽能凝结吗?学生会认为不能判断,还需要知道10℃时的饱和湿度。所以,绝对湿度还不能预测水汽是否凝结,而饱和湿度只能说明该温度下水汽能凝结成云,难以看出天气的变化。相对湿度就能把这两个数据合为一体,能较好地预测水汽是否凝结,预测天气怎么变化。

教师进一步提出:该草坪上水汽如果再增加2g,那又是多少?再增加到多少克才会达到饱和呢?若不断增加水汽呢?在模型的基础上,学生很自然地计算出增加2g相对湿度为70%,增加5g就是100%了,水汽要达到饱和了,如果继续增加水汽,那就会凝结出现水珠。

教师在此实例的基础上又可以引导学生得出另外一个重要的结论:相对湿度可以作为水汽是否凝结的一个条件。

一定温度下,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水汽和干湿程度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需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与交流,然后得出:一定温度下,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水汽越接近饱和,就越容易发生凝结。

空气的干湿程度与空气中所含有的水汽量接近饱和的程度有关,而和空气中含有水汽的绝对量却无直接关系。例如,20℃空气中的湿度为17g/ m3时,已达到饱和,感到很闷,即将下雨。但在炎热的夏天中午,气温30℃,人们并不感到潮湿,因为此时离水汽饱和气压还很远,物体中的水分还能够继续蒸发。而在较冷的秋天,大约15℃,人们却会感到潮湿,因为这时的水汽压已经达到饱和,水分不但不能蒸发,而且还要凝结成水。

【设计评价】相对湿度模型的构建,让学生的思维和意识上建立起相应的科学模型,从而使相对湿度的概念能被学生所接受。对于初中生来说,需要把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绝对湿度”“相对湿度”等复杂的问题做简单化处理,摒弃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合理化处理,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模型。实际上,这也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想。

在建立科学模型时,有时为了更加形象地描述科学问题,往往还需要引入一些虚拟的内容,比如,这里我们就采取一个简单的图形,来形象、直观地表述绝对湿度和饱和湿度。

(三)动手操作 学以致用 理解原理

设疑:生活中,哪些现象能说明相对湿度达到100%?学生不假思索地提出许多现象:出现云雾降水,墙壁瓷砖上出现水珠,家里卫生间里镜子上出现水珠……

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提供新的问题情境:这是2015年11月26日杭州气象台预报的相对湿度预报图(见图3),请根据相对湿度来预报天气。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后再做回答:今天天气以阴为主,在早晨和傍晚有雨,深夜将会晴。

教师设疑过渡:那么,我们能否测出相对湿度的大小呢?出示湿度测量工具——常用干湿球湿度计(如图4)。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三个小任务:(1)干湿球湿度计结构;(2)干湿球湿度计的工作原理;(3)怎么读数?怎么查表?(4)制作干湿球湿度计。

教师提供两支温度计、纱布、细线、小烧杯、铁架台、水以及相对湿度表。学生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实验进行观察与思考。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与实验。学生利用器材制作干湿球湿度计,并测一测教室内的相对湿度的值。经过实验后,学生可以测得数据(见表1)。

组织学生对实验进行小结与反思:实验中难免出现误差,甚至会出错。请学生分析各组获得的数据。思考:为什么干球温度计的读数也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异?

根据教材表2-5相对湿度表的数据可以得出:相同气温下,干湿差越大,湿度越小;相同干湿差下,气温越高,湿度越大。对于测得的数据,学生分析后也找到实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因为温度计本身的原因;因为不同的小组所处的位置所影响;因为读数中出现错误……

【设计评价】通过学生动手制作干湿球湿度计,测量教室里的相对湿度,并讨论测量的误差,分析误差的原因。这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数据分析、思维能力,也有助于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锻炼学生沉着操作、冷静思考的心智。

教学中,特别注意到对获得实验数据的分析,寻找不同小组实验数据差异的原因,从学生最熟悉的事实引出,容易激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发学生思考并理解湿度的概念。

(四)模拟实验 总结规律 实践提升

在学习了湿度及测量湿度等一系列知识后,引导学生进行归纳:云、雾形成的条件是什么?学生会归纳出成云降水的条件是“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100% ,高空中气温降低”。可是对于空气中“有较多的凝结核”这一条件,学生是想不到的,或者说难以想到的。教师可以做这样的问题设计:秋天早晨往往会有露水,这些露水都挂在哪里?学生立即想到在小草的尖端看到露水。

教师继续演示降水模拟——取一块洁净的玻璃板,在其左半面(下表面)撒上一些灰尘,再用双手平举着(稍微倾斜),在玻璃板下方距离50厘米左右的地方,放一个电熨斗释放大量的热的水蒸气。

让学生进行观察“降水的形成过程”实验。学生会观察到:热的水蒸气上升—凝结成“白汽”—聚成“云”—聚成大“水滴”—降“雨”。学生观察后初步建立降水形成的过程:潮湿空气上升→冷却降温→水汽凝结→云滴增大→降水形成。教师需要指出,这样的降水过程,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形式,不同的地理条件,其机理有一定的差异。

对于知识性的内容,我们作为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学习降水、降水量。重要的是让学生做一做:用矿泉水瓶制作出一个直接读数的雨量筒、雨量杯,组织学生交流,找到自己制作的不足之处。

【设计评价】在探究降水的过程中,水汽上升、凝结成云等问题单凭自己的生活经验及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我们设计一个模拟降水过程的实验来帮助学生观察,这里把降水的主要条件以及降水的过程,通过“玻璃板、蒸汽、灰尘”等物质来模拟降水,学生观察方便。

本块知识教学中,对于降水的条件的归纳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需要教师的启发与引导,尤其是“灰尘”作为“凝结核”,学生是非常难以理解的,需要教师利用日常生活的雨露、雾霾等现象予以引导。

(五)应用规律 学以致用 提高能力

本节新课知识学习之后,将教材设计的练习给学生进行演练,指导学生存在的问题。之后采取“学以致用”——人工降雨方法。例如,2022年亚运会在杭州召开,开幕式当天,若预报有雨,能否利用降水形成的过程来思考提前降水,使当天天气变晴?提供给学生阅读材料和科学视频,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

四、实践感悟

课堂教学三个问题:一是你带领学生学什么;二是如何组织学生学习;三是判断学生学得怎么样。这三个问题可以化解为: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与方法的设计—教学评价的利用。

在教学设计上,应注重以上几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突出科学教学的一般特征:以学生观察与实验为基本方法,结合归纳、推理、模型等方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降水和湿度的教学设计,充分考虑现实问题情境,逐步探究湿度和降水的科学本质,每一个点的探究都渗透了科学方法的教育。

学生在科学方法的选择上,重在引导与体验,教师不宜喧宾夺主,而是应该在启发的基础上,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设计、进行实验,在实践中让学生感觉到科学方法的重要性,使其会积极考虑科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荣飞.渗透物理方法教育的“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教学设计[J].物理教师,2016(6):27-30.

[2]杨梓生.以认知与思维转化为价值取向的教学设计[J].福建教育(中学版),2015(9):50-52.

猜你喜欢
科学方法运用
小学科学课外活动的拓展与开发初探
中学生物科学方法教育的内容及其实施
“四个全面”蕴含的科学方法对政治工作的启示
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探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