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丁宁乒乓球个性化3段指标法的研究

2017-01-04 01:08黄文文施之皓
中国体育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丁宁落点开局

黄文文,施之皓

关于丁宁乒乓球个性化3段指标法的研究

黄文文,施之皓

为解决丁宁发抢、接抢及相持初段后移,3、5拍和4、6拍衔接步法移动慢的问题,明确第7、8拍的优、劣势,通过文献资料调研、专家咨询、对比分析等方法,根据丁宁技、战术的个性化特征,在传统3段指标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丁宁乒乓球个性化3段指标法。具体为:将第1、3、5拍归为发抢段,指标包括开局、中局和尾局中,发球的站位、旋转、落点,第3拍和第5拍技术、位置及落点;将第2、4、6拍归为接抢段,指标包括开局、中局和尾局中,接发球的击球站位、技术、落点,第4拍和第6拍技术、位置及落点;将第7拍之后归为相持段,指标包括开局、中局和尾局中,第7、8拍及第8拍以后技术、位置及落点。该方法能够更好地提炼出丁宁技、战术衔接的优、劣势,有利于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针对性的专项训练,满足了乒乓球运动员个性化技、战术特点的实践需求。

乒乓球;3段指标法;丁宁;个性化

1 前言

乒乓球3段指标法(以下简称“传统3段指标法”)是科研工作者对乒乓球技、战术不断探索、总结的结晶[3,4,6]。目前,关于乒乓球技、战术的科学研究大都是以传统3段指标法的基本理论框架为基础进行延伸和发展的,其具体操作方法会根据中国乒乓球队的实践需求而进行不断地微调。例如,吴飞等[3]提出了解决比赛双方技术统计数据不对应问题的方法;张辉等[1,5,7]运用二次函数构建了一个技术效益计算公式。

在备战2016年里约奥运会期间,中国女子乒乓球队主教练孔令辉针对国家队科研人员现用的技、战术统计方法提出了问题和新的要求:统计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的传统3段指标的方法是否和男子运动员相同。随后,丁宁的主管教练陈彬也提出了同样的疑问,特别是对于像丁宁相持段中远台对拉对攻能力强及被动防御下的周旋能力出色的女运动员,进入相持段的统计是否过早。为此,通过科研人员与教练员及丁宁本人的反复交流和沟通,最终提炼出丁宁乒乓球个性化3段指标法(以下简称“丁宁个性化3段指标法”)的统计方法。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中国女子乒乓球队运动员丁宁为研究对象,她是左手横拍运动员,曾获得2011年鹿特丹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单打冠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乒乓球团体冠军、2014年女子乒乓球世界杯冠军以及2015年苏州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单打冠军。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调研

通过中国知网(CNKI)查阅与乒乓球技、战术相关的文献资料,经过对文献资料的整合和分析,力求准确了解乒乓球技、战术发展现状。

2.2.2 专家咨询

与丁宁、丁宁的主管教练员陈彬、中国女子乒乓球队主教练孔令辉、前主教练施之皓等,对有关丁宁技、战术统计方法的问题进行访谈,获取了研究所需的相关资料。

2.2.3 乒乓球3段指标法技、战术分析

采用乒乓球单打比赛传统3段指标法,将发抢段、接抢段和相持段的得分率和使用率作为技术指标[4]。

2.2.4 对比分析

本研究以2013—2014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中1/4决赛丁宁与冯天薇的比赛(丁宁4∶2胜,10∶12负,11∶6胜,13∶15负,11∶5胜,11∶9胜,11∶8胜)为例,分别采用传统3段指标评估法与丁宁个性化3段指标法进行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丁宁乒乓球个性化3段指标法的指标构建

本研究中所提出的丁宁个性化3段指标法是在继承传统3段指标法的基础上,经过长时间的跟队科研服务,通过教练员、运动员和科研人员反复探讨与研究,做出的较为慎重的细节调整,使比赛的技、战术统计分析能够更加符合丁宁技、战术个性化特点的需要。

总体来看,丁宁的技、战术特点是打法偏于稳健,“凶狠”不足,主动抢攻不“凶”,但衔接能力较强。在大赛中,丁宁技术衔接地发挥成为了她获胜的关键。因此,丁宁个性化3段法指标体系构建的出发点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反映她衔接技术的技、战术指标法的指标建构。图1所示为丁宁个性化3段指标,包含了丁宁发抢段个性化指标、接抢段个性化指标和相持段个性化指标。

图 1 丁宁个性化3段指标法的指标构建示意图

3.1.1 发抢段

丁宁发球站位、旋转、落点多变,以站立式发球为主,配合下蹲式,以及以发长球或半出台球后正手反拉上旋球的第3拍进攻为特长。第3、5拍的衔接技术、位置及落点是丁宁取胜至关重要的环节。在开局、中局和尾局的不同时段中,丁宁发球、第3、5拍技、战术运用也有所不同。

如果按传统3段指标法统计只统计丁宁发抢段的第1、3拍,就很难清晰地看出丁宁第3、5拍的衔接技术。且传统3段指标法统计中无对开局、中局、尾局的统计,因而无法看出不同时间段丁宁发抢段技、战术运用的变化。

本研究根据丁宁发抢段技战术特点,构建了其发抢段个性化指标:将第1、3、5拍归为发抢段,具体指标包括开局、中局和尾局中,发球的站位、旋转、落点,第3拍和第5拍技术、位置及落点(图1)。

3.1.2 接抢段

丁宁接发球上不如其他优秀女子运动员“凶”,以丁宁对右手持拍弧圈球打法运动员为例,接发球以控制对方中路,配合反手拧拉到对方长球,打乱对方的预想和节奏,破坏对方发球抢攻的意图和稳定性。丁宁第4拍击球时,以接发球后反拉为主要得分手段,第6拍产生得失分较多,第4拍的回球质量对第6拍造成很大影响,第4、6拍的衔接技术对于丁宁非常重要,是其接抢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按传统3段指标法只统计丁宁接抢段的第2、4拍,就很难清晰地看出丁宁第6拍的运用情况和第4、6拍技术的衔接。由于丁宁在不同时间段运用技术、落点等指标有很大区别,开局、中局、尾局的数据对于丁宁十分重要,而传统3段指标法统计中无这些指标。

本研究根据丁宁接抢段技、战术特点,构建了其接抢段个性化指标:将第2、4、6拍归为接抢段,具体指标包括开局、中局和尾局中,接发球的击球站位、技术、落点,第4拍和第6拍技术、位置及落点(图1)。

3.1.3 相持段

丁宁不属于力量型选手,相持段打球多靠衔接和攻防转换,其远台对拉对攻能力强,被动防御下的周旋能力出色。丁宁第7拍、第8拍的发挥是其相持段取得优势的重要环节。她相持段在不同时段的击球落点有所不同。

传统3段指标法统计中将第5拍及第5拍之后全部归为相持段进行整体分析,无第7、8拍的单独数据。

本研究根据丁宁相持段的特点,将第7、8拍及第8拍以后单独进行统计分析,指标包括开局、中局和尾局中,第7、第8拍及第8拍以后技术、位置及落点(图1)。

3.2 丁宁乒乓球个性化3段指标法与传统3段指标法的对比

3.2.1 发抢段的对比分析

两种方法均可看出丁宁发球和第3拍技、战术的整体特点,但传统3段指标法无法对不同时段发球和第3拍技战术的变化进行分析,也无法对第5拍进行详细地分析。

如表1所示,用两种方法分析均可看出丁宁发球阶段的整体使用情况。丁宁在本场比赛中,发球直接得6分,其发球以侧身发侧上旋至对方中路为主,配合下蹲式侧旋发球,可见其发球质量较高,变化较多,隐蔽性较强。但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丁宁个性化3段指标法中又加入了开局、中局、尾局的指标,通过丁宁个性化3段指标法对发球地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丁宁下蹲发球在中局运用最多,且在处于劣势时变换下蹲式发球。

表 1 2013—2014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1/4决赛丁宁与冯天薇的比赛新、旧统计方法发抢段对比

用两种方法分析均可以看出丁宁第3拍的整体使用情况(表1)。在本场比赛中,丁宁第3拍反手位得10分,说明其第3拍以反手为主,反手拉对方中路或者斜线,配合侧身拉对方中路。丁宁第3拍正手得3分,其正手拉弧圈球的质量较低,拉加转球的弧线过高、速度较慢,这给了对方充分的时间进行反拉。但两种方法的区别是,丁宁个性化3段指标法中加入了开局、中局、尾局的指标,通过对第3拍的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丁宁发球抢攻至对方正手位在尾局最少,表明她在尾局技、战术运用较为保守,不敢拉对方正手位。

运用丁宁个性化3段指标法可清晰地看到丁宁第5拍的使用情况(表1)。在本场比赛中,丁宁第5拍失6分,抢攻落点以中路为突破口,这提示,丁宁第5拍抢攻的线路较为单一。根据丁宁个性化3段指标法统计,发现丁宁第3、5拍衔接以反手-反手衔接为主,其前后步法移动较慢。

与传统3段指标法相比较,丁宁个性化3段指标指标法发枪段有如下特点:1)符合丁宁发抢段相对后移的特点;2)能够更加明确地反映出其在第3拍与第5拍前后步法衔接移动较慢的问题,有利于教练员和运动员针对前后步法进行专项性的练习。

3.2.2 接抢段的对比分析

两种方法均可看出丁宁接发球和第4拍技、战术的整体特点,但传统3段指标法无法对不同时段接发球和第4拍技、战术的变化进行分析,也无法对第6拍进行详细地分析。

如表2所示,用两种方法的分析均可以看出丁宁接发球的整体使用情况。在本场比赛中,丁宁接发球直接得8分、失3分,其接发球以控制对方中路,配合劈长和反手拧拉至对方两大角。但两种方法的区别是,丁宁个性化3段指标法加入了开局、中局、尾局的指标,通过运用该方法对接发球地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劈长、反手拧拉技术在开局和中局有较多使用,在尾局则以摆短为主。

表 2 2013-2014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1/4决赛丁宁与冯天薇的比赛新、旧统计方法接抢段对比

用两种方法的分析均可以看出丁宁第4拍的整体使用情况(表2)。在本场比赛中,丁宁第4拍击球位置以反手位为主,且第4拍反手得6分,失3分。但两种方法的区别是,通过丁宁个性化3段指标法对丁宁第4拍的分析,由于加入了开局、中局、尾局的指标,可以清晰地看到丁宁第4拍进攻时,多以借力为主,落点开局和中局以中路为主,正手和反手为辅,尾局以反手为主,中路为辅。

运用丁宁个性化指标法可清晰地看到丁宁第6拍的使用情况(表2)。在本场比赛中,丁宁第6拍正手失6分,当对方采取调动正手打反手、中间的战术时,丁宁第4拍反手进攻后转第6拍正手失分较多。这表明她在第4、6拍反手转正手左右步法移动不到位。

与传统3段指标法相比较,丁宁个性化3段指标法接抢段优点如下:1)符合了丁宁接抢段相对后移的特点;2)能够更加明确地反映她在第4拍与第6拍反手转正手时左右步法移动不到位的问题,有利于教练员和运动员针对左右步法进行专项性的练习。

3.2.3 相持段的对比分析

传统3段指标法统计中将第5拍及第5拍之后全部归为相持段,运用该方法可以分析出丁宁相持段正、反手和侧身的整体使用情况,但无法获取其第7、8拍及第8拍以后的单独数据。运用丁宁个性化3段指标法不仅可以分析出她在相持段的整体使用情况,而且可对其在相持段的细节进行详细分析。

如表3所示,在该场比赛中,丁宁第7拍得6分、失3分,反映出其第7拍的进攻优势,其击球落点以对方中路或反手位为主。通过对丁宁第7拍不同时段击球落点地分析,发现其第7拍的落点在尾局时以中路为主。

表 3 2013—2014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1/4决赛丁宁与冯天薇的比赛新、旧统计方法相持段对比

丁宁在该场比赛中,第8拍得3分、失5分,失分较多,说明其第8拍发挥存在一定的问题。丁宁第8拍重心较为靠后,正、反手较为保守,以防为主,一旦落点和线路控制不好,便会被对手进攻而失分。通过分析开局、中局和尾局的数据,发现丁宁在尾局第8拍直接失误较多。

与传统3段指标法相比较,丁宁个性化3段指标法相持段特点如下:1)符合了丁宁相持初段后移的特点;2)能够更加清晰地反映出其第7拍的进攻优势;3)及时地发现其第8拍失分的问题。

3.2.4 整场数据的对比分析

根据表4、表5的数据显示,同一场比赛,采用的统计方法不同,最后的统计结果有着较大区别。

如表4所示,根据传统3段指标法分析,丁宁发抢段、接抢段和相持段使用率分别为24.59%、23.77%和51.64%,这样的数据会让教练员产生需加强丁宁相持段训练比例的想法。而采用新的统计方法后(表5)发现,丁宁发球段、接抢段和相持段使用率分别为33.61%、34.43%和31.97%,这样的数据会使教练员更注重丁宁第1、3、5拍和第2、4、6拍之间的衔接,使其更有利地进入相持段。

表 4 采用传统乒乓球3段指标法统计2013-2014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1/4决赛丁宁与冯天薇的比赛数据

表 5 采用丁宁乒乓球个性化3段指标法统计2013-2014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1/4决赛丁宁与冯天薇的比赛数据

采用丁宁个性化3段指标法后,解决了丁宁发抢、接抢及相持初段后移的问题,能够更好地提炼出丁宁技、战术衔接的优、劣势,有利于丁宁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满足了丁宁个性化技、战术特点的实践需求。该统计方法一直贯穿于丁宁备战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科研统计工作中。

4 结论

1.针对丁宁技、战术的个性化特征,在传统3段指标法的基础上,构建丁宁个性化3段指标法,将第1、3、5拍归为发抢段;将第2、4、6拍归为接抢段;相持段第7、8拍及8拍以后单独进行统计分析。该方法能够更好地提炼出丁宁技、战术衔接的优、劣势,有利于丁宁进行有针对性地专项训练,满足了丁宁个性化技、战术特点的实践需求。

2.丁宁个性化3段指标法发枪段的指标包括开局、中局和尾局中,发球的站位、旋转、落点,第3拍技术、位置及落点和第5拍技术、位置及落点。符合她在发抢段相对后移的特点,能够更加明确地反映出丁宁在第3、5拍前后步法衔接移动较慢的问题。

3.丁宁个性化3段指标法接枪段的指标包括开局、中局和尾局中,接发球的击球站位、技术、落点,第4拍技术、位置及落点和第6拍技术、位置及落点。符合她在接抢段相对后移的特点,能够更加清晰地反映出丁宁在第4、6拍反手转正手左右步法移动不到位的问题。

4.丁宁个性化3段指标法相持段的指标包括开局、中局和尾局中,第7、8拍及第8拍以后技术、位置及落点。符合她在相持初段后移的特点,能够更加清晰地反映出丁宁第7拍进攻优势,以及第8拍失分的问题。

[1]黄文文,张辉,等.乒乓球奥运冠军张继科技术使用效能的评估[J].中国体育科技,2014,50(3):31-34.[2]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26.[3]吴飞,刘国兵,华承健,等.关于改进乒乓球3段技、战术统计方法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4,50(1):71-74.

[4]吴焕群,李振彪,陶志翔,等.乒乓球比赛中实力与技术诊断的方法及其应用效果[M]//乒乓长盛的训练学探索.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207-211.

[5]杨青,张辉.乒乓球比赛技战术“四段指标评估法”的构建与应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4,29(5):439-442.

[6]张晓蓬.中国乒乓球队战术训练水平定量诊断方法及实践效用[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4.

[7]ZHANG H,LIU W,LIU R.Evaluation of elite table tennis players' technique effectiveness[J].J Sports Sci,2013,31(14):1526-1534.

Three-stage Index Evaluation about Ding Ning’s Table Tennis Playing

HUANG Wen-wen,SHI Zhi-hao

To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Dingning’s playing,that is,prolonging her attacking movement from the stage of attack after service,attack after receive and early rally stage to the seventh or eighth stroke,as well as the slow linking footwork between the third stroke and fifth stroke,as well as between fourth and sixth stroke.To explore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her seventh and eighth stroke.The study adopted literature review,expert survey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the specific three-stage index method on the basis of the traditional one,according to Ding’s individual playing features.It concludes that1) The first,third,fifth stroke together is considered the stage of attack after service,and the indexes cover the positioning,spin,and placement when at service;the techniques,positioning and placement of the third and fifth stroke during the beginning,middle and ending game.2) The second,fourth and sixth stroke together is considered the stage of attack after receive,and the indexes cover the positioning,techniques,and placement when at receive;the techniques,positioning and placement of the fourth and sixth stroke during the beginning,middle and ending game.3)After the seventh stroke is considered the rally stage,and the indexes cover the techniques,positioning and placement on the seventh,eighth and after stroke during the begin,middle and ending game.Conclusion:This method can extract Ding’s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in her technical linking,which helps the coach and player conduct the specific training and better satisfy the needs of individual features of the player.

tabletennis;three-stageindexevaluation;DingNing;individually

1002-9826(2016)05-0126-05

10.16470/j.csst.201605017

2015-07-20;

2016-07-03

国家体育总局奥运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课题 (2015HT134);上海市科委地方院校能力建设项目(14490503500)。

黄文文(1986-),女,福建石狮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乒乓球训练理论与方法,Tel:(021)51253366,E-mail:124557347@qq.com;施之皓(1959-),男,上海人,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运动训练学。

上海体育学院 中国乒乓球学院,上海 200438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 200438,China.

G846

A

猜你喜欢
丁宁落点开局
开局之年,这份中国经济亮眼新答卷有多珍贵?
开局之年,我们这样走过
2021年迈好“十四五”开局第一步
关注有效落点 优化交往策略——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交往策略
淮阳:在“进”的态势中谱写开局新篇章
天津全运会乒乓球比赛中丁宁的技战术分析
有友谊,才会有胜利
心的落点
心的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