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海洋经济”的融合机制及实现路径研究

2017-01-05 11:21刘大海葛佳敏李晓璇纪瑞雪
海洋经济 2016年2期
关键词:海洋融合经济

刘大海,葛佳敏,2,李晓璇,纪瑞雪

(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 青岛 266061;2.中国海洋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产业经济】

“互联网+海洋经济”的融合机制及实现路径研究

刘大海1,葛佳敏1,2,李晓璇1,纪瑞雪1

(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 青岛 266061;2.中国海洋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互联网+”行动计划作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基于对 “互联网+海洋经济”的概念界定,从互联网平台、互联网企业、互联网营销及互联网消费群体四个方面,尝试探索 “互联网+”与海洋经济的融合,并进一步对 “互联网+海洋经济”的功能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从传统海洋产业、新兴海洋产业两个层面探究 “互联网+”与海洋产业融合的实现路径。

“互联网+”;海洋经济;新兴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创新

引言

纵观世界强国的崛起之路,无一不是因海而起、因海而强。在新世纪,大力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全面提升经略海洋的能力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无疑会为其提供一种新的发展路径。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成为国家战略,为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新时期“互联网+”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要求,提倡互联网向更加广泛的层面进行拓展。当前,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一种经济发展的新业态正逐步形成,其平台作用的发挥将催生出多样化的增值产业[1]。“互联网+”不只是互联网与产业的简单相加,而是与经济领域的深度融合,已有“互联网+”的应用研究中,探讨了“互联网+三农”即互联网与农业经济领域的融合[2],“互联网+金融”即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应用[3,4],互联网在商业银行管理中的应用[5,6],建设智慧校园[7]等。对于“互联网+”在海洋经济领域的应用,研究视角大多集中在“互联网+渔业”的发展新业态上[8]。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海洋经济发展面临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国家海洋局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司长张占海表示,“十三五”时期,创新成为推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要积极推动“海洋+互联网”“海洋+大数据”等发展模式创新[9]。“互联网+海洋经济”将是实现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选择,将助力国家海洋战略的推进,有效保障“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此,本文尝试对“互联网+海洋经济”的融合机制及其实现路径加以剖析,以期为海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思路。

1 “互联网+海洋经济”的融合机制

在经济领域,“机制”一般是特定经济机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及其功能。要研究“互联网+海洋经济”的融合,首先要对“互联网+海洋经济”进行概念界定;其次阐述“互联网+”如何与海洋经济融合发展;最后,对“互联网+海洋经济”的功能进行分析。

1.1 “互联网+海洋经济”的概念界定

海洋经济是指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各类产业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活动的总和[10]。当前,对“互联网+”的内涵没有明确的界定和说明,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一般认为,“互联网+”是一种融合[11],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扩散、应用与深度融合的过程,本质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12]。也可将其分别理解为互联网和“+”,其中“+”指联合与添加,作为整体概念时,“互联网+”指通过传统产业的互联网化完成产业的升级转型[13]。同时应区分“+互联网”与“互联网+”,“+互联网”是指以通讯为主的网络经济,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中国已基本实现了“+互联网”,相比而言,“互联网+”则是指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主要特征的信息经济[14]。综合前人的分析研究,可将“互联网+”定义为依托互联网智能化、数据化、在线化等基本特征,实现互联网技术在经济等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和应用的过程。

因此,将“互联网+海洋经济”定义为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创新成果,并与海洋经济各个领域深度融合,实现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类资源要素的有效组合和配置,形成依托互联网技术的海洋经济发展新业态。

1.2 “互联网+海洋经济”的相互融合

“互联网+海洋经济”的融合体现在互联网创新成果在海洋经济领域内的应用。基于上文的定义,可将互联网创新成果分解为互联网平台、互联网企业、互联网营销及互联网消费群体四部分,以下将分别论述其与海洋经济各领域的相互融合。

1)与互联网平台相“+”

互联网平台具有突破时空界限的开放性特点,在互联网平台上,大众或个人成为主体,可以进行信息的获取和发布,并进行交易、协作、分享等[15]。相对于陆域经济,当前海洋经济尚未被大多数人所熟知,因此海洋经济的发展更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移动互联网软件的应用、互联网支付平台的应用等均是发展海洋产业与互联网相互融合的重要举措,互联网平台在海洋经济领域内的应用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手段,依托互联网平台能够有效地实现海洋产品的推广,将海洋产品引入大众视野。

2)与互联网企业相“+”

借助互联网发展海洋产业,一方面应注重建立海洋产业企业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随着海洋经济的日益壮大,将进一步实现海洋经济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3)与互联网营销相“+”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以及以人为本营销理念的不断深入,互联网营销应运而生,成为一种新的营销手段[16]。互联网营销是将互联网思维范式与营销手段相结合,通过在线活动完成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17]。海洋产品的销售可采取互联网营销手段,能够实现海洋经济发展的传播互联网化、销售互联网化、供应链互联网化等。

4)与互联网消费群体相“+”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互联网平台上的消费群体数量日益增多,消费社区分布范围日益扩大。海洋产品的消费社区大多局限于沿海地区,将互联网技术运用于海洋经济领域内,能够打破海洋产品消费的地域界限,通过在线活动进行交易,扩大海洋产品的消费区域。

除了以上四点之外,互联网发展的其他创新成果,如移动支付、移动管理手段等互联网技术也可与海洋经济进行融合发展。综上,“互联网+海洋经济”的内涵就在于海洋经济发展与互联网创新成果的相互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以此实现海洋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壮大。

1.3 “互联网+海洋经济”的功能分析

“互联网+”代表海洋经济发展新业态,互联网与海洋经济领域的融合对于海洋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在现实层面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统筹海陆经济,优化产业结构

自1978年中国学者提出“海洋经济”一词,对于海洋经济的概念、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从未间断[18]。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同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相比具有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和高风险以及资源依赖型等特征[19]。随着陆域资源的日益减少,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凸显。“互联网+”提供了一种对外合作交流的有效工具,有利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建立对外开放格局,促进海洋经济从保守型向外向型发展。此外,通过“互联网+”,可以有效在海陆经济间进行要素流通与配置,促进产业间的融合,实现从海洋经济向海陆经济统筹发展转变,从而真正促进海陆一体化的实现。因此,“互联网+”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平台,凸显了海洋经济的重要地位,有利于促进外向型海洋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实现海陆经济一体化。同时,对我国实现从陆域产业到陆海产业联动的结构优化,加速国内经济发展结构优化大有裨益。

2)加快“数字海洋”向“智慧海洋”转化

当前,我国海洋信息化建设正处于由“数字海洋”向“智慧海洋”发展的阶段,在对海洋数据进行全面感知理解的基础上,进而提供智慧交互服务[20]。智慧海洋是“海洋工业化+海洋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也是“互联网+”时代的海洋形态,依托先进的电子信息、网络通信以及海洋装备相关技术,将实现对海洋的立体全面感知,广泛互联互通,海量数据共享,形成智慧海洋信息服务产业[21]。“智慧海洋”是“互联网+”与海洋经济领域融合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结果,有助于实现海洋经济发展的网络化和智能化。借助互联网的开放性、共享性等性能,可以实现对海洋产业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监测和管理,并及时获取消费市场上的需求信息,有效对接海洋经济产品供给市场与用户需求市场,对海洋经济发展进行网络化管理。在海洋产业各个生产环节中可利用互联网创新成果,实现海洋经济的智能化生产和管理,如船舶、机械制造等产业可实现智能化制造。

3)实现海洋经济的“绿色”发展

“互联网+海洋经济”还可依托互联网实现海洋经济生产过程中资源利用、污染物排放等各项信息的发布,并对相关价值进行核算,将海洋资源环境的资产价值纳入产品成本估算,并及时发布海洋资源存量信息及海洋环境污染情况,通过互联网平台将生态理念纳入海洋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改善当前对于海洋资源的低效使用,并在“智慧海洋”的基础上,根据海洋产品消费市场的需求信息进行海洋产品的生产,实现海洋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还能依托物联网、大数据等互联网创新成果对海洋、海底进行实时监测,建立海洋灾害预警信息系统,完善海洋产品运输的冷链物流系统等,促进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产业的发展,避免一些无谓的损失,有效实现产业的节能降耗。

3 “互联网+”与海洋产业融合的实现路径

“互联网+海洋经济”将是海洋经济领域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机遇,可依托海洋产业实现互联网与海洋经济的深度融合。现代海洋经济产业可分为海洋传统产业和海洋新兴产业两类,海洋传统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海洋运输业、海洋盐业等,新兴产业包括滨海旅游业、海洋能源产业等[18]。

根据《2015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中海洋产业增加值的相关数据,2015年我国海洋产业增加值的构成如图1所示。

图1 2015年我国海洋产业增加值构成Fig.1 Composition of added value of marine industry in China in 2015

由图1可以看出,海洋传统产业中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增加值占比较大,海洋新兴产业中以滨海旅游业增加值为主。根据海洋领域各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等因素选取个别代表性产业,分别阐述互联网与海洋传统产业和海洋新兴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

2.1 “互联网+海洋传统产业”

互联网与海洋传统产业融合,就是为海洋传统产业注入新技术,提供新平台,实现海洋传统产业的技术、产品、管理等各个层面的创新,最终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海洋传统产业中海洋渔业与海洋交通运输业生产增加值占比较大,因此将以“互联网+海洋渔业”、“互联网+海洋交通运输业”两个视角对互联网与海洋传统产业融合的实现路径进行阐述。

1)“互联网+海洋渔业”

“互联网+海洋渔业”是指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与传统渔业相结合,创造出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的海洋渔业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23]。互联网技术可渗透到渔业生产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中,从捕捞、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数据的获取与发布,实现网络化和智能化管理。其次互联网可用于对海洋渔业生产水质的监测,并对渔业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进行全程监控,发展海洋绿色渔业。正如当前华盛水产与阿里巴巴聚划算展开合作,顾客在阿里巴巴聚划算购买渔产品之后,即可通过微信、微博等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了解渔产品生产加工到销售的全过程,这成为“互联网首触渔网”的成功案例[24]。

2)“互联网+海洋交通运输业”

在“互联网+”的时代,从滴滴打车的普遍使用到美国硅谷的Uber进入中国市场,互联网已经改变了我国陆域交通运输业的经营模式和服务环境。对于我国海洋交通运输业来说,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港口、物流系统以及集装箱管理等方面[25],因此,互联网与海洋交通运输业的相互融合可以分别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互联网技术可加强港口的信息化管理,用于配合港口建设仓储管理系统、零售加工管理系统等。同时借助物流追踪技术,通过互联网平台及时发布产品物流信息,使商家及时获取产品的运输情况。互联网还可用于对海洋灾害预警信息的发布,有效降低海洋交通运输业的风险性和运输成本,使整个物流系统更安全、更有效。集装箱运输是当前海洋交通运输业的主要形式,可利用互联网加强对集装箱的智能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进一步促进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2.2 “互联网+海洋新兴产业”

在互联网与海洋新兴产业融合路径中,新兴产业可直接借助互联网创新成果,更好更快地进入公众视野,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成为海洋主导产业。其中滨海旅游业产业增加值占海洋产业总增加值比重较大,因此可选取“互联网+滨海旅游业”论述“互联网+”与海洋新兴产业的融合路径。虽然海洋电力业增加值占比较小,但其代表的海洋能源产业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备受关注,“互联网+”与海洋能源产业的融合路径对于实现海洋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互联网+滨海旅游业”

“携程”“去哪儿”等互联网平台的开通是“互联网+旅游”的重要体现,有利于消费者对景区情况的了解从而做出选择,同时互联网平台在旅游业内的使用方便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可用于建立大数据系统。互联网与滨海旅游业的融合主要集中于产业的智能化管理与建立景区间的大数据系统、网络化系统。滨海旅游业的智能化管理体现在对景区气候、游客数量等信息的统计与发布,对景区污染情况的数据化分析与发布以及实现产业与消费市场的直接连接等。互联网平台的开放性能够让公众直接了解景区的情况,有效避免信息不对称,使消费者做出理性选择。通过建立滨海旅游业的大数据系统与景区间的网络化系统实现对景区经济、生态环境等情况的监测与管理,实现对滨海旅游资源合理有序的开发,从而发展“绿色旅游”形态。

2)“互联网+海洋能源业”

“互联网+智慧能源”是建设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互联网技术将设备进行数据化,连接各个主体,打造能源互联网信息系统,进而统筹管理各种能源资源,主要体现在能源物联、能源管理和能源互联网市场三个方面[26]。在“互联网+”的实施背景下,能够实现能源与信息的融合、多种能源的融合以及相关多元业务的融合[27]。其中海洋能源产业主要包括埋藏于大陆架与深海海床的化石能源(石油、天然气、可燃冰)以及依附在海水中的可再生海洋能[28]。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会成为对陆域能源的有效补给,海洋能源产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互联网+海洋能源产业”可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系统等信息技术实现多项能源的互通互联,通过智能管理系统进行统筹管理。当前“互联网+海洋能源产业”主要集中在海洋电力产业内的融合,通过建设海洋电力系统实现海洋风能、潮汐能、温盐差能等海洋能源间信息数据的融合,同时互联网平台能够有效连接生产商与消费者,实现能源流通与多元业务的无缝对接。

3 结 语

互联网与海洋经济的相互融合,给海洋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当前适逢良好的发展机遇,可借助“互联网+金融”促进涉海金融的发展,依托互联网创新成果进行海洋资源开发技术攻关等。然而互联网与海洋经济的融合也面临着许多的难题,如海洋相关数据信息的获取、传输难度较大;海洋信息产业发展面临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深海及远海开发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等,因此,实现海洋产业各个节点的互联网化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些难题对互联网进入海洋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互联网+”同时为海洋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使“互联网+”成为海洋经济发展新的突破口,促进我国海洋经济进一步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实现海洋强国目标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姜奇平.“互联网+”与中国经济的未来形态[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10):52-63.

[2]何军功,魏明伟.“互联网+”与安阳现代渔业[J].科学养鱼,2015(07):13-15.

[3]吴旻瑜,刘 欢,任友群.“互联网+”校园: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新阶段[J].远程教育杂志,2015(04):8-13.

[4]宋首文,代 芊,柴若琪.互联网+银行: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新变革[J].财经科学,2015(07):10-18.

[5]万宝瑞.我国农村又将面临一次重大变革——“互联网+三农”调研与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5(08):4-7.

[6]周鸿铎.我理解的“互联网+”——“互联网+”是一种融合[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08):114-121.

[7]王 达.影子银行演进之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及其引发的冲击——为何中国迥异于美国?[J].东北亚论坛,2014(04):73-82+127.

[8]李有星,陈 飞,金幼芳.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探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4):87-97.

[9]崔 静,杨维汉.我国2016年将推进“雪龙探极”“蛟龙探海”重大工程[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 cn/xinwen/2016-02/12/content_5040743.htm

[10]国家海洋局.2014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EB/OL].http://www. soa.gov.cn/zwgk/hygb/zghyjjtjgb/2014njjtjgb/201503/ t20150318_36407.html

[11]黄楚新,王 丹.“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的深层认识[J].新闻与写作,2015(05):5-9.

[12]郑志来.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路径——基于“互联网+”对零售业的影响视角[J].财经科学,2015(05):34-43.

[13]欧阳日辉.从“+互联网”到“互联网+”——技术革命如何孕育新型经济社会形态[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10):25-38.

[14]宁家骏.“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背景、内涵及主要内容[J].电子政务,2015(06):32-38.

[15]赵夫增,丁雪伟.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大众协作创新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05):63-72.

[16]张正元.互联网思维下的营销模式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4.

[17]田江慧子.互联网营销模式分析 [J].中国集体经济,2014(19):74-76.

[18]张 莉.海洋经济概念界定:一个综述[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23-26.

[19]伍业锋.海洋经济:概念、特征及发展路径[J].产经评论,2010(03):125-131.

[20]孙 浩.智慧海洋搜索引擎的分析与设计[D].天津大学,2014.

[21]张弘弢.发展智慧海洋建设海洋强国[N].中国船舶报,2015-06-12(001).

[22]张 莉,何春林,乔俊果.广东省绿色海洋经济发展的效益评价[J].太平洋学报,2008(08):78-87.

[23]王文彬.现代渔业如何乘上“互联网+”快车[J].渔业致富指南,2015(17):15-19.

[24]潇 博.华盛水产与阿里巴巴聚划算展开合作[N].中国渔业报,2014-3-31(A01)

[25]朱文洁,马仁锋.中国海洋交通运输业时空差异演化[J].港口经济,2015(07):5-9.

[26]杨 方,白翠粉,张义斌.能源互联网的价值与实现架构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14):3495-3502.

[27]孙宏斌,郭庆来,潘昭光.能源互联网:理念、架构与前沿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19):1-8.

[28]史 丹,刘佳骏.我国海洋能源开发现状与政策建议[J].中国能源,2013(09):6-11.

Integration Mechanism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of“Internet Plus Marine Economy”

Liu Dahai1,Ge Jiamin1,2,Li Xiaoxuan1,Ji Ruixue1
(1.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SOA,Qingdao 266061,China;2.College of Economics,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 266061,China)

“Internet plus”action plan as part of the national strategy,provides a new idea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e integration of Internet plus and marine economy,and further to explore the function of “Internet plus marine economy”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Internet platform,Internet companies,Internet marketing and Internet consumer groups,based on the definition of “Internet plus marine economy”.On this basis,it explores the integration path of Internet plus and the marine industries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traditional marine industries and emerging marine industries.

internet plus;marine economy;emerging marine industry

F49

:A

:2095-1647(2016)02-0013-07

2016-04-06

国家海洋局项目 [QT3016001,QT2916001,QT2515001]

刘大海,男,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经济,E-mail:liudahai@fio.org.cn。

猜你喜欢
海洋融合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融合》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