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省市海洋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2017-01-05 11:21张丕景
海洋经济 2016年2期
关键词:环渤海贡献度产业结构

李 芳,张丕景

(青岛大学 商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环渤海省市海洋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李 芳,张丕景

(青岛大学 商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海洋经济极大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分析海洋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海洋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研究环渤海省市海洋经济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结果显示:天津海洋经济对地区经济的贡献度最高,辽宁海洋经济对地区就业的贡献最大;在地区生产总值与海洋三次产业增加值的灰色关联中,海洋第二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关联程度最高。在此基础上,对环渤海省市海洋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

海洋经济;区域经济;贡献度;灰色关联

引言

21世纪以来,海洋成为新的开发领域,海洋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突出,发展海洋经济成为沿海省市“转方式、调结构”的新引擎。环渤海地区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海洋资源,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海洋经济建设水平,使其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的又一重要经济带,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目前对海洋经济与区域经济关系的研究,国外学者Seung-Jun Kwak等[1]从产业间联系、供给、就业等方面分析韩国1975—1998年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Karyn Morrissey等[2]用投入产出法,从产业细分入手,研究2007年爱尔兰海洋经济的产业间效应、引致生产效应和就业效应,发现大部分海洋产业,特别是海洋运输业,对爱尔兰经济影响较大。Charles S C[3]通过建立美国海洋经济数据库,得知2007年美国海洋经济对GDP和就业的贡献率为1.7%和2%,预测未来海洋经济在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中的份额将增大。

国内学者张松滨[4]用TOPSIS法分析福建海洋经济竞争力,并运用广义最小二乘法预测海洋经济数值,发现海洋经济拉动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引擎。方春洪等[5]建立VAR模型,运用协整检验、因果检验及脉冲响应和方差分析方法,研究1985—2008年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冲击,发现海洋经济能促进后期国民经济增长。徐乐怡等[6]运用定量方法,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分析2001—2010年浙江海洋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程度,发现浙江海洋经济总量贡献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海洋产业结构的变动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呈阶段性特征。

本文在环渤海省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分析海洋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并提出发展海洋经济的对策建议。

1 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1.1 海洋经济总量扩大,但经济发展不平衡

海洋生产总值是衡量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反映了地区的海洋经济规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河北曹妃甸工业区、天津滨海新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建设为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2014年,环渤海地区海洋生产总值达22 152亿元,占全国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的37.0%[7],在国家海洋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突出。

2006—2013年环渤海各省市海洋经济总量均呈增长趋势(图1),但各省市发展不均衡。2013年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7.9%,充分体现了海洋经济大省的地位;而河北省仅占3.2%。从海洋经济的年均增长率来看,天津市海洋经济年均增长率为18.7%,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18.3%,发展潜力巨大;而河北省海洋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年均增长率为6.9%,远远低于地区经济增长率13.9%[8],海陆发展不协调。

图1 2006—2013年环渤海各省海洋生产总值Fig.1 Gross Ocean Product'of Bohai Provinces between 2006-2013

1.2 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1.2.1 海洋产业结构情况

海洋产业结构的变化,反映了各省海洋产业的演变过程以及产业转型升级情况。如表1,2006—2013年,山东、河北、天津海洋产业结构为传统的“二、三、一”。辽宁省从2010年开始,第三产业逐渐超越第二产业,产业结构发展为“三、二、一”形态,符合现代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趋势。

表1 2006—2013年环渤海各省市海洋产业结构Tab.1 Marin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Bohai Provinces between 2006-2013

从海洋产业构成的相对值来看,山东省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虽然第一产业的比重高于河北和天津,但其占比呈下降趋势;从2010年开始第二产业比重降低,但仍是主导产业,主要是因为重工业占比大,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力和海水利用等产业的发展,使未来几年第二产业的主导优势不会改变;第三产业将持续增长。河北省产业结构变动较大,第一产业比重增长了2.1个百分点;在2008—2011年间第三产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第二产业小幅上升,说明金融危机期间,河北省海洋经济增长对第二产业的依赖性较大。天津海洋第一产业占比最低,且变化较小;第二产业在2008年经历小幅下降后,整体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相反。辽宁省第一产业占比最高,与同处环渤海地区的天津市相比,高出十倍之多;第三产业比重提高较快,是目前唯一的以第三产业为主,产业结构转型为“三、二、一”的省份。

1.2.2 海洋产业结构变动情况

用海洋产业结构变动指标K来分析海洋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9],根据变化值的大小可以看出某地区某段时间内海洋产业结构的趋势,计算公式为:

式中:K为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值,K值越大,表明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幅度越大。Qi0表示在基期第i海洋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Qit则表示在t时期第i海洋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i=1,2,3,分别表示海洋第一、二、三产业。

从表2可以看出,2006—2013年,除天津市外,其他三省海洋产业结构的变动值均高于全国平均值,海洋产业结构变动较大。天津市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值低于其他省市,并且第一海洋产业基本保持不变,说明经过不断的调整升级,其海洋经济结构体系比较成熟;河北省产业结构变动值最大,说明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仍有进步的空间,特别是在2007—2009年,产业结构调整幅度很大,之后较为稳定;山东省相邻年份结构调整幅度较小,表明其海洋产业结构进行了微调;而辽宁省是通过每年较大幅度的产业结构调整,最终形成了现代产业结构体系。纵向看,除山东省外,2008—2009年是其他省市产业结构调幅最大的时期,说明社会环境影响了海洋经济的发展。

表2 2006—2013年环渤海各省市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值Tab.2 Marine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s in Value of Bohai Provinces between 2006-2013

2 海洋经济对地区经济的贡献度分析

2.1 海洋经济对区域经济的直接贡献

海洋经济对全国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可以用经济规模效应来衡量[10]。本文选用的衡量指标是经济贡献度,计算公式为:

Cd=各省市海洋经济增量在地区经济增量中的占比/渤海海洋经济增量在区域经济增量的占比

Cw=各省市海洋经济增量在地区经济增量的占比/全国海洋经济增量在国民经济增量的占比

C值反映了各省市海洋经济相对于区域和全国的贡献度,若值大于1,说明海洋经济对地区经济的贡献大于对区域和对全国海洋经济的贡献。

表3数据显示,山东和天津两地的贡献度数值始终大于1,说明两省海洋经济对地区经济的贡献超过环渤海地区和全国海洋经济的贡献,海洋经济的作用突出;并且天津市的海洋经济对地区的贡献约是环渤海平均水平的2倍,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之多,海洋经济是该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真正实现了海陆统筹发展。河北省海洋经济对地区经济的贡献度较小,海洋作用不明显。2009年,河北省海洋经济贡献度出现负值,说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海洋经济出现了严重下滑;其他各省市的Cd小于Cw,即海洋经济对区域经济的贡献要低于对全国的贡献。鉴于环渤海省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优越的地理条件,在国家和地的经济发展战略层面上,未来海洋经济定会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

表3 环渤海各省市海洋经济贡献度Tab.3 Economic Contribution of Marine Economy by Bohai Provinces

2.2 海洋经济的就业贡献度

海洋经济规模的扩大,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海陆统筹,而且为地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8]。

通过计算2006年以来山东、河北、辽宁海洋经济的就业贡献度(表4)可以看出,海洋经济对地区就业的贡献波动较大。山东和辽宁的就业贡献度从2009年之后开始上升,而河北就业贡献度持续下降。这种波动与海洋经济总量占地区经济比重的波动同向,表明海洋经济的发展影响到地区劳动力的就业。辽宁省海洋经济就业贡献度最高,并呈明显的阶段性:2006—2008年,就业贡献度高达30%,主要是海洋第二产业的带动;2008—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海洋产业就业率下降到6.21%;2010年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使其产值增加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就业率回升。在三省份中,河北省的就业贡献度最低,到2012年只有1.05%,可能由于该省未能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并适时调整产业结构,使得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能提供更多岗位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表4 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的就业贡献度Tab.4 Employment Contribution of Marine Economy by Bohai Provinces

借用引致就业弹性[11]来测算海洋部门就业增长对地区就业增长的贡献。2007—2013年山东、河北和辽宁三省的引致就业弹性分别为0.43、0.70和0.97,辽宁省海洋就业贡献度最高。海洋生产总值每增长1%,辽宁省就业将增长0.97个百分点,河北省就业将增长0.70个百分点,而山东省就业将增长0.4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三省海洋部门就业的增长可以有效带动其地区就业,发展海洋经济可以促进就业。

3 海洋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的灰色关联分析

3.1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数据序列之间的关联程度[12]。其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确定为参考序列(母序列),表示为X0={x0(1),x0(2),…,x0(n)},n表示时间长度;影响系统行为特征的确定为比较序列(子序列),表示为Xi={xi(1),xi(2),…,xi(n)},i= 1,2,…,m。本文中参考序列为区域生产总值,比较序列为海洋三次产业增加值。

(2) 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本文采用“最小-最大值法”,设各序列在第k年度的数值变化区间为[j1(k),j2(k)],j1(k)是这年度序列中的最小值,j2(k)是这年度序列中的最大值,ji(k)是Xi(k)的原始值。计算公式为:xi(k)=[ji(k)-j1(k)]/[j2(k)-j1(k)]

(3) 计算各比较序列对参考序列的关联系数。设△min和△max分别是各时刻x0和xi的最小绝对差值和最大绝对差值,即:

则各比较序列曲线与参考序列曲线在各点的差表示为

式中,ξ为分辨系数,在 [0,1]之间,其作用是减少极值计算对结果的影响,一般取ξ= 0.5。

(4) 计算关联度。由于关联系数数据较多且分散,要计算比较曲线Xi对参考曲线X0的绝对关联度,需要将各时刻的关联系数集中为一个值,一般采取求平均值的算法,即Ri= average(ξi(k))。Ri值越大,则曲线Xi与曲线X0越相似,关联度也越大,即该因素对系统的影响程度越大。

(5) 按关联度计算值大小对各比较因素进行排序。依照上一步骤计算得出的各比较序列关联度值对各比较序列进行排序,计算的关联度值本身大小并不具备实际意义,只有对各序列关联度值的一个相对大小比较才具有实际意义。某比较序列关联度值相对其它数据序列更大则表示该序列相对其它序列来说对参考序列“更优”。

3.2 实证结果分析

从关联度计算结果看,环渤海省市中,海洋第二产业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最为密切,是各省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但长远看,第三产业对经济和就业的带动潜力大。就各个省份来看,山东省区域经济与海洋第二产业的关联度最高,与第三产业的关联较低,这是因为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旅游业和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等产业发展落后。因此山东省需要继续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比重。河北省第一产业对地区经济的关联度高于其他地区,说明河北省产业结构相对落后,海洋第一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显著,因此要继续落实“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发展壮大海洋新兴产业的规模,持续优化海洋三次产业结构”的任务。辽宁省海洋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关联系数是环渤海地区最低的,第三产业的作用逐渐突出,但目前不是最重要,原因可能是2010年第三产业才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发展时间尚短,而第二产业发展相对成熟,所以第三产业需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才能发挥其主导作用。天津区域经济受第一产业的带动作用最小,根据前面的定量分析得知,海洋第一产业的占比小且比例基本保持稳定,海洋第二产业在2010—2013年,关联系数为1,占地区经济的21.05%,因为“十二五”期间,海洋油气、海洋交通运输、滨海旅游等优势海洋产业发展壮大,海洋盐业、海洋渔业等传统海洋产业得到提升改造,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迅速发展,海水综合利用业走在全国前列。

表5 环渤海各省市地区生产总值与三次海洋产业的关联度Tab.5 Grey Correlation Degree between Gross Regional Production and Added Value of Marine Industries by Bohai Provinces

4 对策建议

1)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契机,推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

环渤海各省市应抓住“一带一路”、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协同发展、国际航运中心、海上粮仓等战略发展机遇,突出产中科技聚力,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海洋经济转型跨越[13],促进产业结构向“三、二、一”转型,构建海洋经济发展新格局。虽然目前辽宁省海洋第三产业占主导,但仍需继续提高海洋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高竞争力;发展壮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海洋服务性,提高其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提升服务质量,让第三产业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缩小海洋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均衡发展

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差距大,河北省发展远落后于其他省市,因此政府间应加强交流合作,打破产业壁垒,有效运用海洋经济资源,支持优势海洋产业的发展[14]。各省按照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引进先进的海洋技术,加大海洋产业投入力度,促进协调发展,力争在“十三五”时期将环渤海地区建设成为全国最发达的海洋经济发展基地[15]。

3)依托区位优势,实现海陆统筹发展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打破重陆轻海的思想束缚[16],尤其是河北省,通过海陆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统筹海洋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重视海洋经济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加快优势产业发展,缓解地区就业压力,实现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增强海洋经济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

[1]Seung Jun Kwak,Seung Hoon Yco,Jeong In Chang.The role of the maritime industry in the Korean national economy:all input—output analysis[J].Marine Policy,2005(29):371-383.

[2]Morrissey Karyn,O'donoghue Cathal.The role of the marine sector in the Irish national economy:An input—output analysis [J].Marine P0licy,2013(37):230-238.

[3]CHARLES S Colgan.The ocean economy of the united states:Measurement,distribution&trends[J].Ocean&coastalManagement,2013(71):334-343.

[4]张松滨.海洋经济对福建经济的贡献研究[J].海洋信息,2013(3):38-42.

[5]方春洪,梁湘波,齐连明.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机制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2011(3):56-62.

[6]徐乐怡,李 楠,范彬斌,等.浙江海洋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J].现代物业·现代经济,2014(6):34-38.

[7]国家海洋局.201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EB/OL].中国海洋信息网.http://www.coi.gov.cn/gongbao/nrjingji/nr2014/ 201503/t20150318_32243.html.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局.分省年度数据[EB/OL].[2016-03-01].国家数据.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 cn=E0103.

[9]翟仁祥,许祝华.江苏省海洋产业结构分析及优化对策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9(1):88-91.

[10]郑 芳.海洋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鲁浙粤比较[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3):107-112.

[11]李福柱,孙明艳.海洋经济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评价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11):32-35.

[12]刘思峰,党耀国,方志耕,等.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第五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62):73-85.

[13]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威海市突出产中科技聚力,构建海洋经济发展新格局[EB/OL].[2015-06-30].http://www.soa. gov.cn/xw/dfdwdt/dfjg/201506/t20150630_38925.html.

[14]陈东景.海洋生态经济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15]王 利,魏代娉.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优化发展分析[J].经济与管理,2011,25(9):84-88.

[16]陈维民.青岛西海岸新区发展战略研究[J].城市发展战略,2015(2):21-27.

Influence of Marine Economy 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Round-the-Bohai Region

Li Fang,Zhang Pijing
(College of Business,Qingdao University,Qingdao 266071,China)

As a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marine economy greatly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The paper analyzed the contribution of marine economy in Shandong,Hebei,Tianjin and Liaoning Province,which is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and employed the grey correlation degree to research into the influence of marine economy on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round-the Bohai region.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Tianjin's marine economy to the regional economy is the highest,while that of Liaoning's marine economy to the regional employment is the maximum;in addition,the secondary marine industry plays the greatest role in supporting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arine economy;regional economy;contribution degree;gray correlation

F127

:A

:2095-1647(2016)02-0040-07

2016-03-03

李芳,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碳产业与政策,E-mail:285433243@qq.com。

张丕景,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碳产业与政策,E-mail:zhpj@qdu.edu.cn。

猜你喜欢
环渤海贡献度产业结构
火出圈了!2000亿尾的环渤海虾苗圈跑出了一匹黑马
基于ARIMA模型的环渤海典型城市生活垃圾产量预测研究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基于贡献度排序的肾透明细胞癌串扰通路分析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环渤海港口群内港口竞争与合作研究
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增收贡献度研究——南疆三地州例证
武器装备体系能力贡献度的解析与度量方法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基于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相关症状对证候要素贡献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