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教育中基础课“教”与“学”的把握

2017-01-05 09:33张丽红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基础课教与学高职教育

张丽红

摘 要:本文通过对高职教育中基础课“教”与“学”的现状研究,从坚定理想信念,逐步培养良好学风;精心组织教学、提升课堂教学实效;让学生学有所获、逐步建立学习自信;各方共同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等方面探索发挥基础课对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高职教育;基础课;教与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1C-0046-02

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在就业竞争中缺一不可,培养高职大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离不开基础课。把握不好基础课“教”与“学”的关系,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础课教育的各环节,人才质量就不会得到有力提升。加强基础课理论研究,精准进行教育教学指导,对于有效促进课堂和谐、增进师生交流,有效提升人文素养、技术技能积累,有效提高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高职教育在文化育人与文化传承中的基础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础课“教”与“学”的现状及分析

(一)基础课程建设力度重视不够

近年来高职教育围绕课程标准、专业设置、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等方面下足了功夫和力气,硬件建设日趋完善,内涵建设相对不足,对于基础课的投入和建设力度远不如专业建设,如思政课合班教学、大学语文只在个别专业开设、数学课和英语课教改效果不理想。基础课教师在课程建设、科学研究、考核评价等方面没有作出成绩,存在被动工作现象;学校存在着为了加大专业实践课课时,而压缩基础课课时的现象;学校主观上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和大学语文课相对于专业课是不重要的,都没有给予有力支持。

(二)教学模式结合实际创新不够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到什么东西、学到什么程度,学完知识后有没有成就感,从这些方面入手创新教学模式,使基础课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目标,深入研究的不多,有成就和特色的少之又少。遵循教育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符合师生特点的教学标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在实践中指导性不强。教改中,对于采取哪种教学模式来授课,有时不考虑内外部教学环境,拿来就用,一种教学模式还没有研究透,就要谈成果、谈教改,基础不牢,规律没摸清,创新的原动力不足。

(三)功利主义影响教学质量提升

教师花大功夫精心备一次课,收效却不大,这种现象一直在困扰着基础课教师。与学生的谈心谈话得知,学生认为基础课没用,至少现在没用,如“思政课”的理论教学是脱离实际的,凭生活经验完全可以“闯”社会,照理论课所学的做会吃亏,这种观念主要来源于社会、网络一些不良影响;学习语文课中的传统文化,对凭专业吃饭没有直接用处或影响,学不学无所谓;英语、高数底子薄,听不懂,在学习中没有成就感。发现大多数学生喜欢体育课,原因是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自在。发现学生在考取资格证书时,会主动学习,因为有用。以上说明,学生的学习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实用性,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基础课“教”与“学”的把握

(一)坚定理想信念,逐步培养良好学风

罗杰斯说:“我们知道促进这种学习,关键不在于教师的教学技能,促进有意义的学习的关键乃是教师和学生的某些态度品质。”教的态度和学的态度,是教学活动的关键所在,教师要诲人不倦,学生要学而不厌。解决学习态度的问题要充分重视“思政课”和“语文课”在思想政治教育和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作用,思想端正则学习态度端正,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必然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充分把握基础课“教”与“学”的关系,在培养大学生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树立正确的“三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通过典型案例和正面引导,传播正能量,有效抵制不良现象和负面舆论,让更多的大学生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中国传统文化,在理想信念的支撑下,让大学生逐步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主动学习求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学风可以改善,教学效果可以提升。

(二)精心组织教学,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目前,从各高职院校的就业率来看,大多数院校专业对口就业率不高于60%,很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关联度不高。从人才发展和就业创业角度看,基础课在培养学生文化素质、职业操守、综合能力上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有些人认为高职学生分数低、质量差、不好教,以成绩低而否定学生的其他能力,没有关注到很多学生在创业大赛、国赛、就业、创业中与本科学生同台竞技取得的不俗成绩。基础课在“教”的上面,应该注重对大学生情商、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的引导,教师带领、帮助学生走出学习误区,正确衡量和评估自己的能力,从而扬长避短、学有所获,从事适合的工作,有所成就。在“教”的过程中,应体现基础课的实用性,改变“填鸭式”教学,尽力实现“小班化”教学,要因材施教。做到知识点与规律性相结合,知识点与趣味性相结合,知识点与实用性相结合,让基础课教学有价值、有意义,实现教学相长。

(三)让学生学有所获,逐步建立学习自信

西方人本主义认为学习是有意义的心理过程,期望教育能够更多地帮助人们自我实现和心理健康,能有目的地、愉快地生活。人类具有学习的自然倾向或学习的内在潜能。教学的任务就是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使学生能够成为选择和塑造自己行为并从中得到满足的人。教师要用真诚关怀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创造一种促进学习的良好氛围。在学习基础课中学习哲学思维、逻辑思维,用辩证法和方法论指导自己的学习。主动控制自身的行为,杜绝上课睡觉、玩手机、逃课等现象,改善不愿意学习,不善于学习的状况。基础不牢,学习动力不足,只有基础课教师帮学生打牢基础,学生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通过进一步改革基础课的考核评价标准,让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的过程中建立学习自信,有效改善低分学生学习自卑感,以充分的自信投入到专业学习当中。让每一位学生都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学得一技之长,有成材的希望,有出彩的机会。

(四)各方共同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通过多年的观察和总结,发现学风的好坏与班主任有关,一个关心社会、关心学校,有想法、有干劲的班主任与一个涉世未深、没有经历、缺乏经验的班主任带出的学生完全不同;学风的好坏与所学专业有关,商务专业、物流专业、软件专业等,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高,考核平均成绩高;学风好坏与基础课的任课教师有关,道德品质高、风趣幽默、知识广博的教师受学生欢迎。基础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要以远见卓识对学生进行引导,同时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个人内涵,以坚定的政治思想、高尚的道德品质、深厚的专业素养、广博的知识经验、胜任的教育能力、现代的教育观念、健康的身心素质,营造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各高职院校在一年级时,教学任务以基础课为主,基础课在学风营造,建立学生学习信心上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基础课教师要了解所带专业的基本情况,服务于专业建设,结合专业课特点使所教内容适度、够用。班主任、辅导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成长成材愿望。相互之间多交流多沟通,共同抓好基础课“教”与“学”的工作。

三、结论

把握好基础课“教”与“学”的关系,教师从中找到“教”与“学”的规律,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全过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以高度的自觉找到学习的方法论,建立学习自信、人生自信,全身心投入到专业学习中。

参考文献:

[1]袁桂林.现代教育思想专题[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基础课教与学高职教育
楷书的教与学
教与学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微商思维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奇异值分解的教与学
现代职教体系下公共基础课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