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健康始于足下

2017-01-06 07:21王贞虎
健康人生 2016年11期
关键词:拇趾足弓跖骨

文/王贞虎

下肢健康始于足下

文/王贞虎

人类生活文明化改变了许多足部骨骼排列的生理变化,我们身体骨架的变化常常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在身体健康的反应上,然而许多的不明原因的疼痛很可能都是起因于足部的问题。足部所扮演的角色就如同建筑物的地基一样。地基不稳固,相应地就会造成建筑物结构倾斜。 足部构造异常,当然也会往上导致膝盖、骨盆甚至脊椎受力不均匀,长久下来酸痛当然也就随之而来。

当人在行走中时,整个骨架结构会产生极大的变化,如果双脚有任何的病变,足底承载的重力就会不平均,那么全身骨架结构的载重扭力也会跟着改变,所谓“下梁不正,上梁歪”, 轻则腰酸背痛, 重则产生肌肉神经的慢性症状。

由于足部病变,近年来因膝关节和股关节炎而开刀的人次日益严重;大多数60岁以上的银发族,因双脚疼痛而行动不便。

专家警告现在的小孩有50%以上都是扁平足,如果不及时矫正,就会影响小孩骨架的健康发育及成长。 有份资料指出5人中就有4人在行动、站立、睡眠、弯腰、蹲坐时感受到不同严重程度的困扰,所谓“下梁不正, 上梁歪”!

足虽小,但很重要,步态足以影响脊椎间的动态。无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步态不正,都有可能影响或干扰到重要的脊椎运作,最终发展成脊椎半脱位。

足部引起的疾病

由于足部不正的原因,多数人会引起如下下肢方面的疾病:

1.膝关节炎

膝关节炎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步态不当所导致的,因足部压力没有达到平衡分配,影响小腿骨及大腿骨走路时呈现不同的旋转方向。长期这样扭转的磨擦,如果没有矫正,膝关节就会开始疼痛。 很多时候患上膝关节疼痛的病人都认为是因为缺少软骨组织,而服用很多产品,到最后也没有得到任何改善,甚至疼痛还更严重。如果长期下去更加快软骨组织的缺少。有膝关节炎的患者也会有很大机会出现腰椎问题。

2.莫耳通氏神经瘤

莫耳通氏神经瘤是因为足部外翻导致跖骨间隙狭窄,趾间神经受到长期压迫而发炎。严重的时候甚至外观也会有明显的肿胀以及压痛点产生。这时候如果经过电脑足底扫描了解5根跖骨排列的压力点,只要有一对针对他足部问题而制的足部矫正器,就能帮助他的跖骨排列回正确的位置,疼痛就会减少,发炎的问题就慢慢消失了。

3.拇趾外翻

足部压力不平衡是导致拇趾外翻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长期穿着不适合自己足部的鞋子,工作需要长期站立者,患上关节炎的中老年人都是有机会患上的族群。拇趾外翻除了外观不美观之余,骨骼异性造成疼痛难当是最为痛苦的事。严重者甚至需要动手术,因此一定要重新分配足部压力,才能解决及预防拇趾外翻的问题发生。

4.足底筋膜炎

足部过度外翻会造成足弓低下,连带拉扯足底筋膜,造成发炎的结果称为足底筋膜。这类问题常见于高弓足(扁平足,弓形踏歇,筋膜过分拉扯)的病患,高弓足的足弓减震能力差,无法有效分散来自身体的重量,导致筋膜一再承受压力而损伤。

身体健康检查不要忘掉足部检查

一般人在身体健康检查时,步态的重要性与脊椎功能的关系通常会被忽略,因为足部的症状实在太少了。最后,当患者出现一些症状时,才发现疼痛的根源原来滞留在足部上。

足虽小,但很重要,步态足以影响脊椎间的动态。无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步态不正,都有可能影响或干扰到重要的脊椎运作,最终发展成脊椎半脱位。

当我们站立、走路、跳舞、跳跃和奔跑时,足部是脊椎的根基。这根基必须可以承受整个身体的重量。假如足部的根基不足够支撑时,我们的脊椎就必须承受异常的压力并感到紧张,最后导致脊椎半脱位而引起腰酸背痛的症状。透过足部压力生物力学检查,就能轻易地了解整个身体的压力分配,从而确认问题所在,提供更适当、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在欧美国家,足部保健预防医学早在20多年前开始盛行,人们除了会做一般的健康检查,也懂得定时做足部扫描,比利时于25年前就已成立了“国际遥感扫描部”,一直不断发展以研究为基础的足部扫描系统。你只要轻松自然地走过扫描器,扫描器就能捕捉你在站立以及行走当中的步态,一秒的时间帮你的双足拍150至500张照片,因此可以提供详细的分析,我们据此可以了解自己的下肢骨骼是否有过度旋转、过重压力的情况。透过扫描器的分析报告,还可以进一步设计符合个人矫正需求的足弓调整器。

在检查到足部出现问题后,果断调整你的步姿,就会少去很多隐患。

猜你喜欢
拇趾足弓跖骨
足弓结构破坏的法医鉴定问题探析
异常足弓男童的静态平衡能力与足底压力特征研究
不同足弓高度对踝关节肌力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选跑鞋,先测足弓
邻指翻转组织瓣及拇趾断层甲床移植修复手指甲床缺损
部分拇趾末节甲瓣移植再造拇指甲床缺损
足底外侧动脉第5跖骨穿支皮瓣解剖与临床应用
106例军人足拇趾甲沟炎患者诊治体会
跖骨缓慢延长植骨治疗严重跖骨短小畸形
常见跖骨畸形的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