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社团发展的瓶颈及管理模式

2017-01-07 09:44陈晓琳刘剑玲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管理模式

陈晓琳 刘剑玲

摘 要 学生社团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活动的群众性组织。随着以德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改的实施,高中学生社团得到了蓬勃发展,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现实中以德育为核心的高中学生社团走向了政治化、形式化、零散化的错误道路,忽略了其在德育中培养学生品行、个性与心理的功能。笔者实地调查高中学生社团发展的现状,结合德育学科的课程改革——推广活动课程,通过整合课程资源,构建了“社团活动德育学科化”的立体管理模式,让学生社团更好地发挥德育功能,也让德育学科找到活动的资源载体。

关键词 高中学生社团 课程资源整合 德育学科活动课程 管理模式

笔者对广州天河区ZZ学校高一高二学生、教师和社团管理领导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入的访谈。对200名学生派发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7%,对32位教师派发问卷,有效回收率是98%。调查内容是:参与社团的同学对社团发展的满意度、成效评价和愿景;未参与社团的同学对社团发展的态度与需求;教师对社团发展的看法。访谈是深入交流社团取得成效和遇到困难的原因。22个社团,从无到有,见证着ZZ学校的社团组织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正顺应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蓬勃发展”,这也是许多学校社团发展的特点。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学生对社团发展的满意度评价中,倾向于负面的高达69%。社团活动表面开展得红红火火,实际上学生反映,这只是“形象工程”,背后隐藏着太多的问题。

一、高中学生社团发展的瓶颈

1.高中学生社团发展定位不清晰,未能获取发展资源——任务政治化

调查发现,高达95%的学生参加了社团,愿意花时间参加社团活动,但是他们对社团发展的不满意率却高达52%,其中有67%的同学认为制约发展的最大问题是社团发展定位不清晰,导致学校不重视,场地、经费、时间等资源得不到保障。

中学校园内不允许商业赞助行为,自筹经费有限,必定会影响社团发展。同时,每周一次的社团活动时间总是被学科老师以“自愿自习”的借口侵占,热衷社团的学生为了不拖累功课,不得不放弃社团活动,从而影响了社团活动的开展。另外,活动场地、器材和设备都得不到保障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从学生层面上看,学校不重视、资源不足是制约社团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老师和领导的层面上看,100%的老师和领导都肯定社团能培养学生的素质,但99%的任课老师认为课时很多,没有精力关注社团活动,学校领导也回应称目前学生社团的定位仍是文娱,既不属于学科线,也不像班主任工作般明确属德育线,在考试压力下,学校是很难分配资源给社团的。

可见,学生社团是为了响应国家要求而开办的,呈现任务政治化趋势,尽管它本该明确属于德育线,但社团目前的地位仍是文娱,可能耽误学科学习,应该被放在次要的位置,所以得不到各种资源的支持,也是必然的。

2.高中学生社团的活动质量不高,未能凸显德育本质——发展形式化

调查中有43%的社员认为学校举办的社团活动“活动少、单调、太死板”,有71%的同学认为社团活动应该增加专业性和影响力。社团活动质量不高,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专业的指导老师,学生积极性受限制

提高活动质量需要保障活动的专业性,而该校唯一一名指导老师,即团委书记,因个人专业限制以及精力不足限制了其对社团的管理。有许多同学反映热舞社没有专业的指导老师,音乐老师因为学科课时任务,不愿意担任,所以没有教社员成品舞的老师,社团活动只能是大家一起“健身”,不能训练出可以参赛的成品舞,大家的积极性也随之下降。

(2)缺乏社团间的交流平台,朋辈教育受限制

提高活动质量需要相互借鉴、相互学习。有32%的学生希望能增加社团的校外交流,以促进相互学习,但目前社团之间缺乏合作与交流。社团之间本属于朋辈教育,可以高效促进学生德育的内化,但学校并没有利用好这个朋辈教育平台,没有做好组织和服务工作。

3.高中学生社团管理机制不完善,未能引领学生发展——组织零散化

(1)由校团委负责的领导机制不能满足社团的发展需求

有62%的同学认为学校领导对社团发展是放任不管的。目前的管理机制是校团委书记统管,社长负责执行,实际上团委本身就有繁忙的行政性工作,因此花在社团的精力很少,如果只靠校团委指导,社团是很难发展起来的。

(2) 不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阻碍社团的发展

三分之二的学生觉得社团没有什么制度,即使有相关的管理条规,也很随意。没有可行的管理条例不利于社团开展正常的活动。另外,学生对社团的评价很容易“外显化”,有表演性的社团如吉他社、街舞社等容易得到认可,而一些不太外显的社团,如“粤fun社”则得不到积极的认同,可见“内在化”的社员的综合素质的发展被评价所忽略。“以评价促发展”是现代管理一个很重要的思想,不完善的评价体系会阻碍社团的发展。

二、德育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整合与推广

1.德育学科课程建设的客观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德育学科的课程结构单一,几乎是学科课程一统天下,学生难以获取直接经验和培养实践能力,削弱了课程的育人功能,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目前德育学科的课程设计偏于“学科本位”,课程很难贴近学生的实际,学生普遍对德育学科存在不同程度的嫌弃和不感兴趣。忽视生活、忽略情感体验、忽视实践已经成为德育学科发展的主要矛盾,积极开发德育学科活动课程势在必行。

2.德育学科课改趋势的必然要求

德育学科新课程实施首次将“活动”纳入课程,主张学科和活动两类课程适当匹配,充分发挥育人功能,这是当前课程结构改革的关键。

课程标准也主张教学要强化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公共参与的素养。课程资源的开发要以“统整性”为原则,强调“实践活动资源”的整合,即从具体的教师和学生的特点出发,整合各项资源,使学生将课堂的所学融入实践。

如果整合社团活动与德育学科,就可以让社团活动成为德育学科课程的有效延伸和补充,而德育学科又为社团活动提供了学科支撑的载体,实现课程资源的优化整合。

3.推广德育学科活动课程的重要性

思想品德的形成一般是按“道德品质——政治品质——思想品质”的顺序逐步实现的,其生成机制是“内化和外化交替转化”,即品德都得在学生多次活动中得以实现。正如杜威所说“最好的和最深刻的道德训练,恰恰是人们在活动和思想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适当的关系而来的”。

德育学科的课程正是因为缺乏交互式的活动,忽视了学生思想品质的内化过程,无法让学生感受到学科的实际影响,才成为一种强制性的价值“灌输”,从而无法实现德育的实效性。推广德育学科的活动课程是凸显德育本质的重要举措。

三、高中学生社团发展的管理模式

社团活动具有强大的德育功能,作为一种基于本校师生特色的活动载体,本应得到高度重视与发展,但却因为缺乏课程体系而出现了发展的瓶颈——任务政治化、发展形式化、组织零散化,从而影响了社团获取各种发展资源,进而限制了社团的发展。同时,德育学科的课程改革趋势是推广德育学科的活动课程,单靠课堂教学是很难实现学生品质发展的,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要依靠活动进行培养。两者之间的需求匹配,形成了“社团活动+德育学科”的双赢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见下页),资源整合,既有利于改善社团的管理模式,实现社团的跨越式发展,又推动了德育学科活动课程的课改进程,从而诞生了课堂的内容。如果让高中学生社团成为德育学科活动课程的延续和补充,必能共同推动学生素质的发展。

与“德育学科”结合后,社团是德育学科活动课程的延续和补充,在学校“德育线”与“学科线”中的地位都有所提高,自然而然会获得发展资源。有各专业老师的指导,能增强社团专业性;有德育科老师的管理,社团发展有了班级和学科的归属,能引起各方重视。

1.高中学生社团组织管理一体化

与社团独立发展只由校团委领导并指导的发展模式对比,“社团活动+德育学科”的模式实现了组织管理的一体化。校团委书记统筹和规划社团整体发展,各社团指导老师负责专业指导,德育学科的老师负责管理,各司其职的组织管理,共同促进社团发展。各不同层级的职责对比如表1所示。

2.高中学生社团活动内容拓展化

社团影响着学生的实践能力、个性发展等,对学生的德育有着定向、塑造和矫正的作用。可见,社团活动的内容与德育学科的活动内容之间有一定的吻合度,可以将生活化的社团活动当成是一部分德育学科活动内容的拓展,各社团活动内容的对比如表2所示。

整合后的社团活动,可以通过社团活动的计划和学生的反思,将德育学科的内容延伸到社团活动中,社团活动因为有了理论的指导而更具科学性与发展性,德育学科也从学科内容拓展到社团生活,两者互补互利。

比如,学生在开展每项活动时,基本都会涉及到购买活动物资,如何获取购买物资的资金以及如何分配资金的过程实际上与学科课程中“君子取财有道,用之有度”是有一定吻合度的,学生通过社团活动的参与,可以深刻理解理性消费的观念,同时理性消费观念可以指导学生更科学更高效地开展社团活动。

3.高中学生社团活动实施综合化

活动实施的综合化是指将社团活动的自主性与德育课程的规范性结合起来。社团活动是学生自主参与的活动,必定强调个体的差异性需求以及自主性,不能因为规范性管理而导致学生的自主性缺失。社团活动的开展主体仍是学生,课程规范中教师的作用要相对弱化,规范性主要体现在时间、地点、资金与制度规范上,不能剥夺学生在策划参与活动中的自由。活动实施的综合化如表3所示。

活动的随机性是指活动的实施是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深化认识和体验,随时产生新的想法,调整活动,而作为德育课程的延伸,就得有长远和具体的活动计划,所以计划只是随机的基础,随机才是计划的必然结果。比如,课程的稳定性要求社团在固定时间开展活动,但有些社团因为需要外出实践等原因,不能固定课程时间,这就需要学校将稳定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允许有些社团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搞活动。

4.高中学生社团的评价方法多样化

课程评价是检验一个课程效果达成的重要环节,根据中学德育学科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理念,社团活动的评价要做到关注个体差异,重视综合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强调质性评价;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强调参与互动几个原则。总的来讲,目前社团活动的集体评价只能是一种激励手段,比如评出“明星社团”,但个体评价还是空白的。在社团活动的评价与反馈中,一是要求指导老师采用“过程性评价”的方法及时对学生的观念、品行“生成”的过程进行了解,以便帮助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德育学科教师,作为德育学科活动课程表现评价的补充。二是要求学生在社团活动的参与过程中进行自评反思,促进自身品质的提升。评价体系的对比如表4所示。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 邝丽湛.中学德育学科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管理模式
大学体育网络化教学与管理模式探究
现代企业经济的管理模式的规范化解析
新时期流动党员管理的难题与对策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水资源的区划与管理
残疾人高等教育外聘教师管理模式初探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基于承包商管理的系统化基建安全管理模式的分析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