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以教材文本例说考场作文的结句构思

2017-01-07 09:53王海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6年12期

王海

摘 要考场作文作为一种特殊的写作考查方式,务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考生凭借个体的才情成就佳作,博取阅卷者的青睐。以结句远想构思行文,既能深化文章的意蕴,又可引发读者无尽的遐想,而且关键紧要,易于指导,理应成为考场作文教学的关键选项。以现行初高中教材文本经典选目为例,结合一批考场佳作,管窥结句远想法的妙处及其在考场作文中的转化与运用,以期能够对作文教学构思设计多所裨益。

关键词结句远想 教材文本 考场作文

元代学者谈乐府行文章法,尤以“凤头”“猪肚”“豹尾”之喻为最,一针见血,精彩独到。洪迈所谓“一篇之妙,在乎落句”,结尾之关键、之重要,当如“豹尾”。结句如截奔马,可以将文中所蕴蓄的深意释放出来,在具体形式上要么前后呼应,要么宕开一笔,要么点明题旨,要么别出新意,然无论结法如何变换,必要深刻有致,余音袅袅不绝,营构一种“意蕴委曲,余韵缭绕”的境界。此所谓“结句远想”也,因既能深化文章的意蕴,又可引发读者无尽的遐想而得名。

一、赋之以哲理,使阅卷者远想省人之思

行文发人深思,离不开哲理。若要结句给人以深远识见,久长思虑,哲理乃首要的选择。设置一个跳动着哲思的结尾,不仅能使文章在万千佳作中醒目夺人,而且会使读者品味反复,深思良久。以鲁迅先生的《故乡》结句为例:

我在朦拢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路”原本没有,是人一步步蹚出来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一句看似平白实智慧闪动,如此结尾,跳脱的哲思警语,给读者带来多么深刻有益的启发,可谓醍醐灌顶。生活与路的辩证关系这般有深意,“吃螃蟹”叫人难以想象,迈出这第一步的人更让人敬畏,也足见勇气。生活自是这番模样,只要你敢想敢做,迈开腿勇敢前行,大胆探索,总会有路在你的脚下。

再看2015年广东卷题为《心近,自然来》的作文。这是一篇聚焦远离自然话题的议论性散文,开篇以三个“你是否”领起的反问句呈排比式一以贯之地铺陈开来,然后明确提出“心贴近了自然,自然才会款款而来”,呼应文题。接着深入阐述,“心之近,亦需身之到也”,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心近,自然来”的心灵妙境。结尾处,考生如是写道:

心近,自然来。有美景须自去看,勿将科技当成你惟一的“眼睛”。心贴近自然,自然方会用他的怀抱拥抱你、迎接你,让你受到精神的洗礼、灵魂的救赎。唯有这样,方可让目之所及,变成心之所及;自然之美,化成人心之美。

此结句紧承上文的论证,阐明“心近,自然来”的观点,使论题得到深化。全篇论述逻辑严谨,结穴处尤是,指出“心近”,能让人“受到精神的洗礼、灵魂的救赎”,使“自然之美,化成人心之美”,逐层施证,水到渠成地阐释了认识。这就摆脱了结句一味的说教化、程式化的拘束,使通篇浸透着一种思辨的智慧和气质。

结句赋之以哲理,须有独到的分析与认识,能够从思想深处打动阅卷者,而且能够运用与文章整体相协调的形式,比如时文化用、思辨阐释、形象作喻等,不虚理势,自然而然地表达。

二、开拓题旨,令阅卷者远想旨外之趣

围绕题旨作文,会成就思路清晰、意脉深明的佳构。能以结句开拓题旨,作文传情达意的隽永之美,便会提升整篇文章的品质与格调。更重要的是,这样构思结句、呼应题旨的同时,又使文章的内容更丰富,主旨更深刻,引导人在把握题旨时,油然思考题旨之外的意趣。以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的结句为例: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通篇围绕“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展开论争,先从正面展开论证,指出作为君主,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然后切入反证,若“纵情以傲物”,必有“覆舟”之患。通过正反对比论述,顺理成章地提出“十思”的建议。结句以反诘行文,补充完善了题目的意蕴,呼应深化了前文解决问题的论议,又新引出一个含义极丰富又有深度的问题——“亏无为之大道”,引发人在理解文章意旨的基础上,由眼前的问题联想到很远的话题,动力深蓄,引导人思考文章题旨之外的深意。

再看2015江苏卷佳作《“倔”和“笨”的力量》。文章紧扣“智慧”行文,取例典型,各有侧重,内容紧凑,张力十足。考生以朱东润和江衍振这两位现代名学者为作文的“后台”,前者取其“倔”,后者取其“笨”,异曲同工,批驳当代人一位追求的速度与效率的“失智”之举,反思本应珍惜的韶华与智慧在浮躁中流失的现实。行文至此,作者由衷地发出一问:

什么时候,我们的作家能够再一次手拍胸膛,咬牙切齿:“不行,最少三年”?

该问源自上文朱东润先生的“最少三年”,虽非“新”问,却新意迭出:其一揭示当代很多作家缺少了做学问的智慧,其二呼吁当代学者要像朱先生和江先生那样有性格不盲从,其三曲示速度与效率会使很多人迷失了志于事业的心智。以反诘作结,既呼应了前文,又有警示现实的意味,告诉世人要引以为戒,如此使文章的题旨得到拓展与升华。

开拓题旨构思结句多以问的形式来表现,尤以反诘为众,其最大妙处在把阅卷者的思绪引向文章的题旨之外,给他们开辟别样的想象空间,享受思维演绎的乐趣。

三、陡起高潮,使阅卷者远想突奇之妙

很多行文层层铺陈,不断向前推动,在渐进式的过程中不断积蓄气势,在看似平静的表达中,实质蕴蓄了表达的图谋,即到文章收尾之处,陡起高潮,袭人情智。突兀而起的结句,使文章显现出奇妙的气象,生生冲击读者的情绪,使人长久难以忘怀这份突如其来的语言奇观。以夏衍的《包身工》的结句为例:

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

这篇报告文学刻画了包身工芦柴棒、小福子等不幸者,速写式呈现了他们所遭受的各种不幸。透过典型的人事,我们不难感受到受害者承受的苦难与侮辱。文章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工作为主要视点,审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控诉其必将灭亡。此结句以时序的黑夜来结穴文章,在对黎明的设想中,把文章表达的气势推向最高峰,制造了一种突兀的冲击感,使人心旌摇曳,惊叹万分,萦绕着阵阵刺耳的回响。结句陡出高潮,实为卒章显志的构思布局样式;伴着高潮形成,为文意旨就水落石出了。这般构思,委实突兀奇妙。

再看2015年四川卷的佳作《大地·镜子·天平》。该文以先破后立的方式构思全文,以对比破题,明确中心论点“做人不必太聪明,应当作一个老实人”。接着摆事实讲道理,演绎出“老实人未必吃亏,耍小聪明害人又害己”的见解。然后分别以“郭靖”“曾国藩”和“李斯”为例,进行归纳论证,以为“老实其实是智慧的为人处世之道”,“小聪明确是人性缺失的利益竞争”的道理。文末,考生借着前文深蓄的绵密论势写到:

大地实诚,一份汗水一分收获;镜子老实,是什么就是什么;天平忠厚,小小砝码量人生。让我们像大地一样本色不减,像镜子一样实话实说,像天平一样不掺水分。

文章在此达到了论述的高潮,分以“大地”“镜子”和“天平”为喻,进行比喻论证,又辅以排比的气势,把做“老实人”的那份品质和内涵阐述得淋漓尽致。以论作结本有振聋发聩之力,绾结处陡起的高潮使这份力度更具穿透力和震撼力,让阅卷者内心久久缭绕着文字之外的不尽余响。

陡起高潮构思结句,不仅把为文要义全抖落出来了,而且陡然起笔,或论述,或抒情,抑或绘景,将行文的气势放大到极点。构思此类结句,前文须逐层铺陈,累积气势,再借平地陡转,产生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震撼。

四、构设悬念,使阅卷者远想云雾之痕

悬念,即悬着的念想,隐含挂念之意,在文章中设置悬念,可以引发人们对故事结局或人物命运的关切之情。起笔或行文过程中设置悬念,有利于激发人阅读下去的兴致,兴味勃勃地阅读到底,唯看完全篇,方才作罢。于文章的结穴处巧设悬念,则可使文境更超脱,羚羊挂角,有迹可寻,激发读者无尽的遐想,去求索隐身云山雾罩之中的谜底。以安徒生《皇帝的新装》结句为例:

“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百姓眼光雪亮,直言皇帝没穿衣服在情理之中。皇帝虽下意识地感受到百姓的“善意”,但囿于帝王的身份和权威不惜光着身子游行。这等丑行皇帝倒不以为意,还“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从百姓直陈事实的质疑,皇帝的自欺欺人的“骄傲”,内臣们趋炎附势的盲从,一步步渲染,使读者眼前的云雾淡而实浓,情不自禁开动思维探求其中显露的隐微之痕。

再看2014江苏卷的佳作《跳水》。文中以倒叙法讲述了一位老人对年轻时那段美好时光的怀想,以“跳水”作背景,内容上不断穿插过去和现在的片段,形成的鲜明对照,逼真地揭示主人公面对过去的内心起伏。文章着重在表现“他”年老多病不复青春,却又不惜以“跳水”来怀想青春。行文收尾,言尽而意不止,悬念丛生:

风吹到了最大,将他的身子拉出了一条漂亮的弧线,在那一刻他脸上的皱纹彻底绽放,宛如夏花。“就是这样。”他想到,“人至死都是少年!”

前文不断地铺陈现实与理想中的矛盾,现实的身体已老,理想的“青春”不灭,可岁月无情,疾病缠身,逼使“他”无力追逐青春。有了这些铺垫,任谁都有理由质疑:“他”跳下去会怎么样?是什么力量驱使他跳下去的呢?一句“人至死都是少年”,更加剧这份悬念——难不成“他”会因此失去生命?这些疑问会化作串串问号,逐一从阅卷者脑际划过,诱使他们揣摩主人公此番举动的深刻意涵。

以悬念构思结句,不能哗众取宠,要遵从内容或人物发展的逻辑,服从文章题旨传达的需要,同时要在前文设置伏笔,为在结穴处替悬念“买单”留下蛛丝马迹,否则就会流于莫名的奇崛,消解悬念结句的艺术魅力。

五、欲说还休,使阅卷者远想蕴藉之味

费尔巴哈指出:“聪明的写作方法是先把读者也看做是有头脑的人,是不把一切都说出,而是听凭读者去想事物的关系、条件和界限,在这种关系,条件和界限之下说出的语句才是有效果的和可以想象的。”写作只讲究“意尽言止”,干净利落了,事实上,把话说尽了,留给读者思维和想象的“回旋”余地就逼仄了,其表达效果必不佳。名篇佳构在行文上往往留有余地,结句尤是,让读者去揣摩体味,感受含蓄蕴藉、欲说还休、意味深长的艺术韵味。以鲁迅《孔乙己》的结尾为例:

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已的确死了。

结尾重在交待“孔乙己”消失了的事实。“年关”和“第二年的端午”,借“掌柜”还款通告虚点其行踪,足见其“零余人”的形象。一个活生生的人就这么消失了?孔乙己到底去哪里了呢?作者以“现在”,又“终于”的时间表达方式将“没有见”孔乙己的事实延宕开来,继而直逼其消失的事实。通过“大约”和“确实”这对尖锐冲突的词语,把孔乙己死亡的事件做实。“消失”到“没有见”再到“死了”,内容的延宕设计,持续撞击人的心灵,而表达上通过时间和程度上的间歇化处理,使孔乙己的死更显悲惨。结句通过延宕和间歇之笔,对孔乙己的死欲说还休,含蓄深沉而又意味悠长,令人不由得感怀其中蕴藉的命运与悲情。

欲说还休构思结句,务求表情达意的自然流露,其次才是写作者的匠心运用。唯有自然而然,顺势而为,阅卷者才会从中体味出含蓄蕴藉之深意与风致。

“结句远想”,顾名思义,借结句帮助读者打开思路,由此及彼,由近及远,“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求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其中玄奥,尽在“远想”二字。清人方东树以为“结句大约别出一层,补充题蕴,须有不尽远想”,此言可得结句构思的真意与神采,一语中的,揭示“结句远想”的关键——不拘形式,不限技法,但求袅袅清音余韵不绝于耳。

考场作文讲究在有限的时间内,考生凭借个体的才情成就一篇佳作,赢得阅卷者的青睐。这对考生无疑是相当大的挑战。阅卷的现实又提醒我们,“凤头”“猪肚”“豹尾”式的作文颇见成效。因此,以结句远想构思行文理应成为考场作文教学的关键选项,且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这样,写一篇“意蕴委曲,余韵缭绕”的考场佳作也该将不会成为空谈。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