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轮替运动能力评估的研究

2017-01-11 20:27王欢万勤刘巧云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音节语料研究者

王欢 万勤 刘巧云

1 引言

口腔轮替运动能力评估是指让被试快速重复发某些音节的一种测试方法,该评估通过唇和舌的重复或转换运动来反映构音器官运动的灵活性及协同构音能力,其中口腔轮替运动速率是最常用的评价指标之一[1]。口腔轮替运动速率(oraldiadochokinetic rate,DDK rate)又称最大重复速率(maximum repetition rate)或音节重复速率(syllable repetition rate)[2]。口腔轮替运动能力评估可以反映近似自然状态下构音器官运动能力及言语发展水平,较少的受到语言学因素的影响[3],测试方式简单且没有侵入性,因此在临床言语运动能力评估中广泛使用。

目前国外研究者已对不同被试类型、年龄及语言群体的DDK能力进行了探究,建立了各国语言的常模,但是各研究者的DDK评估方法、测试语料及研究结果不尽相同。我国研究者对DDK能力的评估研究相对较少,已建立了4~18岁国人单音节及三音节DDK速率的参考标准[3],后续又对双音节DDK速率的参考标准进行了补充[4]。被试类型也主要集中于几类言语障碍患者,如听障、脑瘫[5,6]。研究内容大多对DDK速率的特征分析,对评估过程及方法的描述较少。尽管DDK能力的评估在临床评估中的应用频率很高,但国内外DDK能力的评估方法及过程并不明确,特别是研究对象、测试语料及测评指标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很难将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对临床言语训练的指导意义也有待验证。本文从DDK能力评估的研究对象、测试语料及测评指标3个方面进行概述,并对各研究之间的差异进行探讨总结,旨在为DDK能力评估更好的应用于临床评估与训练提供参考。

2 口腔轮替运动能力评估的研究对象

2.1 普通人的口腔轮替运动能力评估

国内外研究者对普通人的DDK能力进行了探究,建立了不同语言、年龄及性别的DDK速率的常模[3,4,7,8]。根据研究对象的年龄特点分为对儿童、成人及老年人的DDK能力评估。

首先,对儿童的DDK能力评估又分为对学龄前及学龄儿童的研究,其中最小为3岁儿童。对学龄前儿童的DDK评估研究中,Pam对3~5岁普通儿童的DDK的稳定性及准确性进行详细分析[2]。J Scott和Kenneth也对学龄前儿童的DDK速率、准确性进行了探究,其与Pam研究的不同点在于关注到学龄前儿童在DDK评估中可能出现的非流畅性问题[9]。而对学龄儿童的DDK能力评估也有很多,如Fletcher对6~13岁普通儿童DDK能力的评估方法及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指出性别对DDK能力没有显著性影响[10]。Michal和Boazm对讲犹太语的学龄儿童词语重复及非词语重复两种测试形式下的DDK速率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词语重复速率更快且随年龄增加而增加[11]。

其次对成人的DDK能力的评估也从DDK速率常模及DDK能力等方面进行。如Michal等从不同语言背景出发,建立了英语及犹太语成人DDK速率的常模,指出文化因素对DDK能力具有显著性影响[8]。Marina和Ingrid对成年人与老年人的言语构音轮替(phonaticulatory diadochokinesis)速率进行比较,并指出年龄对言语构音轮替速率及其稳定性均有显著性影响[12]。Oya Topbas等[13]探究了不同语速及语料对成人DDK速率的基频及强度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对老年人DDK能力的研究逐渐增多。Deepa与Jayashree对老年人的DDK速率进行探究,并将DDK速率作为反映言语运动控制能力的一个指标[14]。澳大利亚研究者John等也对本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建立了澳大利亚老年人的DDK速率常模,并分析年龄及性别对DDK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组老年人的DDK速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15]。还有研究者对健康老年人的DDK能力与其咀嚼能力的相关性进行探究,将DDK的稳定性分别与咀嚼时间的长短、咀嚼物的质地、类型及剂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舌尖及舌后部运动的稳定性与咀嚼时间的长短存在显著性相关,该研究拓展了DDK能力评估的应用范围[16]。

2.2 言语语言障碍患者的口腔轮替运动能力评估

从言语语言障碍患者看,已有研究被试类型相当广泛,主要有唇腭裂、听力障碍、帕金森病、口吃、唐氏综合征、自闭症等。如Mahyara等[17]对唇腭裂儿童及腭裂儿童的DDK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腭裂的类型并不影响DDK的表现。Michael等[18]对听障高中生的DDK速率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听障儿童的DDK速率显著慢于普通儿童,且随听损程度的增加而减慢。Sadegh等[19]对波斯语听障儿童DDK速率的研究结果与Michael一致。对帕金森病患者DDK能力的研究主要从音节重复的稳定性出发,研究者发现帕金森患者在进行音节重复测试时难以保持稳定的节奏,会出现构音加快的现象,如Sabine指出在音节重复稳定性测试中,帕金森患者明显表现出不规律性[20]。

另外,有研究者对口吃儿童与普通儿童DDK声学指标进行比较,发现两类儿童DDK能力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1]。但也有研究者与上述观点不一致,认为口吃儿童的DDK能力较普通儿童差,并指出这可能与舌的发展水平相关[22]。有研究者对唐氏综合征儿童的DDK速率、准确性及稳定性进行探究发现其DDK速率更慢,在测试中会表现出较多的构音错误,稳定性也更差[23]。还有研究者在对自闭症儿童的DDK测试中发现该类儿童的口部运动功能也存在精细运动的问题[24]。

3 口腔轮替运动能力的评估语料

3.1 不同语言特征的评估语料

3.1.1 音节重复的语料 音节重复的语料为无意义的音节,这些音节均为辅音-元音的组合,音节中的辅音主要由双唇、舌尖中及舌后部塞音构成,也有部分研究者将唇齿擦音/f/和舌尖中边音/l/等加入其中,音节中的元音多为元音/a/。研究者期望通过这些音节反映不同的发音难度及不同构音器官的运动组合,进而评估构音器官的灵活性。由于这些无意义音节几乎不受语言学因素的影响,在DDK能力的评估中应用最为广泛。从构音器官运动形式看,音节重复语料可以分为连续运动重复(sequential motion repetition)语料和转换运动重复(alternating motion repetition)语料[15],连续运动语料即为单音节(如/pa/),转换运动语料根据音节个数分为双音节(如/pata/)及三音节(/pataka/),其中在所有音节重复语料中,单音节及三音节语料的应用频率最高[10,18]。

3.1.2 词语重复与非词语重复的语料 词语重复的语料为被试熟悉的词语,这些词语已存在于被试大脑词库中,因而这类语料在轮替时较易受到语言学知识的影响。非词语重复的语料是被试不太熟悉的,但又含有合乎语法的词语结构,被试在测试时会在大脑中搜索相似的词语辅助发音,进而非词语重复也易受到语言学知识的影响。

有研究者对学龄前儿童的DDK能力评估时发现,传统的音节重复对于学龄前儿童过于抽象,低龄儿童较难理解三音节的重复任务,因此在测试中让不能完成音节重复的儿童发相对应的词语来替代,如 “pattycake”[9]。Pam对学龄前儿童采用图片命名的形式进行词语重复的评估,选取儿童熟悉的22个单词做为重复语料,其中6个为练习词语,其余16个为测试语料[2];Marco则选取了24个词语做为词语重复语料,研究结果表明语料类型对DDK的准确性不存在显著性影响[25]。非词语重复的语料仅是将词语重复语料中的元音部分进行修改,其余部分均与原词语相匹配[2]。不同语言背景的研究者对词语重复的语料可以做调整,如Michal就选择“bodeket”做为犹太语儿童词语重复的语料,该词语与英语体系下的词语重复语料具有相同的音韵特征,且在犹太语中较为常见[8]。

3.2 不同构音器官参与的评估语料

3.2.1 口腔轮替运动(oral-diadochokinesis)能力评估语料 口腔轮替运动能力评估是指对主要构音器官唇、舌的运动能力进行评估,目的是探究这些构音器官运动的灵活性及协调性,其采用口腔轮替语料,即为单、双三音节语料。大多数研究中直接用DDK来表示口腔轮替运动,除非特指其它器官时,在DDK前加上相应的运动部位。

3.2.2 声带轮替/喉部轮替运动(vocal fold/laryngeal diadochokinesis)能力评估语料 声带/喉部轮替运动能力的评估目的是分析声带的开闭及喉部运动协调能力,所选语料多为单元音。如Daniela等[7]让儿童快速重复发元音/i/和/a/来检测声门开闭速度及喉部控制能力并建立儿童声带DDK速率及稳定性的常模。Steve等[26]让儿童快速清晰的重复发元音/a/来评估其喉部神经功能的协调性,结果表明喉部轮替运动速率不存在性别差异,从青少年时期开始(12岁左右),儿童的喉部功能逐渐成熟接近成人。

4 口腔轮替运动能力的测评指标

4.1 口腔轮替运动能力的测试方法

口腔轮替运动能力测试方法主要有两种:“计时测试”和“计数测试”。计数测试是指被试在指定发音时间内尽可能快的重复发目标音节,被试用秒表或其它录音设备同时记录发音时间及音节个数。计时测试方法限定发音的音节个数,主试在测试时只需关注被试所发音节个数即可,Fletcher认为计时测试方法减轻了主试的工作量,较计数测试更为简单快捷[1,10]。

不同研究者在两种测试方法的应用上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在使用计时测试方法的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Flecher的方法:被试分别重复发单音节20次,双音节15次,三音节10次,然后记录下发音时间。J.Scott等[9,18,19]研究者都延用了Fletcher的方法。采用计数测试方法的研究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设定的发音时间上。如Daniela等[7]要求仅分析中间3s的音频。Steve等[26]研究者则要求在7s时间内快速重复语料。另外Deepa N和Jayashree S所限定的发音时间为5s[14]。也有研究者限定发音时间为15 s[21]。我国研究者主要采用的DDK能力评估的测试方法为计数测试,被试在4s内尽可能快且清晰的重复发语料[3~6]。

4.2 口腔轮替运动能力的分析方法

口腔轮替运动能力分析方法主要有两类:软件分析及人工分析。目前,大多数研究者采用人工分析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将听感知分析与人工截取数据相结合的方法。随着工程语音学等交叉学科的发展,有研究者开始使用软件分析方法对DDK能力进行分析,但软件分析方法受计算机技术的限制,仅有单音节语料可以采用软件分析,双音节及三音节语料仍需人工分析。Yu-Tsai等分别使用Kay公司的口腔轮替运动速率分析软件(the diadochokinetic rate analysis)及人工方法对运动性言语障碍患者的DDK能力进行分析,同时对软件的信效度进行检验分析[27],研究结果表明软件分析的信效度还是令人满意的。Cheng-Chieh等也使用了相同的软件与人工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与Yu-Tsai一致[28]。

4.3 口腔轮替运动能力评价指标

DDK能力评价指标从广义的角度划分可以分为DDK能力质和量的研究。传统的DDK能力评价指标为DDK速率,从量的角度来反映构音器官运动的快慢,进而评价被试的言语运动能力。随着治疗师对DDK测试的临床应用,研究者开始逐渐关注到DDK的稳定性(consistency/steadiness)、规律性(regularity)、流畅性(fluency)及准确性(accurarcy)等具体特征。

Ra Portony等对运动性言语障碍患者的DDK速率及规律性特征进行分析,该研究用平均音节时长及音节时长的变异系数来反映DDK的稳定性特征[29]。J Scott等用每30次语料重复中构音错误的数量、频率及类型等指标来反映DDK的准确性,并通过分析言语非流畅的类型、数量及频率反映DDK的流畅性,研究结果表明DDK的准确性及流畅性能更好的反映儿童的言语运动能力[9]。对DDK的稳定性而言,Marina等[12]均选择5个参数来反映DDK的稳定性特征。

5 总结与展望

目前国内对DDK能力的研究不足10篇,研究对象主要为听障、脑瘫等言语障碍患者及普通人,尚无对语言障碍患者DDK能力的探究。其中对普通人的研究较少涉及学龄前儿童与老年群体。就测试语料而言,我国仅采用音节重复语料进行研究,对词语重复及非词语重复语料尚无应用。就测评指标而言,我国多数研究者采用计时测试方法,数据分析以人工分析方法为主,评价指标较为单一,以DDK速率为主。

综上,首先我国研究者未来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言语及语言障碍患者的DDK能力进行探究,加强对老年人及学龄前儿童DDK能力的关注。其次可以对词语重复及非词语重复语料进行编制与应用,不同测试语料间的一致性也有待探究。最后研究者还可以从DDK的流畅性、准确性、稳定性等角度入手,为临床言语康复训练提供更多的评价指标。

[1]Ray D,Kent J,Kent F.Maximum Performance Tests of Speech Production[J].Journal of speech and Hearing Disorder,1987,52:367-387.

[2]Williams P,Stackhouse J.Rate, accuracy, and consistency:Diadochokinetic performance of young normally developing children[J].Clinical Linguistcs &Phonetics,2000,14(4):267-293.

[3]黄昭鸣,杜晓新,万萍.国人儿童口腔轮替运动速率参考标准的制订[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5,13(6):400-403.

[4]孟晓.口腔轮替运动速率标准的修订及其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14-32.

[5]万萍,黄昭鸣,杜晓新.口腔轮替运动速率在提高聋儿口部运动能力中的指导意义[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6,(16):37-39.

[6]纪静丽,李欣,侯梅.脑性瘫痪患儿口运动与构音障碍特征及其临床评定[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21(4):479-482.

[7]Daniela JM,Giédre B,Katia FG.Oral and Vocal Fold Diadochokinesis in Children[J].Folia Phoniatr Logop,2011,63:1-8.

[8]Michal I,Boaz M.Ben-David.Oral-diadochokinesis rates across languages: English and Hebrew norms[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Disorders,2014,48:27-37.

[9]J.Scott Y,Kenneth JL.Evaluating rate,accuracy,and fluency of young children’s diadochokinetic productions: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J].Journal of Fluency Disorders2002,27:65-86.

[10]Samuel G.Fletcher.Time-by-count Measure of diadochokinetic syllable rate[J].Journal of Speech Hearing Research,1972,15:763-770.

[11]Michal I,Boaz MB.Oral-diadochokinetic rates for Hebrew-speaking school-age children:Real words vs.non-words repetition[J].Clinical Linguistics&Phonetics,2015,29(2):102-116.

[12]Marina P,Ingrid G,Mara B.Phonarticulatory diadochokinesis in young and elderly individuals[J].Arquivos de Neuropsiquiatria,2009,67(1):58-61.

[13]Oya T,Robert F.Orlikoff,KO.Louis.The effect of syllable repetition rate on vocal characteristics[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Disorders,2012,45:173-180.

[14]Deepa ND,Jayashree SB.Oral Diadokokinetic Rate-An Insight into Speech Motor Contro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Speech and Hearing Research,2012,1(1):10-14.

[15]John EP,Susan C,Alison P.Alternating and Sequential Motion Rates in older adul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nguage&Communication Disorders.May 2013:1-26.

[16]Danila RC,Tatiane T,Marcela Maria Alves da Silva-Arone.Oral diadochokinesis and masticatory function in healthy elderly[J].Audiol Communication Research,2015,20(3):191-197.

[17]Mahyara FJ,Daniela JM,Katia FG.Oral diadochokinesia and lisp in speech production in children with surgically repaired cleft lip and palate[J].Audio Communication Research,2015,20(1):56-61.

[18]Michael PR,Mary CH,Donna J.frese.Oral diadochokinesis in hearing-impaired adolescents[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Disorders,1985:79-89.

[19]Sadegh S,Aaghar D,Ali D.Motor Control of speaking rate and oral diadochokinesis in hearing-impaired Farsi speakers[J].Logopedics Phoniatrics Vocology,2008,33:153-159.

[20]Sabine S,Julia L,Uwe S.Instability of syllable repetit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impairment of automated speech performance?[J].Basal Ganglia,2013,(3):33-37.

[21]Fabiola SJ,Silmara R,Fernanda CS.Acoustic analyses of diadochokinesis in fluent and Stuttering children[J].Clinical Science,2012,67(5):409-414.

[22]Ayyoub M,Shahrokh A,Issa Hekmati.A Comparative Study on Diadochokinetic Skill of Dyslexic,Stuttering and Normal Children[J].Internation Scholarly Research Notices.2013,(3):165-193.

[23]Rupela v,Manjula R.Diadochokinetic Assessment in peasons with Down Syndrome[J].Asia Pacific Journal of Speech,Langu ange&Hearing,2010,13(2):109-120.

[24]Diehl JJ,Preston J,Bennetto L.Diadochokinetic Rate and Accuracy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C].International Meeting for Autism Research,2011.

[25]Marco D,Laurence BL,Patricia D.Real-Word and Nonword Repetition in Italian-Speaking Children With 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A Study of Diagnostic Accuracy[J].Journal of Speech,Language,and Hearing Research,2013,56:323-336.

[26]Steve M,Courtney H,Glenn B.Pediatric Laryngeal Diadochokinetic Rates:Establishing a Normative Database[J].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2011,146(2):302-306.

[27]Yu-Tsai W,Ray DK,Joseph RD.Analysis of Diadochokinesis in Ataxic Dysarthria Using the Motor Speech Profile Program[J].Folia Phoniatr Logop, 2009,61:1-11.

[28]Cheng-Chieh Y,Yuh-Mei C,Lin-Yang.Analysis of verbal diadochokinesis in normal speech using the diadochokinetic rate analysis program[J].Journal of Dental Sciences,2011,(6)221-226.

[29]Ra P,Ae A.Diadochokinetic syllable rate and regularity in normal and in spastic and ataxic dysarthric subjects[J].Journal of Speech&Hearing Disorders,1982,47:324-328.

猜你喜欢
音节语料研究者
基于归一化点向互信息的低资源平行语料过滤方法*
r(re)音节单词的拼读规则
拼拼 读读 写写
用水痘病毒开发新型HIV疫苗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濒危语言与汉语平行语料库动态构建技术研究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看音节说句子
年轻瘦人糖尿病增多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