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用途英语理论在中职服装英语校本教材开发中的应用

2017-01-11 20:33刘娟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英语教材校本服装

刘娟

专门用途英语理论(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或目的相关的英语,它具有两个突出特点,即学习目的的针对性和学习内容的实用性。这一理论非常契合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中职英语与普通英语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其具有“职业性”,这一特点决定了中职英语在教学目标、内容和策略上应有别于普通英语,即突出中职学生所学专业对英语学科的需求,而不是仅以考试为目的。对于中职英语来说,“教什么”远比“怎么教”更重要。教材是教与学的重要资源和依托,决定了教与学的基本方法,是教学的关键,而现行中职英语教材在内容上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和需求,个别按专业编写的专业英语教材又没有考虑中职学生的基础,内容偏深偏难,因此,根据专门用途英语理论开发专业英语校本教材是中职英语教改的迫切需要。我校是国家首批示范中职学校,服装专业是学校的龙头专业,而学校所在地——沙溪镇又是全国休闲服装名镇,本文以学校服装专业为例,谈谈专门用途英语理论在服装英语教材开发中的具体应用。

一、需求分析

服装专业的英语教学选取什么内容?如何组织?这些问题不是想当然就可以解决的,一定要基于对服装专业的英语要求、学生英语学习基础等现状的调研和分析,才能准确把握服装英语教材的编写。

1.学校服装专业发展需求

我校服装专业是广东省示范专业,学校拥有国家级服装实训基地,也是全国服装产品设计、研发和检测中心,十多位服装行业的知名教授和设计大师在学校建有工作室。基于这样一个专业发展和全球市场化背景,学校对服装专业学生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英语学习上,提出英语教学为服装专业服务的改革思路,首要的就是要开发适合学校实际的服装英语的校本教材,为学生的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学生英语学习需求

我校服装专业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信心不足,且仅开设一学年的英语课。以往使用的中职英语教材,以基础英语为主,基本上脱离了学生所学专业,没有职业特色,学生认为这样的英语学习对将来没有大的帮助,学习动力严重不足。在调研中,90%的学生认为,英语学习要和服装专业学习紧密联系,希望在教学中多增加服装专业方面的知识和语言技能,为今后的上岗就业服务。

3.行业企业人才需求

在对我校服装专业的校企合作单位进行调研时发现,服装企业对未来就业人员的要求除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之外,100%的企业都希望学生在校要学好跟服装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和技能,以便能尽快适应服装市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学校在英语教学改革中,要充分考虑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2009年版),及中职服装专业英语教材所存在的问题和人才培养目标,我们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服装专业领域的英文术语,能自如地读懂相关英语操作说明书,能在服装工艺设计、生产管理和销售过程中,应用所学知识,用英文进行熟练地表达和交流等。

2.知识目标:掌握英语基础知识;了解并掌握服装专业英语术语;熟悉服装设备英文操作面板的英语用语;掌握专业英语的翻译技巧,能基本学会涉及服装专业业务的日常翻译。

3.专业能力目标:具有作为企业服装设计、制版、打样、生产管理及品牌策划等岗位必需的英语知识;能够认识相关技术的英文术语;具有借助词典正确阅读和翻译先进设备英文说明书并进行现场操作的能力;具有初步的职场英语交流能力。

4.职业素养目标:培养学生的 6S现场管理意识,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能反思、改进工作过程,能运用专业英语词汇和国外技术人员简单讨论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具有适应今后工作中的相关工作需要以及岗位可持续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三、编写原则

开发中职服装英语校本教材应遵循实际情况,区别于一般的英语教材,既要考虑英语学习本身的规律性,又要兼顾企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同时还要切合本校学生英语的实际情况。因此,把握好教材编写的原则和要求至关重要。

1.与学生基础和职业发展相适应

针对中职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兴趣较低等现状,在课程内容整合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学情,教材内容首先要图文并茂,增加知识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内容的选择上,要根据学生服装专业的需要,从促进学生专业发展乃至职业发展的角度选择教学内容;再次,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要以听力、对话的形式创设日常职业场景,为学生整合与专业相关的背景知识,使学生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能够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能力,在提高学生工作适应能力的同时考虑其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2.与专业建设和企业需求相适应

编写校本教材并不是推翻统编教材,而是对根据学情、市情对现有教材进行补充,这是符合职业教育改革的精神和中职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的。校本教材是适应企业需求的,侧重于专业的学习的教科书。教育的基础工作就是要培养人的能力,而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它是要培育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是建立在企业需求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职业教育更是要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有效地学习服装专业的一些基础技能。

四、教材设计

校本教材在内容方面应当制定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东西,让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学习到一些对自身有用的东西,为他们学习技能和语言创造机会;教材在结构方面应当将单元间进行串联,系统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更加轻松,进步更快,采用更好的学习语言的方法,表现出语言特征。

根据服装专业英语教材开发的理论基础,本教材以真实的服装设计与工艺环境为场景,精选10个服装专业工作情景单元,用英语为手段呈现出来,初步形成一本实用性较强的服装专业英语教材。

本书参考学时为60学时,共10个单元,每个单元一一对应服装设计与工艺的重点工作单元,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实践单元之间既独立成章,又相互关联,初步形成一本实用性较强的服装专业英语教材。每单元包括导入、热身、听说、短文阅读、课后练习和知识拓展六大板块。每个板块步步递进,逐步深入。

1.导入(lead-in):创设服装职业场景,引导学习者在仿真的活动中学习英语。

2.热身活动(warm-up):由主题图片与对应词汇构成,旨在让学习者将已有的专业知识与英文表达之间构成有机的联系,为后面的学习与训练做好准备。

3.听说(dialogs):本部分由三个板块组成。读写准备(read and write):学习和掌握后面对话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听说训练(listen and repeat):通过情景交际展示主体内容,同时为口语联系提供范例;听说提高(listen and complete):同一主题,用另一种角度和方式,再进行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语言。

4.短文阅读(text):阅读材料主要是介绍服装零售技巧,包括各种服装零售机构的专业词汇及其演变过程,语言比前一环节略有难度,形成阶梯递进,但依旧保持浅显、专业和实用的特点。

5.课后练习(exercises):这部分包括三个板块。阅读理解(comprehension test):结合听说训练和阅读材料,做理解性和巩固性的练习;词汇练习(word practice):图文结合,为学习者营造出轻松、生动、有效的单词记忆的环境;文化拓展:展示服饰文化历史,培养学生服饰的美感。

6.知识拓展(Do you know?):介绍与本单元主体有关的职业场景,配合视频,电影,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服装职场的魅力。

总而言之,专门用途英语理论为中职服装英语校本教材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操作方向,但教材的开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还需结合校企业合作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丰富和完善教材的内容;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加强学习和研究,要做到“用教材教”,而非单纯地去“教教材”,不断摸索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真正适合服装专业英语教学的途径与方法,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既懂英语又懂服装的复合型人才。

责任编辑朱守锂

猜你喜欢
英语教材校本服装
多版本高中英语教材红色文化融入的比较研究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的配置研究及启示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道具服装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Coursebook Evaluation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