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熊猫3》之中国文化元素论析

2017-01-12 15:50李彩萍
中州大学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阿宝功夫熊猫

李彩萍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外国语学院,郑州 450044)

《功夫熊猫3》之中国文化元素论析

李彩萍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外国语学院,郑州 450044)

《功夫熊猫》系列电影以其鲜明的中国文化特征,成功地开拓了迪士尼电影市场的又一个新高度和新走向,创造了飙高不下的电影票房占有率。《功夫熊猫3》里精雕细琢的中国文化元素更向全世界展示了十足神秘而又魅力无穷的华夏文化。本文分析了《功夫熊猫》里鲜明的中国文化特征,探讨中国文化的无穷魅力,并简要分析了中国文化国际化的原因和必然性,而文化国际化也必然为我国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功夫熊猫》;文化元素;国际化

2008年一部美国梦工场动画出品的、以中国功夫为主题的好莱坞喜剧动画片《功夫熊猫》席卷全球,从电影的名字看,仅仅这两个英文词汇就一下子让所有观众脑海中的画面与中国直接联系起来。《功夫熊猫》1、2、3系列电影对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得精准而有韵味,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能把中西文化真正地融合起来,东方天人合一的理念和精神境界与好莱坞英雄主义神话完美交融。众多的国际电影中,这部系列电影最具中国文化特色,尤其是在《功夫熊猫3》中,跨文化意识运用得出神入化,中西方两种文化交融的状况不再停留于表面的视觉形象,而是达到深层次的融合,中国文化元素几乎弥漫了整个电影的细节之处,让身为中国人的观众都为其间的中国文化魅力所折服。

一、流畅的故事情节连接,层层深入的动画内涵

《功夫熊猫1》以中国风作为主调,融合了大熊猫、水墨画、中国功夫、中国古典音乐、唐朝服饰、中医针灸、中国饮食等丰富的中国元素,被称为是中国元素在好莱坞的一次集体狂欢。影片取得了不俗反响与市场回报,最终在全球收获6.3亿美元票房,并一举获得了2009年的美国金球奖、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片提名。《功夫熊猫1》创作初始的意图其实仅仅是想把中国功夫、中国国宝熊猫以及中国的某一些文化标签和美国青少年成长电影的内核做一个商业化的融合,无论从扶摇直上的票房成绩还是从这部电影的口碑来看这个融合都相当成功。综合第二和第三部电影看来,可以看出2008年的第一部《功夫熊猫》大部分以笑料出彩,简单的故事情节、炫酷的场面、流畅的画面和梦工厂专业的动画技术运用到游刃有余,向世人展示了他们在动画上的精湛功夫。

从第二部开始,就不仅仅是娱乐这么简单了。2011年的《功夫熊猫2》除了延续第一部的所有优点外,中国文化的底蕴更浓烈更细腻一些,影片传递了太极以柔克刚的特点,简述了侠士的个人修行,热兵器和冷兵器的世代对决,突破了第一部的小格局而显现出了一丝史诗的意味。中国文化内涵的不断融入使得《功夫熊猫2》不仅赢得了巨额票房收益,也让整个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尤其是中国的道家文化、中国功夫等典型的中国文化元素。

《功夫熊猫3》在内地上映首周三天票房斩获3.8亿,一方面说明该动画制作团队的才智再一次得到了观众的赞赏和认可,另一方面说明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为世界所欣赏和瞩目。《功夫熊猫3》是对第二部的一次全面升级,不可否认本片在各个层面都达到了让人敬畏的高度,加入了思考人生意义以及教育理念等诸多内质。《功夫熊猫3》在故事内核上,开始就为主角抛出了终极问题——“我是谁”,浣熊大师问阿宝:“神龙大侠意味着什么?”整部电影也就围绕这个亘古不变的哲学主题展开,阿宝是如何理解神龙大侠的意义的,影片并不直接告诉你答案,而是让主角通过自己行动去体会去领悟。人生当中,脱去所有的身份地位等肤浅的外壳之后,你是谁、准备做怎样的自己、体会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最终想要什么、成为怎样的自己才是终极要义,功夫熊猫只有感触到这些才能找到答案,而答案的获得又会引导他不断地感知、觉醒,最终达到顿悟的最高境界。

相比较而言,《功夫熊猫2》的主题如同太极拳,气定神闲,以柔克刚,只为诠释一种武学的境界,讲述大侠如何成长为一代宗师。而第三部则回归本我,“我是谁”的千古哲学问题被提到了主角的意识层面,让阿宝经历一场从寻根到寻找自我的升华之路,阴阳八卦,万物灵气,展现出了这个系列前所未有的国学之美。此外,对身心和谐问题的思考让看似轻松的内容,在一番嬉笑玩乐后让人有了更深层次的回味与反思。电影的高度最终比的是内质,是情怀,一部仅仅是以搞笑取悦观众眼球的电影注定走不了太远,更不可能引起这么多关注。

《功夫熊猫3》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对传统文化中蕴藏的智慧充满了敬畏之情。对于观众来说,尤其是中国的观众,这也是这个系列真正能够吸引他们的原因吧,文化内涵本身的吸引力和精神上的向往与共鸣让观众在看完之后能让人产生一种自然的民族优越和自豪感,惊讶于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的同时,也让大家知道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外国人心中居然如此美好,如此高深莫测。

二、凸显中国文化之美

1.画面美,意境足,感情深

《功夫熊猫3》有着中国传统山水画般的意境,喜剧包袱与中国功夫完美结合,最直观的就是在整体的影像风格上,剪纸画、山水画以及那种邵氏电影特有的分屏效果在本片中被创作者运用到了极致,尤其是开场天煞和乌龟大师的打斗以及结尾天煞和阿宝的打斗这两场戏,尽显古风之美。对“气”的理解完全超出中国人的认知,变成了爱的力量,是时下最流行的身心和谐类的教育题材了。哲学理念里,第一步就是要解决我是谁,然后才能有所觉悟,有所作为,有爱,博爱,大爱。总的来说《功夫熊猫3》是一部优秀的合家欢电影,能满足所有年龄段的需求,内容相对简单,但技术却极其繁复,能把一个原本简单的故事情节如此气势恢宏地展示出来,需要匠心锤炼,反复打磨。创作者尽力将中国文化显现出来,比如含有中国哲理的对白,比如乌龟大师和天煞的故事用水墨画呈现:伴着流畅的中国民乐,一幅古意盎然的长卷轴在熊猫阿宝的师父手中徐徐展开,阿宝的师祖——乌龟大师和反派角色天煞的恩怨情仇在这幅中国山水画中娓娓道来。本片延续了第二部中动人的父子情,让阿宝和两个爸爸产生了更加深入的情感互动,上一部看到阿宝和鹅爸爸分别的地方就能让人情不自禁地感动,这一部电影中,鹅爸爸面对阿宝亲生父亲来到之后的种种表现更是让人动容。延续三部的父子情,在第三部里又多了一种新的呈现——熊猫阿宝分别与继父和生父的双重父子情,那千丝万缕的情感纠葛在中国这个以“关系”文明遐迩的社会里演绎得深入人心,这一点充分体现出这个动画团队对于跨文化运用得得心应手。

电影画面巧妙地结合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画面以静制动,即使定格静态画面也能达到中国水墨画那种长袖飘飘的动态感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有交错有传承,过渡自然,相对于前两部而言绝对是升华的表现。三维武打动画展现方式也是港版武打片的典型展示,色调用得也很恰当,一脉相承的用色,整个熊猫村就是绿色基调,冥界就是黄色基调,反派就是翡翠色的基调,情感与感官的双重冲击,震撼效果一流。

2.匠心独具,为中国观众量身打造中文版本

《功夫熊猫3》讲述了《功夫熊猫2》之后的故事,阿宝失散已久的亲生父亲突然现身,重逢的父子二人一起来到了一片不为人知的熊猫乐土,在这里遇到很多可爱有趣的熊猫同类,一个充满了东方神韵、隐藏在青山绿水、悬崖峭壁中的熊猫世界。这与功夫熊猫一直没有确定的身份定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时让人想到世外桃源的美丽传说,这样的美好意境如果没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功底是无法做出的。

《功夫熊猫3》里,更多中国元素的融入正是第三部与前两部的最大不同。满眼的绿翡翠、熊猫村的萌点大发、与鹅爸爸间如父如子的关系都是亮点。笑点密集且不生硬,泪点温馨不做作,画面和特效无以伦比。国语版配音花费了不少心思以迎合中国观众的听觉需求,闭上眼睛可以听到很多标志性的中国大明星声音,因此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下,没有人会犯困或拒绝这样用心的商业操作。在观影时,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都能认真地看下去,这一点他们做到了,值得点赞。艺术高于生活同时也必然源于生活,这些素材来自创作团队的实地考察,比如电影中的很多外景设计灵感都来自四川青城山,青城山云雾缭绕、郁郁葱葱的景象正是《功夫熊猫3》中熊猫村的来源。团队的人员表示“片中当阿宝第一次到熊猫村的时候,烟雾散开后,就可以看到熊猫村里的很多建筑,我们第一次在青城山看到的景象也是这样的。我们还去了四川成都熊猫保护区,亲眼看到了很多熊猫,电影中有很多憨态可掬的熊猫角色,便来源于此。我还有幸摸到了熊猫宝宝的皮毛,我们把这种感觉融入到了电影对熊猫皮毛的设计中。”[1]针对于当前国内电视剧、电影等一系列音像制品追求短平快、收益高的现状,迪士尼的匠人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们愿意花时间在一个细节上去体验、感受、打磨、然后再综合融入,这样的匠心独具,需要我们在电影制作方面去沉下心来反思、推敲,如果外国人都能用国人的视角发现我们独有的文化魅力,我们的文化瑰宝自己不欣赏、不挖掘、不利用岂不是莫大的损失和哀伤。在艺术的道路上,国内的影片制作人和导演们应该好好利用自身文化的特色优势,走出不一样的星光大道。

2012年美国梦工场与中方在上海合作成立了“东方梦工场”,《功夫熊猫3》就是双方合作的第一个成果。这个合作为《功夫熊猫3》的风格带来了极为强烈的突变。“功夫”和“熊猫”本属中国文化的典型标志,而水墨、灯笼、古寺、苍松、包子,以及影片重点表达的“气功”,几乎全部被中国文化所涵盖。其一,地道的中文版《功夫熊猫3》电影里最显著的特点是所有对白不是直接从英文翻译而来的,而是由中方团队重新写出更接地气的中文台词。不仅如此,观众看到的中文版本中,动画角色的口型也是中文口型,据参与中文配音的成龙描述,此次配音过程采用了新科技,有三部机器对着配音演员,配音时的嘴型就被摆进动画里了。许诚毅说:“看《功夫熊猫3》中文版的时候,你会觉得就是在看中国电影,里面是真正的中国味道。”[2]其二,跨文化合作的制作模式是这部电影中国特色的另一个标志。因为有中国团队的介入,观众在影片中看到的熊猫村中的每一物,包括窗花、建筑、屋檐、屋顶等,都原汁原味反映出中国文化的特色,这些都是通过中国艺术家的手创作而出的。其三,在《功夫熊猫3》中,除了浓郁的场景、画风和音乐元素之外,整部影片的价值体系也已经充分中国化。打败敌人的关键不再是个人的勇敢、坚持和绝招,而是凭借家人、朋友和同族成员的共同意念,这与中国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内涵不谋而合,故事在关于冷静、乐观和寻找本心等等哲学命题上的探讨,也吸取了传统佛学、道家等古典文化中的思想和情怀。

三、中国文化思想的体现更为深远

基于中美文化团队的合作,《功夫熊猫3》比起前作拥有更为深邃的核心思想。整个系列都在讲述阿宝的成长,第一部推崇勇敢,第二部强调坚韧,阔别银幕五年后,《功夫熊猫3》中找到生父的阿宝也拥有了“中国灵魂”,他寻找着“本我”,试图安放一直漂泊的心灵,同时要理顺体内的“气”,恰如一个年轻时一度迷茫的青年,在异国他乡历经了种种磨难沧桑,年迈苍苍时才顿悟叶落归根是必然归宿,才恍然醒悟原来自己和自己拥有的一切才是一生向往和追求所在。动画里的阿宝正是这样的一种形象,以前印象模糊的生父并未提供更多的知识,而只是以家庭、接纳自然等空幻的思想来引导他完成自己的转变,这是探寻自我的历程,也是叶落归根、游子情怀的自然归宿所在,同时也意味着只有在中国文化里才能找到自我、回归本我、发现人生乃至大道的精髓所在。

《功夫熊猫》1、2、3系列影片的制作过程,也是电影制作团队逐渐探索中国文化的过程。在前两部电影的基础上,《功夫熊猫3》里中国文化内核较为完整地呈现出来。西方影片推崇的是个人英雄崇拜,是个性的张显突出,而中国文化的群体意识里强调的是群体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延伸出的各种错综复杂、割舍不断的情感,还有对于天地、自然、万事万物的探究与思考。《功夫熊猫》系列电影上映之前,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主流文化并不看重个体融入和服从族群的思想,因为他们对中国文化了解的太少太浅显,所以会一叶障目。经过长期的深入了解和实地体验,团队工作人员逐渐深入地感触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最终得以把自我回归、集体对于个体力量的凝聚作用等中国文化思想呈现在影片里。

四、中国文化的国际化趋势

一位外交官说过:“几十名外交官通过数十年努力取得的成果,还不及一部电影或电视剧。”[3]这说明文化产业发展在文化走出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中国文化之所以受到追捧和重视,归根结底是由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和经济实力决定的,只有中国日益强大起来,中国的影响力才能够日益深远。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升,电影业作为文化消费日益得到重视,为了扩大市场,好莱坞这样世界一流的电影巨头越来越看好中国的电影市场,因此,一批又一批的影片为了赢得中国这片广阔的市场,吸引中国的观众,创作者正努力研究中国的文化,这种努力势必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文化自然要继续与世界其他文化保持密切交流,不断扩大文化影响力,从而增强国际文化中的话语权。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独具魅力,但在文化全球化的竞争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扭转文化贸易逆差,实现文化从“引进来”到“走出去”,还需要总结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可行路径,其一,对内加强我国本土文化的自身建设,增强文化核心竞争力,提高我国文化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其二,对外发展文化产业,利用现代高科技传媒技术进行文化交流,提高我国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比如大力发展国内电影、电视、动画等产业,开拓国际电影文化市场。其三,打造文化产业品牌。文化产品要想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就要靠品牌来实现,以品牌来展示文化产品的创造性、独特性。 例如,美国的电影业,日本的动漫业,韩国的电视业等等,这些国家利用多年的精心打造很好地发挥了品牌效应,将本国文化推向世界。 我国要想创立世界性的文化品牌,首先,要增强文化产品的原创力,以更优质的文化产品占据国际文化市场,以原创打造中国文化品牌,以中国元素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国际化。 其次,以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为核心。 将科学技术与文化产业相结合,把最新科技成果转化成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文化产品,发挥中国特色的品牌优势,然后按市场规则把文化产品推向国际文化市场,从而实现中华文化的国际化。

[1]陈忠怡.《功夫熊猫》中中国元素缺席的在场[D].重庆:四川外国语大学,2011:25.

[2]沈梅.《功夫熊猫》猛吹中国风[J].科学之友,2008(10):18-19.

[3]张雅欣,毛凌野.国际电影节的跨文化价值构建[J].世界电影,2015(4).

(责任编辑 谢春红)

Study on the Charm of Chinese Culture Elements in “KungFuPanda3”

LI Cai-ping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Zhe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450044, China)

KungFuPandaseries of films create a miracle, with its distinctive Chines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hey successfully develop Disney’s another film market and make a new height and new direction, it is easy to gain the soaring film box office share, the China’s meticulous culture inKungFuPanda3 shows the world a full of mysterious and fascinating worl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ulture inKungFuPanda, and analyzes the infinite charm of Chinese culture and briefly analyzes the reason and inevitability of Chinese culture internationaliz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is bound to help China’s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KungFuPanda; cultural elements; internationalization

2017-04-29

李彩萍(1983—),女,安徽太和人,文学硕士,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国文学。

10.13783/j.cnki.cn41-1275/g4.2017.04.006

C93-06

A

1008-3715(2017)04-0027-04

猜你喜欢
阿宝功夫熊猫
开心堡垒
阿宝向前跳
我爱“熊猫”
English Clause Syntax
萌萌哒熊猫
萌萌哒熊猫等
熊猫阿宝
功夫猪
功夫猪
功夫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