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以器

2017-01-12 18:07王六一
贵阳文史 2016年6期
关键词:古典家具器物家具

王六一

宿建华先生的木悦斋收藏古旧器物家具,切磋研讨古旧器物,修补古典家具,制作明清家具。他的作品显现了中国明式家具轮廓讲求方中有圆、圆中有方的特点,犹如中国山水画,空灵生动,委婉含蓄,隐含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禅意。

文物专家,手艺人宿建华先生在京郊建有木悦斋。宿先生将研究中国文物作为自己一生锲而不舍的追求和志向,他将制作明式家具作为他安身立命之业。他的工作坊名曰木悦斋,一个悦字道出了他对中国传统以木为本,崇尚自然的人生观。这个收藏古旧器物家具、切磋研讨古旧器物、修补古典家具、制作明清家具的工作坊,弥漫着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受朋友的喜爱。

宿先生生于京城旧家,是地地道道的滿族北京人。幼时,家中尚有许多文物,他从小在宅院中的明清家具之间游戏,与明清官窑瓷器相伴,古色古香的世界熏陶出了他的艺术涵养与审美情趣。他更受到祖父和长辈的指点与影响,培养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

“文革”期间,宿先生并未自暴自弃,他与京城一些朋友暗中传阅一些中外名著,如饥似渇地吸收文化艺术养分。不堪回首的“文革”过去后,宿先生在京某工厂工作,从工人一直干到工程师。他长于制图,熟悉各种机械设备的结构与性能,成为工厂的业务骨干,还拿到大学文凭。在经济改革的浪潮的冲击下,宿先生所在工厂的产品不适应市场需要,面临着转型和下岗。

宿先生的历史与文物知识在文物还未火爆前派上了用场。他是最早出现在北京报国寺、前门和潘家园的“淘宝人”之一。提起当年天还未大亮时出现在地摊上的明清瓷器、古家具品质之好、数量之多时,他的眼睛闪闪发亮。当时,尽管有些年轻,可他对文物比较有鉴赏力,被一家很大的文化公司所聘用,除了在北京外,还到天津、江南去考察各种文物。仅经他过手上品位的大件文物就上千件,各种大小文物杂项不计其数。前几年,他时常陪朋友去逛潘家园地摊,他只要弯腰拿起来的器物,八九不离十,全是真东西。他会对朋友讲解一件古老器物的造型、底部、釉色和包浆等特点,讲得很有道理,十分令人折服。马来西亚华侨魏伟杰先生,因拥有数件元青花在海内外颇有名气。魏先生每次到京都要拜访宿先生,他们对历代青花瓷都有自己的见地,相互交流,求同存异,很有意思。如今魏先生已驾鹤归去,宿先生还念念不忘他们因青花瓷而结缘的这段情意。

宿先生是一位有个性、爱生活、玩蟀蟀养蝈蝈、对花虫鱼鸟有兴趣的性情中人。“玩物不丧志”,他广博的文物知识与木工手艺使他在文物、民族民间艺术界名声鹊起。他应邀参加中国民族民间手工艺博览会、论坛等活动,参与过国家古籍善本的再印工程、艺术品抵押评估、对投资公司的投资艺术品项目进行项目评估。他认为能将自己的知识贡献于社会,乐莫大焉。

宿先生家风敦厚,是谦谦君子,在待人接物上保留了老北京人的传统。他讲礼数,重交情,对年轻人关爱有加。他对后学不吝指教,参与和支持了多个中小型工作坊的组建。在木悦斋,上门来拜访的有故宫的文物专家,有北大、清华大学的师生,以及来自海内外的中国文物与家具爱好者。当大家在木悦斋工作坊赏心悦目、流连忘返时,有谁能真正体会到,仅凭一已之力、为撑起这个门面,宿先生付出的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和心血。

宿先生知行合一,几十年如一日将自己的才华、精力和时间都用于中国传统器物的研习。难能可贵的是,通过不懈的努力,他具备和获得了实物考察、文献研究与工艺技法的条件与能力。他不仅对陶瓷、家具、杂项等文物有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鉴赏力,还采用中国传统的榫卯结构,动手制图、设计、制作中国古典家具。他对中式古典家具的部件、做法、材料等烂熟于胸,日久天长练就了好眼力,成为了好把式。宿先生专攻集中国古家具之大成的明式家具,用心良苦,聚沙成塔,天道酬勤,终有所成。欣赏到他制作的明式家具的业界人士和朋友,十分赞赏他的工艺与风格。专家对他制作的大案给予高度评价:有皇家风范、庙堂之气。

金秋时节,宿先生应孔学堂之邀,从京城携带木悦斋明式家具于10月1日至7日在贵阳孔学堂举办雅居·传统中式空间展。展示的明式家具突出中国古代文人书房、起居、生活环境的优美和典雅,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品位与审美情趣。人们通过中国文人书房中的明式大小画案、扶手椅、条案、花几、香几,鼓凳、禅椅、棋桌、棋椅、罗汉床等起居、日用之器具,能领略和感受到文人雅土优雅的格调、品位与情趣。

宿先生对于明式家具的样式和风格了然于胸,其作品制作完全运用我国木工传统的多种榫卯结构,巧妙地实现了功能要求和力学结构的完美统一,达到了稳沉牢固、美观耐用的效果。他的作品用料上承袭了明代家具材质的天然美,凡纹理清晰、美观的上料,他总是将之放在家具的显要部位,并常呈对称状,使木材的天然色泽尽显自然之美。他制作的条、案、几、书桌,线条优美、明快、简洁,显现了明式家具讲求方中有圆、圆中有方的特点,犹如中国山水画般空灵生动、委婉含蓄、洗练简朴,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隐含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禅意。此次展出的一件长达3.3米的大案,更表现了宿先生别具匠心、推陈出新的气概与胸怀。

宿建华先生的作品展,受到了热爱中国明式家具朋友们的赞美,新闻界的关注。孔学堂的领导,美术、出版、文化界的专家学者,大专院校的师生纷纷前来参观,每天在展览现场都会出现一个个高潮。著名书法家、作家戴明贤先生观看展览后,双手树起大拇指表示称赞,戴老在与宿先生的交流中说:制作家具与写书法一样,技法、知识、人品缺一不可。戴老这番话使宿先生十分折服。贵州出版集团总裁彭晓勇认为,提到贵州,一般都以为只有少数民族文化,我们对贵州的主流文化汉文化也要同样重视和了解。宿先生制作的明式家具体现了汉文化的器物之美,这一展览很有意义。著名美学评论家张健健接受采访时评论道:这场展览使他大开眼界,宿先生的作品体现了一种锦绣工匠精神,使人感受到了中国明式家具雍容、典雅之美。近年来在高端商场都可见到中式家具,但很难见到像宿先生作品这样神形兼备、注重细节、秀美圆润又不失雍容大气的作品。

作为一位文物研究者,宿先生对贵州乡贤,中国文物、古建筑、古家具的守护神,营造社的创立人,世纪老人朱启钤先生表达了特别的敬意。他说,正是朱老先生早年对建筑大师梁思成、考古学家李济等的提携和资助,使我国古建筑与古家具、文物的保护与研究得到继承与发展。贵州应为出了这位中国文化大家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作者系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

猜你喜欢
古典家具器物家具
关于新会古典家具产业发展的专题性调查分析报告
身如器物
器物之心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漫话国宝·陕西历史博物馆
家具设计·互动
器物之心
中西古典家具申城相遇
家具
二十年后收什么样的古典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