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脉灸调理阳虚体质临床心得

2017-01-14 15:24李小亚
中医外治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灸法阳虚督脉

李小亚,韦 丹

(1.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0;2.湖北省中医院,湖北 武汉 430060)

督脉灸调理阳虚体质临床心得

李小亚1,韦 丹2*

(1.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0;2.湖北省中医院,湖北 武汉 430060)

灸法在调理身体和预防治疗疾病中有着积极且肯定的意义,其中,督脉灸在临床中运用中越来越广泛,特别是针对阳虚质患者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力、增强抵御外邪的能力等方面效果显著。中医学强调未病先防,督脉灸作用于人体后背正中,有利于鼓舞阳气生成,从而阳生阴长,最后达到阴平阳秘而起到“治未病”作用。

灸法;督脉灸;阳虚体质;治未病

中医学对于人体体质的认识,在《灵枢》中早有记载。随着后代医家和现代医学不断发展对体质展开了更深入的研究,体质与有些疾病具有相关性,体质具有可调性。关于体质具体划分目前尚无完全统一标准,实际临床中常参照王琦七分法[1],阳虚体质即为其一。阳虚体质主要表现是阳气不足、虚寒内盛,平素机体抗病能力弱,抵御外邪能力差,每当气候变化或是外邪入侵时人体易感不适或甚者发病。针对阳虚体质患者,灸法运用广泛效果良好,且无副作用[2-3]。其中,督脉灸在改善阳虚体质患者方面疗效显著,笔者将临床心得总结于下。

1 未病先防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这最早体现了祖国医学“治未病”的思想,也为临床和养生指明了方向。对此,灸法在“治未病”中有着非常积极有效的作用。灸法“治未病”这种治疗方法在《针灸聚英》解释为“逆灸”:“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意思即为在患者未发病前或病至但未出现症状时灸之。“逆灸”着重于人体自身的潜力,强调未病先防激发人体技能抵御病邪,在“治未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4]。

参照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5]的判定标准,阳虚体质者常见表现为四肢不温、畏寒喜暖、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表现为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选用督脉灸,特别是阳虚体质而未出现不适之前,能明显改善阳虚体质患者的上述症状而起到未病先防的作用。

《说文解字》:“督,察也”,有着总督、统率之意,即统率诸经之脉。督脉为奇经八脉之一,主干行于背部正中,背属阳。滑伯仁《十四经发挥》:“督之为言都也,行背部之中行,为阳脉之都纲。”故督脉有督领人一身之阳气,统率诸阳经,蓄溢调节诸阳经气血,有“阳脉之海”之称。督脉有“总督诸阳”的功能,所以选用督脉灸,特别是在阳气升发的时刻或是季节,可以增强阳虚体质阳气,提高其抵御外邪的能力而起到“治未病”的作用。

2 既病施灸

阳虚质患者多见怕冷,畏寒肢冷,易发感冒,或食凉腹泻,或是颈、腰、膝、踝等关节怕凉,不耐寒冷等,辨证多为脾阳虚、肾阳虚等。在灸法调理的过程中,选用督脉灸,可以调理一身之阳气,增强人体抗御病邪的能力。

针对阳虚体质病后施行督脉灸。庞亚铮等[6]将30例阳虚型亚健康者采用督灸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亚健康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后发现:本组干预后获得临床痊愈2例,显效11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96.67 %,督灸疗法对改善阳虚型亚健康状态疗效显著。阙茂棋等[7]研究发现,督脉灸具有施灸范围广、热力足、持续时间长、温阳效力强等特点,对于少阴肾阳虚衰之里虚寒证的“纯阴结”便秘,具有温阳散寒、简便廉验等特点。

然而对于何时、何时节对阳虚体质患者施行督脉灸是一个实际问题。中医学整体观念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是密切联系的。故灸法亦应当“法于自然”,遵循“灸法自然,阳生阴长”原则。“阳”代表着升发、温煦等意,自然界万物需依赖于“阳”的温煦,阳气在机体防病抗病中的重要作用。故《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张氏医通》曰:“夏月三伏中十日后涂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明确指出冬病夏治时间及去除病邪的作用。就督脉灸作用而言,易在阳气升发时刻和节气进行,这样更能法于自然,更能有利于鼓舞阳气生,从而阳生阴长,最后达到阴平阳秘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3 兼有其他病症

针对阳虚体质兼有其他明确疾病,临床中应当分清主次,阳虚为主易温阳为本,其他疾病为主当标本兼治,治病与温阳相结合。如魏晏等[8]用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督脉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状态,且不良反应较少。如高五芝等[9]运用督灸疗法联合心理康复治疗功能性勃起功能障碍后,患者勃起功能国际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在治疗功能性勃起功能障碍方面疗效显著。

同时,也可选择综合调理。其一可从膳食调养入手。郑旭锐等[10]阳虚体质的人益多食温补脾肾阳气为主的食物,如桂圆、板栗、辣椒、大枣、核桃、羊肉等;同时应少食寒凉生冷食物,如柚子、香蕉、西瓜、绿豆、绿茶等。也可适当选用药膳,如经典的方剂当归生姜羊肉汤(羊肉500 g,当归20 g,生姜30 g),炖汤食用。也可选用鹿角奶,此药茶的组成为:牛奶150 mL,鹿角胶10 g,蜂蜜30 mL。其二可选用膏方调理,阳虚质应以温阳健脾益肾为调理原则。金明兰[11]对30例阳虚体质者在一般辨体施养的基础上冬令加用辨体调理膏干预调理后发现:辨体调理膏对阳虚体质者有干预作用,能改善阳虚体质状态。膏方为成药制品,用药方便,且调补用药一般温和平缓,故适宜长期调治。

4 体 会

《灵枢集注·背俞》:“五脏之俞,本于太阳,而应于督脉。”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气,在抵御外邪和增强人体阳气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说文解字》中有“灸,灼也,从火音‘久’,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之”,即提出了艾灸疗法是以艾燃火烧灼之意。阳气为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阳气的作用,阴阳互根互生,对立统一,若阳气偏衰则阳不制阴,阴偏盛则虚寒内生,故阳虚体质临床常见畏寒肢冷、面色白等虚寒的表现,久之则阴阳互损。中医学强调阴阳平衡,故治疗时要补其不足,阳虚出现虚寒证时一般以“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为原则进行治疗。通过督脉灸疗补机体阳气之不足。

艾灸督脉可以沟通阴阳,协调诸经,调整机体内环境,使阳虚质机体处于“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在督脉大椎至腰俞穴进行施灸可以补肾壮阳,强身健体,激发人体阳气,调整脏腑功能,调和人体气血,从而改善阳虚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督灸疗法在遵循“外治之法即内治之法”的原则上,进行了继承创新,将灸法与药物结合,发挥药物与灸法的双重作用,同时采用灸法将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到体内,直达病所,减轻了中药对胃肠的刺激,也避免了部分使用者对针刺的恐惧心理。督灸疗法将经脉、腧穴、药物、艾灸熔于一体,充分发挥了各因素的综合作用,对阳虚体质改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王 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 杨玲玲,倪 诚,李英帅,等.灸法改善阳虚质临床体会[J].河南中医,2017,37(4):727-729.

[3] 王进东,张春华,胡世平.通督温阳灸法治疗阳虚质亚健康状态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5(2):187-189.

[4] 周 鹏,赵仓焕.浅谈灸法在“治未病”中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5):865.

[5]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2-3.

[6] 庞亚铮,董甜甜,孙春全,等.督灸改善阳虚型亚健康30例临床疗效观察[J].山东中医杂志,2017,36(3):212-214.

[7] 阙茂棋,章浩军,李 燕.督脉灸治疗“纯阴结”便秘临证心得[J].中医外治杂志,2016,25(1):57-58.

[8] 魏 晏,魏 明.黄芪建中汤联合督脉灸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5(6):874-877.

[9] 高五芝,马 永,王祖龙,等.督灸疗法联合心理康复治疗阳痿[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9):61-62.

[10] 郑旭锐,辛 宝,李 宏,等.阳虚体质的中医辨证施养[J].黑龙江中医药,2014(3):22-23.

[11] 金明兰.辨体调理膏对阳虚体质的干预作用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3):539-542.

*通讯作者。

R245.8

D

1006-978X(2017)06-0061-02

李小亚(1990-),男,2015年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大学学历。现于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针灸治疗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相关疾病。

2017-08-02

2017-08-14

张慧芳

猜你喜欢
灸法阳虚督脉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国内外灸法治疗癌因性疲乏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分析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大学生阳虚体质睡眠质量和抑郁的关系
灸法治疗功能性便秘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不同灸法对免疫抑制兔脾脏、胸腺影响的组织学研究
中正平和是养生的根本
阳虚质备孕女性针灸调体的古代文献研究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从“阴中求阳”论治“督脉生病”
古代文献中岭南灸法及其发展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