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例结核性肛瘘诊治体会

2017-01-14 15:24涛,饶佳,张
中医外治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结核性瘘管肛瘘

吴 涛,饶 佳,张 兵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四川 凉山 615000)

35例结核性肛瘘诊治体会

吴 涛,饶 佳,张 兵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四川 凉山 615000)

目的:总结结核性肛瘘治疗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高诊断及一次性治愈率,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结核性肛瘘患者共35例,予手术及全身抗结核治疗结合术后中药熏洗、坐浴、换药。结果:均全部一次性治愈,治愈率达100 %。可知结核性肛瘘通过手术中仔细寻找及彻底处理内口,再加上正规的全身抗结核治疗及术后正确的换药方法,能有效缩短伤口愈合时间,防止结核病灶复发,达到一次性治愈的目的。

结核性肛瘘;诊治体会;临证心得

原发的结核性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瘘很少见,多合并了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肺部尤其多见,结核性肛瘘发病常见于20岁~40岁患者,男性多于女性,据临床统计,约占全部肛瘘的5 %[1],是结核杆菌在肛门周围组织形成的特异性感染。结核病传统分类上属于皮肤腔口型,多认为是身体内部或组织有结核病灶,或食入带菌食物或带菌痰液,使结核杆菌经自然腔道带至腔口附近皮肤,形成感染灶所致。结核杆菌也可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肛门,引起感染。凉山州处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及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落后,特别是农村彝族聚居地区卡介苗接种覆盖率低,结核发病率高,彝族患病率为1.56 %,汉族为0.1 %[2],治疗方面患者对治疗依从性差,对疾病认识程度不够,给结核的诊断及治疗带来困难。现就我院8 a来收治的有完整病历资料确诊结核性肛瘘的患者35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5例患者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18岁~65岁,平均41.5岁,20岁~40岁共26例;病程1个月~13 a。术中探查低位肛瘘28例,高位肛瘘7例,35例患者病理检查均发现结核杆菌感染,其中21例患者合并肺部结核感染。

1.2 诊 断

结核性肛瘘在肛瘘中所占比例不大,部分患者表现无特异性,易漏诊、误诊、误治,特别是以单纯肛瘘就诊患者,易诊断为非特异性感染肛瘘,经常规治疗后伤口经久不愈,或者复发,这种患者就应考虑到是否合并结核感染,搜索结核的相关依据。对于复杂性肛瘘有多个外口、外口呈空壳状,甚至伴有皮肤缺损者可以加强胸片或者胸部CT检查,并做好脓液及分泌物培养,提高临床诊断率[3]。临床表现上结核性肛瘘局部表现较特殊,呈慢性低毒性感染状,发作期红肿多不明显,局部疼痛不甚剧烈,肉芽组织苍白色,周围皮肤发黑,皮下呈空壳状,外口较多,且多伴有皮肤缺损,缺损面积大小不一,皮肤破溃边缘不整齐,脓液分泌物稀薄、淡黄,或有米泔水样及干酪样分泌物,瘘管管道宽,走向跨度大,边缘不整齐。部分患者并没有令人信服的全身症状,术前分泌物涂片、抗酸杆菌检查阳性率低,胸片、PPD实验,血沉检查等均可为阴性,而常取瘘管组织做病检及施乐染色查抗酸杆菌是有效的诊断方法[4]。其中部分患者并不能确切发现结核阳性检查依据,但术后伤口经久不愈(愈合时间超过30 d),结合传染科专科医生的协助,高度怀疑结核感染,予以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并于伤口局部加用利福平胶囊换药后获得痊愈。合并肺部结核感染的患者胸片或胸部CT均有明显表现,其中有1例患者伴有发热、畏寒等全身表现,胸部CT显示:双肺呈播散性感染,痰涂片发现抗酸杆菌,肛旁红肿、皮肤破溃、缺损,且伴有筋膜坏死,此类典型患者诊断并不困难,但这种患者并不多见。

2 治疗方法

2.1 全身抗结核治疗

凡胸部X片、CT或局部活组织检查诊断结核明确者,均给予全身抗结核治疗,采用2HRZE/4HR方案,异烟肼300 mg,利福平450 mg,吡嗪酰胺1 500 mg,乙胺丁醇750 mg强化治疗2个月后,异烟肼300 mg,利福平450 mg巩固治疗4个月。

2.2 手术治疗

术前诊断结核明确的患者可予抗结核治疗1月后再施行手术,但由于我科采用入院当日手术,部分患者术前并不能完全明确结核诊断,术后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确诊后再予以抗结核治疗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且能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术前予以清洁肠道,在腰俞穴麻醉下施行手术。寻找内口过程中应轻柔仔细操作,一定注意避免粗暴动作造成假道,术中在肛门内放置干净纱布条,予过氧化氢及亚甲蓝混合液加压由外口注入,部分患者能清楚查见染色肛窦,其余染色不成功的患者可以通过牵拉,边切边予探针探查等方法在双叶肛镜下仔细寻找病变肛窦。也可通过“索罗门”定律大致判断内口位置,对于可疑肛窦在切开瘘管时应一并切开,并将肛窦周围组织适当修剪或切除,使引流通畅,切口两侧附近黏膜及肛窦可一并缝扎,如有干酪样坏死物质、结核结节术中要彻底清除,并切除病灶至周围正常组织约0.5 cm。对于低位单纯性肛瘘,予直接切开瘘管及内口,充分引流。高位肛瘘在确定内口后,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至括约肌予橡皮筋挂线,支管及无效腔窦道应充分开放引流,彻底清除坏死物,剔除管壁组织常规送病检,部分伤口可予全层缝合,缩短愈合时间。

2.3 术后坐浴换药

术后伤口炎性渗出期每日予强力安肛洗剂熏洗、坐浴,肉芽组织生长期予康复新坐浴。对于伤口肉芽组织生长差,愈合时间长的患者,予康复新沙条置于伤口内引流,并覆盖于创面,能大大缩短愈合时间,部分患者可加用利福平胶囊局部涂抹于创面,对结核杆菌有特效杀菌作用,还能消炎止痛消肿,能使药物直达病所,加快创面的愈合,有学者认为局部使用利福平换药,治疗结核性肛瘘效果显著,有效率达100 %[5]。

3 治疗结果

21例合并肺结核的患者痰抗酸杆菌检查全部转阴,胸部X片或CT检查病灶吸收,空洞闭合或好转。35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治愈,病程20 d~40 d,平均30 d,随访30例1 a~3 a均无复发及后遗症,临床效果显著。

4 典型病例

林×,男,25岁,彝族,因“肛旁肿痛破溃流脓10+d”入院,且3+周前开始有咳嗽、咳痰、盗汗病史。以肛瘘收入院后急诊行肛瘘切除术,术中探查发现瘘口呈空壳状,脓液稀薄,伴有皮肤缺损,缺损处皮肤边缘不整齐,瘘管管道宽大,高度怀疑肛周伴有结核感染。遂于术中取组织送病检结果发现结核杆菌感染,术后第2天完善胸片提示双肺结核伴空洞形成,痰涂片结核杆菌(+++),血沉明显升高,完善检查后于术后第4天转入传染科进一步治疗,予2HRZE/4HR方案抗结核治疗,伤口每日予油纱条填塞避免桥型愈合。患者经手术、全身抗结核及术后伤口每日坐浴、换药等治疗,28 d后肛旁伤口全部愈合,复查胸片结核病灶有所吸收,肛肠科门诊随访1 a未见肛瘘复发迹象。对于这类以肛周症状为主诉入院的患者,根据肛瘘外观表现可做出初步判断,并完善胸部CT、胸片,分泌物培养、病检等相关检查,排除结核杆菌感染,以提高结核性肛瘘的诊断及一次性治愈率。

5 讨 论

结核原发感染多发生于肺,肺外结核病归为第V型,按部位及脏器命名[6],可发生于淋巴、肾、腹腔、骨关节等部位,其中肛门占1.8 %[7],所占比例不低,但肛瘘等肺外结核表现多无特异性,症状隐匿,加上肛肠专科医生缺乏结核相关的专业知识,对结核治疗经验相对不足等原因,给结核性肛瘘的诊治带来困难,容易造成误诊、误治,因此肛肠专科医生应加强结核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及对结核性肛瘘的诊断及治疗水平,减少误诊、误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医生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详细询问病史,对有结核病史、近期咳嗽咳痰超过3周等表现的患者术前应积极完善胸片或者胸部CT等相关检查,血沉、结核菌素实验、结核抗体等检查均有益于诊断。其次术前术中瘘管、创面、分泌物等的外观分析,取分泌物涂片寻找结核病原菌感染的依据,或组织病检发现干酪坏死、朗罕巨细胞等是明确结核性肛瘘诊断的重要依据[8]。结核病在凉山州是常见病、多发病,对于肛瘘的患者应考虑到结核感染的可能,虽部分患者结核检查并无阳性证据,按照常规肛瘘手术及术后换药后伤口经久不愈,超过20 d仍有分泌物,肉芽组织无生长,这时应高度怀疑结核感染的可能性,给予诊断性抗结治疗。结核性肛瘘一旦确诊,应积极加用全身的抗结核治疗,仅手术局部切除瘘管是不够的,全程抗结核化疗至关重要,众多研究显示:手术加全身抗结核治疗能缩短疗程,避免复发,防止结核转移或播散,还能治疗全身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且有些结核性肛瘘通过抗结核治疗就能治愈[9],但抗结核治疗时间长,对肝肾功等有一定损害,应积极取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另外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在治疗中辨证加入中医药治疗,有助于患者减轻临床症状,缓解抗结核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能调节脏腑功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降低复发率,提高治愈率[10]。结核性肛瘘以其难愈合,伴发症多,术后换药及抗结核治疗时间长,患者依从性相对较差,特别是出院后换药不当至伤口桥形愈合等特点,增加了治愈的难度,因此加强术后健康宣教,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也是降低结核性肛瘘复发的一个重要环节。

[1] 曹吉勋.新编中国痔瘘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169.

[2] 李 群.四川凉山彝族地区小儿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特征分析[J].四川医学,2014,7(7):849.

[3] 张 璐,宋晓东,孟 婵,等.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肛周脓肿38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2):104.

[4] Stupart D,Goldbery P,Levy A,et al.Tuberculous anal fistulasprevalence and clinical features in and endemic areal[J].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surjery,2009,47(4):116-118.

[5] 赖仰熊.外用利福平治疗结核性肛瘘[J].中医外治杂志,2000,9(6):43.

[6] 中华医学会结核分会.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14(2):70-74.

[7] 赵 勇,王先梅,罗 曦.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肺外结核误诊114例分析[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1,6(3):255.

[8] 胡阶林.刘勤远.俞冠东.等.肛门直肠结核病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肛肠病杂志,1998,18(7):23.

[9] 杨长培,林秋君,陈 珊.结核病599例病理活检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2):2263-2264.

[10] 陈国礼.中西医结合诊治非典型结核性肛瘘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3(43):136.

R657.1+6

D

1006-978X(2017)06-0032-02

吴 涛,女,2009年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现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工作。研究方向:中医肛肠。

2017-07-11

2017-07-27

李 昕

猜你喜欢
结核性瘘管肛瘘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诊治进展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脑脊液药物浓度与结核性脑膜脑炎疗效的相关性
耳前瘘管:聪明洞还是烦恼洞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手术可以根治肛瘘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肛瘘微创手术治疗进展分析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走行观察与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