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血液分析时影响血小板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

2017-01-15 07:34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3期
关键词:抗凝剂血常规计数

宋 杨

(丹东市中心医院,辽宁 丹东 118002)

探析血液分析时影响血小板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

宋 杨

(丹东市中心医院,辽宁 丹东 118002)

目的探讨在血液分析过程中,对血小板检测结果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血常规检测患者100例作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全血进行提取,有效完成预稀释标本的制作,针对血小板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针对血小板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①在检测过程中放置血小板的时间,针对最终血小板计数的检测结果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②对比患者的静脉血血小板计数以及患者的末梢血血小板计数结果发现,未表现出显著差异。③患者是否表现出凝血针对最终血小板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较大;④伴随着患者红细胞体积的不断减少,针对患者最终的血小板计数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影响。结论抗凝剂的使用、对患者放置血小板的时间以及样本溶液等诸多因素针对最终的血小板检测结果均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此临床在实施血小板检测的过程中,需要针对诸多因素加以综合考虑,最终争取获得准确的血小板检测结果,将出现误差的概率有效降低。

血液分析;血小板检测;影响因素

在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临床使用血液分析仪对患者实施检测的准确度以及灵敏度表现为显著的提高。对于血液分析仪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表现出诸多的优点,主要体现为便捷以及重复性高等系列优点,因为系列优点的存在,使得在对患者实施血常规检测过程中,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对患者完成检测后,较易出现最终的血小板检测结果不稳定的现象[1]。为了将血小板检测的稳定性显著提高,本文主要将我院收治的血常规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对其实施血液分析过程中,针对最终对血小板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有效提高血小板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血常规检测患者100例作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

1.2 方法:主要选择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以及相关的配套试剂准备对患者实施临床分析。对患者的全血进行提取,有效完成预稀释标本的制作,针对血小板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2 结 果

针对血小板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①在检测过程中放置血小板的时间,针对最终血小板计数的检测结果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②对比患者的静脉血血小板计数以及患者的末梢血血小板计数结果发现,未表现出显著差异。③患者是否表现出凝血针对最终血小板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较大;④伴随着患者红细胞体积的不断减少,针对患者最终的血小板计数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影响。

3 讨 论

3.1 样本放置时间以及存储时间:在对患者实施血常规检测的过程中,样本存储针对血小板会表现出一定的干扰性,表现形式主要体现为临床检验过程中样本的放置时间以及样本存储容器的洁净程度。对于容器本身的洁净度针对最终血液检测的结果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干扰,在实施检测的过程中,对于检测仪器,其针对颗粒大小可以进行有效识别,但是针对颗粒性质无法进行识别,对此如果容器的洁净度较差,最终会出现相关杂质掺杂的现象,从而导致在实施血小板检测的过程中,杂质也全部参与检测,从而针对最终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往往会表现出假性增高的现象。除此之外,在进行样本存储的过程中,如果时间过长,会导致巨型血小板数量体现为一定程度的增加,最终导致血小板计数表现出假性减少的现象[2]。

3.2 抗凝剂:在对患者实施血常规检测的过程中,所选择的抗凝剂种类以及抗凝剂的比例针对最终的血小板计数结果均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当选择同一种抗凝剂对患者实施临床检验,最终抗凝剂同患者血液二者之间的混合比例,针对最终的检测质量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当患者表现出过高的血液比例后,如果抗凝剂表现为相对不足,最后会导致患者血浆中出现血块增加的现象,从而导致最终的测定结果表现出假性减低的现象。如果表现出过少的血液比例后,会导致抗凝剂的浓度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升高,患者的血小板会表现出崩解以及肿胀的现象,会出现同正常PLT相同大小的碎片,最终导致患者的血小板测定结果表现出假性增高的现象[3]。

3.3 红细胞体积减小:患者平均红细胞体积在70 fl以下后,在患者血液中含有的部分小红细胞会参与到患者后期的血小板计数中,进而导致患者出现了血小板假性增高的现象。

3.4 仪器因素:血液分析仪作为精密电子仪器的一种,在对患者实施血常规检测的过程中表现出较小的脉冲讯号,对此存在诸多因素会对其造成干扰。所以临床在选择血液分析仪对患者实施血常规检测的过程中,需要确保检测环境不会受到电场、磁场以及噪声等因素的干扰,最终将血小板技术的检测准确性显著提高[4]。

综上所述,样本放置时间以及存储时间、抗凝剂、红细胞体积减小以及检测仪器等均会对患者的血小板检测结果产生影响,为了将患者血小板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显著提高,需要对患者于临床展开综合性分析,如果需要可以对患者展开显微镜计数检查或者再一次对患者实施采血检测,以为了将检测误差有效减少,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为疾病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准确依据,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疾病的预后质量。

[1] 孙清华,张日松.探讨血液分析时影响血小板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12(7):122-123.

[2] 彭晓蓉.浅谈血液分析时影响血小板检测的因素[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2011,8(6):212-213.

[3] 李勇,慕悦意,夏永辉,等.SysmexXE-5000血液分析仪对血液疾病血小板检测的应用价值[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1,21(2): 329-332.

[4] 孙严.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小板检测值影响的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4(8):158-161.

R446.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3-0108-01

猜你喜欢
抗凝剂血常规计数
为什么献血过程中不可随意更改献血量?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古人计数
血常规解读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抗凝剂皮下注射腹部定位卡”在预防皮下出血中的应用
古代的计数方法
古代的人们是如何计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