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中医药防治概况及展望*

2017-01-15 15:44雍亚云李伟伟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9期
关键词:儿童哮喘哮喘穴位

雍亚云 李伟伟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530023)

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中医药防治概况及展望*

雍亚云1李伟伟2△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530023)

哮喘是小儿的肺系疾病,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随着中医对小儿哮喘的深入研究,中医药对小儿哮喘缓解期的防治或从内治或从外治或内外结合治疗,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本研究从内治法、外治法及综合疗法方面论述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中医治疗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小儿哮喘 缓解期 中医药 综述

小儿哮喘是儿科的肺系疾病,现代医学认为该病属于气道变态反应性疾病,现代医学对该病的即时控制效果较好,但容易反复发作,且药物毒副作用较大,有一定的依赖性,长期使用甚至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中医学认为小儿哮喘是由于脏腑亏虚,痰瘀留伏,外邪引发所致的本虚标实之证,具有伏痰难去,外邪难防,发物难明,肺、脾、肾不足的体质状态难调,哮喘缠绵,难以根治的特点。小儿哮喘发作易反复,临床难以治愈,所以,缓解期的预防当是其病治疗的关键所在。中医药对哮喘的防治具有明显的优势,众多名家具有丰富的诊治经验,现将近几年的相关报道综述如下。

1 内治法

1.1 辨“证”论治

中医根据患儿不同的症状、体征及疾病不同阶段的病因病机予以辨证论治,疗效显著。白凌军认为小儿哮喘缓解期病机关键为风痰内蕴、肺脾气虚,以消风化痰、补肺健脾为主,采用屏哮饮治疗,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治疗后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发作天数明显缩短、发生呼吸道感染次数减少,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0%高于对照组[1]。刘芳等用健益方加减治疗哮喘肺脾气虚证,对照组予普米克令舒1 mg雾化吸入治疗;经治疗观察组在治疗前后各项主证积分值均有明显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2]。吴疆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方治疗小儿肺脾气虚型缓解期哮喘,在哮喘复发率、发作次数及呼吸道感染次数、发作持续时间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3]。陈黎等用院内制剂芪芍健脾口服液防治小儿哮喘气阴两虚证,治疗组用芪芍健脾口服液,对照组槐杞黄颗粒,两者均可减少患儿急性发作次数、减轻急性发作程度,但芪芍健脾口服液远期疗效更明显,改善面色少华、减轻盗汗效果更好[4]。

1.2 从“脏”论治

小儿哮喘的主要病变部位在肺,但与脾、肾、心和肝等脏腑密切相关,且相互影响。

1.2.1 从肺论治 汪受传教授根据反复感受风邪易致哮喘反复发作的发病特点,认为小儿哮喘缓解期应从固本御风治疗,临证选用玉屏风散为主加减[5]。康立媛以玉屏风散为主方治疗哮喘缓解期儿童,对照组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高雅等以益气固本、理肺祛邪为小儿哮喘缓解期基本法则,常以太子参、黄芪、白果、黄芩、炙麻黄、丹参、炙款冬花、枳壳组成基本方,可较好控制小儿哮喘的反复发作[7]。

1.2.2 从脾论治 李宗伟认为小儿哮喘的病位在于肺、脾、肾,缓解期病机在于诸脏亏虚。其中,以脾虚为此病的病机核心。不论小儿哮喘属于何期,治疗上健脾、补脾为治疗大法[8]。孟晓露从“脾主运化”角度来论治小儿哮喘缓解期,认为在哮喘缓解期,哮喘已平,应以清除“夙根—痰”为主,保持脾运如常在防治小儿哮喘缓解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通过补脾益胃、健脾运脾、未病先防阐述,临床常用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等加减治疗[9]。

1.2.3 从肾论治 李雪莹等认为小儿哮喘的本脏在于肾,小儿哮喘的发病季节特性决定了其的发生与肾密切相关;同时与小儿的生理特性“稚阴稚阳”“纯阳”之体密切相关。其基本病机是肾阳不足或相对不足,而治肾不但在缓解期,而应该贯穿于整个疾病的治疗过程中[10]。 王海等从“肾主纳气”理论探讨“肺—肾”的相关性。在临床上,注重收涩药在哮喘中的合理应用,可以加强哮喘的治疗效果[11]。杨顼根据肾主纳气的理论,从肾藏精、精化气方面论述肺与肾的关系,用都味肾气丸治疗小儿哮喘肾不纳气证,结果显示可以减少哮喘发作次数、程度、改善肾不纳气的体质及ACT评分方面有效[12]。

1.2.4 从肝论治 祝冬灿认为小儿的生理特点乃为“纯阳之体”,其病理易表现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特点,此病的本质乃为肺、脾、肾脏不足,而肝火相对亢奋者居多,小儿可见性格任性、易烦躁、易敏感、多汗等症。采用芍麦钩藤汤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效果满意[13]。郭军雄等认为哮喘的发作与肝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肝失疏泄、肝火上炎、肝郁气滞、肝肾阴亏等方面阐述小儿哮喘发病与肝的密切关系,并通过疏肝理肺法、清肝泻肺法、调肝畅肺法、滋肝润肺法等,均在临床上得到验证[14]。

1.3 从“痰”“瘀”论治

董幼祺等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以 “痰之本源于肾,痰之动主于脾,痰之成贮于肺”作为理法依据,在哮喘缓解期以杜痰为主,治疗获效良多[15]。王增玲认为血瘀在小儿哮喘中起到重要作用,分别从气虚、气滞、因痰、因食致瘀方面阐述瘀血形成的机制,在传统辨证的基础上佐以活血化瘀药,取得较好疗效[16]。张士卿教授认为痰与瘀夹杂互结是此病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机体脏腑亏虚则易生痰,痰湿阻滞气血运行则易致瘀。所以,治疗大法宜化痰散瘀,常选用赤芍、当归、丹参、川芎、莱菔子、瓜蒌、地龙、僵蚕、水蛭等药物,临床疗效佳[17]。

1.4 从“质”论治

一般而论,哮喘与机体特定的体质相关,因此,体质辨证对儿童哮喘的治疗有重要意义。李牧真等运用中医体质学说,将哮喘小儿分为正虚体质、痰湿体质、食积体质,运用小儿推拿手法,根据不同的体质进行操作,以便调理体质,恢复阴阳平衡,改善体质,临床具有很好的疗效[18]。杨红新等将支气管哮喘患儿分成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3型,三伏平喘贴联合三九止喘贴,结果三伏平喘贴联合三九止喘贴对不同体质的小儿支气管哮喘均有疗效,对气虚质与阳虚质疗效比痰湿质组更明显[19]。宋桂华将哮喘患儿的体质分为5型:虚寒质、痰湿质、痰热质、阴虚质及阳虚质,认为缓解期辨证论治结合体质辨证有助于防止病情复发[20]。

2 外治法

中医外治法具有经济、简便、安全、易于接受等优点,在儿童哮喘缓解期治疗中具有潜在的优势。

2.1 推拿疗法

刘开运教授认为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应以补益脾肺、固肾纳气为基本原则,其中推治五经重在补肺、脾、肾三经以固本,按揉中脘、足三里等穴以扶正,按揉天突、膻中、肺俞等穴宽胸理气、宣肺化痰,辨证施治,治病求本,疗效显著[21]。李旗等运用小儿推拿手法对哮喘患儿缓解期进行干预,通过补脾、肺、肾经,清肺经和肝经,逆运八卦,推三关和六腑,分推膻中、太阳、坎宫,开天门,按揉乳根、乳旁、肺俞、天突、定喘;结果发现,小儿推拿可有效改善哮喘患儿体质,提高临床疗效,达到预防和治疗哮喘的目的[22]。陈偶英等采用中医足穴推拿治疗小儿哮喘非发作期患儿,先用热水(35~45℃)浸泡双足后用揉搓按摩全足,再用拇指推按刺激气管、支气管、肺、肾、脾、胸、心痛点等反射区,然后用点按刺激涌泉、太溪、三阴交、足三里、丰隆穴,每穴,同法按摩右足,推拿的力度以患者产生酸胀感为度;通过治疗能够减轻哮喘发作症状、次数、肺功能等指标[23]。

2.2 穴位贴敷疗法

裘江瑜用中药伏九防喘贴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可明显减轻患儿哮喘发作频次,改善肺功能,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效果逐渐加强。其中药组成主要为甘遂、细辛、白芥子、皂荚、肉桂,各药按 1∶1∶2∶1∶0.5比例配伍,研成细末后,加入生姜汁调制成糊状,制成贴膏状贴敷于穴位。三伏取穴为双定喘、肺俞、膏盲、脾俞;三九取穴为大椎、膻中、双定喘、膏盲、肺俞、脾俞、肾俞[24]。邓亚宁用中药三伏穴位敷贴联合三九穴位敷贴预防小儿哮喘,治疗组于每年三伏和三九期间贴敷于定喘、膏肓、肺腧、脾俞、膈俞、神阙等穴位,1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在发病率、临床控制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25]。武琪琳等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对照组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取肺俞、心俞、膈俞、天突及膻中等穴位,治疗组有效率、肺功能指标 FVC(%)、FEV1(%)、PEF(%)及 MEF(%)值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26]。

3 综合疗法

中医在哮喘的防治上,有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尤其是遵循中医学“内病外治,殊途同归”及“外治能补内治之不及者”的理念,内、外治结合具有他法所不具备的良好疗效。杨丽霞等用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结合中药膏方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的患儿,治疗组采用冬病夏治穴位敷贴及中药膏方治疗,对照组采用普米克治疗,经治疗后治疗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住院次数、发作时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肺部哮鸣音症状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结合中药膏方是防治儿童哮喘缓解期简便、有效的方法[27]。张玲运用中药内服联合穴位针灸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150例,治疗组中药组方:制黄精、炙黄芪、枸杞子各15 g,白术、麦冬、补骨脂、党参各10 g,五味子、蝉蜕6 g,防风3 g。针灸取穴:肺俞、风门、大椎等,研究结果得出治疗组哮喘发作次数、严重程度、持续时间等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疗效显著[28]。陈郑宇用固本防哮饮配合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治疗组给予固本防喘饮联合捏脊疗法,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抽取血样比较患儿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免疫指标及肺功能指标,结果表明治疗组可以降低患儿血清中 IL-5、IL-4、CD8+的水平, 提高 IFN-γ、CD3+、CD4+、CD4+/CD8+的水平, 且治疗组 FEV1、FEV1%和FEV1/FVC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指标,降低患儿血清中IL-4、IL-5水平,提高IFN-γ 的水平[29]。

4 现状与问题

综上所述,随着中医对小儿哮喘的深入研究,中医防治小儿哮喘或从内治或从外治或内外结合治疗,均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然而,运用中医药防治小儿哮喘缓解期仍有一些问题,1)对小儿哮喘缓解期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仍不统一,缺乏对评价指标量化标准的研究。2)多数临床报道仍为经验总结或临床疗效观察,科研设计欠规范。3)中医注重治未病,目前研究对因地、因时、因人施治,对儿童哮喘早期干预研究不多。4)小儿哮喘缓解期属于小儿慢性疾病,对于该疾病尚无规范的调养方案,此方面的临床研究有待发展。

5 未来与展望

《黄帝内经》指出“不治已病治未病”。对于小儿哮喘缓解期的调治,应充分运用“治未病”的理论思想及“上工治未病”“未病先防”的精髓。同时,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以疾病为中心的群体医学向个体医学转变,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个体差异性逐渐受到重视,今后的研究应以调整小儿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恢复健康为中心的儿童哮喘因质治宜调护方案为方向,研究不同中医调养方案对哮喘防治效果的影响,制定小儿哮喘缓解期中医调养方案。

[1]白凌军,李伟洪,边逊.屏哮饮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疗效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5):1022-1024.

[2]刘芳,张新光,伍亚辉,等.健益方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7,9(1):1-4.

[3]吴疆.参苓白术散加味方对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型患儿的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3):76-78.

[4]陈黎,吴泽扬,姚俊丽,等.芪芍健脾口服液防治小儿哮喘气阴两虚型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1):95-96.

[5]王明明.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哮喘临床经验[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8):26-28.

[6]康立媛.加味玉屏风散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25例[J].中医儿科杂志,2012,8(3):23-25.

[7]高雅,田丽,李芳,等.基于益气固本、理肺祛邪法论治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J].中医杂志,2016,8(16):1428-1429.

[8]李宗伟.调理脾胃治疗小儿哮喘的体会[J].光明中医,2011,26(7):1456-1457.

[9]钟诗旭,孟晓露.孟晓露从“脾主运化”论治小儿哮喘缓解期经验[J].广西中医药,2014,37(5):44-45.

[10]李雪莹,梁鸿富.刍议温肾法治疗小儿哮喘[J].光明中医,2009,24(1):7-9.

[11]王海,杨顼,陈雁雁,等.依据肾不纳气理论应用固涩类药物佐治哮喘探述[J].中医药学报,2015,43(6):3-6.

[12]杨顼.都气丸治疗小儿哮喘肾不纳气证的临床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

[13]祝冬灿.芍麦钩藤汤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45例[J].浙江中医杂志,2008,43(10):583.

[14]郭军雄,呼兴华,程畅和.从肝论治小儿支气管哮喘[J].中医儿科杂志,2006,2(6):22-23,30.

[15]董幼祺,董继业,郑含笑.董氏儿科运用杜痰法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4):1127-1128.

[16]王增玲,吴航.浅谈活血化瘀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9):82-83.

[17]吕晓武,吴丽萍,史正刚.张士卿教授从痰瘀辨治小儿哮喘的用药经验[J].中医儿科杂志,2013,9(3):1-3.

[18]李牧真,李华东,吴昊.基于中医体质学说推拿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 36 例[J].山东中医杂志,2016,35(10):886-887,917.

[19]邓亚宁,杨红新,唐敏,等.三伏平喘贴联合三九止喘贴对不同体质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7,37(4):386-390.

[20]宋桂华.儿童哮喘的辨质论治与辨证论治[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6):496-497.

[21]郝盼盼,邵湘宁,张翔,唐门.刘氏小儿推拿调治哮喘缓解期机理及验案举隅[J].中医药导报,2015,21(20):70-72.

[22]李旗,田福玲,崔建美,等.推拿对小儿哮喘体质类型变化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8):1206-1208.

[23]陈偶英,李英,钟捷.足穴推拿治疗小儿哮喘非发作期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3,19(1):66-67.

[24]裘江瑜.伏九防喘贴穴位贴敷对哮喘缓解期患儿哮喘发作频次及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7,24(2):237-238.

[25]邓亚宁,唐敏,史艳英,等.三伏平喘贴联合三九止喘贴穴位敷贴预防小儿哮喘的疗效评价[J].中医药导报,2017,23(1):82-84.

[26]武琪琳,刘娟.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6,22(6):74-75+82.

[27]杨丽霞,徐玲,顾国祥,等.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法结合中药膏方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12(3):403-405,417.

[28]张玲.中药内服联合穴位针灸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效果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8):934-935.

[29]陈郑宇,周璟.固本防哮饮配合捏脊疗法对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患儿肺功能及免疫指标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6,22(14):75-78.

R256.12

A

1004-745X(2017)09-1613-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7.09.033

2017-06-10)

广西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桂科攻1598012-51)

△通信作者(电子邮箱:13878161612@163.com)

猜你喜欢
儿童哮喘哮喘穴位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含量监测在儿童哮喘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搜风愈喘方拆方“祛宿痰方”调控儿童哮喘的作用机制
儿童哮喘的认识误区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