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生艾滋病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及健康教育

2017-01-15 20:13单冬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6期
关键词:性行为知晓率艾滋病

单冬梅

(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丹东 118001)

青年学生艾滋病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及健康教育

单冬梅

(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丹东 118001)

目的调查分析青年学生艾滋病相关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方法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以探究青年学生艾滋病相关危险因素问题。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在艾滋病相关危险因素问卷回答上,总共得分为2600分,平均每位受访者得分为13分;统计显示得分高于15分以上的受访者有179例,占中受访者的8.95%,而得分为20分的受访者有51例,占中受访者的2.55%,得分为10分以下的受访者有298例,占中受访者的14.90%。受访者在艾滋病相关危险因素预防知晓率回答上,有37.5%的受访者明确表示知晓艾滋病相关危险因素预防知识。结论受访者对艾滋病相关危险因素的问卷回答准确率较低,同时,对艾滋病相关危险因素的预防知识掌握程度也较低。为此,有必要对青年学生进行艾滋病预防的健康教育,具体措施包括:加大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社会宣传力度,提高宣传覆盖面;学校应当开设必要的艾滋病健康教育课程;针对高危行为积极开展干预工作。

青年学生;艾滋病;危险因素;健康教育

根据卫生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不断上升,而在新增艾滋病感染中性传播是最多的一种方式[1]。艾滋病感染人群呈现多样化得点,其中一个显著表现是青年学生患艾滋病的比例在不断升高。在此背景下笔者以我市某高校的青年学生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青年学生的艾滋病相关危险因素了解状况。同时,提出了促进青年学生预防艾滋病感染的健康教育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在本文的研究中基础资料来源于本市高校的1000例受访学生。在本次1000例受访者中有男学生673例,女学生327例。年龄位于18~25岁,平均年龄(20.51±3.45)岁。受访者均自愿接受并能够积极配合本次调查。

1.2 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了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受访学生的一般个性数据、受访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状况、受访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态度与行为、受访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了解渠道及其性健康教育状况。

1.3 评估标准:在本次调查研究中主要评价的指标包括:艾滋病相关危险因素回答分数,其中,相关问题共有20个,每回答对1题可得1分;艾滋病相关危险因素预防知晓率,即由受访者明确表示是否知晓该预防内容,随后用知晓人数除以总受访人数求出预防知晓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与SPSS19.0统计软件,计数数据采用百分比记录,使用卡方检验(χ2)。当P<0.05时为统计学数据存在差异性意义。

2 结 果

通过对1000例受访者进行调查可知:①受访者在艾滋病相关危险因素问卷回答上,总共得分为2600分,平均每位受访者得分为13分;统计显示得分高于15分以上的受访者有179例,占中受访者的8.95%,而得分为20分的受访者有51例,占中受访者的2.55%,得分为10分以下的受访者有298例,占中受访者的14.90%。②受访者在艾滋病相关危险因素预防知晓率回答上,有37.5%的受访者明确表示知晓艾滋病相关危险因素预防知识。从上述结果可知受访者对艾滋病相关危险因素的问卷回答准确率较低,同时,对艾滋病相关危险因素的预防知识掌握程度也较低。

3 讨 论

3.1 青年学生艾滋病相关危险因素:青年学生正处于性成熟的发展期,其在日常生活中对与性行为传播相关的艾滋病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2]。当前,青年学生存在以下危险行为与影响因素:首先,青年学生不注重性行为过程中的艾滋病预防,对由性行为传播的艾滋病认识不足,从而使得他们在发生性行为时较少的采取安全措施。其次,在性伴侣的选择上也存在随意性,从而使得他们在感受艾滋病上存在较高的风险[3]。影响青年学生艾滋病预防的不利因素包括:第一,艾滋病相关预防知识掌握不全,从而使得青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注重采取相关预防措施,也不知道如何采取相关预防措施。第二,部分青年学生的性思想开放存在高危性行为,主要表现为与多个异性保持长期的性行为,或与社会青年保持性行为。第三,青年女性学生较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从而使得她们在发生性行为时难以做到主动的自我保护[4]。

3.2 青年学生艾滋病预防的健康教育:从调查数据来看青年学生对于艾滋病还是具备一定的认识能力,对于相关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青年学生对于艾滋病的整体认识水平不高,对于艾滋病的预防措施也了解不足。为此,有必要对青年学生进行艾滋病预防的健康教育。第一,加大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社会宣传力度,提高宣传覆盖面[5]。由于青年学生的活动范围相对集中,因此,在加大对青年学生的宣传时,有必要加强在学校范围内的宣传,从而提高宣传效果。此外,在社区等青年学生相对较多的场所也要进行必要的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从而进一步提高宣传的覆盖面。第二,学校应当开设必要的艾滋病健康教育课程,从而教授青年学生预防艾滋病的正确措施,同时提高青年学生对艾滋病的科学认识。同时,部分青年学生存在对艾滋病的恐惧认识,这对于艾滋病的预防也存在不利的影响。为此,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艾滋病,无需恐惧艾滋病[6]。第三,针对高危行为积极开展干预工作。艾滋病的传播与人们的行为密切相关,其本质是一种行为疾病。学校要针对高危行为积极开展干预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性爱观,恪守规范的性行为。要求学生洁身自爱、检点行为,生活中应避免多个性伴侣;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发生高危性行为时,一定要使用安全套。

综上所述,青年学生对艾滋病相关危险因素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较低,知晓率低,因此有必要对青年学生进行艾滋病预防的健康教育,相关部门应加大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社会宣传力度,并倡导学校开设必要的艾滋病健康教育课程,重视艾滋病的预防工作。

[1] 石朝凯,李静,焦锋,等.昆明某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3):297-299.

[2] 肖永康,程晓莉,苏斌.合肥安庆两市2012-2014年青年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感染情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6):837 -840.

[3] 崔龙,邓晓,王喜云.湖北医药学院青年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报告[J].医学动物防制,2016,32(5):554-555.

[4] 刘娅,叶运莉,熊伟,等.泸州市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校医,2013,27(4):245-248.

[5] 李一,惠珊,于兰,等.黑龙江省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趋势与相关知识行为调查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3,29(5):562-564.

[6] 陈琳,潘晓红,杨介者,等.浙江省2010-2012年学生艾滋病疫情及危险行为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0):1219-1221.

R512.91

B

1671-8194(2017)16-0057-02

猜你喜欢
性行为知晓率艾滋病
精益医疗管理在提高中医乳腺科住院医师专科诊疗方案知晓率中的应用
“性”有更广泛的内涵!心理学家分析3种形式
《 世界艾滋病日》
昆明市不同性角色MSM的性行为特征分析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Rapid and Sensitive Chemiluminescent Enzyme Immunoassay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Neomycin Residues in Milk*
关于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