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县生猪养殖技术的应用

2017-01-15 18:44郑久坤安徽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
中国畜牧业 2017年12期
关键词:凤阳县粪污资源化

文│郑久坤(安徽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

地方之窗

凤阳县生猪养殖技术的应用

文│郑久坤(安徽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

2月15日,安徽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对凤阳县生猪养殖技术应用水平进行了调研。

一、凤阳县生猪养殖模式

1.家庭专业养殖模式。通常采取自繁自养模式,这种养殖模式占总养殖场数的47%。

2.以与专业化公司签约方式进行合同养殖模式。简称“放养模式”,占总养殖场数的17.6%。

3.规模化养殖公司。以雇佣工人为主要目的,以自繁育为主养殖,有一定的规模,占总养殖场户的11.2%。

4.全产业链的大型育繁育推一体化养殖公司。专业技术力量较为雄厚,抗风险能力较强,生产技术水平较高,占总养殖场户的6%。

二、主要技术指标情况

1.品种情况。16家猪场中15家猪场养殖的均是外三元,其中1家养殖场是丹系外三元,其他均为美系大三元。1家猪场养殖的是土杂,主要是杜洛克与定远黑猪杂交。生猪良种率达到94%。

2.每头母猪年提供上市仔猪数。16家猪场中有5家属于单纯育肥场,未计算在内。其他11家猪场最高的达21.2头,最低的为16头。每头母猪年提供上市猪头数为17.5。

3.人工授精开展情况。凤阳县是生猪良补县。11家养殖场中有3家养殖场未开展人工授精,占调研猪场总数的27%;有2家猪场人工授精率分别为50%和90%。计算出人工授精为67.8%。若16家全部计算,则人工授精比例为77.5%。

4.百千克体重日龄。最高的是饲养土杂猪为240日龄;三元杂交猪的最高日龄为180天,最低为150天,平均日龄为167天。

5.料重比。最高是养殖土杂品种的养殖场为3.5∶1,最低的是专业育肥场为2.45∶1。平均料重比为2.62∶1。

6.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从养殖场的情况看,大型养殖场的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较高。其他养殖企业大多采取干清粪模式,尿液和污水基本采取直排方式,有部分企业反应粪污用于周边地区池塘养殖。资源化利用率为63%。

7.按母猪计的用工数。专业化大型企业的用工数相对较低,但是家庭养殖也可以将用工数降低,有1户家庭农场用工数甚至降到0.015。自繁育猪场用工数(含技术人员)为0.03326人。折算人均养殖母猪头数为30.1头。

8.大中专以上人员比例。主要集中在大型规模养殖场,累计有技术人员的场户仅占17%,大中专以上人员占从业人员的18.7%。

9.导入电脑管理的场户比例。16家猪场中有2家猪场导入了电脑管理,占全部场数的12.5%。

三、调查结论及建议

1.规模养殖发展迅速,养殖量在不断增长。两种家庭养殖的形式都呈现出专业化发展态势。自繁自养模式劳动强度大,但是管理精细,平均每户饲养的母猪头数在50头以上。合同养殖户人均管理的育肥猪为800~1000头。未来养殖场的分化将进一步加剧。需要加强对家庭养殖和合同养殖模式抗风险能力的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保护和提高两种养殖方式的活力。

2.养殖场对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的需求相对迫切。当前规模养殖场对常规性的养猪技术需求度不高,但是对养殖环保高度关注,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和模式需求明显。迫切需要加大技术指导和服务,推广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种养结合模式,防止出现单纯依靠兴建沼气池的办法解决粪污处理问题的情况,对现建成的沼气池要研究如何通过社会化服务的方式加强管护,提高使用效率和效果。

3.母猪的生产性能普遍提高,育种技术的创新将直接影响养殖效率。单纯从养殖场管理看,母猪年上市仔猪数达到17.5,百千克日龄167天,说明养殖水平属于较高水平。场内提升空间有限,需要在种源上不断创新,迫切需要加大联合育种力度,通过提高种猪生产性能和母猪繁殖性能,更好地改善生猪生产效率。

4.人均管理母猪的效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自繁育猪人均管理母猪的能力为平均30头,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管理效率需要得到提升和改善。主要是从设施改进和社会化服务方面加强引导。

5.养猪业从业人员的技术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从实际情况看,占总量近1/2的家庭适度规模养殖尚处于经验管理状态,资源配置已经最优化,继续发展必须依靠持续创新,提高人员素质,改善养殖条件,强化竞争优势,促进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凤阳县粪污资源化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及资源化综合利用
人造石行业固废资源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概述
CO2资源化回收技术分析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安徽凤阳县:新型农业种养模式促增收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基于GIS的凤阳县初级中学布局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