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

2017-01-15 12:40刘世宇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教育高中

刘世宇

摘要:高中学生面临着极大的升学压力,面对着网络和社会中的不良诱惑,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和素质问题,大力开展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对他们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既有紧密的联系,也有一定的区别,将二者进行有效整合,能够提升教育效果。本文就将围绕这一论点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

素质教育要求的提出使得新时期的学校教育在关注文化课教学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心理健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德育教育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他们摆脱成长的烦恼和压力,这正是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所需要的。教师应总结出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方法,提升教育力度,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一、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和联系

(一)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从学术领域的角度来看,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全不同的。德育教育以马克思理论为基础,而心理教育则属于心理学的范畴之内。德育教育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为行为习惯、思想品德,而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标准为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另外,德育教育可以融入到任何学科的日常教学当中,甚至可以体现于日常生活,教师的每一句教导都可以视作德育教育。但心理健康教育相对来说就更具专业性,需要由具备一定心理健康知识的专业人员开展。

(二)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

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体现在共同促进学生发展等方面。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健全学生的人格,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两者还遵循共同的规律,如由浅入深、先易后难,重视学生自我意见的表达,尊重人格,维护人权等[1]。

二、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方法

(一)与家长联手开展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和家庭在学生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高中生属于社会的一份子,他们的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关心、爱护和支持。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单纯的依靠学校教育要想在这一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效,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校在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通过家访、电话互访、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等,与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向家长传递有关学生的信息,使家长了解学生的行为动向,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2]。

(二)开设校园心理辅导站

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评判标准和侧重点方面存在差异,但两者所遵循的教育规律相同,都是通过讲授、感知、引导等方式来进行的,即结合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实际需求选取恰当的方式,尊重学生的发展意愿。在我国,高中生的德育教育开展较早,但思想健康教育开展较晚。所以,高中学校可以在德育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相互渗透。与此同时,学校应不断丰富德育教育和思想健康教育形式,构建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为高中生的思想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例如,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应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点,了解每一位学生,深入挖掘学生在思想及道德方面的不足,结合普遍存在的问题,开设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并设置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站,对心理状态不佳或心理困惑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通过聊天、咨询、邮件等方式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另外,还可以利用校園黑板报、校园新闻、报刊专栏等方式宣扬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知识,弘扬正确的思想道德理念,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缓解学生身心压力,促使其身心全面发展[2]。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团活动,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内外实践,例如,开展义工活动、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白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三)开展实践教育活动

无论是德育教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都不能单纯的停留于理论层面上,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收效甚微。学校在开展文化课教育之余,也应利用一定的课下时间开展一些实践性的教育活动,让学生们在这样的平台中获得一次深刻的体验和心灵上的洗礼,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发挥效用。不妨与一些社会团体强化合作,大力配合,如教育行政部、社区委员会以及社会公益团体等,借助社会力量促进德育与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例如邀请社会道德模范、心理专家等,开展座谈会,通过道德模范讲述真实案例,向学生灌输道德情操,专家心理辅导,化解学生心理矛盾等。社区委员会承办志愿者活动,如关爱留守儿童、探望孤寡老人等公益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慢慢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另外,家校双方要主动沟通,加深双方对学生心理情况的了解。例如采用家访、话访、家长座谈会等方式,家校双方协力配合,有利于教师全面了解每个学生实际情况和心理特点,促进高中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3]。

(四)设新教育模式

要实现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还可以从二者的联系出发,创新出全新的教育模式,实现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的同时培养。首先,可以将心理咨询和德育广播节目结合起来,开设德育心理广播节目,在节目中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解答,同时分析阐述其中涉及到的道德理念,让学生听众能够从中领悟到德育思想和心理内涵,提升自身的综合水平。其次,可以创设基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比如野外生存游戏、困境模拟游戏等等。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相互合作、彼此信任的思想道德,还可以让学生在困境与困难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增强信心和勇气,从而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

三、结语

对高中生进行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活动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二者虽然存在一定区别,但是也具有诸多联系。鉴于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可以将其和德育教育融合起来,实现教育效果的提升。因此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二者的相互引入以及创设新的教育模式着手,实现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多层次深度融合,确保学生在思想水平和心理水平两个方面都能够实现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冯频.浅谈心理疏导在高中德育工作中的应用[J].新校园(中旬),2016,(03):12.

[2]陈杰.论如何将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14):64.

[3]张枫.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德育工作中的应用实践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6,(24):34.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教育高中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