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7-01-15 12:40次仁吉宗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有效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次仁吉宗

摘要: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要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探究兴趣,养成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缺乏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从而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因此,教师要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坚持以学生为本,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当前的教育重心已经转变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成为了当前教育教学重点研究的課题。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语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注意力不够集中,这就为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对教学方法不断的进行创新,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分析。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在小学教学中已经开展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仍有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对学生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教学方法枯燥、单一,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并且课堂气氛沉闷,使学生缺乏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体会不到语文的乐趣,久而久之产生厌倦心理[1]。同时,教师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距离,教师给学生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导致学生不敢对教师表达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教师对学生也没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无法准确的掌握学生的真实水平,从而不能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严重影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个性化的发展,影响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首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依据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公正、和谐的师生关系,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2]。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真实的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水平,了解学生内心的需求,从而在学习上和生活上,给予学生最大的帮助,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生敢于主动的与教师亲近,并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能根据学生不同的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更好的做到因材施教。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的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一个好的问题情景,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3]。在探究中调动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因此我们在课题研究课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通过研究出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问题解决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当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后,教师应该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者,应该鼓励并放手让他们通过查找资料、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多种途径尝试解决问题。这对启发、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3、多样的教学方式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教学方式是非常重要的。适合的教学方式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应是按照小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需求和教学的内容与目标进行选择。同时,在实施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堂的实际,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展开教学。第一,游戏教学方式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适宜的,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就更为重要。在游戏中让学生明白一些他们不能深切体会的词汇或者是文章的内涵[4]。还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学习的乐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第二,情境教学也是这几年提倡比较多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一个合适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好的体会文章的内涵。对于小学生来说,创造一个故事化的情境或者是一个平面的情境更容易使他们理解。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被广泛的应用到教学中来。利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往往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瀑布》这首诗时,许多的学生基本上没见过瀑布,少数的学生也只是在电视或者是图片上看到过。如果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放映瀑布的录像,使学生见其像,闻其声,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再让学生自由吟诵,最后让学生随着优美动听的乐声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从内心真切感受到瀑布的壮阔、朦胧、缥缈、纤细,使学生更深切的陶醉在美的氛围中,激发其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第三,探究式教学也可以应用到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来。教师要主动的引发学生的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结语:

在小学阶段,语文是一门非常有学问的课程,其艺术性也特别的强,想要让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教师应该进行不断的总结和完善,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学周刊,2017(29):128-129

[2]高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9):148-149

[3]万寿勤,秦佑枚.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21):107-108

[4]魏凤鑫.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17(07):87-88

猜你喜欢
有效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