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初探

2017-01-15 12:40马洪梅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教学创新新课改小学数学

马洪梅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作出了全面性的规范,教学面临的要求也随之提升。显然,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教学向前发展的需求,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与创新。那么,应如何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确保教学创新的有效性并切实达成课程改革的目标呢?本文就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创新

引言: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是我国教育事业向前发展的需求,也是重要的推动力。如今,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工作正在火热的开展,一线教师们都已经投身到了教学创新工作中。但盲目的创新并不是课程改革的目标,必须找到准确的出发点,对教学手段不断的实践、完善、打磨,真正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一、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的要求

(一)明确教学目标

在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方法创新的实际要求为明确教学目标。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对“教书”与“育人”的目标加以体现,有利于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教师应对学生的知识学习需求加以满足,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及思维逻辑能力;把简单的理论学习延伸至“美育”及“德育”方面,如:教师在教授时间概念的过程中,应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稍纵即逝,还让学生认识到珍惜与把握时间的重要性。

(二)体现实际性

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需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展现出数学的实际性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新课改强调的教育侧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而不是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需要以此为出发点,实施生活化教学。

(三)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创造力提高的基点为创新性教育,其也能够具体的体现学生的全面性发展,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十分的重要。一方面,数学自身属于培养小学生良好逻辑性的关键工具,每一个问题的解题方法多种多样,只要转变思路就能够获得新的启发,为创造力的开发提供了必要的条件[1]。另一方面,数学知识的把握主要是在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方面加以体现,如:在《图形与变换》教学中,让学生对不同的变换形式加以想象,从而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其对学习的要领加以充分掌握。

二、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一)借助多媒体,化抽象为形象

教学方法的创新必须始终以为学生服务为出发点,解决他们在传统课堂上遇到的问题,提高学习效率,这样的创新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如今,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走入课堂,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学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不足而面对的学习问题,通过将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化的展示,降低了知识难度。因此,数学教师必须将多媒体作为一项常规性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起来,在促进教学创新的同时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为了让学生掌握“米”与“厘米”之间的单位换算,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这样的直观展示。首先,屏幕上各展现出一条1m和1cm的绳子,用1cm绳子截取1m的绳子,观察要截取多少次才可完成。利用多媒体展示过程,所需的时间并不长,但在课堂上开展这样的实践操作活动却是不现实的,多媒体的优势可见一斑。学生在观察下掌握了米与厘米的单位换算,也将对这部分知识点产生深刻的印象[2]。

(二)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属于关键的教学手段,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些较为有趣的内容,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如:在《重量单位》的教学中,教师可借助一些道具开展教学活动,在学生进入教室之前,借助体重秤对全部学生的体重进行测量,再利用excel表格记录所测量的体重,并向学生展现数据,通过多角度对比的手段让学生对“千克”与“克”之间的区别加以有效区分;然后借助真实场景体验,让学生全面的了解这类问题。同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教学方法创新的目的。如:在《同分母分數》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中的动画功能进行教学情境设置,以动画片《熊出没》中的动画人物作为切入点,对以下场面进行模拟:熊大将一个西瓜分成3份,平均分给熊二和光头强,求光头强得到了多少西瓜,且用分数的形式进行呈现;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的结合学生喜欢的动画片及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明了,达到了教育方法创新的目的[3]。

(三)联系实际生活,提升学生实践运用能力

数学知识是来源于实际生活的,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且数学用处非常大,只有将其合理运用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和功能。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面对数学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审题,透过表面看到本质,实现文字到模型的有效转化,且要不断创新和完善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如题,阿东和阿建在校园400跑道上朝同一方向跑步,且起始点相同,阿东跑步速度12米/秒,阿建跑步速度15米/秒,有只小狗也在跑道上,速度20米/秒,小狗先同阿东一起跑步,碰到阿建之后,又朝着相反的方向跑到阿东那里,之后又跑到阿建那里,这样一次反复下去,直到阿东和阿建跑到一起,在该过程中,小狗一共跑了多少米?针对该问题,教师要先让学生思考和探讨,教师可适当引导,提示学生该问题解决关键是小狗跑步时间对应阿东和阿建相遇时间,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快速解决问题。

三、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应当有效创新,从而适应学生对未来的发展需要,不断满足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教学目标及要求。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更加有效的手段达到直观化教学、趣味教学和高效教学的目标,从而使小学数学教学切实体现出新课改的特征,不断获得学生的接受与认可。

参考文献:

[1]时亨存.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9):220.

[2]彭思凤,华菁.浅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7,(07):98+101.

[3]宋霜红.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探讨[J].学周刊,2017,(14):109-110.

猜你喜欢
教学创新新课改小学数学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