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中年级学生对作文兴趣的研究

2017-01-15 12:40欧地卓玛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中年级兴趣培养作文教学

欧地卓玛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写作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也能综合展现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中年级是作文教学的起步和初步成形阶段,此时更加需要教师加强指导学生起步作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打好写作基础,使学生能够自由表达。小学语文教师要分析学生写作困难的成因,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积累写作素材,还要注重加强读写训练,都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主要针对怎样培养中年级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年级;作文教学;困难成因;兴趣培养

引言

新课程改革更加明确地树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让学生具有学习的主动积极性,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就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针对学生写作遇到的困境,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去解决,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更好的调动其写作积极性,提高作文水平。

一、小学中年级学生写作困难的成因分析

1.学生自身作文功底薄弱

作文内容十分贫乏,选材面太窄,许多学生没内容好写;活动很少,课余生活枯燥乏味;不会选材。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身边事物的观察体验,常常是在自己兴趣爱好的心理驱动下进行的,而且他们观察的也是一种“孩子”的视角;写法单一,尤其是开头很容易千篇一律,而结尾恰恰又容易写成总结;作文主次不明,详略不分,混为一体,容易写成“流水账”;多数学生的业余阅读时间很少。

2.教师缺乏作文教学的指导经验。

一方面,作文训练年级不衔接。各年级作文训练不衔接的现象比较严重,调查发现,三年级教师大多数是直接命题给学生写作,要求偏高,而且往往忽视写片断的练习,一下子就要求写短文。于是,年级间衔接“坡度”较大,出现断裂层。在一二年级只重视识字训练,忽视说话、写话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读写结合不紧密。在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不重视表达方法的教学,忽视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对事物的观察、分析、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忽视引导学生学习选择、组织材料和确定中心等写作方法,造成学生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或者有话难说、有情难抒,导致学生怕写、厌写[1]。

二、留心观察,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并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2]。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引导学生乐于观察、善于观察,社会生活、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美丽的大自然等,构成了学生生活的广阔空间,如果让学生稍加留意,并随时将自己耳闻目睹的、感到有趣的、印象深刻的东西用写观察日记的形式记下来,久而久之,就获得了很多写作素材,这也解决了学生作文时瞎编一气或是提纲式几句话就交差的毛病。比如在广大农村地区素材也有很多,如收麦子、赶集等,那些农家人、农家事、农家景都是他们亲眼目睹的,只有写他们观察到的实景实物,才能写得真实、具体、生动,才能激发出写作兴趣。

三、加强读写训练,激发写作兴趣

阅读与写作关系密切,对于三、四年级学生开始阶段的训练,选材是次要的,主要的是如何将自己所选的材料变成一段或几段有关联、有顺序的通顺文字,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抓住课文的读写结合点进行有效的练习,通过加强读写训练的方式,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多的写作。

1.强化阅读,以读促写

要学习课文中连句成段的方法。三年级是由句到段的过度阶段,学生刚刚接触作文,作文往往没有顺序或重点。教师这时应从有关课文入手,找到一些典型写法的基本段,写片段作文以减缓作文坡度,让他们逐步掌握连句成段的方法和规律,形成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调动写作积极性[3]。另外,还要学习课文中的观察方法。在讲授课文时,我有意识地渗透一定的观察方法:一是要按顺序。在学习《翠鸟》这篇课文时,我就抓住作者由上到下的描写翠鸟外形的顺序向学生渗透一种观察的方法。在学生基本掌握这种写作方法的基础上,再指导他们用这种写法写《小动物》这篇作文。学生在经过仔细观察后,已无需教师多费口舌;二是要抓重点。凡事都有主次之分,在观察事物时,应遵循事物的规律,根据事物的特点重点观察。

2.强化练笔,以写固读

虽然读是写的基础,但有了这个基础,不见得就能把作文写好。读和写属于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要实現两者之间的沟通,必须要让写的训练挤入阅读课堂,推行以训练为主,在写中巩固阅读知识,以促进两种能力的转化[4]。一方面,可以利用对话处,增加写的训练。人物的语言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果在人物的语言前加上适当的提示语,那就是给读者一扇探索人物内心世界的窗口;另一方面,可以抓住概括处,扩展写的训练。选入教材中,都是经过锤炼的课文,往往有一些高度概括的语句,教师可抓住概括处,扩展写的训练。例如童话故事《稻草人》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稻草人非常尽责任。”我让学生抓住“尽责任”结合课文发挥想象。通过这些咬文嚼字的训练,学生对稻草人忠诚善良、勤快、不贪玩的形象有了较深的认识。

结语

总之,小学中年级是写作的启蒙阶段,对学生而言,这是一次知识的跨跃,是个“阵痛期”;对教师而言,这是个突破口,是帮助学生培养写作兴趣,打好写作基础,练好写作基本功的关键时期。只要充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长期保持他们创作的热情,让写作训练有计划、经常性地开展,不断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其写作能力一定会有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钱俪元 . 小学“童化作文”教学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15(05):40-41.

[2]李乃君 . 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6(02):75-76.

[3]张惠 .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策略[J].吉林教育,2017(01):26-27.

[4]马艳丽 . 探究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学生作文水平[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02):55-56.

猜你喜欢
中年级兴趣培养作文教学
情境作文教学的实践探索
小学中年级识字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
灵动指尖的艺术
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浅谈中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中年级作文训练要点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