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创设情景的策略研究

2017-01-15 12:40王彦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创设情景有效策略初中语文

王彦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与创新教学元素有机融合在一起,初中语文教师们纷纷转变了引导方向,更换了教学方法,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奋斗方向,挖掘自身的内在潜能,顺势走上一条全面发展的创新之路。运用有效的创设情景策略,诱导学生感悟生活,提高学生知识水平,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出发,去除学生的抵触情绪,打消学生的认知顾虑,高效实施各项人才培养计划,这是教师必须完成的一项教学任务,也是学生学科成绩明显进步、学习能力有所提高的必要前提。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创设情景;有效策略;应用;分析

引言: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总是要求学生必须完成这样、那样的学习任务,丝毫不考虑学生是否乐于接受,是否可以消化,极大的消减了学生的自学热情,降低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学生很多想法没有机会进行表达,形象思维并不活跃,成绩的进步空间十分有限。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重新确立教学目标,认清“情景创设”的重要性,配合现代教育技术,打造优质互动平台,来刺激学生的兴奋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形成了严谨的学习态度,语文课堂教学才将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一、做好课前导入工作

众所周知,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做好课前的导入工作,直接决定着课堂的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后续的学习情况。初中生对于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动态,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原则,利用“创设情景”策略,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导入新的知识,引发学生思考,告诉学生只有保持高度的探究热情,才能进一步的提高学习质量,为真正的学好语文打下扎实的基础[1]。另外,教师再做导入工作时,还要注意导入的方式是否合理,导入的措辞是否新颖。比如,笔者在教学《春》这篇课文时就选择用课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以课文中的故事为课堂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景。笔者以故事导入:同学们,从前有一个眼有残疾的人在街头乞讨,可是他的收入并不高。不久来了一位诗人,诗人觉得盲人很可怜,乞讨来的钱物甚至连最基本的温饱都满足不了,于是诗人灵机一动,在残疾人面前的黑板上写了几行字,之后残疾人就收到了很多人的善意。这是为什么呢?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学生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笔者趁热打铁,故意让学生说说如果你是这位诗人的话,你会在黑板上写什么呢?以这样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的导入可以明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二、主动联系实际生活

中学生的心智尚未发育成熟,他们在理解重点、难点内容时无法做到感同身受[2]。比如,在学习《最后一课》时,学生很难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愤慨之情和爱国情怀,这时,教师应该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在小学时光中最后一次上课的场景,并且追问:最后一次上课过程中,老师告诉你什么,当时的你在做什么,鼓励学生积极对往事进行回忆,在学生积极回应这个问题的同时,教师应该趁热打铁,在此情景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最后一次课的情感宣泄,学生在酝酿情绪的同时,教师再结合文中写到的《最后一课》,来让学生了解到作者的感情,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用心创设有声情景

在语文教学中,对课文朗读可以创造一种有声的情景,对课文中那些优美的语句进行朗诵,可以置身作者所营造的情感意境中,教师在进行语文的教学时,应该鼓励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体会语文的文字魅力,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该学会灵活安排,每位学生的阅读量不应该过大,避免产生疲劳和厌烦心理,比如,在学习《乡愁》时,作者的感情是沉闷的、伤感的,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忧愁,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朗读,由于文中所描述的情景是乡愁,提醒学生应该调节自己的情绪,尽量按照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进行朗读,这种朗读方式可以很快使学生融入其中,仿佛自己就是作者,体会作者那一抹淡淡的忧愁。这种方式的教学,使得语文教学事半功倍,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得到极大的促进。另外,在对一些较短诗歌朗诵时,应该提醒学生注意音调的抑扬顿挫,让其充满感情的阅读,这样才能进入情景中,达到学习的目的。

四、运用媒体组织教学

媒体情景是指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一定的教学媒体,通过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中使用录像、电影、音乐等多媒体手段创设的学习情景[3]。初中语文课程中这方面可引用的资源是极其丰富的:如《乡愁》有关的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示;《苏州园林》、《南京大屠杀》、《开国大典》这些课文可以通播放相关的电影片断来再现当时情景。塞·罗杰斯说,音乐是唯一的宇宙通用的语。利用音乐使学生进入课文情景,体会感情、感受意境,是极好的情景创设方式。音乐有着特殊的激发和感染力,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音乐的魅力,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春》这一课教学中,在学生了解课文结构后,给学生放瓦格而纳的《四季组曲》中的春部,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聆听音乐,同时想象课文中的画面。在音乐的旋律中,学生仿佛置身于春天的原野,尽情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在诗词的教学中,更可以多加运用与之相对应的古典名曲来使学生沉醉在诗词的意境中,特别是中国的传统音乐本身与古典诗词密不可分,相互辉映。

五、运用故事展开想象

语文教材中有一些课文是从某些名著中截取的,对于这些课文,教师可以创设故事情景。比如《香菱学诗》这篇课文就选自《红楼梦》,教师在讲解这篇课文时,不妨给学生讲一讲《红楼梦》中其他人物的一些故事。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听故事,这样做不仅能够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

结语

总而言之,创设情景的手段和途径很多,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用心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创设各种不同的情景。使学生在情景中观察、想象和思维,促使学生智力和语文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曉丽.浅析利用情景教学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J].新课程(教研),2015(11)330-331.

[2]张红新.浅析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有效情景的构建[J].社会科学:引文版,2016(8)275-275.

[3]刘哲宁.如何创设初中语文的有效情景[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2)51-51.

猜你喜欢
创设情景有效策略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