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7-01-15 12:40谢厚兰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问题与对策数学教学初中

李丽娟

摘要:初中是数学教学的核心阶段,该阶段的数学知识点起到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对小学阶段知识的进一步延伸和巩固,也是为了升入高中后的学习打下的基础。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教育阶段,教学中的问题无疑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师需要借教育改革之机,反思教学中的不足,完善教学理念和方法,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问题与对策

引言: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实施后,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力度也进一步加强。但在此过程中,难免会由于教师对新型教学理念的认识和应用不足出现问题,导致教学效果停滞不前,陷入尴尬境地。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深入学习新课改内容,平稳的实现教育改革的这一过渡,使初中数学教学有序开展。下面笔者将从初中数学教学的现存问题出发,提出几点应对策略。

一、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在教学理念上存在的问题

我国教育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同时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的家长,常常把分数看得过于重要,以至于教育教学中常常采用填鸭式教学,而这种教学方法是和当今教育教学理念相违背的,更不用说能有效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成绩的提升。此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还存在方法落后、单调乏味的现象,教学活动千篇一律,不懂得用生动有趣的实例来引导学生学习,故此学生常常觉得数学课无趣而乏味[1]。

(二)在教学目标上存在的问题

过去,教师开展教学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获得优异的考试成绩,关注的只是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他们解题能力的高低。在这样的目标引导下,授课的形式也受到了影响,学生们将大量的时间用在了练习和记忆公式上。这样的教学理念是不科学的,将会阻碍学生的素质发展,不能发挥出数学教育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更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抵触。

(三)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备课时,很多教师的备课不是自己精心设计的,而是照搬照抄,导致教案缺乏个性、千篇一律,在实用性和针对性上严重不足。此外,教師往往对数学教学内容的挖掘不够深入,只是根据其他老师的教案生搬硬套,或者只是进行一般的教案设计,这样往往导致教情与学情严重不符,因此这样的教学设计没有实用价值;还有随意模仿、生搬硬套,很多教师为了突出自己的教学水平,看到别人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或者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自己也不假思索地进行尝试,这样往往导致盲目模仿,不对学生和教学内容等因素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不考虑不同班级、不同年级学生的差异,把他人的方法随便拿来进行使用,不仅不会提升教学水平,往往还会使学生学习效率下降[2]。

二、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对策

(一)更新教学理念

想要真正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全面改革目标,首先需要在教学理念上体现创新化和人性化。首先,必须摒弃为了应试而教育的传统观念,认识到数学教学的多面性作用。在教学中,落实人性化的教育手段,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在数学课堂上得到开发。对于学习情况不同的学生,有必要采取分层式的教育来满足他们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使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教师不能停止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研究,要在深入探索的过程中摸索出更新的教学改革道路。

(二)合理设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定对提升教学效果有重要的影响,针对当前存在的目标设定不合理的现象,在实践阶段必须根据组织教学形式的要求,将目标落实到实处。在数学课堂教学阶段学生多是跟着教师的节奏学习的,被动性比较强,很多学生容易出现疲劳的现象,因此合理设定教学目标,让学生带着目标进行学习,能起到明显的引导作用。例如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学到《几何图形》,涉及到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两种,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在同一平面内,叫做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叫做平面图形。此外涉及到扩展类知识,以几何体为主,包括:正方体、长方体和三角体等,由不同的点、线、面组成的,在具体教学阶段,需要设定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几何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各自构成要点是什么?此类教学活动能让学生有目的进行学习,在短时间内掌握知识结构,提升对知识的理解能力[3]。最终,还应加入实践环节,让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的奇妙。

(三)更新教学方法

根据数学教材内容来采用探究式、讲授式、小组讨论合作式等新型的教学模式,利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在数学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教师需要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的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与探究式学习模式相结合,在课前教师将任务分配给小组,小组内成员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配合完成小组作业。在课前将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论知识以探究式的方式进行学习和思考,课上以接受式的方式与教师进行互动学习。小组内成员的工作由教师和小组长安排,小组长可以进行轮流替换。每个小组在上课前要将组内的问题通过网上讨论组或者课前讨论进行解答,考验各小组对每一问题的理解综合能力,在课堂上提出共性问题,或个别有价值的探究问题,和老师进行共同交流思考。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maple软件让学生观察其图像的变化,真正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更重要的是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作为重点,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4]。

三、结语

总之,教师要想教好数学,就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地反思和思考,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适时地调整,拨正方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爱上学数学,当学生对某一学科知识发生兴趣的时候,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只有这样,教学工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邱乙忠.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成功(教育),2012,16(12):121.

[2]王军美.初中数学教学中概念教学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03:136.

[3]李大奎.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S4(01):49-52.

[4]杨永挺.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5(01):69.

谢厚兰

摘要:初中数学逻辑性较强,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诸多问题的思考互动中,学生基于求知的诉求不断的披荆斩棘,教师做为教学的引导者,不仅要传输数学的信息,还应结合学生的反馈为教学的创新做好准备,新时期提倡多元化的授课模式,改变以往单向化的解读习惯,更多的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听取学生的想法,并在不干预学生主体思路的情况下,及时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象化的信息,学生更加透彻的领会数学的内涵,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不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数学的感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都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问题;对策

引言:教学是一项复杂性、综合性、探究性的活动,尤其在教学全面变革的今天,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应循序渐进,引起教师的重视,传统的教学形式中惯于照本宣科,教师占据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以口头解说的形式叙述数学,新时期教师应广开言路,听取学生的意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困惑点,明晰学生的知识吸收情况,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课堂上一视同仁,建立轻松的互动空间,帮助学生树立数学的求知信心,敦促学生更加积极的融入到数学的情境分析中,以课堂的辩证或者探究,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潜能。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存在缺陷

教学模式较为僵化,教师将自己置于一个高高在上的地位,当学生课堂上表现不佳,教师就肆无忌惮的批评,忽视学生的感受,甚至只关注优生,成绩较为落后的学生只要不扰乱课堂秩序,教师就视若无睹,并不关心学生的课堂注意情况,以往教师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那么课堂上学生不听讲也是学生自己的问题,从不反省自己,师生之间的距离较大,教学处于一种枯燥的状态中,机械化的推进。

2.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和学习情况的了解

在现阶段的初中教学中,绝大多数的数学教师没有很好地将数学教学工作与思想教育结合在一起。而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偏好于数学成绩好的学生,而对于那些数学成绩差,但是始终没有放弃学习的学生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入学时同等水平的学生渐渐的两极分化。而教师的任务除了授业解惑之外,还有传道的部分。教师应该反省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注重对学生多方面考虑,而不仅仅是将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使学生和教师自己深受其害。

二、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钥匙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有特色地发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正如德国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强调了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因为学会学习是学生学习上自立自主的一个必要前提,只有学会学习,才可能创新,才可能持续发展.因此,教师应改进课堂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更要指导他们“会学”。

1.学会阅读

开始可以为学生编好阅读提纲,并指导学生“读一读、划一划”,掌握预习的方法,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

2.小组讨论

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难以掌握的内容,应引导学生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去讲。对于学生出现的差错、漏洞,教师要特别耐心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正确地表述。

3.实践操作

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特别是在图形的折叠等内容时,更应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在“试验—观察—猜想—论证”中得出结论,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让学生明白实践操作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

4.總结和反思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总结的机会尽可能地放给学生,有意识地让学生总结,同时还应引导学生解题后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养成反思的习惯。

三、案例研究

在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当前教学的大背景,在此基础上,通过阅读、课堂观察、调查和访谈等收集典型的教学案例,然后对案例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教师既可以对课堂教学行为作出技术分析,也可以围绕案例中体现的教学策略、教学理念进行研讨,还可以就其中涉及的教学理论问题进行阐释。如一位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分数应用题的综合训练时出了这样一道题:一套课桌椅的价格是48元,其中椅子的价格是课桌价格的5/7,椅子的价格是多少?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用多种方法算出了椅子的价格为20元。正当教师准备小结时,有学生提出椅子的价格可能是10元、5元……这时,教师不耐烦地用“别瞎猜”打断了学生的思路。课后学生说,假如一张桌子配两张椅子或三四张椅子,那么,椅子的价格就不一定是20元了。通过对这一典型案例的剖析以及对照案例检查自身的教学行为,教师们认识到,虽然我们天天都在喊“关注学生的发展”,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却常常我行我素,很少考虑学生的需要,很少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

四、数学活动的体验之中发展智力

《整式的乘法》是七年级上的重要内容,它是初中阶段数学运算的重要基础,其中包括的基本运算很多,如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在此阶段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当然直接告诉学生运算法则,然后死记硬背也能让学生开展计算,这样的教学也容易简单的多,但是这样的教学效果是暂时的,不持久的。我在课堂上组织学生通过观察一系列的式子,让学生猜测其中可能包含怎样的运算法则,然后再验证同学所作的猜测,整个过程始终让学生交流,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对于知识的把握有实际理解何感受,由于这样的授课方式,在我讲到《积的乘方》这一节课时,学生已经学会了“观察——猜测——验证”这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方式。通过这些数学活动,学生对知识的产生有一个直观、清醒的知识体验过程,虽然我从没让学生默写背诵过这些公式,但是这些公式却在学生心里扎下了根。

结束语

总之,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学习,不墨守成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注重教学积累和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师个人综合素质,才能顺应教学发展的需要,取得预期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吕含贞. 谈交往互动在课堂中的构建 [J]. 课改纵横,2007(09).

[2]何振中,洪涛.新课程理念下的交往互动摭谈[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03).

[3]李素芹.交往互动创建高效课堂[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9).

[4]王海涛.中学学数学课堂互动式 教学的尝试[J].现代阅读,2010(06).

猜你喜欢
问题与对策数学教学初中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