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2017-01-15 12:40姚荣江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新课程小学数学

姚荣江

摘要:生活化教学是新课程改革非常注重倡导的教育理念,如果教学活动脱离了生活实际,学生面对抽象枯燥的知识无法产生学习兴趣,只有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充分结合起来,从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小学数学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促进教学生活,做到教学内容生活、教学方式、教学应用、作业设计等方面的多样化,促使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紧密融合,实现活跃高效的数学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引言

由于我国正在进行教育改革,传统课堂教学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为了充分挖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小学数学教师应组织生活化教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化为生动有趣的事物。生活化数学教学,核心就是把数学问题生活化,用生活的眼光看待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把学习过程和实践过程结合起来,从而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1.教学观念落后

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很多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也比较落后。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把教学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数学思想上面,但是部分教师片面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只用成绩来判断教学效果,忽略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要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开创全新的教学局面,生活化教学就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革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2.教学方法有待创新

由于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使用的教学方式比较落后。小学生年幼,大多活泼好动,如果一直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而且学生大多是被动接受知识,学习效率很难提高。因此,對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迫在眉睫,而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教师要学会利用这个方式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1]。

3.师生交流缺乏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大多是由教师一人主导,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学生没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教师也很少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由于教师无法通过互动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真实接受程度,所以这样的教学也难以获得好的效果。通过生活化教学的运用,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了亲切感,教学模式变得更为开放,师生之间也就有了更多的交流互动的机会,从而改变以往不利的教学局面。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1.教学内容生活化

小学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和枯燥的,但实际上很多都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选用生活化的内容,通过分析生活实际案例来讲解数学知识,当学生面对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就会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按比例分配”时,就可以让学生思考自己家里最近买了什么东西,哪些东西需要按比例进行计算,比如盐水这个常见的生活事物,盐水就是用食盐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调制的,经常运用到厨房做饭和清洁中,比如可以提问:“妈妈如果需要调制1:100的盐水,放入了5克盐,应该再放入多少少水呢?”这个问题就运用了生活中的内容,学生的求知欲得到了激发,更加积极的探索答案。

2.教学方式生活化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多层次高效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利用生活素材展开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创设一些学生易于接受的与学生生活经验类似的教学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入手,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境中学习知识,激发求知欲望,促进应用意识的培养[2]。如在学习“24小时计数法”时,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展示“上午9点在公园,中午12点在吃饭,以及晚上9点在睡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说出画面上的时间。然后再让学生说出“时针都指着9,为什么一个是上午9时,一个却是下午9时呢?”让学生进行思考,通过学生探究,教师引导说出答案。

3.教学应用生活化

数学来源与生活,也应该运用到生活中,小学数学教师要做到教学应用生活化,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尤其是对教师没有涉及到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3]。例如在讲解“盈亏问题”的时候,商店的盈利和亏损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就可以通过列举学生周围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讲解,“学校买来一批新书,如果给每位学生发9本书,则缺少25本;如果每人发6本书,则少7本,那么学校一共买了多少本书,学生一共有多少个?”学生在解答这个问题以后,还可以引导他们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问题,探讨如果真正遇到了该怎样处理,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4.作业设计生活化

课后作业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必要方式,但是当前很多小学生课后不爱完成作业,即使完成也是被迫式的学习,有的还随意应付,甚至是存在抄袭的现象。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也可以做到生活化,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置任务,更多地布置一些实践类的作业,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4]。比如在讲解“比例尺”内容时,当学生通过分析地图了解这个生活中重要的知识以后,在课后作业设计上可以让学生按照1:5的比例尺把课桌绘制下来,这样学生就需要做好测量、计算、绘图等工作,不但能够很好的巩固知识,也培养了其他方面的综合能力,这样的作业设计就是很好的。

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现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对接,也满足了小学生对教学趣味性的要求,提升了他们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对于今后的学习也具有奠基作用。虽然当前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只要找到生活化教学的突破点,探索出创新方式,就能实现教学与课堂的有效衔接,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丁爱华 .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13(01):97-98.

[2]应锦妍 .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20):18-19.

[3]方雁雯 .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中外交流,2016(16):190.

[4]韩兆新 . 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J].教育,2017(04):41-42.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新课程小学数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