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017-01-15 12:40李勇军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教师素质互动因材施教

李勇军

摘要:国家实行新课改后,结合素质教育观念,愈发重视学生这个学习主体,要求广大教师在课堂上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发展孩子个性。相对于原来传统的教育模式,小学语文老师需要完成一个新的职业挑战。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个性呢?我们教师要学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提高自身素质、放飞学生思想、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因材施教。

关键词:教师素质;互动;因材施教;教学方法

引言:兴趣是孩子学习新事物的主要动力,对于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可以花许多时间精力去学习了解。但是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通过学生的表现和兴奋程度,有效的激发学生的主观性和独立性。培养好小学生语文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这有利于学生下一阶段的发展进步。教育学者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个转变就是要教师挖掘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所以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运用自身文学魅力吸引学生,让学生在做中学互动互助,善用多种方式方法,逐步培养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一、提升教师素质,运用语言艺术

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教师作为语言文字的传递者,他们的语言功底直接决定着课堂的教学效果。要想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首先要让他们对老师产生好感。那么如何让教师的教学语言变得更有吸引力呢?第一,我们要不断进修学习,提高自身知识文化素养,做到“有书可讲”。第二,课堂教学语言需要科学严谨,表达的时候简练、准确、逻辑思维明确。第三,教学语言要带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达到与学生的心灵上的沟通,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1]。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第四,教学语言的生动趣味性,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教师的口语表达要风趣幽默、栩栩如生、引人入胜。比如说在讲授古诗文唐诗宋词的时候,生动的表达可以使学生很好地再造想象,让他们感受到名山大川,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体验。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娓娓道来,而又不失乏味,牵引着学生的思维思绪,畅游大千世界,产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之情。

二、打开学生思维,开展互动学习

解放天性是每個语文教师都要实施的,放飞孩子们封闭的思维,才能让他们不断地探索学习。语文课本中,语义的理解和体会不是每个人都相同的,教师需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再进行整合交流。通过互动辩论,学生会进一步加深感悟理解,发现学无止境[2]。自主互助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可以给课堂注入活力与生机。比如在教学《小马过河》的故事时,我问学生:“这个故事让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呢?”一大部分同学说做事不要害怕,要亲身经历才有正确的认识和结果。可有的同学却有不同的见解,他们认为小马本不害怕,是老牛、松鼠等的建议不同不对,才让小马不敢过河。经过大家的集体思考,最后我做了全面的总结,使学生对故事的寓意有了正确的理解。这样做,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更让他们在争辩交流中发展个性,提升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根据学生特征,实现因材施教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每个小学生的语文知识掌握程度都不同,自然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也有浓淡之分。有的孩子很轻松就可以背诵一篇文章、一首古诗,可是有的孩子费劲九牛二虎之力还是差强人意。因此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征,采用分层教学法。分层教学法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程度、学习兴趣将学生分成几个层次,每层运用不同的教育手段。这样的做法,对学生而言,不仅有利于先进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度,还有利于对后进生的精心照顾,不让其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继续保持学习热劲,一举两得。不仅如此,这样也可以适时调整教师的教学状态,减轻教学进度不一带来的压力及负担[3]。让教师保持的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愉悦的心情。

四、多样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兴趣

第一个是想象法。想象是小学语文学习的常用方法,因为许多场景我们不能带领孩子前去感受,也不能配置出相同场景。所以教师需要有感情的朗诵文章,让学生在脑中构建文章所描绘的画面。例如学习《刻舟求剑》时,让学生感觉自己乘船渡江,紧急时刻会怎样做,会不会犯糊涂?第二个是表演法。小学生从小就爱模仿,模仿电视里的动画人物等活泼角色,表演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例如学习《巨人的花园》这篇文章时,就让学生穿衣化妆扮演巨人,感受巨人分享前后的不同体验。学习到真正的快乐来源于分享。这种做法既注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实现新课标所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重要前提。第三个是搜寻法。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让学生思考搜寻有关于课文的故事点,同时阅读相关的其他童话故事,刺激兴趣,接受起来也更加容易,同时拓宽了知识面。

结束语

总而言之,提高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势在必行。小学语文是素质教育下的重中之重,学好语文对数学、英语等学科有辅助促进的功能。同时培养学生的兴趣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需要耐心和恒心,通过不断地坚持和摸索授之以渔。作为新时代的语文老师,更应该不惧艰难,努力克服实施过程中的意外情况和个例。老师是学生的领路人,是学生健康心灵的铸造师,我们要将知识的获得与兴趣的提高相结合,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参考文献:

[1]傅兰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小学语文兴趣教学初探[J].新课程学习:上,2016(08)26-27.

[2]胡丽萍.浅谈小学语文兴趣教学法的运用[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13)44-45.

[3]李丽虹.谈谈关于小学语文兴趣教学[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05)89-90.

猜你喜欢
教师素质互动因材施教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教学反思与教学的关系
中职学校如何加强教学研究分析工作
浅议高职英语教师语言基本功的提升
浅谈小学教师素质现状及提升对策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