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2017-01-15 12:40刘素敏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构建策略高效课堂小学语文

刘素敏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我们的教育目标也在发生转变,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应用科学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等都是我们构建有效课堂的方法和路径。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成为基础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也受到了阻碍,为了突破这一阻碍,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设计教学方案,以此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合理应用教学策略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活动。本文分析了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主要方法,希望本研究提出的建议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引言:

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影响下的小学语文教育质量在逐步提升,教育理论不断完善,新的学科教学方法在不断涌现,这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了基础。但是也有很多教师在组织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难以突破传统应试教学模式的束缚,在课程改革上体现出滞后性。基于此,笔者作出如下分析。

一、通过情境教學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以及课程内容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感情色彩和学习氛围的情境[1],并利用这样的客观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共鸣。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来说,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情境、问题情境、游戏化情境等多种情境,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应用情境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比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时,我就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展示春节的习俗,贴春联、包饺子、看晚会,利用学生熟悉的情境可以更好地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快速进入课文情境,切实提升小学生的知识学习效率。

二、冲破思维定势,鼓励学生进行逆向性思维

针对某一类阅读材料的理解上,学生很容易产生大众倾向化的想法,表现为一种思维定势。如果教师想要实现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就需要教师积极打破思维定势,鼓励学生进行逆向思考[2]。例如,学生在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会发现课文中女孩的遭遇与实际生活情境相差较远,无法对本课所讲述的故事产生共鸣,并且在朗读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疑问,例如:小女孩为何不捡些木柴做一个火堆取暖?或是周围的人为什么见死不救?这些问题在成人眼中或许颇为可笑,但教师对于这些问题必须认真回答。教师可以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穷人的生活状态讲述给学生,让学生想象当时穷人生活的可怜与可悲,进而使学生对小女孩的遭遇感同身受。教师鼓励学生提问,能够使学生形成多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运用游戏教学方法,实现素质培养

小学生群体所体现出来的特点就是贪玩、好动、思维活跃,游戏教学方法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是依然具有高效性的。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情感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身心发育特点,尊重其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和开发游戏教学项目。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结合语文教学任务、目标等要求,创设游戏情景,融入学科知识,继而组织学生实践[3]。在学习古文《学弈》时,这篇古文意在向学生阐明一心一意的重要性,如果教师只是使用语言向学生进行道理说明,学生可能能够理解,但是缺乏深入的内心体会。因此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游戏,教师将参加游戏的学生分为两组,然后教师进行无差别的生字教学,一组学生专心进行生字记忆,而另一组学生必须在记忆生词的同时演唱教师的指定曲目,然后由教师进行统一听写,结果显而易见。学生通过这个游戏更实际、更直观地体会到学习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

四、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读写结合

从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小学生的写作兴趣都直接和他们的阅读学习紧密相关,换言之,合理的阅读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优秀的阅读素材都是通过作家的细致观察以及合理想象而完成的,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向往,学生进行作品阅读的过程就是其潜入作者精神世界的过程,基于小学语文阅读素材的高品质,一般来说选入教材的作品具有如下特征:情节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具有逻辑性,人物形象刻画到位,这样的阅读素材一般来说会带给读者强烈的情感冲击,有利于实现情感教育和知识教育的融合[4]。而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需要一定的素材引出学生的情感爆发点,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融入阅读素材的情感表达中,优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在《新来的老师》的文章教学中,基于文章内容特点,我在指导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从人物形象研究入手,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心,引导学生捋清文章的人物描写顺序,并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提问,“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老师?看到这篇文章你们有没有想到谁?逐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阅读感受,为接下来的写作练习奠定基础。在阅读教学结束后,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开展《我心目中的老师》的命题作文写作。

结束语:

语文课堂教学的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综上,小学语文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面临着改革需求。为了促进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正确融入教改理念,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促进教学方法科学应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懂得从学生自身的特点出发,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构建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小学语文课堂,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朱玉芬,崔伟兰.以多媒体教学为抓手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2(23):52-53.

[2]周菊红.关于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尝试研究[J].学周刊,2016,10(35):128-129.

[3]孙丽娟.新课程背景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索与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6,13(06):93-94.

[4]钟海.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05):113-114.

猜你喜欢
构建策略高效课堂小学语文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