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面面观

2017-01-15 12:40徐丽梅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时态学情定语

徐丽梅

下午陪四高老师听了一堂有我校教师谢存艾老师所上的写作课。这是一堂高品质的写作课,非常值得学习和推广。

谢老师讲的是2014年的书面表达------十年后的我。上课开始,谢老师先带着学生分析题目要求:强调这次写作的题材是短文而不是这几年考的最多的书信;要求写的具体内容包括三点:家庭,工作,业余生活;还包括其他的写作内容,学生们都在她的引导下一一认真的进行审题和理解,让学生在写作之前做到心中有数。这一步非常关键!在非常认真的审题之后,谢老师没有直接进入写作环节,而是带着学生进行分析和规划;“十年后的我,大家觉得该用什么时态?”,“将来时态的基本结构是什么?”,“根据要求写作这三点内容我们大概每一点写多少词合适?”,“………”这一连串的问题,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们一开始不知道如何下手,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也有了一定的谱了。接下来,谢老师开始处理内容。她把要求的三点关键性内容分解到要求的100个词里面,大概每部分内容在30词左右,也就是说大概3-5句即可。“十年后的我,十年,用英语怎么说?”,“after ten years”,“哦,对,不过,after ten years一般用于过去时态,在将来时态中我们一般要用in ten years”(这里,谢老师没有直接否定学生的回答,通过对比讲解,使学生很快就明白了一个掌握的还不太熟练的知识点。)“十年后的我,我们刚才说了用什么时态最好?”,“将来时”。“将来时的结构是什么?”,“will do”“十年后的我,那主语应该用什么?”,“I”,“所以,I will……in ten years。就应该是我们的主要句型了。”…….,就这样,在谢老师一步一步的引导下,学生们头脑中储存的知识、模糊的知识、可用的知识都被一个一个的激活了。学生们心里也越来越感到有数了,可以下手了,自信心也开始不断的增加。 在分析第一部分:家庭的时候,谢老师仍然从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开始,从学生们知道的family到my family, a happy family, a big happy family,再到I will have a big happy family in ten years,最后学生写出了I will have a big happy family with a son.从家庭到家庭成员中的parents, son, wife, husband…….,再从I love you到I love my parents, I love my family,最后学生也写出了I will have a big happy family,I will love it very much.谢老师一直引导着学生紧扣题目,又合理的回避着那些不会写的内容,比如,在wife和 husband两个词中,显然husband很可能记不住,也很可能被拼写错。然而对于阅卷老师来说,他们并不知道考生的性别,也不需要知道,所以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在考试的时候,为了不出错,都可以写I will have a wife in ten years.再比如,有些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容易将son和sun搞错,如果实在想不起,区分不开了,可以用daughter代替,但是daughter更长,记不住的话,就用girl或boy代替。

总之,写对是最主要的写作技巧。谢老师这堂课还有一个值得学习的地方就是她并不总是让学生学习和运用简单的知识。在激活学生脑中的旧知识之后,她还会努力让他们将学过的复杂知识也尽量运用到写作中,比如,在学生写的I will have a family.她 不但引导着学生给family加上big, happy等简单的定语进行修饰,还鼓励学生加上with a child/boy/son/daughter….等较复杂的定语进行写作。 只是,作为高三学生,虽然我区的大多数学生英语基础薄弱,以写正确为第一前提,但为了鼓励个别基础好的、学习欲较强的学生向更高级的知识领域突破,教师如果再示范引领学生在名词后使用定语从句进行修饰可能会让这堂课更perfect。

谢老师在后面关于工作这一点的写作讲解时充分加大了难度。她从work hard入手进行引导,I will work hard. I will work hard with others.最后到I try my best to help others.同时,他还引导学生把 以前学过的高级词汇、短语、句型进行了复习和运用,比如:in my spare time, spend …doing, and so on.谢老师还强调过渡词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如at the same time, whats more, whats worse…..,由于我区学生英语的学情,谢老师这堂课的最大特点就是照顾了学情,深入诠释了“以生为本”的理念。“这个单词会吗?”,“你们不会,我也不会,那我们另外找个简单的可以替代的。”好几次与学生们的这几句对话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另外,谢老师这堂课并没有一讲到底,也不是全部讲完之后再让学生练习,而是边讲边让学生练,讲完一段马上让学生写一写,同时,他也到学生身边观察,区发现学生中对写的好的及时进行表扬,发现学生的问题也及时进行引导,这些动作都充分说明谢老师在课堂中是充分站在学生的角度在进行教学活动,不但有到位的“讲”,还有及时的“练”,更有有效的“导”。中国教育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让受教育者在自然状态下发展就是最好的教育。”我想,这个“尊重”,在大班級教学中,就是从“以生为本”理念开始的,谢老师这堂课就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实际,充分尊重了我区学生的这种自然状态,所以,学生们在这种“自由”、“自然”的课堂氛围中,能力也就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猜你喜欢
时态学情定语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超高清的完成时态即将到来 探讨8K超高清系统构建难点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被名字耽误的定语从句
过去完成时态的判定依据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现在进行时
过去进行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