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研究

2017-01-15 12:40卢新梅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运用

冷富云

摘要: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任务,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词汇、阅读及写作的学习,起到了前提和基础的作用,所以提高识字教学质量就是非常重要的。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引入情境教学,通过创设游戏化情境、生活化情境和活动情境,建设情景化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运用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情境化课堂;意义;运用

引言

语文教学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性学科,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就是一个从识字、阅读到写作完整过程,识字作为首要环节,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在传统的识字教学中,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落后,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必须创新和优化教学模式和方法,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从根本上提升识字教学水平。

一、情境化课堂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意义

1.激发学习兴趣

在情境化课堂当中,如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旋律优美的音乐、趣味形象的视频动画、引人入胜的故事等,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能够与小学生追求新鲜事物的性格特点相贴合,进而使其能够之中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

2.降低学习难度

传统的识字教学,教师主要是通过单纯的反复抄写以及“死记硬背”的方式,不仅导致学生无法准确理解字的结构、内涵,而且容易导致小学生丧失对识字学习的兴趣。通过情境化课堂,教师能够充分运用学生的想象力,采用形象记忆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到汉字之间的联系,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学生的记忆难度,同时也帮助其学会灵活运用汉字。

3.引导学生思考

情境化的课堂下,教师通过结合识字教学的具体内容,创设与之相关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通过进入教学情境,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与以往所学知识,采用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式完成汉字学习,亲自感受到学习汉字的乐趣,有效培养了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1]。

二、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运用

1.创设游戏情境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尚浅,自我约束能力弱,再加上课堂知识本身比较枯燥难懂,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也是很常见的。在识字教学中,应该精心组织设计教学过程,将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游戏引入到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快的融入到教学情境中[2]。比如“摘苹果”,刚开始我先在黑板上画出一颗大大的苹果树,然后将提前剪好的若干个苹果卡片贴在画好的苹果树枝上,然后在每张苹果卡片上写上生字,然后大家开始比赛摘苹果,具体比赛规则为:任意选择一张苹果卡片,指出其中的生字,正确的读出来,并且依次组词、造句,顺利完成便可以摘得一个苹果,大家自由组成小组,然后比赛,最后看哪一组摘到的苹果最多就获胜。活动开始后,大家的热情异常高涨,积极踊跃的参加,一会的功夫,苹果树上的苹果就被摘完了,最后我为摘最多苹果的小组同学依次颁发了“识字小能手”的称号,并鼓励大家像这些同学学习。在这次的游戏教学情境中,大家通过相互学习掌握了更多的生字,记忆深刻,也对其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掌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教学活动在融洽和谐的氛围中结束,课堂效果自然比较理想。

2.创设生活化情境

生活处处皆学问,知识来源于生活,如果能在语文识字教学中将生活元素引进来,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学生对自己本身比较熟知的情境自然是充满着极大的兴趣[3]。比如在学习“男”这个生词时,这个字属于上下结构,并且由一个日字和一个力字组成,在过去,劳动人民顶着烈日在地里干活,要耗费很大的体力,这就需要男性很大的力气才可以。所以说,我们这个字也就可以这样理解:在日字下面加上力字就组成了男字。又比如我们在学习“操”字时,可以联想到我们平时做广播体操时,很多动作都会涉及手部运动,然后再由此联想到同类型字,比如“澡”,洗澡我们要用到水;“燥”,在夏天天气非常炎热时,让人感觉火辣辣的,这时会说天气很干燥;“躁”,人的脾气很火爆,到了一定程度,人感到很烦闷,就会有一些脚部的大幅度动作,所以说某人脾气很暴躁。通过这类教法,学生通过对生活中本身就比较熟知的东西将会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很容易就找到了这些字的读法和用法,并且在老师的进一步拓展和引申中,学生们认识的字也就更多了, 知识面也变得更加开阔,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3.创设活动情境

小学低年级学生天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外界的事物充满了无限的兴趣,他们刚刚进入到小学班集体中来,对于新环境比较陌生,如果能在教学中创设活动情境,不仅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有助于增进大家的感情,让大家互帮互助、共同提升[4]。比如在教学中,我组织了大家来开展了讲成语故事的活动,说明成语的真正含义以及揭示怎样的道理,大家都纷纷举手参加,有的讲了“亡羊补牢”的故事、有的讲了“指鹿为马”的故事……大家在这种你听我讲的教学氛围中,不仅认识了很多生字词,同时还学会了知识资源的互相分享。再比如我还组织了成语比赛,拟定了“花”这样一个主题,然后让大家纷纷围绕这个主题来开动脑筋,说出和“花”有关的成语,大家经过思考,不一会说出了很多相关的成语,比如“万紫千红”、“争奇斗艳”、“花团锦簇”等等,这样大家学会了更多的生词,收获颇丰。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符合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接受能力,善于创设教学情境,丰富和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學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自主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更好的促进识字教学活动的开展和进行,全面提升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水平,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冯景 .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J].课外语文,2016(22):40

[2]金洪艳 .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J].新课程(小学),2016(10):142.

[3]张文涛 . 小学语文情景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研究[J].中华少年,2017(09):113-114.

[4]李林 .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J].课外语文,2016(08):93.

卢新梅

摘要: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小学阶段学生的认字量较少,严重的制约了学生的语文理解,学生难以基于对文字的认识去自主阅读,语文的诸多信息都难以顺利的导入,而传统的识字教学中,教师采取机械化的形式,逼迫学生进行死记硬背,课堂上采取直观的考察形式,带给了学生较大的压力,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也经常出现写不出来,写错,混淆等问题,新时期的语文教学正在循序的变革,识字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第一步,可选择情境构建的形式,引领学生走进虚化的文字空间中,感受文字语言的魅力,夯实识字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

引言:语文情境可借助教材的内容展开,同时融合学生喜欢的趣味元素,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生徜徉在语文的情境环境中,拓展视野延伸想象空间,对语文的理解由浅入深。教师应主动构建与学生的沟通平台,选择与教材核心内容息息相关,又契合学生认知范畴的情境信息,以文字的信息延展,构建故事性、动态性的虚拟场景,打破课堂的时间与空间限制,促使学生对文字的记忆更加深刻,理解更为透彻。

一、游戏情境、风景情境

教材中已经设定了识字内容,教师以此展开计划,可依托教材的核心要素,构建文字的情境空间,同时教师应明确学生的喜好,使得识字从抽象的形式变为直观,从枯燥的形式变为有趣,让任务型的识字教学,逐渐的转化为学生主动的识字参与,学生喜欢游戏,当文字被拆分成游戏的形式,学生们能够快速的走进文字的情境世界中,摸索文字的构成规律,感知文字的韵律,从而对语文的记忆更加深刻。比如说在某一识字教学课当中,教师需要完成“情、请、清、晴、蜻、睛”等形声字的教学,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将文字串编成一个趣味横生的小故事,并利用转盘游戏的方式向学生讲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帮助其完成形声字的学习。在此环节当中,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现了一幅夏日荷塘风景图,要求学生说出风景图当中的事物,包括池塘、荷花、蜻蜓、太阳等。此时,教师将引入一个名为青青的小朋友作为故事主人公,告知学生今天将邀请这位小朋友与大家一起郊游。郊游过程中看到的第一个风景即为清流。此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明确清字的偏旁即为三点水,利用识字转盘将青与三点水拼凑成清字,而清水具有一定的清洁作用,教师因此可以要求学生使用清字组词。在第二站青青看见了太阳并眯起了眼睛,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记忆太阳是晴字的偏旁,并利用晴字组词。之后,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只眼睛再将其竖放,并在旁边写上目字,帮助学生正确把握目字旁,并使用识字转盘将目与青拼凑成睛字,引导学生记忆目与眼睛有关,强化睛字的记忆。在这时教师需要插入一张蜻蜓的照片,并使用识字转盘将青字与虫字拼成蜻字,告知学生蜻蜓是捕捉蚊虫的能手,鼓励学生请蜻蜓到家中做客,进而顺势完成请字的讲解,并引导学生使用请字进行组词。郊游结束了,学生们的心情非常愉快,可知情字与心有关,因此可以组词心情、友情、亲情等。

二、借助多媒体进行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和阅读教学以及写作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模拟情境的方法有多种,要结合不同学生群体的兴趣爱好综合考虑分析。如在进行《山村怀咏》识字教学过程中,文章内容如下“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其内容十分简单,但文章中涉及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字词的识字教学,如果让学生单纯的记忆背诵,学生很快就会将字忘掉。而在上课之前,利用多媒体播放《数鸭子》的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观看完毕后教师让学生预习文章,然后在黑板上写书阿拉伯数字的1、2、3、4、5、6、7、8、9、10。然后让学生讨论,通过阅读文章,能不能找到和黑板上阿拉伯数字相对应的数字呢?教师先举例,找到了文章中的“一去二三里”的“一”对应的“1”,接着让学生讨论,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找出其中对应的数字,加深学生的记忆,然后再进行其他较难文字的教学。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一下子提起学生注意力。

三、需不断增加情境互动

在情境化课堂当中,教师需要不断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逐步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了解学习重点和难点。而利用互动性极强的趣味游戏创造情境,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完成识字教学,同时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性,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当中。比如,在讲解“人”“大”等字时,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上台摆出汉字的造型,让学生“动起来”,此时,教师也可以适当引入哲理教育,利用人字一撇一捺的支撑结构,引导学生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加加减减”的游戏将汉字与汉字之间的联系串联起来,如教师可以给出一个“日”字,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加一笔变成一个新的汉字,比一比谁写出的汉字最多。此游戏将在无形之中帮助学生完成对以往知识的回顾复习,同时也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完成更多汉字的记忆与学习。

四、利用故事和开展识字教学

通过在课堂上融入有趣的故事和游戏,为小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例如在进行动物名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例如狮子、兔子、乌龟、大象等,用图片先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回答每个图片叫什么名字。然后在提問学生是否知道这些动物的名字该如何写,学生陷入沉思,然后教师在黑板上将动物名字写出对应动物图片,教会小学生这些动物名字改如何写。在结尾复习过程中,采用“你比我猜”的游戏。以小组形式,一名学生手拿打乱的图片,随机让学生抽取一张,让另一名学生写出这个动物的名字,如果写不出,对方交换,再写不出,由小组成员提示,最终给予正确率最高小组奖励,表现差的小组表演节目,通过这种形式,一方面能够增加学生对汉字印象,同时,通过游戏和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增加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建设情境化的课堂是有比较重要意义的,与比较真实的案例相结合建设出相对的教学情境,把情境当中的教学互动增多,适时的给学生们做出鼓励性的评价,以此来提高小学生们对汉字进行运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飞.小学语文情景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13):113+118.

[2]董晔.关于做好小学语文课堂识字教学的几点见解探究[J].赤子上中旬,2015,(04):205.

[3]李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快乐识字的实践教学方法研究[J].科技视界,2014,(25):236+242.

猜你喜欢
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运用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分析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