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钩端螺旋体病的防治

2017-01-16 06:59武志军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9期
关键词:病料螺旋体血清型

武志军

(山西省大同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山西大同 037000)

犬钩端螺旋体病的防治

武志军

(山西省大同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山西大同 037000)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一群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急性或隐性感染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犬感染后的潜伏期为5¯15天。病的特征为:短期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母犬流产和出血性素质等。剖检可见肺充血水肿,肝肿大、肾肿大。确诊还需进行实验室检查。防治用青霉素和双氢链霉素效果较好。

犬 钩端螺旋体 治疗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一群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急性或隐性感染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以短期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母犬流产和出血性素质等。本病为世界性分布,尤以热带、亚热带地区多发。犬感染后的潜伏期为5~15d。剖检可见肺充血水肿,肝肿大、肾肿大。确诊还需进行实验室检查。防治用青霉素和双氢链霉素效果较好。

1 病原体

迄今,全世界已发现钩端螺旋体有19个血清群、180个血清型。引起犬感染发病的钩端螺旋体主要是犬型和出血黄疸型钩端螺旋体,其他血清型也能感染犬。猫血清中虽然也可以检出多种血清型钩端螺旋体的抗体,但对猫的致病性不大。本菌为纤细、螺旋弯曲、革兰氏染色阴性菌,具沿长轴方向滚动式或横向屈曲式运动。镀银染色法着色佳,用暗视野或相差显微镜观察活体菌效果最好。本属菌为有机化能营养性,生长需要碳长链的脂肪酸、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严格需氧,人工培养的培养基常以林格氏液、磷酸盐缓冲液或井水为基础,加入7%~20%的新鲜灭活的兔血清或牛血清白蛋白、油酸蛋白提取物V组分及吐温80。通常多用柯索夫培养基或切尔斯基培养基,在28℃~30℃下培养1~2周,用液体或半固体培养基培养的效果良好。本菌生化反应极不活泼,不发酵利用糖类,而糖类也不足以维持菌的生长。菌的抗原结构有两类,一类为S抗原,位于菌体中央,当菌体表面的P抗原,为凝集原,属脂多糖,具有群和型的特异性。本菌对自然界的抵抗力较强,但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弱。在污染的河水、池水和湿土中可存活数月,在尿中存活28~50d。对热、日光、酸碱等很敏感。人和动物致病的多属似问号钩端螺旋体类,其能产生一种具有溶血活性的神经鞘磷脂酶C及对淋巴系统有破坏作用的内毒素。似问号钩端螺旋体现有14个血清群、150个血清型。

2 流行病学

钩端螺旋体的自然宿主十分广泛,几乎所有温血动物都能感染,而啮齿类动物尤为鼠类是最重要的自然宿主,多呈健康带菌,形成疫源地,从而提供了本病广泛传播的条件。宿主和带菌动物长期从尿排菌。传播多通过污染的水、饲料经黏膜、皮肤感染,经交配、损伤等途径也可感染。一些吸血昆虫和节肢动物也是本病重要的传播媒介。犬、猫感染后,病菌定位于肾脏,无论发病或不发病都能自尿液排菌相当长的时间,从而广泛地污染环境、笼舍、饲料和水,直接或间接地传播扩散,即使体内存在抗体仍能间歇性地随尿排菌数年。本病在犬、猫有明显的季节性,一是表现在发情交配季节,二是春秋季节发病多。公犬和仔幼犬发病率要比母犬、老龄犬高。

3 临床症状

犬感染后的潜伏期为5~15d。在临床上多出现急性出血型、黄疸型和血尿型三类。

(1)急性出血型:病早期体温升高到39.5℃~40℃,表现震颤和广泛性肌肉触痛,心律不齐,发喘乃至呼吸迫促,食欲减退甚至废绝,精神委顿。继而出现呕吐、鼻出血、便血等出血症状,随即精神极度萎靡,体温下降以至死亡。死亡率高达60%~80%。

(2)黄疸型:潜伏期5~15d。病初体温升高到39.5℃~41℃,持续2~3d左右,食欲减退,间或发生呕吐。随后出现可视黏膜甚至皮肤黄疸,出现率约25%以上;严重的全身呈黄色或棕黄色乃至粪便也呈棕黄色。重病例,由于肝脏、肾脏损伤而出现尿毒症病状,口腔恶臭、昏迷或出现出血性、溃疡性肠胃炎症状,转归多死亡。

(3)血尿型:有些病例主要出现肾炎病状,表明肾脏、肝脏被入侵的菌严重损伤,招致肾功能和肝功能机能障碍,从而出现呼出尿臭气、呕吐、黄疸、血尿、血便,脱水甚至引发尿中毒等症状。

猫能感染多种血清型钩端螺旋体,从血清中可检出相应的特性抗体,但在临床上仅可见到比较的肾炎、肝炎症状,几乎见不到急性病例。

4 病理变化

尸体可视黏膜、皮肤黄染,有尿臭气味。剖开后可见到浆膜、心包膜、黏膜黄染和出血点,口腔黏膜、舌有溃疡灶。肺充血水肿,肝肿大、色暗、质脆。肾肿大、表面有出血点和小坏死灶,慢性病例的肾脏萎缩和纤维性变性。胃肠黏膜有出血点,肠系膜淋巴结出血、肿胀。

5 诊断

(1)病料采取与检查程序:通常在生前采取临床发病1周后的血液、脊髓炎,发病后1周至数周内的尿液,以及病死剖检时采取膀胱尿液、肾脏、肝脏等病料。组织病料要先制成匀浆悬液,污染病料要在培养基中加入5-氟脲嘧啶100~400μl/ml或新霉素25μl/ml,以抑制杂菌生长;也可加入两性霉素B 2~5μl/ml,或制霉菌素50μl/ml,以抑制霉菌生长。

应该注意的是病料直接镜检和分离培养等的检出率较低,为了提高检出率应重视如下几点:a.应采取体温升高期(菌血症期,约1周左右)的抗凝剂和脊髓液作标本;b.应采取1周病程以后的尿液作标本,中性或弱碱性尿液标本的检出率高;c.应采取濒死或刚死不超过1~2h的肾、肝组织,制成1:5~10的匀浆悬液经低速离心后取沉淀作标本。d.选择未经抗生素治疗的病例采取病料标本。e.所有病料标本必须在采取后2小时内进行检查。

(2)直接镜检:a.暗视野镜检:将新鲜的血液、脊髓液、尿液和新鲜肝、肾组织悬液制成悬液标本,在暗视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可见到运动的菌,如将病料做低速离心集菌后取沉淀制成悬滴标本观察效果更好。b.涂片染色镜检:取病料做姬姆萨或镀银染色法(钩端螺旋体全染色法)后镜检,可见着色菌体。

(3)分离培养:取新鲜病料接种于柯托夫或切尔斯基(培养基)(加有5%~20%灭能免血清),置于25℃~30℃下培养,每隔5~7d用暗视野检查1次,初代培养甚至需要长达1~2个月。

(4)动物接种:取病料标本腹腔接种14~18日龄地鼠,体重250~400g;乳兔,体重150~200g;幼豚鼠或20~25日龄仔犬,剂量为1~3ml,每天测体温、观察1次,每2~3d称重1次;接种后第1周内隔日采血做直接镜检和分离培养。通常在接种后4~14d出现体温升高,体重减轻,活动迟钝,食欲减退,黄疸,天然孔出血等症状,然后将病死、濒死和不发病的迫杀,进行剖检、采取膀胱尿液和肾脏、肝脏组织进行镜检、分离培养,并做出判定。

(5)血清学检查:动物在感染后不久即可在血清中检出特异性抗体,且迅速升高,持续很久,常用的方法如下。

①玻片凝集试验:简便实用的是染色抗原玻片凝集法。抗原有单价与单价与多价两种,多为10倍浓缩在以1:10血清稀释度进行检查时微量凝集试验的符合率为87.7%。

②显微凝溶试验:当抗原与低倍稀释血清反应时,出现以溶菌为主的凝集溶菌,而随血清稀释度增高,则逐渐发生以凝集为主的凝集溶菌,故称之为凝溶试验(也可称为显微凝集试验或微量凝集试验)。本法既可用于检疫定性,也可用于定型。抗原为每400倍视野含50条以上的活菌培养物。滴度判定终点以血清最高稀释度孔出现50%菌体凝集者为准。如果康复期血清的抗体滴度比病初期血清的高出4倍以上,或单份血清滴度达1:100以上有诊断意义。

③补体结合试验:补反抗体在感染发病后2~3d即出现,持续时间较长,故对病的早期诊断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有价值。抗原为多价抗原,由每400倍视野含100条菌体液经洗涤后10倍的菌体提取物制成。样本血清滴度在1:20以上者,或双份血清滴度升高4倍以上者判为阳性。

6 治疗

青霉素每千克体重4万~8万u,每天1次肌肉注射;双氢链霉素每千克体重10~15mg,每天2次肌肉注射,效果都很好。通常先用青霉素治疗2周,待肾功能好转后再用双氢链霉素治疗2周,可消除病兽带菌、排菌。病犬治愈率可达85.2%。

7 预防措施

首先要消灭传染源,如通过检疫及时处理阳性和带菌动物,扑杀鼠类,通过消毒等措施净化环境等;其次是进行预防接种,犬通常用双价钩端螺旋体甲醛灭活氢氧化铝吸附疫苗,首次注射1ml,间隔2周做第2次注射,免疫期为6个月以上。

猜你喜欢
病料螺旋体血清型
FDA批准15价肺炎疫苗Vaxneuvance预防6周龄至17岁人群侵袭性肺炎球菌病
广州市鼠类动物钩端螺旋体的感染调查
东莞地区B群链球菌的血清型与多位点序列型的分析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控
一例混合感染猪病病原的实验室检测
副猪嗜血杆菌河南分离株的优势血清型和毒力基因研究
基层兽医猪病料常用采集操作技术
猪圆环病毒2 型与3 型混合感染的PCR 检测
遵义市犬钩端螺旋体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常德地区鸡场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