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次畜禽抗体监测所引发的思考

2017-01-16 10:24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12期
关键词:血样免疫抗体畜禽

(江苏省海安县墩头畜牧兽医站,江苏海安 226691)

2017年6月笔者对海安县墩头镇部分养殖农户饲养的散养鸡(鸭)禽流感和生猪猪瘟、口蹄疫、蓝耳病免疫抗体水平进行了一次监测,现根据监测结果的分析以及引起的思考报告如下:

1 抽检畜种和检查份数

此次抗体监测共随机抽取29户生猪养殖户112份血样,8户散养鸡(鸭)40份血样。

2 结果分析

2.1 散养鸡(鸭)

(1)散养鸡(鸭)40份,合格数为38份(含位于临界值24,5份),占95%。其中23、2份占5%;24、5份占12.5%;25、3份占7.5%;26、8份占20%;27、8份占20%;28、14份占35%。

(2)抗体离散度为“1”的3户,22份血样;抗体离散度为“2”的3户,16份血样;抗体离散度为“3”的1户,2份血样。

2.2 生猪

生猪血样112份,涉及29个场(户)30个批次。结果显示:

猪瘟阳性数112份,阳性率为100%,全部合格;

猪口蹄疫阳性数103份,阳性率91.96%,其中一户两个批次,猪口蹄疫首免后一个批次阳性率为95%、一个批次阳性率为80%;

猪蓝耳阳性数112份,阳性率为100%,全部合格。

3 原因分析

3.1 散养鸡(鸭)

(1)未按免疫程序进行,经调查某户2017年上半年未程序进行Re-6/Re-7/Re-8的免疫接种,与最后一次免疫间隔了5个多月,合格率仅为66.67%。

(2)注射剂量不足,经调查存在鸭免疫注射时剂量不足,按推荐程序鸭或鹅首次免疫接种H5N1亚型(Re-6株)禽流感灭活苗剂量应为0.5ml/羽,二次免疫接种剂量为1ml/羽,以后成年鸭或鹅剂量为1.5~2ml/羽,而防疫员在具体操作时仅注射0.5ml/羽,导致免疫抗体低下,且抗体的离散度大。

(3)协同活疫苗产生的抗体水平高且离散度低,经调查8户中有7户在免疫接种H5N1亚型(Re-6株)禽流感灭活苗的同时使用了rHL5-6新禽二联进行饮水,抗体结果均为28。

3.2 生猪

(1)部分免疫猪群处于亚健康状态或在接种后发病。

(2)在免疫接种期间饲料中添加使用氟苯尼考等药物。

(3)使用连续注射器,放空枪。

4 引发的思考

导致畜禽免疫失败的原因很多,通过此次免疫抗体监测可归纳为常见四大因素:

4.1 疫苗因素

(1)疫苗本身的保护性能差或使用非法生物制品,从而导致接种后免疫抗体低下。

(2)疫苗毒(菌)株与田间流行毒(菌)株血清型或亚型不一致,或流行株的血清型发生了变化,或疫苗选择不当甚至于用错疫苗。

(3)疫苗运输不当,在运输途中没有使用冷藏设施,或包装受损,从而造成疫苗受污染或失效。

(4)疫苗保存方法不当,未按疫苗说明书标明的保存温度进行保存,该冷冻的冷藏保存、该冷藏的冷冻保存,导致疫苗失效。

(5)使用失效或减效的疫苗。疫苗稀释后未及时使用,尤其集中在灭活疫苗拆封后接种过程或饮水时间过长,造成疫苗失效或减效。饮水免疫前没有有效的断水,导致饮水量过大而造成疫苗效力下降;饮水器使用了金属制品(特别是铁离子)等使疫苗效力降低。

(6)使用过期、变质等质量存在问题的疫苗。如:疫苗瓶破损、瓶盖或瓶塞密封不严或松动;疫苗瓶无标签或标签不完整等。

(7)不同类疫苗之间的干扰作用。猪瘟单苗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江西株),新城疫苗与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同时使用时会相互干扰,因此使用间隔不少于一周,传染性支气管炎与传染性喉气管炎的使用间隔不少于一周,在使用脑脊髓炎疫苗前后两周都不应用其他疫苗。

4.2 动物因素

(1) 接种活疫苗时动物体内含有较高的母源抗体,对疫苗产生了免疫干扰。

(2)接种时动物已处于潜伏感染或患病、瘦弱、怀孕后期、吮乳畜禽,或免疫器官发育不全的畜禽,不宜免疫接种,待其体质好转、分娩结束、病愈后再进行防疫。

(3)动物群中有免疫抑制性疾病或有其他疫病存在,使免疫力暂时下降而导致免疫失败。如鸡群患传染性法氏囊病、鸡贫血性白血病、饲料霉变等也能导致畜禽免疫抑制。

4.3 环境因素

(1)当畜禽处于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寒流、强光、嘈杂、拥挤等应激状态时,均会影响免疫力的产生。

(2)平时不注重消毒、封锁,外来人员、车辆随意进出的畜禽生产场、院易遭病原污染,或在接种时由接种人员及工具带入病原体,在疫苗接种后,尚未产生免疫力时,动物已早期感染或遭受强毒株攻击。

4.4 人为因素

(1)未制定因地制宜的科学免疫程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部分养殖户未根据当地动物疫病流行和本场疫疾病发生的特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而是根据自己的意愿,想接种什么就接种什么,随意增减防疫次数、疫苗种类及剂量。

(2)未按免疫接种操作程序实施,主要表现:一是免疫剂量不足或超剂量使用:疫苗稀释错误或稀释不均匀,接种量不足,接种有遗漏;打“飞针”或注射器漏液,针头过粗引起药液倒流或进针角度不正确,致使注射剂量不准;点眼、滴鼻免疫时,药液没有滴入眼、鼻内,或未待药液完全吸入后已放手,致使畜禽甩头时疫苗损失或漏防。二是免疫接种途径或方法错误,动物免疫接种的途径有点眼、滴鼻、饮水、喷雾、注射、刺种等,采用哪一种方法给动物接种是根据疫苗类型及抗体产生的形式决定的,不采取正确的接种方法,则不能产生坚强抗体。

三是不注重免疫接种的无菌操作或消毒,没有做到一畜一针,针头未及时更换和消毒,引起疾病水平传播;饮水免疫时水中含有氯及其他消毒剂,防疫器械内残留有消毒剂等。

(3)免疫期间不当使用药物。某些治疗传染病的药物有免疫抑制作用,如:抗生素药物氟苯尼考、庆大霉素、头孢噻呋、敌菌净、金霉毒等,抗寄生虫类药物莫能菌素、盐霉素、克球粉等,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泼尼松等,如地塞米松对鸡新城疫免疫接种效果有一定影响,会降低鸡新城疫免疫力。如实在需要提高机体的免疫应答,可考虑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黄芪多糖、灵芝多糖、左旋咪唑等对免疫有增强效果的药物。

(4)畜禽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免疫失败。一是畜禽免疫接种期间要保证全面的饲料营养,保持畜禽生活环境的清洁,营养不良及饲料中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可影响免疫球蛋白的产生,从而影响畜禽的免疫力。二是维生素E及微量元素硒的缺乏及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可造成免疫抗体水平低下。三是养殖密度过大、栏舍潮湿、通风不良等因素均可影响畜禽的免疫效果。四是接种时未逐头标记,造成漏防或重防。

5 免疫注意事项

(1)养殖场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组织实施。各养殖场按照畜禽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病情况、流行等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实施。同时考虑母源抗体(MDA)的影响,最可靠和可行的方法就是通过血清学检测方法来测定母源抗体的消长,确定免疫接种的最佳时机。如果首次免疫接种时抗体的阳转率与抗体的阻断率呈明显的负相关,即免疫前抗体水平越高(体现为阻断率的上升),免疫效果越差。当母源抗体的阻断率高于70%时,免疫很难奏效。

(2)在畜禽健康时免疫接种。在确认畜禽健康的免疫,不能把免疫接种当作任务而敷衍了事;对有病,瘦弱,待病畜完全康复后再进行免疫接种;母猪在怀孕后期注射O型口蹄疫油乳剂灭活苗,有时会造成流产或死胎,因此,重孕、哺乳或不足月龄(不足20d)的牲畜不予注射,母猪产后或乳猪断奶后再按规程补注;由于目前部分养殖户在猪群发病或保健时都进行自购药品,因此在免疫接种前,要详细了解畜主用药情况,以防畜主长时间、大剂量使用一些免疫抑制药。

(3)疫苗按照要求运输和保管,养殖场将疫苗冷冻或冷藏在冰箱内;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用冷藏设备贮藏,要用冰袋压放,避免日光直射;疫苗注射前要充分摇均,瓶口消毒后再启封。

(4)注射部位要准确,疫苗必须注入肌肉内,不要过浅;切不可注入脂肪或皮下;要避开血管和神经干。

(5)出现防疫反应及时处置。由于个体的差异,有的牲畜可能出现减食,呕吐,轻度体温反应,这为正常现象,一般2~3d便可自愈;如出现呼吸困难,循环障碍,畜体僵直或休克,要立即注射0.1%肾上腺素解救。对因注射肾上腺素发生过敏反应出现假死,僵直,休克的牲畜应及时抢救,对症治疗。

(6)制定抗体监测计划,定期监测。养殖场制定详细的抗体监测计划,定期检测,对抗体不达标的群体及时补免,确保所有畜禽均在免疫保护期内。

(7)对政府聘用的村级动物防疫员仍需加强培训,提升其防疫技能,提高从事动物防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参与文献

[1]蔡宝祥.实用家畜传染病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2]陆承平.兽医微生物学,(第四版)[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血样免疫抗体畜禽
2017—2021 年湖南省规模养禽场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监测
2021年上半年凉山州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效果的评估与分析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血常规样本采集时间、分装时间及放置时间对患儿凝血发生率的影响
黔南州2018-2020年H5亚型禽流感免疫抗体检测与分析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枫叶
2019 年平顶山市主要猪病免疫抗体水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