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配合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有效性分析

2017-01-17 14:42宋文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8期
关键词:置换术髋关节出血量

宋文杰

(辽宁省鞍山市长大医院,辽宁 鞍山 114000)

手术室护理配合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有效性分析

宋文杰

(辽宁省鞍山市长大医院,辽宁 鞍山 114000)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配合应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8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的收治时间为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将68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4例患者,对照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观察两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血压水平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血压水平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实验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护理配合应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性较高,能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手术室护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有效性

骨关节疾病主要包括退行性关节炎、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骨质增生、风湿性关节炎及股骨头坏死等,骨关节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骨骼出现了病变,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关节肿痛、僵直、活动艰难、骨刺等[1],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针对骨关节疾病,临床中一般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在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过程中,有效的护理配合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我院针对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取得明显的效果,现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68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的收治时间为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将68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4例患者,对照组34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1∶13,患者的年龄在40~70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36±3.58)岁,其中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9例,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为12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5例,陈旧性骨折患者为8例;实验组34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0∶14,患者的年龄在41~72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39±3.89)岁,其中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10例,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为13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4例,陈旧性骨折患者为7例。排除严重心、肺、肾功能缺损患者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本次观察均在患者对观察进行了全方面的详细了解并签署同意书后进行。对两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均衡性检验后发现,P值>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健康教育、监测生命指标、饮食护理、环境护理及身体护理等;实验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手术前准备:检查手术设备及仪器等的准备情况,准备好急救物品,对手术器械进行严格消毒;②心理护理:患者因对手术的恐惧、疾病带来的疼痛及不适、手术费用等原因会产生不同程度焦躁、不安及紧张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进入手术室后为患者介绍手术室基本情况及手术简单操作过程,消除患者对陌生环境及手术的恐惧,鼓励患者,解答患者的疑问,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③体位护理:采取正确的体位后,在患者腋下部位放置软枕,降低不适感,监测各项生命指标,严格控制氧浓度;④术中护理:严格核对置换假体的包装及型号等,反复确认后,配合主刀医师进行安装,避免磕碰,积极配合医师进行手术器械的传递等,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清洁患者关节周围组织,保证伤口的清洁与干燥;⑤术后护理: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及帮助患者采用正确、舒适的体位,定时为患者进行翻身,避免压疮的出现,保持手术切口的清洁,避免感染。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血压水平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感染、出血及关节脱位等。

1.4 统计学处理:在本次研究结束后,将两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血压水平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在确认无误后录入到SPSS13.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以数据上下浮动5%作为可信区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属于计数资料,结果使用例数(%)表示,对比方法使用χ2检验;手术中的出血量、血压水平的变化属于计量资料,结果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对比方法使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之间对比的手术中的出血量、血压水平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出血量为(345.74± 20.63)mL,实验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10.26±20.47)mL,组间术中出血量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手术前舒张压为(80.12±5.13)mm Hg,收缩压为(121.25 ±6.78)mm Hg,实验组手术前舒张压为(79.45±5.06)mm Hg,收缩压为(121.53±6.31)mm Hg,对照组手术后舒张压为(89.23 ±5.41)mm Hg,收缩压为(135.11±7.31)mm Hg,实验组手术后舒张压为(80.26±5.02)mm Hg,收缩压为(122.23± 8.10)mm Hg,组间血压水平的变化情况存在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有5例,发生率为14.71%,实验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有1例,发生率为2.94%;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人工关节置换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肘关节、肩关节、指间关节及膝关节等疾病中,目前,临床中应用最广泛的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关节是由高密度塑胶材质及金属,按照人体关节的形状、功能及构造制成[2]。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目标是纠正患者关节畸形、稳定关节活动能力,为患者消除疼痛等,在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过程中,护理的配合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常规护理仅针对患者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护理,具有较差的预见性及积极性[3];而手术室护理配合的综合护理针对患者可能会出现的心理及生理上的问题,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处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4]。综合护理主要包括对患者实施术前心理护理,缓解患者内心压力及负面情绪;实施术前准备,能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意外发生;实施体位护理,能减少患者的痛苦及不适感;实施术中护理,保证手术的准确操作,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实施术后护理,能有效避免或减轻感染的发生[5]。因此,手术室护理配合中采用综合护理不仅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患者的不适及疼痛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还能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本次观察结果中的数据可以显示,采用综合护理的实验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验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压的变化幅度明显较为稳定;且实验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少11.77%,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配合应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有效性较高,能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的痛苦。

[1] 李亚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50例护理配合[J].齐鲁护理杂志, 2012,18(8):68-69.

[2] 何丹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配合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2):215-216.

[3] 吴晓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1):183-184.

[4] 李桂兰,陈华英,王雪冰,等.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J].吉林医学,2012,33(18):3992-3993.

[5] 刘海珺,吴少兰,喙新等.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13例的护理配合[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4):3728-3730.

R473.6

B

1671-8194(2017)08-0260-02

猜你喜欢
置换术髋关节出血量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