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服:以人才战略引领企业创新发展
——访东浩兰生集团副总裁、上海外服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栋

2017-01-17 03:54王劲
上海工运 2016年12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上海人才

文/王劲

上海外服:以人才战略引领企业创新发展
——访东浩兰生集团副总裁、上海外服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栋

文/王劲

日前,笔者专访了上海东浩兰生国际服务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外服(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栋,请他谈谈在新形势下上海外服是如何通过打造专业人才队伍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

访谈链接

上海外服(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外服”)成立于1984年,隶属于东浩兰生集团。集成30余年丰富的服务实践和深厚的专业底蕴,为各类企业提供融合本土智慧和全球视野的全方位人力资源解决方案,形成了人事管理、薪酬福利、招聘及灵活用工及业务外包四项主营业务。目前,上海外服在全国拥有125个直属分支机构和覆盖全国的400多个服务网点,为全国3万余家企业的170万余名员工提供专业、高效的人力资源服务。2016年,上海外服营业收入达1018亿元,在国内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排名第一,位居“2016上海企业100强”第20位、“2016上海服务业企业100强”第10位、“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业百强机构”第1名。

笔者:李董您好,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上海外服一定对“人才”一词理解最深刻。您能否先介绍一下上海外服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情况?

李栋:好的。一直以来,我们上海外服都把人才视为企业的第一资源。32年来,我们始终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以此推进企业的质量管理和服务创新。近年来,我们以“开展人才发展项目”和“组建企业大学”为两大抓手,全方位提升员工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

中高层干部、技术专家和青年骨干这三支队伍,是上海外服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其中,由于青年骨干的培养与企业未来息息相关,更成为人才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推出了培养、锻炼、选拔和管理并重的“新人计划”。自2010年起,每2到3年开展一次后备干部民主推荐工作,选拔德才兼备的青年人才进入干部储备库;自2014年起,连续两年启动管理培训生计划,通过综合笔试、职业性格测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结构化面试等多轮严格筛选,从全国范围选拔大学毕业生28名,为企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针对普通员工,我们还开辟了“管理型人才”和“专家型人才”的发展双通道,让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更为多元。

笔者:在区域化、全球化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势必也在发生着悄然改变。为了与经济、行业发展相适应,上海外服又是如何来对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调整和创新的呢?

李栋:确实,目前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中国经济的逐步复苏带动了人力资源行业业务量的总体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把周期性、非核心业务外包,使得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潜在需求旺盛。与此同时,国家中西部快速发展和产业梯度转移,也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全国性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以我们上海外服来说,经过10余年的全国性拓展,已实现了由“立足上海”到“绽放全国”的转型——在全国20多个城市设立了分、子公司,服务网点延伸至三、四线城市,实现了中国全覆盖。在此基础上,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在发生改变。2010年起,为助推“外服中国”战略的落地实施,我们启动了全国区域公司挂职项目,选派优秀人才到区域公司挂职锻炼,不少人才就此挑起了区域发展的“大梁”;2015年起,随着区域公司的日渐成熟,我们又推出了区域双向挂职锻炼项目,吸纳区域的优秀人才到总部挂职,实现了人才的有效流动互通,释放出更大的人才价值。

如今,在“国企走出去”的热潮下,继“外服中国”战略成功落地后,上海外服又推出了“外服亚太”战略。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未来也将会与全球接轨,让更多的员工走向更宽广的国际舞台。

笔者:刚才您说上海外服建立起了企业大学,能否请您具体介绍一下。

李栋:我们把企业大学视为重要的战略性工具,它不仅是战术性和操作性的培训项目,更是实现战略目标和社会价值的助推器。2015年11月,在对不同行业标杆企业大学和国际知名培训机构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上海外服创立了业内首家企业大学——外服大学,下设文化传播、领导力管理、营销与服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四大学院,旨在对接集团经营战略,密联业务发展,推动卓越人才成长。同时,我们也在探索人力资源服务从业人员胜任力研究,制定相关标准,力争成为业内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大学。

经过一年的运作,外服大学在培训体系搭建、学院课程开发、伙伴联动机制、移动学习平台和培训资源库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6年,共推出72门课程,包括38门必修课程、18门选修课程和16门拓展课程,形成了兼具系统性和针对性的培训模块和课程。为了提升培训成效,上海外服还配套上线了“外服智慧人”微信平台,除了定期发送最新培训信息、分享培训知识以外,员工还可以通过微信对自己的培训课程进行管理,顺应了移动互联时代的学习需求。

我们希望每位外服人都能在企业大学里历练心智,精进本领,磨砺创新,改变提升,成为更好的自己,成就更好的上海外服。

笔者: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那么员工就是这不竭动力的缔造者。上海外服是如何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的?

李栋: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在全国涌动。借助这股东风,上海外服开展了一系列激活创新思维、营造创新氛围的员工活动,通过优化创新机制、设立创新基金等举措,引导和激励全体员工集思广益,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

要想让员工主动参与到企业创新发展上来,不仅要有自上而下的引导和支持,还要有物质的扶植和扎实的行动。2014年起,为了突出人力资源服务的专业化、移动化和自助化的发展需要,我们成立了创新发展小组,设立了创新孵化基金,每年投入500万元支持集团在市场、模式、产品、技术及管理等各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与创新。而这些创新孵化的“种子”,就来源于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全员劳动竞赛活动。

每年,我们都会围绕集团当年的战略目标,组织不同主题的员工劳动竞赛活动。如2014年,征集知识库案例,扩大共享经济效应;2015年,利用大数据分析,挖掘服务新价值;2016年,组织转型升级大讨论,寻求突破性、跨越式发展。随着活动的深入,员工们的热情也日渐高涨,“金点子”数量逐年增加,近几年年均超过400个。集团的评审小组承担起了“天使投资人”的重任,从员工们的思想火花中寻找有重要价值、可执行落地的孵化项目进行重点培育。到目前为止,我们已成功孵化了亚太区薪酬服务、日企客户“和风”系列福利产品定制服务、移动考勤服务、商业文件管理云服务及行业薪酬福利调研等多个项目。今后,我们还将继续依托全员创新活动,开展前瞻性、开放式的课题研究和创新实践,并将研究和创新结果转化为生产力和新兴业态,不断实现集团发展的自我突破和自我超越。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上海人才
上海电力大学
人才云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让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企业的“新名片”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