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活字印刷到“克隆”文化遗产

2017-01-17 03:54云山
上海工运 2016年12期
关键词:洞窟唐卡数码

文/云山

从活字印刷到“克隆”文化遗产

文/云山

企业背景

上海商务数码图像技术有限公司(SCDP)是上海印刷集团响应国家新闻出版署《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关于大力发展"数字出版"的要求,在张江高科技园区注册成立的高科技数码图像输出公司。2008年12月公司成立以来,始终定位于"短、变、快"的数字印刷输出市场,为企业与个人用户定制极具个性化的印刷产品。

2010年至今,公司共获上海市印刷大奖全场大奖2项,金奖2项,银奖5项,铜奖1项,提名奖5项;获"科印杯"全国数码印刷大奖赛银奖3项,创新大奖1项、评委推荐奖1项;班尼数字印刷大奖4项。

一直以来,上海都是中国现代印刷工业的重镇。20世纪初,中华书局、大东书局、世界书局及其他印刷厂在上海纷纷成立,印刷业一时甚为兴旺。而早在1897年成立的商务印书馆,更是当时集编辑、印刷、发行于一体的大型出版企业,成为中国之最。

如今,已逾百年的商务印书馆上海印刷厂已归属上海印刷集团。厚重的文化底蕴,赋予了上海印刷集团大力弘扬中国印刷文化的责任和使命。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印刷行业的发展,上海印刷集团在2008年成立上海商务数码图像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数字图像与数字印刷技术的设计与研发。

新的技术革命,不变的是匠心传承。在印刷行业迎来新一轮数字印刷的潮流趋势下,新一代的年轻印刷匠人依旧本着初心,发扬着老一辈印刷师傅的工匠精神。

艺术品"还原"并不简单

"印刷工艺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复制还原。但这种'还原'并不简单。在数字印刷还原当中,对图像还原质量的要求非常高。"上海商务数码图像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晓迁说道。

2008年成立初始,商务数码公司就接到了很多来自画家、艺术机构对于艺术品还原的订单任务。经过1年的实践摸索,商务数码公司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对艺术品的高仿真还原上。据张经理介绍,完成一件艺术品的完美"复制"要经过图像数据采集、图像拼接、色彩还原、细节打磨等多个工艺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员工有足够的耐心和专注力,反反复复地进行参校与调整。

李嵩,是商务数码公司的一名扫描技术员。2010年进入公司的他,从数据扫描、拍摄做起,如今已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在今年上海市总工会的"上海工匠"培养选树活动中,李嵩也获得了"上海工匠"的提名。他告诉笔者,在常人眼中看起来只是一张简单的水墨画,在数字印刷还原中其实很复杂。比如色彩还原的环节。印刷四色模式(CMYK)是彩色印刷时最常采用的一种套色模式。然而在像国画、油画这样的平面艺术中,往往用到的是10~20种的颜料。"这就需要我们在电脑上一次次地试验和调色,直到与原品本身的颜色完全一致。"李嵩说道。

精诚敬业"克隆"文化遗产

复制一幅古壁画也许不稀奇,可把一个千年古洞窟从里到外原模原样“克隆”出来,恐怕就鲜有人见了。2010年,商务数码公司与新疆龟兹研究院合作,对新疆龟兹石窟壁画艺术品进行数字化还原复制的文物保护工作。经过1年的艰苦努力,由商务数码公司员工组成的项目团队克服技术、环境、体力以及精神力的多重考验,将一个千年石窟的壁画按照1∶1比例复制下来,古朴的细节得以完整呈现,缺失的颜色重现天日。

李嵩也是此次新疆龟兹石窟项目团队的成员之一。“我们在新疆当地前后一共待了7个月的时间。”为了能够尽早完成数据测绘任务,他们克服了诸多困难:

工作室到洞窟的距离大概有两公里的路程且在100米高的半山腰,每天都需要爬上爬下往返;还原工作需要把设备搬运到洞窟里,200多斤的工具都是他们手工搬上去的;扫描工作需要关闭洞窟,而高温炙烤下的洞窟内十分闷热,但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经受住了考验。

工作中,他们还必须非常谨慎小心,不能造成原始文物的损坏,每天都得承受着很大的压力。由于要保持洞窟内的干燥,不能携带任何液体进来,大家必须忍着强烈的干渴工作。扫描工作非常单调,由于现场环境的限制,每一张采集下来的图像要达到复制的质量,就必须不停地变换扫描仪与沉重支架的位置来校准机位。

艰苦的付出终获回报。项目团队所“克隆”出的三维立体新疆龟兹克孜尔第17窟壁画实景,在山西大同2012国际壁画双年展上得到考古专家和专业人士的一致认可与肯定。之后项目团队复制的克孜尔第14窟、新一窟三维立体壁画实景先后在上海、江西景德镇、乌鲁木齐等地多次展出,对克孜尔石窟壁画进行了有效传播。

技术创新实现唐卡"复制"

今年10月20日,“雪域之光·西藏唐卡精品展”在中华艺术宫开幕。此次展览共展出150幅唐卡作品,是目前已知唐卡展览中一次性展出唐卡质量最好、数量最多、题材最丰富的唐卡艺术精品展。

在“雪域之光·西藏唐卡精品展”的蓝色展厅中,陈列的正是商务数码公司用数字印刷技术做出来的15幅唐卡高仿复制品和文创衍生品。在这些唐卡的仿制印刷品中,商务数码公司实现了与唐卡原作色彩的完全统一,实现了印刷技术上的一个突破。

商务数码公司副总经理郑雪梨表示,金色在普通印刷品中是无法呈现的,因此要在印刷术中实现“印金”一直都是唐卡印刷的难题之一。早期的唐卡复制品,大都是印刷完成后再送回西藏由当地工艺师手绘描金。如今我们的项目团队在原有的技术基础上突破创新,实现了“四色加金”的工艺技术,通过印刷术就能实现带有金色的唐卡。

猜你喜欢
洞窟唐卡数码
浅谈唐卡文物的保护修复——以馆藏清代活佛像唐卡为例
清人绘六世班禅唐卡
Naim Audio Uniti Nova数码播放/放大器一体机
洞窟惊魂
洞窟惊魂
《麦积山石窟初期洞窟调查与研究》介评
精湛的唐卡与金工技艺
数码暗房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阐释唐卡保护——以故宫博物院的唐卡保护为例
Who am I?5款不可貌相的数码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