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终成测绘行业翘楚

2017-01-17 03:54无为
上海工运 2016年12期
关键词:水文测验水文测绘

文/无为

30年终成测绘行业翘楚

文/无为

人们常说,在某一领域有专长之人是为“匠”。有这样一个不为人熟知的行业,有这样一群技艺精湛的工匠,却多次用自己的匠心为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企业背景

上海达华测绘有限公司,隶属于具有百年疏浚历史的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专业测绘企业。1995年首批获得国家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最高资质——“中国甲级资质”单位证书。2009年获“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称号,2010年被评为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2014年和2016年连续两届荣获“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荣誉称号。

公司主要从事海洋测绘、工程测量、不动产测绘、摄影测量与遥感、水文调查、海洋岩土勘察等专业测绘;地理信息系统以及计算机领域内的信息技术研发等多种业务。近年来,公司先后承接了洋山深水港测量、长兴潜堤后方滩涂圈围工程测量、厦门大小嶝造地工程测量以及横沙东滩圈围(七、八期)工程测量等多项港口航道国家重点工程测量任务。

眼下,随着沿江、沿海岸线资源等的开发利用越来越频繁,尤其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大战略的逐步推进实施,水文监测服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水文监测数据是一切与水相关联的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信息和决策依据,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影响重大,必须确保及时、真实、准确。而水文监测服务的从业人员,既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又需要吃苦耐劳的职业操守,还需要依据生产实际进行创造性地改进。走进上海达华测绘有限公司,让我们来看看这样一群特殊行业的工匠们。

三十年如一日专注测绘

施卫星,高级技师,上海达华测绘有限公司的一员。他向记者介绍起了自己的工作内容:“海洋测绘、工程测量、不动产测绘、水文调查、摄影测量及遥感测量及建立专业地理信息系统……”

1987年,施卫星从广州航务工程学校测绘专业毕业后,便一头扎进了这一行,转眼间三十年一晃而逝。“那时候比不上现在,我还记得当年穿着救生衣站在船上,手里拿着六分仪测角定位的情形呢……”1989年施卫星带队在珠海做施工监测,一干就是六七个月。“所以干我们这一行的普遍都结婚晚啊,一方面接触的人少,另一方面一天到晚扎根工程现场。”

测绘是一个很苦、很累的活儿。越是别人不去的、人迹罕至的、交通不发达的地方,就越是测绘人的“战场”。施卫星去过的国外最远的地方是非洲。“我们被派去的国外项目,很多地方都很苦很危险,像国外原始丛林潮湿闷热、蚊虫叮咬还算小困难,甚至有同事在国外遭遇过劫匪强袭……”

苦不苦?苦。累不累?累。施卫星一一都经历过来了。当记者问他有没有想过转行,他摇摇头,“做人就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30年来,对施卫星而言,扎根项目实地,把每一个工程项目保质保量完成,就是自己工作多年来的持续动力。

没有大创新却有小改造

“测绘行业,几十年从事一项工作,大创新谈不上,因为我们有仪器设备,但这不等于我们墨守成规。公司会引进最先进的设备,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生产实际去改造它,让它更加切合现场操作过程,以提高生产效率。”施卫星的一席话,道破了现代“工匠”的真谛——与生产一线紧密结合,在工作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进而促进生产发展。

通过对全潮水文测验资料整编,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水域分层及垂线平均流速、憩流等特征值,以进一步给工程设计、施工及检测提供基础数据。然而全潮水文测验资料的整编比较烦琐,如何整合现有资料就是一个生产实际中的问题。

“公司通过技术引进了先进的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进行走航水文测验,提升了外业成果质量,但是ADCP数据内业分析、处理目前还主要采用人工计算、录入、统计等方式,计算速度慢,大大影响到项目的实施效率。尤其在ADCP定点测流数据摘录及盲区插补处理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施卫星说道。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施卫星和其他技术人员一起将不同区域采集的ADCP数据进行后处理研究,重点针对其盲区插补模型的可靠性等进行相应的研究以确保整编数据的适用性。“我们还通过整编软件的研制达到能够快速准确地计算、统计出水文特征数据,形成直观的潮位、潮流以及含盐度过程线和各类数据透视表,大大提高水文数据整编处理的速度和准确度,逐步实现数据成果的标准化。”

现今的测绘行业,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纯手工活儿,还是与科技发展相适应的,无人机等新兴技术都在不断运用其上,这就要求从业人员的思维模式也不断更新。在平常生活中,出于职业习惯,施卫星热衷于捕捉互联网、微电子等相关信息。他的儿子,复旦大学微电子专业大二学生,便是受了父亲的影响才选了该专业。

成立工作室打响攻坚战

工作中,以施卫星为代表的这一批批测绘工匠们为提高生产效率不断动脑筋、想法子。与此同时,为进一步鼓励职工创新,充分发挥职工创新团队在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的作用,达华测绘成立了施卫星技师创新工作室。

“工作室现有工程技术人员12人,其中高级技师3人、教授级高级工2人、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4人。旨在通过技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引导职工立足岗位创新,成为凝聚职工创新活动的新载体,也是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平台……”达华测绘工会副主席严明向记者介绍了起来。

目前,该工作室通过对《全潮水文测验资料整编系统》、《基于LIDAR的无人机测量技术应用研究》、《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隧道测量应用技术研究》、《互联网+设备管理系统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带动广大职工学习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高新技术,培养职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攻克难关、降低成本、促进技术转化,引导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性地工作,实现个人和公司的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水文测验水文测绘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水文
水文水资源管理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新型水文测验GPS适配器设计与应用
水文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线性矩法在水文测验服务需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