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农村文化发展短板论略

2017-01-17 15:55徐学庆
中州学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完善措施

徐学庆

摘 要:农村文化发展滞后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具体表现为: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足;农村文化活动开展不足,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文化市场发育不足;农村文化人才缺乏。导致农村文化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村经济落后是物质根源,城乡二元体制是体制根源,“输入偏好型”农村文化扶贫造成农村文化建设供血不足,农村文化建设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等。补齐农村文化发展短板,必须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实施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战略,构建农村文化建设多元投入机制,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增加适合农村需要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健全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管理机制及干部考核机制。

关键词:农村文化发展;文化一体化;补短板;完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6)12-0068-0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①补短板还是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五大任务之一。可见,补短板工作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当然,“短板”具有相对性,各行各业、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短板。就文化发展而言,相对于城市,农村文化发展是短板;相对于农村经济,农村文化发展也是短板。深入研究补齐农村文化发展短板问题,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农村文化发展的短板所在

补齐短板首先要找准短板所在,“找准”是“补齐”的前提和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相比,与广大农民对文化生活的热切期盼相比,与快速发展的城市文化和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相比,农村文化发展仍显滞后,已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具体而言,当前农村文化发展的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资金投入不足是农村文化发展的瓶颈。国家财政总支出中公共文化事业费开支所占比重呈逐年下降之势:“六五”期间为0.52%,“七五”“八五”“九五”期间维持在0.45%左右,“十五”期间徘徊在03%—0.4%之间。②2015年全国文化事业费开支682.97亿元,仅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0.39%。③同时,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占整体文化投入的比例偏低,文化投入的“城市偏向”非常明显。2009年,全国农村文化事业费投入仅占全国文化事业费投入的29.4%,城市的文化事业费比农村的高412%;城市人均文化事业费为33.27元,而农村人均文化投入只有12.1元。④

2.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不足,利用率不高

农村文化设施是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物质载体,也是农村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虽然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但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依旧十分缺乏。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乡镇,文化站只有一间房子、一块牌子、一枚章子、几张桌子、几把椅子,有的文化站被挪作他用。有的乡镇文化站面积狭小、设施简陋,不少图书馆、文化馆的活动器材和设备奇缺,无法开展文化活动。有的农村根本就没有文化站或图书室,有的农村把一些破房屋临时充当图书室,以应付上级检查。有的农村虽建有比较像样的文化活动中心,但利用率不高,基本上处于闲置状态。在很多农民家里,除了孩子上学用的课本,再无别的书籍。虽然手机已进入普通农民家,但多数农民对手机的阅读功能还没有充分开发利用,手机的学习平台作用、文化传播功能在农村还远没有发挥出来。

3.农村文化活动开展不足,畸形文化泛滥

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集体经济日益弱化,一些地方的农民处于原子化、一盘散沙状态,集体主义观念日渐淡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一些农村,农民的“唯物”主义、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思想日益凸显,基本上是“各种各的田,各赚各的钱”,农村文化活动很难也很少开展,农村思想文化建设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大量青壮年农民流向城市,致使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缺失,农村文化发展出现了“空心化”现象。乡镇文化站和综合文化中心受限于人才、资金、场地等多种因素,很少开展文化活动。即使开展文化活动,也是形式单一、内容陈旧,农民的参与度不高。在健康文化活动缺位的情况下,畸形文化泛滥开来。首先是封建文化泛滥。如早婚习俗复活,婚事大操大办;厚葬隆丧中充斥着迷信色彩;赌博泛滥,参赌人数越来越多。不少农民把精神寄托于神灵,烧香拜佛,求神驱鬼。一些党员也忘记初心,不信马列信鬼神。其次是宗教文化泛滥。基督教、佛教等宗教组织在农村争夺信徒,同我们党争夺农村文化阵地。一些邪教组织乘机兴风作浪,侵蚀农民的心灵。最后是实用主义文化泛滥。受小农经济和市场经济影响,实用主义文化在农村大有市场。不少农民奉行及时行乐观念,什么东西只要对自己有用,便不择手段去获取,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先进文化不以为然。

4.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供需严重错位

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主要由乡镇和村集体提供,而乡村财力有限,导致农村文化产品供应总量不足,无法满足农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我国对农村文化建设仍然实行自上而下的“格式化”管理,对农村文化产品仍然采用统一分配的模式,导致农村文化建设中出现政府“越位”“缺位”并存的局面,加上农民对文化需求表达不足,被动地进行文化消费,加剧了文化产品结构性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使供需严重脱节。如农家书屋的图书由政府统一规定种类、统一配发,无法满足农民多样化的文化需要,一些农家书屋的书几乎没人借阅,常年处于沉睡状态。很多广播影视节目的去农化倾向严重,对农节目及电影中较少考虑农民的真实需求。如2015年我国当代农村题材的电视剧仅有15部490集,部数和集数分别占年度电视剧发行总量的3.81%和296%。⑤这远远不能满足6亿农村常驻人口的收视需求。另外,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模式单一,政府在文化产品供给中居于绝对主导地位,村民的参与积极性不高,社会资本的参与度不高,导致农村文化产品供应严重不足。

5.农村文化市场发育不足,管理不善

一是农村文化产业刚刚起步,农村文化资源优势还没能转化为产业优势,致使农村文化商品短缺,限制了农民的文化消费。二是农村文化市场设施和市场环境差,有的乡镇连书店或书摊都没有,有的虽有影剧院等文化设施,但利用率不高,有“场”无“市”。三是农村文化市场结构不合理,文化产品质量不高,一些粗制滥造、格调低下的文化产品充斥着农村文化市场。四是农村文化市场主体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使非法文化产品渗入农村文化市场。五是农村文化市场发展缓慢,在总量、规模、档次、效益等方面与城市文化市场相比都存在很大差距。六是农村网络文化市场起步晚,资金和人才缺乏,市场发展中产生了相当大的消极效应。七是农村文化市场管理手段落后,存在监管盲区。

6.农村文化人才缺乏,文化队伍素质不高

我国城乡文化人才分布不均衡,农村缺乏高素质文化人才。由于多方面原因,农村文化人才严重流失,使本就人才济济的城市“锦上添花”,而本就缺乏文化人才的农村“雪上加霜”,文化人才城乡分布呈现失衡状态。在一些乡镇文化站,无编制、无人员、无经费的“三无”现象严重,文化队伍不稳。一些农村的业余文化队伍数量迅速减少,面临着后继乏人的问题。整体而言,我国农村文化队伍素质不高,高学历、高水平的文化人才较少。农村文化专干不专职、不专业、不专心的“三不专”现象突出,专业对口的大学生很少选择到农村从事文化工作。现有的农村文化工作者由于培训机制不健全、培训经费匮乏,很少有机会接受培训,其文化素质难以提高。

二、农村文化发展出现短板的主要原因

1.农村经济落后使农村文化发展缺乏物质基础

从根本上讲,文化发展状况最终由经济发展状况决定。农村经济落后于城市,这是农村文化发展落后于城市的物质根源。造成农村经济落后于城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客观上看,有自然环境限制、农业自身的弱质性等原因;从主观上看,城市以其制度优势吸引着农村人才和资源,在促进城市快速发展繁荣的同时造成农村“空心化”,使农村经济发展迟滞,城乡差距越拉越大。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和众多的农村贫困人口导致巨大的城乡文化消费差距。我国人均文化消费城乡比从“十五”开始明显增大,“十一五”期间增大程度更加严重,人均文化消费需求的城乡差距也迅速拉大。1991—2011年,全国人均文化消费城乡比由1.7283扩大至27796。⑥农村经济落后,农民收入低下,加上农村文化建设基本上靠农民自己,而农民又无力办文化,农村文化自然就不可能有大的发展,城乡文化差距也就自然拉大。

2.重城市轻农村、重农村经济轻农村文化的思想意识阻碍农村文化发展

我国各地普遍存在重视经济建设、轻视文化建设的现象;从文化建设的整体来看,存在重视城市文化建设、轻视农村文化建设的现象;从农村工作的全局来看,存在重视农村经济建设、轻视农村文化建设的现象。这些是造成我国城乡文化发展严重失衡,农村文化发展严重滞后的思想认识根源。一些地方政府认为,城里人文化素质高,既有能力和时间又有经济条件从事文化活动,因而文化活动是城里人的事;农村人文化素质低,整天忙于农活或打工挣钱,根本没有时间、精力和财力从事文化活动,因而无力也无须发展农村文化。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远远低于城市,将多数文化设施、文化资源和文化活动都集中在城市。另外,一些农村干部陷入GDP崇拜误区,不重视农村文化建设,认为经济发展是“硬指标”,文化建设只是“软任务”,搞文化建设出力不讨好,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难量化,况且,文化建设是花钱的事,只有投入不见产出,文化建设又不是政绩考核的指标,干了也白干。在这种认识的影响下,农村文化工作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一些农民把文化建设看成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只关注物质财富增加不增加,而不管文化发展不发展。文化观落后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发展。

3.体制机制不完善是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制度原因

历史上,我国对城乡实行差异化政策,社会治理体制呈现出明显的城乡二元特征,这是造成我国城乡文化发展严重失衡、农村文化发展出现短板的体制根源。今天,城乡二元体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均有体现。尤其是在文化领域,发展相对分割、互动机制缺乏、体系严重失衡的城乡二元文化体制以及城市偏向型文化供给制度导致几乎所有一流的文化设施、文化人才、文化资源和文化活动都聚集在城市,使城市文化日益发展,农村文化则不断边缘化、衰落化。另外,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体制机制尚不完善,也制约农村文化发展。一是在组织体制上,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分属不同行政部门管理,这种缺乏统一机构领导的状况势必导致多头管理、边界不清、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的混乱局面。二是在评价机制上,重视显性指标、轻视隐性指标,很少关注文化设施的利用率、藏书内容的针对性等隐性效益。农村干部考评内容不全面,重经济、轻文化,有的地方甚至不把文化建设纳入考评内容,致使农村文化工作处于边缘化地位。三是在投入机制上,投入方式单一,对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事业设有较高的门槛,不利于社会资本参与农村文化事业。四是在管理机制上,既有机制僵化,不从实际出发思考问题,同时创新机制缺乏,文化产品开发中模仿多、创新少。五是在用人机制上,没有充分考虑人才的待遇、交流等问题,缺乏吸引力,本地文化人才留不住、用不好,外地文化人才又引不来,致使农村文化发展缺乏人才智力支撑。

4.农村教育落后直接制约农村文化发展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最为直接、密切,教育落后必然导致文化发展落后。相对于城市教育,农村教育显得相当落后。从获得教育的机会来看,在小学阶段,没有入学的儿童绝大部分在农村;在初中阶段,农村学生辍学现象相当严重,很多农村初中毕业生早早地加入到了“打工者”行列;在大学阶段,来自农村的学生越来越少。从教育资源配置来看,城市的教育经费投入明显高于农村。从师资情况来看,农村学校的教师总体上素质不高、待遇不高、队伍不稳,优秀教师纷纷流向城市,城乡师资差距有扩大趋势。从教育设施建设来看,城市学校设备齐全,已普遍采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农村学校多数设备简陋、设施奇缺。农村教育落后导致农民整体上文化素质较低,接受现代文化的能力较差,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农民因缺乏知识而信奉迷信,极大地制约了农村文化发展。

5.“输入偏好型”农村文化扶贫造成农村文化建设供血不足

“输入偏好型”农村文化扶贫是指对农村公共文化的支持走只输送不培育的路子,注重“输血”而非“造血”,输送的内容依据输送者的偏好和特长而定,而不是依据接受者的需要而定。这种文化扶贫模式造成“送”与“需”错位,弱化了文化扶贫的效果。长期的文化输送容易使农民形成依赖性、懒惰性,形成等靠要的心理,最终导致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供血不足——真正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文化人才缺乏。一旦文化输送者撤出农村,农村文化很快就会返贫。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文化贫困问题,关键在于“种文化”。“种文化”体现的是这样一种理念:农民从文化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既是观众又是演员,既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又是文化产品的享受者,因而有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要实现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关键在于切实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打造一支永久落户农村的文化队伍,使农村文化具有强大的“造血”功能,从根本上摆脱“贫血”之症。

三、补齐农村文化发展短板的措施

农村文化短板阻碍了新农村建设,更阻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亟须采取措施予以弥补。

1.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要搞好农村改革的顶层设计,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随着实践的发展,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弊端日渐显现,不仅阻碍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实现,而且弱化农民的组织性。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率,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实行农地“三权分置”,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探索集体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效实现形式,实现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化、实体化、市场化。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有利于促进农村集体产权自由流动、优化组合,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从而解决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不足的问题,为农村文化建设奠定物质基础。

2.提高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对农村文化建设认识的深刻程度决定着行动的力度。首先,要从社会整体性视角认识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学会“弹钢琴”,在经济、政治、文化的相互渗透中和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中全方位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尤其要处理好经济与文化的关系,扭转经济发展“单打一”的倾向和“重经济、轻文化”的观念。其次,要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布局的高度认识农村文化建设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重点和难点都在“全面”,全面就是城市和乡村哪一方都不落下,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都要搞好。再次,从新农村建设的高度,深刻认识农村文化建设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又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如果农村文化发展依旧落后,新农村是断然无法建成的。最后,要充分发挥农村干部和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开展农村文化建设。文化工作固然需要物质条件,但我们绝不能等到物质条件完全具备了才去开展文化工作。实际上,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很多情况下是不需要花多少钱的,关键在于重视不重视、愿不愿意干。富要办文化,穷也要办文化;富有富的办法,穷有穷的办法;越穷越要办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精神变物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3.实施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战略,实现城乡文化均衡发展

城乡文化一体化是指,在一个行政区域内,城乡文化事业得到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资源共享、共同繁荣,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乡村农民,都享有同样的文化权益。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是在文化领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体现,是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增强城乡文化发展的均衡性、促进农村文化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此,一要推进城乡文化发展规划一体化。要打破城乡分割的思维方式,树立“一盘棋”思想,坚持经济与文化并重、城乡文化发展并重、城乡互动、共建共荣的原则,将城乡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总体规划。要以城乡文化均衡发展为目标,充分考虑农村文化发展滞后的现实,对农村文化建设给予特别支持,在文化投入上适当向农村倾斜。这是对历史欠账的补偿,是制度公正的要求,也是保障农村居民发展权的体现。城市政府要将农民工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把保障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纳入基本职责范围、经济发展规划、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中,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基本文化权益。二要推进城乡文化设施建设一体化。要根据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规划和城乡文化资源分布状况,调整财政投入结构,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投入,重点投向经济力量薄弱的乡村。三要推进城乡文化市场发展一体化。要把城乡文化资源和文化市场对接起来,建立城乡文化双向交流机制,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城乡一体的文化市场体系。通过城乡文化市场对接,提高农村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商品的程度,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和农村文化产品进入城市文化市场提供便捷通道。同时,要鼓励城市资本下乡开发农村文化市场,把符合农民群众需要的文化产品及时送到农民身边,带动农村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发展。四要推进城乡文化活动一体化。城乡文化各具特色、各有优势。城市有义务帮扶农村进行文化建设。送文化下乡很有必要,但要“送”“种”结合。要创新城市文化反哺农村的形式,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对口扶贫计划,变“三下乡”为“三驻乡”,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实施精准文化扶贫。同时,要改变文化单向流动模式,组织农村文艺队伍送文化进城,展示农村传统特色文化的魅力。这样,既有文化下乡,又有文化进城,就能形成城乡文化活动各具特色、互动互补的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生动局面。

4.拓宽投入渠道,建立农村文化多元投入机制

首先,政府要强化投入保障责任。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主体是政府,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和各级财政的支撑作用,确保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幅不低于同期财政收入增幅,变“城市偏向型”文化财政投入为“城乡共进型”文化财政投入,实行文化财政投入向农村倾斜的政策,提高文化财政总投入中用于农村的比例;要加大各级财政向农村转移支付的力度,把更多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投向农村文化建设。中央、省、县三级政府都要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专款专用,加强监督,防止被挤占和挪用。其次,政府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农村文化建设,实现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来源多元化。要制定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通过实施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促进社会力量投资、资助、捐助、赞助农村文化建设;要降低公共文化服务准入门槛,采取PPP模式引导和支持民营资本、外资或公民个人以合资、独资等形式创办农村文化实体。农村文化单位要强化“造血”功能,通过创业创新增加经济收入,以弥补文化发展的经费不足,实现“以文养文”“多业兴文”。最后,要建立城乡文化建设帮扶责任制。要把支持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创建文明城市和文明单位的基本条件,既提高城市主体帮扶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又推进精准帮扶,提高帮扶成效,促进城乡文化一起发展。

5.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为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物质载体

要在政府的主导下,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建设县、乡、村文化设施,完成农村文化建设基础性目标任务,即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室。首先,增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针对性。针对农村人口减少、“三留守”人员增多的现状,要在建设农村综合文化中心时适当增加适合妇女、儿童和老人使用的文化设施。其次,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要呼应时代发展。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手机在农村已普遍使用,电脑也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这为推进农村网上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载体,因此,要加快农村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为手机阅读和网上学习提供技术、设施支撑。再次,要科学规划、加强管理,提高农村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农村人口多、居住分散,这决定了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不能“一刀切”,要实施精准化建设和管理,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共建共享、综合利用、避免浪费。可以采取固定设施、流动设施和数字设施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文化设施的有效覆盖,采取盘活存量、调整置换、集中利用等方式建设融文化宣传、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运动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要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促进农村文化设施利用效率提升。最后,要将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城乡公共文化信息共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构建城乡一体的文化网络体系,发挥“互联网+”的作用,促进城乡文化信息交流,以信息化带动城乡文化发展均衡化。

6.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为补齐农村文化短板提供人才支撑

农村文化建设离不开文化人的推动。为补齐农村文化人才短缺的突出短板,一要按大部制要求改革农村文化机构,将职能交叉的部门进行整合,同时确保必要的机构、领导职数和人员编制不减少。二要配置强有力的农村文化单位领导班子。农村文化工作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是谁都能胜任的。现实中一些乡镇的文化单位常常被作为安置干部的地方,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较为普遍。要克服这种现象,把懂文化的人安排在农村文化工作领导岗位上。三要严把农村文化单位用人关,通过严格的程序把有文化的人选进来,同时疏通出口,把不适宜做文化工作的人淘汰出去。四要强化对现有农村文化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和考核管理,同时提高他们的待遇,使他们既有能力又愿意从事农村文化工作。五要重视发挥农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激发农民的文化活力,培养农民文化骨干,鼓励并扶持乡土文化能人等民间文化活动主体自力发展文化,使农村文化建设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为此,必须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六要强化农村教师的文化担当。农村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应践行知识分子的文化使命,利用自身优势,发挥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领头羊作用,既传承文化,又改造和引领社会风尚。七要加强城乡文化人才的宏观调控。要通过大力改善农村文化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大幅度提高农村文化工作者的待遇来留住农村文化人才,吸引优秀文化人才向农村流动。在就业难的形势下,通过完善文化人才城乡交流机制,鼓励和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从事文化工作不失为明智之举。在平均寿限大幅提升的情势下,充分发挥退休干部、教师等新乡贤在治村育人方面的特殊作用,对农村文化发展和退休返乡人员而言是双赢之举。

7.增加适合农村需要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一要实现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要改变政府既“管文化”又“办文化”,自上而下、“一刀切”式的行政命令型文化产品供给模式,实行文化产品供给侧机构性改革,推进农村文化产品供给市场化、社会化,变一元供给主体为多元供给主体,使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都可以成为农村文化产品供给者,形成多方供给、有序竞争的良好局面,推进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总量增加、结构优化。政府不能包办文化,因为政府不是万能的,会出现政府失灵。市场虽然也会出现失灵,但市场有其天然优势,能对需求作出迅速反应,根据不同文化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产品,实现供给数量最优化。社会力量是文化产品的供给者和监督者,可以培育文化需求、反馈需求信息。二要畅通农民文化需求表达渠道,建立自下而上的文化产品供给决策机制。要及时、准确地了解农民的文化需求和愿望,建立农民文化需求反映机制,使农村文化消费和供给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增强文化产品的针对性,避免浪费现象。要变“自上而下”决策为“自下而上”决策,保障农民的文化决策参与权。三要实施县级以下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推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农村延伸。县级以下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以县为单位,以乡村为重点,以需求为导向,以统筹发展、提高效能、促进均衡为主线,发挥总馆在县域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中枢作用,通过分馆把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基层农村。这种机制整合县域内公共文化阅读资源,实行总馆主导下的文献资源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通借通还以及人员统一培训;整合县域内群众文化艺术资源,加强对县域内文化活动、文艺创作、文艺辅导、送戏下乡、文化队伍培训、演出器材设备调配等方面的统筹。总馆对分馆的管理重在业务指导和资源调配,分馆则按总馆的工作安排和服务标准向农民提供与总馆水平相当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四要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报刊下乡、电视扶贫、“手拉手”工程等文化惠民工程。

8.健全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与管理机制

一要明确农村文化建设的各级领导与管理主体的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肩负领导与管理职能的主体有党委、政府、农村基层组织和群众团体,四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共同维护着农村文化建设机制的运行。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切实负起领导和监督主体责任,把农村文化建设摆在应有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发展规划和扶贫计划,作为干部晋升考核指标,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各级政府负有领导和管理农村文化建设的直接责任,要抓好农村文化建设的机构、队伍、经费、设施和制度建设,扎实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肩负组织、宣传、发动和示范职责,要加强自身建设,消除“懒、弱、痪、散”现象,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要注重发挥村民委员会、共青团、妇联等农村群众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使之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作用。二要改革农村文化管理体制,实行垂直管理。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关人权和财权由县级文化部门调配,监督检查等工作由县级文化部门负责,乡镇文化站直属于县文化部门,这样既能避免管理扯皮现象,又能减轻乡镇财政负担,有助于走出一条文化部门出谋划策、政府统一管理、社会投资监督、城乡群众共同出力的农村文化建设路子。三要加大农村文化市场监管力度。要贯彻“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整合农村文化市场执法力量,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防止出现政出多门、管理混乱的现象。要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明确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经费,推动农村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促进综合执法信息化。四要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培育良好的农村社会风气。要将教育与管理双管齐下,在开展移风易俗教育,培养农民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加大对有伤风化的行为的整治和打击力度,通过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快速净化农村社会风气,使不良文化无藏身之处。

9.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

要建立健全农村文化建设目标责任制和配套的考评机制。要使各级干部真正重视农村文化建设,把农村文化建设的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就必须实行农村文化建设目标责任制。要像评价生态环境保护绩效一样,实行农村文化建设问责制、一票否决制。农村文化建设出现重大问题时,要追究直接领导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凡是农村文化建设任务没有完成的农村领导干部,不能评先、不能提拔,所在单位不能评为先进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制在客观上会造成这样一种态势:不抓农村文化建设不行,抓不好农村文化建设也不行。这就迫使农村领导干部切实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形成“一把手抓一把手”“一把手抓两手”,各部门一起抓、齐抓共管的局面。

注释

①参见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人民日报》2015年11月4日。

②参见宋文玉:《关于当前我国公共文化经费管理模式的探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③参见韩业庭:《文化部发布2015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光明日报》2016年4月26日。

④参见光明日报社、中国传媒大学联合调研组:《公共文化服务的“忧与乐”——关于山东省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调查》,《光明日报》2011年9月6日。

⑤参见陈芳:《农村剧为何越来越萧条》,《光明日报》2016年6月14日。

⑥参见王亚南、高书生:《中国乡村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38页。

责任编辑:邓 林

猜你喜欢
完善措施
银行系统内部审计问题浅析
浅谈激励制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教学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