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在处是安宅

2017-01-18 05:57文丨习翼
家庭服务 2016年12期
关键词:孔门先哲仁心

文丨习翼

仁心在处是安宅

文丨习翼

汪曾祺先生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总要有它的伦理道德观念,我们今天的伦理道德观念是从什么地方取得?我看只有从孔夫子那里借鉴,曰仁心,曰恕道,或者老百姓所讲人情。”仁是孔门的最高道德,《论语》通篇贯穿一个仁字。仁是孔门师生之间长期探讨的命题,先生在不同的语境下,对不同的弟子有不同的阐释,从不同的角度告诉弟子:什么是仁,怎么理解仁,怎么实践仁。总而言之,孔子立体、全方位地向弟子诠释仁的内涵、外延,让其通仁义,存仁心,依仁为,践仁行,“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在孔子眼中,仁并不是抽象的东西,而与行为做事密切相关,他告诉子张:“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仁也不是束之高阁的东西,与日常生活形影不离。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怎样实践仁,孔门的学说中也有三层递进的意思。

其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子回答仲弓时所讲,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他人,这就是仁。简洁明了,一语破的。人处世上,趋利避害乃本性使然,即希求方便、利益,拒却困难、弊害。当这些迎面而来时,采取什么态度则显出人心的差异。有仁心者,不把困难、弊害推给他人;少仁心者,则采取我合适就行,岂管他人的态度。体现了“乘车定律”,车上的人不希望有人再挤上来,车下的人希望挤上去。更有背道而行者,将自己不吃的,使用农药、甲醛、添加剂的食品卖给他人。不妨设想一下,人人都将自己不想吃的、不想用的产品给予他人,自己所吃、所用也就无法安心,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推己及人,对他人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其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就进一层,有了方便、利益要先满足他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将方便、利益与他人共享,即现在所提倡的双赢或多赢,而不是独享、独赢。自己想活得好,也给他人更多的活路,有时甚至不得已而损己利人。因方便、利益有限,需求之人多,则需要牺牲自己的方便、利益。

其三,“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就是不忍之心。先哲有言:腹不可太热,肠不可太冷。其意是人要有一副热心肠,不忍为恶,不忍袖手旁观他人疾苦,对他人的困难竭尽所能予以帮助。

恻隐之心还有另一层意思,即对生命尊重和热爱,像先哲倡导的那样:“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社会上有少数人,没有一点恻隐之心,稍有不遂己愿之事,张口即骂,扬手即打;尤其是对救助他人生命的医护人员大打出手,甚至残害医护人员,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剥夺了他人的健康或生命。几年前,某地停车场管理人员因收费纠纷,将车中婴儿掷地摔死,其残忍令人发指。这与救人于水火之中的英雄形成天壤之别。

仁者爱人。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我想不同之中必定有仁爱心。有仁爱才能悲天悯人,爱生命,爱他人;有仁爱,才能宽容他人;有仁爱,才能不计个人的得失利弊;有仁爱,才能心平气和地处事,心安理得地生活。

猜你喜欢
孔门先哲仁心
“高处”与“低处”
孔门十二时辰
孔门七十二贤
孔门七十二贤
中国少年仁心大
医者仁心,谱写浓浓“山水情”
用责任和担当诠释“医者仁心”
春日偕诗友登文华阁
漫画家许先哲:梦想不远,“镖人”为证
烈火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