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智能制造是提高我国电力装备行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2017-01-18 05:07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郭振岩
电器工业 2016年12期
关键词:风电装备制造业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郭振岩 /

推进智能制造是提高我国电力装备行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郭振岩 /

从我国自身发展的情况来看,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到以增速结构转型和动力转换为特征的新常态,制造业发展站在爬坡过缓、由大变强的历史起点上,如何保持我国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重点、难点和出路都在制造业。

截止到2015年年底,我国水电、风电、光伏发电总容量,达到4.9亿千瓦,占比达到32.7%。2016年上半年,我国新增发电装机约5700万千瓦,同比增加投产1360万千瓦。其中,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3024万千瓦,占新增装机的53.1%,预计2016年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6亿千瓦以上,同比增长7.8%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6.0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将上升到36.5%,电力结构调整的利好形势已经初步显现出来。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电力需求特别是重化工业用电增速放缓,今年上半年尤其是1~2月份,我国在整个经济发展用电量方面让全社会都非常担忧,三四月份以后用电量有所提高,这个提高是持续性的还是阶段性的?下一步的用电量会是怎么样?还处于一个未知阶段。相应地电力供应也出现了过剩的现象,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特别是煤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下降,导致煤电发电的企业效益在逐步下降。可再生能源方面,弃风弃水弃光等现象也在加剧,发电设备行业的产能过剩情况严重。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国企改革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两大确定性改革方向,二者的结合点将成为政策落地的重要发力点,发电设备行业需要特别考虑如何去产能、调结构、创新、绿色发展。

2016年是全面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现阶段面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等多元发展形势,对电力装备行业提出了智能制造、装备业提升和能源互联网应用等方面新的发展要求。强调持续稳步发展风电产业,拓展风电装备出口,优化风电外部通道建设,完善风电装备体系等方面风电领域的重点工作。同时,《可再生能源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办法》以及做好《2016年年度风电消纳工作有关要求》等方面的政策文件相继出台,也为解决长期困扰我国风电市场的弃风限电问题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和支撑。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作为电力装备领域的社会性组织,从装备制造业出发,按照“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互联网”的总体要求,目前相继开展了“互联网+新能源”关键技术标准国家质量基础项目、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均涉及风电机组及风电关键零部件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有关内容,进一步引领风电行业团结协作、规范发展,全面提升我国风电行业装备制造的核心竞争力。

2013年起我国开始启动制造强国战略研究课题,在制造强国战略研究课题前期准备工作做好以后,也进行了制造强国具体措施的研究。其中“中国制造2025”就是制造强国具体实施的措施之一,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里面确定的主攻方向,“中国制造2025”有五个主要的任务,包括科技研发平台体系的建立、智能制造、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高端装备创新工程。智能制造是五个重点任务之一,也是我国制造业紧跟世界发展趋势,构筑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所在。为了推动智能制造发展,国家的相关部门启动了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从这两年的实践结果看,取得的成效还是比较明显的。其中特变电工、金风科技、哈尔滨大电机厂等作为电力装备行业的代表入选了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对电力装备行业推进智能制造起到良好的示范推动作用。

有关智能制造有三方面跟大家交流。

一、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目前智能制造主要是在制造业里去推动具体的应用,制造业也是保持国家整体竞争实力和创新活力的主要源泉。在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现在实施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战略,发展中国家也在利用其优势在中低端制造行业快速发力。制造业现从整体上看已经成为国际相关方面大家都在抢占的制高点。

同时,现在有一些新的技术也逐步在制造业里面体现出来,比如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在整个国际上也兴起了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变革。在制造业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智能化更是在制造业突出显示出它鲜明的特征。从生产方式上,作为“制造业+互联网”的最高表现形式,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业变革的核心,并将重新构筑全球制造业竞争的格局。

从我国自身发展的情况来看,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到以增速结构转型和动力转换为特征的新常态,制造业发展站在爬坡过缓、由大变强的历史起点上,如何保持我国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重点、难点和出路都在制造业。去年5月份国务院正式发布《中国制造2025》,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描述了建设制造强国三步走的战略,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主攻方向智能制造,发展智能制造能有效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和资源能源消耗。我个人总结了一个智能制造的优点——智能制造可以把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品里面性能的分散率有效地降低到一个范围之内,这样使材料的使用、半成品之间的可替代性包括成品应用当中的可替代性大大提高。

对于我国改造提升制造业,提升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资源性和灵活性,应该说智能制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国家相关部门近期重点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部署,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工信部等部门制订了《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并于8月20日对外公开发布,明确将智能转型作为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任务,分步持续推进。在“十三五”期间同步实施数字化制造普及、智能化制造示范,此外还研究制订了《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近期将正式发布。还明确了我国未来五年智能制造发展的思路和目标,提出推进智能制造的十大重点任务和相应的行动。

第二,组织实施智能制造专项。去年6月份启动了智能制造专项,主要是针对我国智能制造标准滞后与确实没有现成经验可循等突出问题,将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实验验证和新模式应用作为两大重点方向,对93个重点项目进行支持。这个项目实施以来,不仅提升了我国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建设,提高了智能制造装备安装可控水平,对探索形成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模式、提振各方面信心也做出表率,为贯彻《中国制造2025》开好头奠定基础。今年有关部门继续实施智能制造专项,共安排立项25个省133个重点项目,建立了激励约束工作机制,通过以实验验证为核心,推进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增强基础贡献和行业应用标准实验验证能力,创新性地采用以联合体方式推进智能制造新模式的应用,促进关键装备突破,加快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的集成应用。目前在智能制造基础标准研究这方面国家下了较大力度,有一些国内的科研院所包括部分企业也参与了基础标准制订工作中,国家在这块补贴的力度也比较大,最高补贴到前期实验投入的80%,以前这个比例数是没有的。

第三,持续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从2015年开始相关部门已连续两年实施了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的专项行动,不断扩大行业和区域覆盖面,总结可复制的经验和模式,充分发挥专项行动的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制造业智能转型。这两年共确定了109个试点示范项目,覆盖63个行业,分布在2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其中电控行业三个企业已经参与了试点示范工作当中。

第四,扎实推进智能制造标准化。去年底相关部门制订并发布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提出智能制造专项体系整体框架,包括五类基础工建标准和五类关键技术标准,以及在不同行业的应用标准。按照共性先例、急用先行的原则,2015年、2016年分别启动81个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实验验证项目研究,并重点围绕智能制造发展和互联互通以及多维度协同发展等瓶颈问题,启动100项智能制造基础共建标准和行业应用标准的工作。

第五,加强工业互联网和信息安全能力的建设。国家相关部门都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去年发改委相就国家新技术的安全问题如何去开展工作征求了中电协的意见,现在就这项专项工作已经确定了10个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支持相应的实验验证平台。

从总体来看,通过智能制造工程、智能制造专项试点示范标准体系建设、工业互联网等一系列措施的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基础不断夯实,装备和系统制度安全可控能力大幅提升,产品设计、生产过程、管理服务等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为我国构建新的制造体系,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前期已经做了比较扎实的工作。

二、推进智能制造是做强电力装备的必由之路

与世界上电力装备强国相比,我国电力装备行业无论在行业结构、质量效益还是在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风电现在也是属于电力装备领域的一个分行业,我国电力装备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门类齐全、规模较大的产业体系,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国务院针对发展电力装备产业制订出台了很多重要文件以及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对智能制造非常重视。

今年跟去年同期相比在新能源领域国家所制订的支持政策作用也越来越大,对新能源领域扶持越来越明显。电力行业包括新能源领域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重大工程的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和装备支持。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世界上电力装备强国相比,我国电力装备行业无论在行业结构、质量效益还是在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国世界知名的品牌很少,但是世界电力装备的制造强国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多个品牌,我们大家都知道ABB、西门子、GE、施耐德、三菱重工、东芝、日立等等,就智能制造的发展而言,我国电力行业装备跟德国工业4.0比较下,总体来看还是在2.0~3.0的发展过渡阶段。我们可能在局部领域里面有时可以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里面有一些关键的技术、关键的元器件、零部件还受到国外的制约,这一块如何把自己的能力水平提升起来,尤其制造水平提升起来,确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

我们要有以下两点充分的认识:

一是推进智能制造是提高我国电力装备行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围绕关键零部件制造和关键生产工艺以智能制造为基础,以自动化、数字化等技术为支撑,建立智能装备生产线和数字化车间建设,推动电力装备企业从生产方式到管控模式的变革使企业具有更加高效的感知预测、协同和分析能力,实现生产全过程的透明协同管理,智能化互联互通,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最主要是提高产品的性能水平的稳定性。

第二,推进智能制造是加速电力装备创新和智能化的重要手段。这个体现在产品研发阶段通过一些数字化设计建模、模拟仿真技术,实现电力程控装备包括零部件、组件的优化设计,缩短设计周期。从生产制造阶段,通过实施对数据采集,掌握产品生产制造过程当中各种工艺稳定性、半成品的质量以及制造的状态,控制整个主机最后的产品质量,并且对半成品在加工制造过程当中的状态进行反馈指导。从产品交付后建立互联网+售后服务的模式,也就是常说的工业领域的O2O,开展远程运维。通过对以上几方面的设计、制造、运维形成的大数据搜集,对电力装备实施全生命周期的监测管理,为下一步产品设计和开发提供指导,这些都将加速电力设备行业创新和高标准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开发出更多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三、扎实推进电力装备行业的智能制造发展

就智能制造方面我们建议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第一,系统推进电力装备行业智能制造的工作,结合行业发展是实际电力建设需要,重点完善数字化制造质量管控技术,推进数字化制造技术应用,提高制造过程信息感知能力和智能化水平。相关科研院校和系统集成商要加大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研发力度,指导不同基础的电力装备企业稳步推进智能装备生产数字化车间以及智能工厂的建设。这里稳步推进分三个阶段,一是就某一个组部件生产过程当中的某一块智能装备生产线,再就是整个组部件所在的车间智能化车间,最后就是整个工厂全都采用智能概念,即智能化工厂。行业内企业应根据自己的情况,看看在哪个领域可以做一些工作,不是整个工厂全都达到一定高度以后或者一定基础非常好才去推动这件事,而是哪块成熟就搞哪块。

第二,稳步推进电力装备行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试点示范的专项工作已经连续实施两年,今年马上是第三年,前两年三家企业已经做了很好的示范,2017年将进一步扩大行业和区域覆盖面,强化传统制造业智能制造的改造,分类开展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

(根据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郭振岩在“2016中国风电电气装备技术高峰论坛”的讲话整理。)

猜你喜欢
风电装备制造业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防晒装备折起来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海上风电跃进隐忧
分散式风电破“局”
风电:弃风限电明显改善 海上风电如火如荼
重齿风电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