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分析

2017-01-20 07:10孙立国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24期
关键词:肝门胆管癌管腔

孙立国

MRI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分析

孙立国

目的 分析肝门部胆管癌MRI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0例肝门部胆管癌的患者进行MR平扫、MRCP及Gd-DTPA动态扫描,分析扫描结果。结果 30例患者中20例可见稍长T1、稍长T2的肿块,10例未发现肿块。增强扫描中,17例行动态增强扫描,13例行常规增强扫描,其中20例可见肿块延迟期缓慢持续强化,10例患者主要表现为管壁增厚强化、管腔狭窄。结论 MR平扫和增强扫描能够十分清晰地显示高位胆管癌的特征性改变。检查中联合MRCP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有积极作用。

肝门部胆管癌;磁共振成像;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肝门胆管癌的30例患者。其中男17例,女13例,患者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56.5±6.3)岁,患者病程15 d~2年,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皮肤巩膜黄染、上腹隐痛不适。所有患者均出现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升高。

1.2 方法

所有MRI检查均采用专业的MR扫描仪,信号采集过程中主要采用体部表面线圈T1WI像快速小角继发序列,T2WI半傅立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选回拨序列,层厚6~10 mm,间距应设定为1 mm,扫描时应嘱患者屏气,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用T2WI-HASTE脉冲序列,层厚应保持在4~7 mm[2]。动态增强、肝灌注成像和3D-DCE-MRI方法:还用专业MRI注射器经周静脉注入20 ml浓度为0.1 mmol/kg的对比剂以及20 ml的生理盐水。同时对患者行增强及延时扫描[2]。15 min后追加20 ml对比剂,后立即行3D DCE MRA。重建时采用最大密度投影技术。

2 结果

2.1 胆管扩张情况

所有患者胆管内均存在扩张剂肝门部胆管梗阻性改变,其中10例患者为狭窄,15例为突然中断,5例为腔内充盈缺损,3例患者以左肝管扩张为主,7例患者以右肝管扩张为主。20例患者表现为左右双侧肝管扩张。

2.2 肝门区软组织肿块MRI表现

经MRI平扫,肝门区软组织肿块患者共20例,其中3例位于右肝管,5例位于左肝管起始部,12例位于左右肝管汇合部,肿块在T1WI上为低信号,T2WI上为稍高信号[3]。13例患者给予动态增强扫描,17例患者给予常规增强扫描,患者均能够见肿块延迟期强化。10例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管壁增厚强化和管腔狭窄。

2.3 其他

门静脉受到侵犯的患者共10例,其中4例患者主要集中于门静脉左肢,3例患者主要集中于门静脉右肢,3例患者在实验室检查中未见门静脉受累现象。但核磁共振肝脏灌注成像的过程中发现肝门静脉的关注量有异常情况,手术证实门静脉均有受累状况。其中4例患者为肝内转移,7例患者为肝门及腹膜后淋巴结多发性肿大。

3 讨论

肝门部胆管癌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梗阻性黄疸,肿瘤主要分布于管壁,肿瘤的直径相对较小,且通常在3 cm之内。虽然肿瘤本身的体积相对较小,但其所在的位置具有特殊性,所以手术切除相对困难。科学的早期诊断是提高手术切除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4]。

按照生长方式,肝门部胆管癌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肝门肿块、管壁增厚、腔内结节和管腔狭窄等。且病变多伴有纤维组织。T2信号与纤维成分有着密切的联系,纤维组织越高,T2信号就越弱[5]。MRI平扫的主要表现为肝内胆管不同程度扩张、肝门部肿块以及胆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等多种临床症状。

MRI扫描能够更好地确认病灶的范围,其对肝门胆管癌的临床诊断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MRI结合MRCP能够对肝内胆管的扩张以及肝门阻塞、胆管不规则狭窄和腔内侵犯的程度予以全面显示,研究显示,MRI对肝门胆管受累梗阻部位判断的准确率接近100%。MRI断层扫描和横断位图像能够提供较多的加权显像[6]。MRCP在检查中只需一次屏气,就可对冠状位进行扫描,检查速度快。呼吸运动不会对检查结果产生影响,有利于胆管的重建。此外还可更加直观地展示出肝内、外胆管树的图像,对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等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核磁共振成像与超声检查和CT相比具备优势,该检查方式为非入侵式检查方式,因此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比较少,创伤小,无放射性,因此患者接受度较高[7]。检查中可清晰地观察到胆管的整体情况,能够提高临床分期以及术前评估的准确性。该检查方式安全性强,不易产生并发症,且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检查中采取核磁共振胆管成像能够对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和胆管内支架放置的位置进行科学的指导。MRCP可使肝门部胆管癌诊断的特异性得以充分体现,同时还可准确判断出肿瘤侵犯的范围及程度[8]。因此,MRI可多序列多方位成像,对手术方案的选择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1] 沈浮,陆建平. 肝门部胆管癌的MRI诊断[J].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3,12(3): 196-199.

[2] 郑国利,王天成,张小红. MSCT和MRI对肝门胆管癌诊断及可切除性的临床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5):850-852.

[3] 邓绍强,杜勇,杨汉丰,等. MRI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12,28(3): 399-401.

[4] 敖丽英. 肝门部胆管癌CT与MRI的综合诊断特点研究[J]. 影像技术,2013,25(5): 41-42.

[5] 崔勇. 肝门部胆管癌CT与MRI的综合诊断特点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3): 481-482.

[6] 周鹏. 肝门部胆管癌CT与MRI的综合诊断特点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3,10(11): 34-35.

[7] 韩雪盈. 螺旋CT与MRI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8): 207-208.

[8] 唐子东,王芳,刘大鹏. 肝门部胆管细胞的CT和MRI对比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7): 93-94.

Diagnostic Analysis of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by MRI

SUN Liguo Nuclear Magnetic Room,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General Hospital of Agriculture,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40,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Methods MR plain scan, MRCP and Gd-DTPA were scanned in 30 patients with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The scanning resul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20 cases of 30 cases can be seen slightly longer T1, slightly longer T2mass, 10 cases did not find significant mass.In the enhanced scan, 17 cases of dynamic enhanced scan, 13 cases of conventional enhanced scan, of which 20 cases can be seen in the slow delay of chronic intensive, 10 patients were mainly thickened wall thickening,stenosis. Conclusion MR plain scan and enhanced scan can show the characteristic changes of high grade cholangiocarcinoma very clearly. The combination of MRCP in the diagnosis of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has a very positive effect.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iagnosis

R445

A

1674-9316(2017)24-0123-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7.24.062

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磁共振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肝门部胆管癌主要是指在胆总管、左右感官及汇合部所发生的肿瘤。在以往的临床中,该病症病不常见。但最近几年,该病症在临床上逐渐增多,现代影像学检查的进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该病症起病较为隐匿,早期诊断难度较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经为中期或晚期,所以预后较差,因此临床上应予以重视[1]。

猜你喜欢
肝门胆管癌管腔
肝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及胆管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肝脏里的胆管癌
联合半肝切除与围肝门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肝门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B7-H4在肝内胆管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管腔器械清洗灭菌方法的新进展
传统纯棉白条检查法与医用导光检测仪在管腔器械清洗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自制便携式光源管腔器械检测仪的应用效果
管腔器械清洗效果不同检测方式的比较
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PIWIL4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