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新闻专业主义
——医患冲突报道策略分析

2017-01-20 13:43杨丽丽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医学知识议程医患

杨丽丽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宣传部,湖北 武汉 430071,281934148@qq.com)

·健康传播伦理·

回归新闻专业主义
——医患冲突报道策略分析

杨丽丽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宣传部,湖北 武汉 430071,281934148@qq.com)

个别媒体对医患冲突偏颇的报道被认为是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医患冲突报道要改变当前失范的状态,需要新闻从业者回归新闻专业主义,以社会责任为己任,做中立的把关人和客观的反映者,坚持正确的报道策略:宏观上,议程设置多元化;中观上,谨慎使用多样叙事模式;微观上,规范新闻语言,切实承担起公众利益守护者的职责,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正确的舆论引导。

医患冲突报道;新闻专业主义;议程设置;多样化叙事模式

新闻专业主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国家形成的规范新闻职业道德、指导新闻业务实践、倡导新闻职业教育的理论体系,它以中立的把关人和客观的反映者为主要特征,倡导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公正性和中立性;提倡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强调媒介的社会责任;推崇职业化教育和程式化操作[1]。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恪守的职业规范之一,新闻专业主义在目前医患冲突报道中的缺失,导致了此类报道的失范。

1 医患冲突报道失范现状

1.1 客观性缺失

在医患冲突报道中,客观性缺失主要表现在:新闻从业者恶意炒作,偏听偏信,报道失实,如“茶水发炎”报道、“缝肛门”报道;有倾向性地选择材料,没有表达新闻事实的两面,如南方周末《走廊医生》系列报道;议程设置单一,误导受众,如“哈尔滨杀医案始末”报道等。

1.2 社会责任缺失

“坏消息才是好新闻”,这种西方新闻界流行的观点对国内也有不小的影响。大众媒体有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经济基础,并持续不断地追求高利润,医疗新闻报道框架集中在医疗事故方面,偏向医疗纠纷[2]。在医患冲突报道中,一些记者缺乏社会责任意识,抱着“闻过则喜”“唯恐医疗行业不乱”的态度,为了吸引公众眼球,博取更多的同情,对医患冲突“有闻必录”“有闻详录”,导致逼医、伤医细节、杀医详情、暴力画面充斥版面,助长了社会戾气,容易引发不良效仿,也会让医生觉得尊严受损。

1.3 违背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无论是“茶水发炎”报道,记者故意设计,谎报病史,坑害医生,为原本紧张的医患关系火上浇油,还是“缝肛门报道”,记者为博取公众眼球,赚取点击率,在未充分采访双方当事人的情况下,凭患者单方面的说辞和自身的推测撰文,指责医护人员,都违背了新闻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1.4 医学常识和医学专业知识缺乏,误导公众

“为宝宝建立脐带血自体库”的报道,说“为孩子存一份生命保险”,夸大自体库的作用[3]。女性臀部摔伤,拍片前检查是否怀孕,医生涉嫌过度诊疗;在“湘潭产妇裸死手术台事件”中,正是因为对羊水栓塞知识的缺乏,导致前期对产妇死亡原因报道的缺失,误导了公众。

2 回归新闻专业主义

医患双方本应同气连枝,对抗疾病。诸多事实证明,医患双方和则两利,不和则两伤,而医患冲突报道的失范影响了医患和谐关系的构建,由此看来,在医患冲突报道中回归新闻专业主义尤为重要。

医患冲突报道回归新闻专业主义对新闻从业者提出了四点要求: 坚持医患冲突报道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不偏、不倚、据实、平衡,不掺杂记者的个人观点和倾向地报道新闻; 坚守医患冲突报道的社会责任,有建设性地进行舆论监督,避免简单展示医患冲突,帮助公众全面认识医患冲突的全貌,帮助政府思考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为社会瞭望者的作用; 坚守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严格自律,为公众提供有品质的医患冲突报道; 提升新闻从业者的专业素养,不断学习和积累医学知识,提高医患冲突报道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3 正确的报道策略

医患冲突报道践行新闻专业主义的正确报道策略主要体现在:宏观上,议程设置多元化;中观上,谨慎使用多样叙事模式;微观上,规范新闻语言。

3.1 宏观上:议程设置多元化

大众传播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媒介通过日复一日的新闻选择和发布,影响着公众对什么是当前最重要问题或事件的感觉;经过一段时间,媒介的优先议题将成为公众的优先议题[4]。根据这一理论,媒介对医患冲突的报道议题将影响公众对于医患关系现状的感知。近些年来,“缝肛门事件”“湘潭产妇裸死手术台事件”等多次影响巨大的医患冲突报道在事件没被调查清楚时,媒体议题均设置为医方过错,且为了证实医方过错,新闻报道者作出了偏听偏信、主观臆测、有选择地展示材料等不客观甚至违背新闻真实性的行动。

根据传播学“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理论,媒体营造的医患冲突的拟态环境会反作用于现实社会,使得拟态环境越来越有演变为真实环境的趋势。为了避免“拟态环境的环境化”,新闻从业者在医患冲突报道中,需要通过多元化的议程设置,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医患冲突,引导公众理性看待医患冲突。

3.1.1 医学知识的解读。

医患冲突报道中医学知识的解读不仅是对公众最佳的科普时机,还能打消公众的猜疑,有助于医患冲突的解决,有助于产生合力共同对抗病魔。因此,新闻从业者需要做到:第一,提高医学知识解读的意识。时刻牢记“解读医学知识”这一责任,细心求证医患冲突与医学知识复杂性、医学高风险性之间的关系,并在重要的位置以足够的版面刊登。第二,提升医学知识解读的能力。在实践中多学习、勤思考,多积累医学知识;通过深入调查,充分获取资料、咨询医学专家把关等方式弥补医学知识的不足;医学会、健康教育工作者等可考虑举办常用医学知识通俗转化培训班,新闻从业者可考虑多参加培训,通过跨界交流,提升医学知识解读的能力。第三,提高医学知识解读的技巧。将充分理解的医学知识转化为新闻报道时,要本着严谨的态度。正确把握严谨性与通俗性之间的平衡,将医学知识中的核心新闻点与受众熟悉的场景、日常生活中具体形象的材料关联起来,具体地、通俗地予以解读,让解读准确、科学,让受众愿看、能懂。

3.1.2 出路报道。

出路报道本该是医患冲突报道中的一项重要议程,但该项议程在目前的医患冲突报道中非常缺乏,多在一些涉及医闹的报道中作为医闹产生的原因,被提到医疗纠纷按正常的途径费时费力。这样的报道显然不利于医疗纠纷的解决。对于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46条规定,我国目前的医患纠纷民事赔偿解决机制表现为三种途径:双方协商、行政调解和民事诉讼[5]。除此之外,第三方调解也日渐成为一个新的途径,如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中心、巡回法庭等。在没告诉公众出路是什么时,就表示出路费时费力,显然不利于公众走正常途径。媒体对医患纠纷出路的议程设置既尊重了公众的知情权,也有利于鼓励公众走正常途径。而对调解成功的医患冲突案例的报道,还有助于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对于贫困者,媒体也可以告知申请法律援助的途径。对于某些途径有待完善的地方,媒体还可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通过有建设性的报道督促有关部门不断探索,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流程,探索最佳的处理途径。

3.2 中观上:谨慎使用多样化叙事模式

新闻报道模式主要有两大类:传统的5W模式和多样化叙事模式。5W模式俗称“倒金字塔式”,是新闻媒体报道的主流模式,将时间、地点、事件、人物、原因融于新闻导语中,具有简洁明了的优点,利于客观地展示新闻事件。

多样化的新闻叙事模式是指在新闻报道中采用某一种或几种类文学写作手法的采写模式,比如特写式、散文式、描述式,使整个新闻报道生动活泼,体现丰富的文采[6]。该模式注重新闻的戏剧性、语言的吸引力和新闻场景的描述,但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由此,在医患冲突报道中,对于新闻报道模式的采用,要遵循以下原则:

3.2.1 报道初期,尽量选用5W模式,力保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医患冲突在报道初期,由于新闻来源的单一性,有时是患者或医生的一面之词,为了保证医患冲突报道对公众有利,不对医患关系产生负面影响,新闻媒体在报道时,尽量选用5W模式,以说明事件本身为主要报道目的,理性展示新闻事件本身。

3.2.2 对已定性的医患冲突报道,谨慎使用多样化的叙事模式,把握好“度”。

多样化的叙事模式有其自身的优点,该模式容易引起读者的关注。在报道后期,医患冲突的各种真相浮出水面,人们掌握的材料越来越多,各方的声音也都越来越强,新闻媒体在不违背新闻真实性、客观性的基础上,可以谨慎地使用多样化的叙事模式,把握好使用的度,对公众和社会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对于度的把握,需要做到:第一,把握细节描写的度,不应详写暴力逼医、伤医、杀医的细节,谨慎配发凶案现场的图片;第二,对行凶者承担的责任予以报道,以便产生威慑力;第三,把握信息来源的度,报道多种来源的信息。

3.3 微观上,规范新闻语言

新闻语言的主要特征是客观、准确。在医患冲突报道中,规范新闻语言,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3.3.1 保持中立,避免带有倾向性的词汇和引语。

新闻媒体通过词汇选择褒患方贬医方,如患方的叙述被表述为“某某说、对记者回忆、告诉记者”,而医院则被冠以“某某称、辩称、却表示”等词[7]。带有倾向性的词汇不利于展示事件的全貌,新闻从业者应保持中立,在医患冲突报道中避免诸如“竟”“却”“才”等带有主观感受的词汇;如果直接引语感情色彩太浓、细节太多、比较暴力,可用间接引语进行转述,切实承担起新闻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责任。

3.3.2 保持严谨,慎用高度概括的语言,避免绝对性的语言。

统计数字是高度概括的语言,用以反映事件的普遍性或特殊性,是医疗报道实践中记者的喜好。如用统计数字说明误诊率,有时甚至仅靠医生接诊10个病人出现几个类似情况得出结论,不科学也不严谨,不仅会误导公众,还容易导致不良的社会后果。医患冲突报道要多用陈述性的语言报道数字,尽量避免高度概括的语言,如某地区是医患冲突发生率最高的地区;某种疾病的误诊率为几成等。若非用不可,需加上限定词,说明样本情况、数据描述的范围等,提高报道的准确性,避免产生不良影响。

至于绝对性语言,2015年,新华社已对医药卫生报道中“疗效最佳、根治、安全预防、安全无副作用、药到病除、无效退款、保险公司保险、最新技术、最高技术、最先进制法、药之王”下了禁令。除此之外,新闻从业者还需尊重医学知识的复杂性、系统性,了解医学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慢下结论,勤向专家核实,使用语言时留有余地,避免出现“八毛门”中将“病情缓解”说成“治愈”致新闻失实的情况,也避免将看似不相关的臀部摔伤与HCG检查解读为“过度诊疗”,用严谨的新闻语言为敏感的医患关系筑起一道理性、客观的“防线”。

医患冲突报道是一个社会命题,需要医生、患者、新闻从业者、社会等多方的互动。新闻从业者在医患冲突报道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准则,医护人员作为医患冲突报道中的一个主要群体,在应对媒体时应该展现怎样的媒介素养,如何在医患冲突报道中发声,也将是我们继续研究的课题。

[1] 王晴川.自媒体时代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和反思[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6):128.

[2] 牛卫红.对当前我国医疗报道的反思[J].当代传播,2014(4):96.

[3] 姬薇.浅析公共卫生报道中的缺失[J].新闻三昧,2008(12):34.

[4] 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205.

[5] 张欣.论医患矛盾的解决途径——以第三方介入为视角[EB/OL].(2012-06-04)[2016-05-12].http://www.jsfy.gov.cn/llyj/xslw/2012/06/04163208636.html.

[6] 李玉琢.浅谈国外新闻报道的叙事模式[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17(1):100-101.

[7] 沈晓静,徐培.医患纠纷报道话语剖析——以扬子晚报网为例[J].青年记者,2012(30):33.

〔修回日期 2016-07-11〕

〔编 辑 李丹霞〕

Regression to Journalistic Professionalism: Analysis of Doctor-patient Conflict Report Strategy

YANGLili

(PropagandaDepartment,ZhongnanHospitalofWuhanUniversity,Wuhan430071,China,E-mail: 281934148@qq.com)

The prejudiced reports towards doctor-patient conflict from certain media are considered to be the chief culprit of deteriorated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Reports towards doctor-patient conflict should change the current state of anomie.The professional journalists should regress to journalistic professionalism, take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s their own responsibility, be a neutral gatekeeper and an objective reporter, and persist on the correct report strategy. At the macro level, agenda setting should be diverse. At the medium level, diverse narrative mode should be utilized prudently. At the microcosmic level, it should normalize news language and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as aguardian of the public interest, and thus to provide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Doctor-patient Conflict Report; Journalistic Professionalism; Agenda Setting; Diverse Narrative Mode

R-052

A

1001-8565(2017)01-0003-03

10.12026/j.issn.1001-8565.2017.01.01

2016-05-30〕

猜你喜欢
医学知识议程医患
汉末魏晋时期的医患关系考
高校医患关系研究反思
《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框架下体育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
“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 共享美好医患关系”颁奖暨学术论坛剪影(二)
“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 共享美好医患关系”颁奖暨学术论坛剪影(一)
第六届全球深商大会议程
思维导图在医学中的应用
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环境下《解剖学》教学资源开发探讨分析
会面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