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癔症患者的护理

2017-01-21 11:09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9期
关键词:癔症护理人员情绪

浅谈癔症患者的护理

邵志彦

目的探讨癔症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癔症患者23例,对其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住院患者经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均未发生自残和伤人行为。在护理措施的影响下,患者可以与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并保持基本社交能力。在心理治疗与药物相结合的护理下,有较为准确的自我意识与环境意识。结论经过有效护理,患者的癔症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预后较好。

癔症;护理;预后

癔症在临床中又被称为歇斯底里症,为一类因心理因素产生的精神障碍,例如重大的生活事件、内心的冲突、强烈情绪的体验、暗示及自我暗示等较为负面的情绪[1]。癔症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缺乏相应的器质性的损伤作为其病理基础,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其行为夸张、做作及具有丰富的表演性[2]。癔症患者的症状发作与消失可因暗示而引起,并具有一定反复性发作的特点。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癔症患者2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15~65岁,平均(39.2±8.4)岁,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CCMD-3中关于癔症的诊断标准。

2 护理方法

2.1 安全护理

护理人员应向患者提供安全与安静的护理环境,避免出现外界无关人员围观与关注,为预防出现消极暗示的不良影响,不可以将同类的患者安排在同一间病室内。对于存在情感爆发与癔症痉挛震颤、发作、抽动及阵挛的患者,需要安排专门的护理人员进行看护,避免发生自伤与伤人的行为情况;对于癔症性的精神病患者与癔症性的意识障碍患者需要及时的配合医生进行相应的观察,并遵医嘱进行相关药物的治疗;对于癔症性的神游与癔症性的意识障碍患者需要加强其看护,预防走失情况发生。与此同时,还需加强癔症患者病室内的物品与患者的个人物品管理,避免危险情况发生[3]。

2.2 生活护理

对于癔症患者的生活护理,首先,需要保证患者的正常休息与睡眠。其次,需要使患者补充充足的水分与营养物质,以此来确保患者每日营养的供给。第三,需要对癔症性的瘫痪患者与癔症性的木僵患者定时进行口腔与皮肤的清洁,并定期进行翻身,避免出现压疮[4]。第四,护理人员需要配合医生进行暗示性的治疗,督促与鼓励患者增加功能性的锻炼,促进患者的躯体恢复正常的功能。最后,应安排患者适当的参加体力劳动、体育锻炼及娱乐活动,提升其生活兴趣,转移患者对癔症症状的相关的自我关注,降低不良自我暗示所带来的影响。

2.3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在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其在态度上需要充分的尊重患者,不能够对患者的病症表现进行嘲笑与讽刺,并对患者言行与情绪的表现采取理解与接纳态度[5]。在护理过程中,应鼓励患者释放、表达及发泄其平时压抑的负面情绪,在患者释放情绪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给予耐心倾听。对于恢复期患者,护理人员需要指导其正确的认识自身存在的性格特点,与患者探讨改善的方法与途径。指导患者正确的看待及评价应激事件,纠正患者对自身与环境的不正确认知[6]。护理人员需要强化患者社交能力,对患者交往的行为保持鼓励态度,指导患者对工作、学习及日常生活进行合理的安排,尽量缩短住院接受护理的时间。对于患者的基本要求需尽可能的完成,但切忌不可以强化患者得到继发性的犒赏心理。

3 结果

23例住院患者经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均未发生自残和伤人的行为。在医院内保证安全,未发生自残与伤人的行为。在护理措施的影响下,患者可以与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并保持基本社交能力。在心理治疗与药物相结合的护理下,有较为准确的自我意识与环境意识,并可以保持正常记忆的能力。

4 讨论

有研究表明:癔症同遗传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有癔症性格特点的人,在较为负面的心理因素的影响下,较易诱发癔症。研究结果还发现,可以引发患者强烈的情绪体验事件及处境往往为诱发癔症的直接因素,例如工作或家庭成员中人际关系的矛盾纠纷以及由特殊事件所引发的患者气愤、委屈、羞愧、恼怒、恐惧、悲伤等负面情绪,常常成为患者首次发病的直接诱因,而这类事件及处境会给患者带来难以忘记的创伤性的体验,在日后会通过暗示及触景生情等因素导致反复性的发病[7]。对于癔症患者来说,其性格特点主要为多以自我为中心,爱同他人炫耀等。患者的情感较为丰富且肤浅,情感色彩较为丰富,喜欢感情用事,且情感较为不稳定。患者的暗示性较高,这里的暗示性指在特定的环境气氛下,对外界的观念及影响进行无条件的接受。癔症患者相对较易接受外界暗示及自我暗示。患者的想象力较为丰富,其较难区分现实与虚幻。这就需要护理人员正确的指导患者及其家属认识癔症病症的性质,对于癔症患者来说,其疾病症状为功能性症状而非器质性的症状,护理人员需要消除患者的恐惧及紧张等的负面情绪,并告知患者个性特征及应激事件在疾病发作中所起到的作用[6,8]。护理人员需要传授患者正确的释放情绪的方式,改善患者不良的性格特征,正确的评价及看待应激事件对自身的影响,提升自身心理健康的水平。积极培养生活中的兴趣与爱好,尽量减少患者所处环境中应激的刺激。

[1] 韩蕾. 癔症病人急诊的早期识别及护理现状[J].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5):873-874.

[2] 张平,刘建丛. 癔症患者的心理治疗与护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7):125-126.

[3] 赵丽萍. 心理护理在癔症患者治疗中的作用[J]. 黑龙江医学,2014,38(6):738.

[4] 李轶,周倩,胡珍. 产妇围生期癔症发作的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9):333-334.

[5] 赵庆芳,王冬云,汤莉莉. 急诊癔症患者的心理护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4):97-98.

[6] 解瑞虹,赵爱民. 癔症性换气过度综合征的护理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5):223-224.

[7] 颜美霞. 癔症患者的心理护理[J]. 吉林医学,2011,32(11):2274-2275.

[8] 孙红梅. 32例癔症经验治疗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4):48-50.

The Nursing for Hysteria Patients

SHAO Zhiyan Rehabilitation Medical Department, The First Hospital of Harbin C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00,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nursing methods of hysteria patients.MethodsFrom February 2015 to October 2016, 23 patients with hysteria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and their nursing method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There were no self-mutilation and wounding behavior happened on the 23 cases of patients after careful care supplied by nursing staff. Under the in fl uence of nursing measures, patients could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with caregivers and maintain basic social skills.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and drug care, there was a more accurate self-awareness and environmental awareness.ConclusionAfter the effective care of nursing, the symptoms of hysteria in patients areeffective relief, the prognosis is better.

hysteria; nursing; prognosis

R473

A

1674-9316(2017)09-0142-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7.09.082

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康复医疗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猜你喜欢
癔症护理人员情绪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针药并用治疗癔症性失声验案1则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一场聚会引发的癔症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诗癔症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