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扶贫、非均衡资源配置与贫困固化
——基于对阳县苹果产业科技扶贫的调查

2017-01-23 13:40邢成举
中国科技论坛 2017年1期
关键词:贫困人口苹果科技

邢成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科技扶贫、非均衡资源配置与贫困固化
——基于对阳县苹果产业科技扶贫的调查

邢成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阳县科技扶贫的实践让我们看到,科技扶贫已经在多个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和正向的价值,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因科技扶贫的“门槛效应”和“规模偏好”等问题,贫困人口很难实质性地参与科技扶贫工作,在扶贫资源分配中形成了贫富之间的非均衡配置结构,结果是贫困的群体与阶层固化现象越发严重。为了更好地推进科技扶贫工作,我们要强调科技扶贫工作中技术的亲贫性,同时强调注重科技扶贫的社会效果,而不仅是经济后果。科技扶贫中的科技选择一定要考虑贫困人口的承受能力和应用能力,同时还要改善和优化这些能力。

科技扶贫;资源配置;贫困固化

1 引言

从1986年起,中国开始科技扶贫工作,科技参与扶贫工作已经走过了近30个年头。在这个过程中,科技扶贫对于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发展和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其积极意义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科技扶贫是扶贫工作的重要构成,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多[1-5]。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科技扶贫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也面临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困境[6],而针对此方面的研究则比较少见。在农村社会分化日益显著、农村人口流动不断加快和农村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科技扶贫的意外性负面效果也愈发突出。在集中连片贫困区的贫困治理格局中,在精准扶贫的国家战略中,科技扶贫仍然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责任,因而全面系统地认识科技扶贫的功能与不足就显得十分必要。2015年8月和9月,笔者针对关中阳县的苹果产业科技扶贫进行了2次实地调查,促使我们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更多的思考和分析。本文正是基于以上考虑而开展的学术讨论。

科技本身并没有明显的受众群体的偏好性,但是当科技与政策、制度相结合的时候,科技就会对使用者产生选择效应。或者说科技本身并不会选择使用者,但是科技的门槛效应和使用成本则会让受众群体在客观上形成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能够支付科技及其配套工作的成本,而另一部分人则被排斥在科技扶贫的受众范围以外。若科技扶贫工作不能充分吸纳贫困人口的参与,而是依据市场原则选取扶持对象时,科技扶贫就难以取得亲贫性的效果,在客观上也就难以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这也是我们深入讨论科技扶贫工作的一个基本立足点,或者说是假设。

2 阳县科技扶贫:经验材料与实践后果

2.1 经验材料

阳县位于陕西省西部,处于渭北旱塬沟壑区,全县共有人口13万,其中农业人口超过11万人;全县耕地面积22万亩,基本上都是传统粮食作物种植区。阳县为陕西省省定贫困县,其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阳县贫困人口为3.02万,贫困人口2014年人均纯收入为2630元。对于阳县来说,让更多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农民的增收问题,而传统以来以粮食为主的农业种植模式则很难完成脱贫任务。科技扶贫被当地视为扶贫工作的根本动力[7],因而,从2011年开始阳县就确立了以苹果产业为核心和主导的产业扶贫和科技扶贫工程,目标是在2017年实现全县整体脱贫。这里,我们以阳县科技扶贫工作为例进行分析。

阳县针对苹果产业的科技扶贫工作正式开始于2012年,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阳县苹果试验示范站建立为标志。通过3年多的努力,阳县成为了国家级的“现代矮砧苹果示范县”,由此也形成了现代果业发展的“阳县模式”,此后该县更是成为了全国现代矮砧密植苹果种植的技术示范和传播中心,而此前该县的苹果种植只在部分村庄零星出现。阳县苹果产业科技扶贫的具体工作如下:

第一,充分依托高校科研力量。在阳县苹果产业的科技扶贫工作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研力量发挥了巨大作用。在阳县苹果试验示范站成立之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已经在多个领域建立了试验示范站,苹果是其中之一。在试验示范站老师的带动下,当地原有的农技推广部门人员也通过不断地接受培训和学习,成为掌握现代苹果种植和管理的专家。

第二,选择科技扶贫核心技术。在阳县的科技扶贫中,针对苹果产业,通过试验示范站专家及其与当地政府的不断讨论,他们确立了现代矮砧密植集约高效的苹果种植栽培技术。该技术具有大苗建园、立架栽培、水肥一体和机械务果等特点和优势。该栽培模式不仅省水省肥省力,而且能够有效提升果品质量与产量,使果树丰产期提早到3~4年。

第三,确立科学的科技扶贫生产组织模式。为了推进科技扶贫工作,阳县确立了“政府规划,企业带动,合作社引领和农民紧跟”的生产组织模式。不同的农业经营主体在苹果产业发展中扮演不同角色,其中农业企业是政府扶持的最优对象和产业引领者,而后则是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苹果产业,最后是有选择和有重点地扶持农户发展现代苹果产业。

第四,建立科技扶贫的产业模式依托。具体来讲,这个产业模式是“企业引领,示范户带动和园区化发展”。也就是说,在苹果产业的发展中,地方政府赋予农业企业引领产业发展的责任,为了进一步扩大规模还确立了示范户带动机制,用园区化、工业化的思维来发展现代苹果产业。

2.2 实践后果

如上文所述,科技扶贫工作让阳县在3年多的时间内获得了诸多荣誉,如“国家现代矮砧苹果示范基地”“中国现代矮砧苹果苗木繁育中心”和“农业部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等,其工作成效值得肯定。具体看,科技扶贫展现了如下积极功能:

第一,科技扶贫回应了陕西省乃至全国果树更新换代的客观要求。据相关机构测算,未来10年,陕西省将有400万亩老果树需要更新换代,未来20年全省的绝大多数果园需要更新换代。现代矮砧密集集约高效的栽培技术不仅创新了苹果的栽培模式,而且注重新品种的培育与引进。近3年来,阳县科技扶贫工作陆续引进了10余个新品种,这些新品种不仅优化了陕西省的苹果品种结构,同时也为新品种果苗繁育打下了坚实基础。从更大的范围看,这也将有助于解决全国范围内的苹果更新换代问题。

第二,现代矮砧密植集约高效的苹果栽培技术将能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不断外流背景下“谁来务果”的问题。在城乡二元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下,全国范围内都出现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社会现象。相关数据统计,2014年底,陕西省有农民工近500万人,如此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导致农业劳动力的锐减,农业劳动力出现了明显的中老年化。在农村劳动力大量减少和农业劳动力中老年化的背景下,传统果树种植已面临多方面的困境:在苹果种植的关键环节,劳动力难以保障,进而导致雇工价格上涨,果业成本增加;果树种植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对劳动者的体力要求较高,规模扩张困难。调查中发现,尽管多数果树种植者都希望扩大果园种植面积,但因年龄问题,他们对扩大规模早已“有心无力”。矮化自根砧苗木的集约栽培模式具有省工省力、省肥省水和便于机械化操作等特性,能够有效减轻果农的劳动强度。

第三,现代矮砧密植集约高效苹果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矮化自根砧果树每亩的苹果产量是传统乔化果园的3~4倍,这意味着要产出同样数量的苹果,矮化自根砧果园只需传统乔化果园1/4~1/3的土地面积。该技术通过对老果园的淘汰而让部分耕地退出苹果种植而再次种植粮食作物,避免出现果粮争地的情况。

不可否认的是,在阳县的科技扶贫工作中也出现了消极和负面的后果,具体表现为:

第一,科技扶贫的最大受益者是企业。从2012年开始,阳县地方政府就开始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引入农业企业发展现代苹果产业。为了增强吸引力,企业流转土地的第一年租金由县财政补贴50%;通过陕西省果业局等单位,阳县为来本县发展现代果业的4家企业共争取到了超过1500万元的科技扶贫资金;通过地方政府的协助,苹果企业流转了县域内最优质的土地,这些土地平整连片且水源条件较好。公司流转了大量农户的土地,但只能提供有限的务工机会。扶贫效果的大小与政府对扶贫投入的多少成正比[8],但对非贫困主体的大量投入并不一定换来减贫效果。

第二,科技扶贫偏好少数富裕农民的参与。从2012年开始,阳县就确定了农户参与现代果业发展的基本政策,即全县重点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现代果业。按照规定,种植果树面积不低于10亩的农户才能获得政府补贴。按照这个标准,家庭自有土地难以达标,要满足规模要求就必须从其他农户流转土地。调研中发现南村只有两个农户符合家庭农场要求,而多数贫困农户则难以达标,也就难以获得扶持项目的支持。参与是贫困者脱贫的基本前提,没有参与自然就难以脱贫[9]。

第三,贫困人口受科技扶贫的排斥。调研发现,当地的贫困户多具有疾病、劳动力弱、文化程度低和土地面积小等特征,而要参与科技扶贫就要建立家庭农场,而贫困户无法满足这个要求,这些也就影响了科技扶贫的效果[10]。首先,贫困户没有足够面积的土地,而如果流转,他们缺乏厚实的经济基础;其次,按照矮化密植集约高效的果园种植技术,每亩果园的一次性投资成本在2万元左右,这样的投资门槛是贫困者难以跨越的。因此,贫困群体难以与科技扶贫项目进行对接[11],这样的科技扶贫就在客观上排斥了贫困群众。

第四,科技扶贫将导致贫困固化。对于贫困人口来说,来自财政和政策的扶持是其脱贫的重要机遇和资源,但是科技扶贫的高成本和高门槛,地方政府的规模偏好,加上贫困人口对农业科技的缓慢接受进度、富裕农户对科技的较高认同等,都会让贫困人口构成科技扶贫工作的边缘群体。贫困固化在空间分布和社会阶层两个层次上同时出现[12]。在科技扶贫工作中,如果科技的应用成本无法下降到贫困人口可以接受的程度,且科技扶贫不能加大对贫困人口的支持,那么未来的贫困阶层分布就会更加稳固,贫困人口的社会流动也将越发艰难。贫困固化使得贫困人口缺失初始的竞争条件和平等的竞争机会,社会结构在固化贫困的结构,因而摆脱贫困的难度很大[13-14]。

第五,科技扶贫导致扶贫资源的非均衡配置。所谓扶贫资源的非均衡配置,主要是指在科技扶贫中真正的贫困人口较难获得扶贫资源,而那些经济基础较好、受教育水平较高和科技观念较强的富裕农户成为科技扶贫的主要受益对象,新技术造成对公共资源分配的不均[15]。扶贫资源本应瞄准贫困人口,但在实践层面,农户的科技应用水平和投资能力则成为获得扶贫资源的核心依据。在高新农业技术的科技扶贫工作中,科技水平和经济能力成为分配扶贫资源的标准。这样的标准只能构建出对富裕农户、农业公司有利的扶贫资源配置结构,而贫困人口难以在这种结构内获得应有利益。部分扶贫工作无效的深层次原因正是扶贫资源分配的非均衡性质[16],扶贫资源分配中的贫富差距与两类群体的现实差距惊人的一致。我们对技术给予了美好期待,但技术却带来充斥性不稳定和社会风险[17],这是需要充分关注的。

3 对科技扶贫的反思

科技扶贫之所以导致多重负面效果,是因为在科技扶贫内部及其与地方政策结合的过程中有着我们通常忽略的内在困境和矛盾,以人为中心的科技扶贫和可持续发展没能得到落实[18]。

3.1 科技扶贫的“门槛效应”

对于多数科技工作者以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来说,他们的关注点在技术本身,即被推广的技术是否能够带来增产,是否有利于提高收入,是否有助于产品品质的提高,是否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等,而他们较少关注技术与对象结合过程,或者说,他们常常忽视技术的社会后果。正如在其他扶贫项目当中存在门槛效益一样[19],在科技扶贫项目当中也存在门槛效益,只不过这里的门槛效益或许更加隐蔽,可能直接来自我们在扶贫工作中要推广应用的技术本身。矮化密植集约高效的苹果栽培技术先进实用,这也是技术进步和创新的表现,但是如果将如此高成本的技术作为科技扶贫的重要手段,这就会引发负面的效应。门槛效应会成为科技扶贫的一种筛选机制,即只有那些能够跨越技术应用和投资门槛的人才能够成为科技扶贫的对象,而无法跨越这道门槛的话,就难以拥有科技扶贫的资格。

3.2 科技扶贫中的“规模偏好”

科技扶贫引发的消极社会后果还与科技扶贫的“规模偏好”紧密相关。从科技工作者的角度看,小农对农业科技的认知是比较保守的,其知识结构和科技观念等都使得针对小农的科技推广和科技扶贫过程成本较高,收效缓慢[20]。正如在调查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阳县苹果试验示范站专家告诉我们的那样:“给农民推广技术比较麻烦,还是向公司推广技术方便,他们有资金、有基础,对科技的认识还全面,也相信我们这些人。”科技扶贫的规模偏好不仅是因为不同主体的科技推广成本差异较大,同时也源于针对不同主体的科技扶贫和农技推广(扶贫工作)收益也会相差很大[21]。针对农民的科技扶贫被视为一种公共品,农技人员的这些工作被视为是其本职工作;而针对公司主体的科技扶贫和农技推广,不仅能够让科技人员的成果尽快实现转化,同时也能够通过农技推广获得相应的报酬。例如,阳县试验示范站的专家就从其服务的农业企业那里获得了相应的报酬,每位专家每年的报酬约为6000元。

3.3 科技扶贫的政策导向性

在科技扶贫工作中,科技只是扶贫工作的载体或是手段,要发挥好的扶贫效果必须与相应政策相结合[22]。在科技扶贫工作中,科技本身并没有太多的能动空间,科技是否能够与贫困人口紧密结合,要看相关政策的导向。在阳县关于科技扶贫的相关政策中,我们能看到的是,在苹果产业的生产模式中企业发挥的是带动作用;在产业模式中企业发挥的是引领作用,也就是说地方政府在苹果产业的扶贫工作中出现了显著的倾向,即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这就意味着科技扶贫也要按照政策的指挥棒来与企业进行优先的对接和结合;其次,我们看到,在相关政策中,科技示范户在扶贫工作中也拥有一定的位置,他们成为了科技扶贫的次优选择对象;而所谓的农户跟随发展在实践层面并没有得到充分落实,且贫困农户的现实情况也导致他们很难脱离政府的扶持而成为科技扶贫对象。要取得相对一致的扶贫成效,就需要有区分地使用科技扶贫手段,区分不同类型的扶持对象[23]。扶贫工作具有显著的政治意义,科技扶贫也应该遵循政治制度[24],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体制特色。当科技扶贫的相关政策不具备显著亲贫性时,科技扶贫或者说是科技本身就难以获得我们期望的效果。科技扶贫的消极后果不仅与科技本身的高成本相关,更与扶贫相关政策的导向性相关。

3.4 科技扶贫的间接效益性

科技,尤其是农业新型科技,其效果的发挥必须依托一定的产业基础,否则扶贫的社会技术容量就十分有限[25]。正如现代矮砧密集集约高效苹果栽培技术一样,这种技术的应用必须有果园。阳县原有的果园种植面积非常小,广大贫困农户并没有种植果园,而已经拥有果园的农户并非是扶贫意义上的贫困户。由此我们看到,科技扶贫并不像其他扶贫那样,扶贫的内容和资源可以直接转化为贫困人口的资金、资源甚至财富,科技扶贫的扶贫效益具有间接性特征,只有贫困户具备科技扶贫所需的应用基础和对象时,科技扶贫的供给者、受众和载体间才能形成长效合作机制时[26],贫困对象才能够从科技扶贫中获得相应的收益,科技才能够转化为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和发展资源。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科技更多的是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工具性途径和辅助性手段,脱离了科技应用的对象和载体,科技扶贫工作的推进就会捉襟见肘。因此,在科技扶贫中,我们不仅要关注贫困人口的科技认知、科技应用能力,还要充分关注贫困人口是否具备使用科技的基础性条件和平台。

4 结语与讨论

科技作为一种生产力,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意义毋庸置疑,而这也正是我们将科技扶贫作为开发式扶贫的重要构成部分的出发点。通过对阳县科技扶贫工作的分析,能够看到,在科技扶贫推动当地苹果产业发展和栽培技术更新的同时,不少贫困人口并没能参与到科技扶贫的工作中来,没有参与就不可能从扶贫工作中受益,因此,这样的科技扶贫不利于贫困人口的脱贫,反而可能会加重贫富分化,导致贫困人口陷入结构性贫困陷阱。在科技扶贫中过分强调科技,就会出现文中所提及的那些结果,即扶贫资源的非均衡配置,贫困人口的结构固化等。这样的结果不利于扶贫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也更加不利于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这里提出两个针对性的改进意见,供大家参考。

4.1 科技扶贫应突出技术的亲贫性

在科技扶贫工作中选择使用的技术最好具有亲贫性特征,所谓亲贫性是指该技术要便于贫困人口使用,能够为贫困人口使用带来积极功能。对技术亲贫性的期待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亲贫的技术简单易学,对使用者的技术和知识水平要求不高;二是亲贫的技术具有低廉的使用成本,或者说技术推广主体或是地方政府能够承担大部分的技术使用成本,从而化解贫困人口被排斥的困境。如此才可以避免贫困固化的问题,才不至于让贫困人口陷入结构性贫困困境而难以跨越。

4.2 科技扶贫应舍弃对科技推广成果的过分关注

科技扶贫过程在本质上是一种科技推广的活动,科技要想发挥作用就必须与科技使用者结合。在科技扶贫中出现了主体偏好和规模偏好的现象,这种现象与科技扶贫追求科技推广效果的导向密切相关,尤其是科技推广者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去实施科技扶贫工作。如果科技推广人员从追求科技推广短期效益的角度去开展科技扶贫工作,那么的科技扶贫一定会出现对非贫困对象的偏爱,因为这类主体更有利于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也更有利于实现科技工作者的利益实现。在科技扶贫工作中科技推广工作提供了公共产品,因此对科技推广效果、科技短期经济效益的过分追求都是应该被舍弃的。在以往科技扶贫工作中我们没能做到上述要求,因此出现了科技扶贫工作中非均衡的资源配置,贫困人口在资源配置中处于边缘,而相对富有的个人和组织则构成了扶贫资源配置的核心和最大受益者。

扶贫工作在本质上是一种资源分配和能力发展的工作,因此,科技扶贫工作需要做好科技资源的分配工作,同时还要做好科技应用能力的扶贫工作。多数贫困者因起点较低和基础薄弱而丧失了很多的成长机会和发展空间,我们的扶贫工作是要改善贫困人口的资本存量,要为贫困人口争取更多更大的成长机会和发展空间。因此,扶贫工作不能在过程中丧失其公共性、社会正义性和亲贫性特征,谨记这些原则和特征有助于我们在复杂的扶贫工作中收获更多、成效更大。

[1]刘冬梅,石践.对我国农村科技扶贫组织形式转变的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05(1):115-119.

[2]张峭,徐磊.中国科技扶贫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02):82-86.

[3]薛庆林,王国旗,陈广义,等.新时期科技扶贫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4(2):10-11.

[4]褚琳,劲草.科技扶贫是摆脱贫困的根本途径[J].科学·经济·社会,1999(02):3-6.

[5]李云,张永亮,孙沁.深入推进科技扶贫开发的战略思考[J].文史博览:理论,2011(4):54-56.

[6]杨起全,刘冬梅,胡京华,等.新时期科技扶贫的战略选择[J].中国科技论坛,2007(05):3-4.

[7]杨名刚.科技·制度·共富:农村扶贫治理的三重维度——江泽民同志扶贫思想的现实启示[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2(05):83-86.

[8]许佳贤,谢志忠,苏时鹏,等.科技扶贫过程中利益相关主体的博弈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68-70.

[9]李东鸿,赵惠燕,田芙晔.社会性别敏感的参与式技术传播与科技扶贫探索——以陕西省淳化县孙家咀村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5-28.

[10]甄若宏,等.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扶贫模式研究[J].农学学报,2013(11):65-69.

[11]相萌萌.我国高校农业科技成果促进农村扶贫开发的现状、问题和原因——基于中外比较分析的视角[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90-292.

[12]何思玮.破除贫困固化现象的方法探讨[J].法制博览,2015(10).

[13]王文龙.社会资本、发展机会不均等与阶层固化[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04):75-79.

[14]冯晓平,夏玉珍.社会结构对贫困风险的建构——以农村艾滋病患者的家庭贫困为例[J].学习与实践,2008(04):132-135.

[15]于志刚.防止新技术造成公共资源分配不公[N].光明日报,2014-03-26,第005版.

[16]任兆昌.物质、技术、教育与制度结构:对农村贫困问题的再思考[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S1):40-46.

[17]叶敬忠,王为径.规训农业:反思现代农业技术[J].中国农村观察,2013(02).

[18]胡竹枝,李大胜.农业技术项目的社会评价:一个新视角[J].科学管理研究,2010,23(4):82-85.

[19]邢成举,李小云.精英俘获与财政扶贫项目目标偏离的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3(09):109-113.

[20]邢成举.村庄视角的扶贫项目目标偏离与“内卷化”分析[J].江汉学术,2015(5):18-26.

[21]邢成举.乡村扶贫资源分配中的精英俘获[D].中国农业大学,2014.

[22]葛志军,邢成举.精准扶贫:内涵、实践困境及其原因阐释——基于宁夏银川两个村庄的调查[J].贵州社会科学,2015(5):157-163.

[23]邢成举,葛志军.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宏观状况、理论基础与现实选择——基于中国农村贫困监测及相关成果的分析与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13(5):123-128.

[24]张红,高天跃.农业技术应用与乡村社会变迁——以陕西YL现代农业园区西村为例[J].农村经济,2012(08):92-97.

[25]司汉武.社会技术容量和技术创新能力——两个技术社会学的分析工具[J].社会科学家,2010(06):117-120.

[26]赵慧峰,李彤,高峰.科技扶贫的“岗底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2):138-142.

(责任编辑 沈蓉)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verty Alleviation,Non-balanced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Poverty Solidification——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verty Alleviation of the Apple Industry in Yang County

Xing Chengju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Development,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 712100,China)

From the pract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verty alleviation in Yang County,we find tha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verty alleviation has achieved positive results and value in many aspects,and also has some practical problems.For the reasons of threshold effect and scale preference,it is very difficult for the poor to participate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and the non balanced allocation of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resource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has been formed,which brings the result that the phenomenon of poverty group and stratum solidification is more and more serious.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we should emphasize the pro-poor technology in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and also emphasize the social effe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not only the economic effect.The cho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proces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must take into account the ability of the poor population and the ability to apply the technology,while we should help the poor to improve and optimize these capabil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verty alleviation;Resource allocation;Poverty solidification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结构性贫困治理机制研究”(16CSH04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项目“精准扶贫背景下的精英俘获研究”(2016RWYB2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委托项目(XTG2015-44-0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试验示范站(基地)科技成果推广项目(TGZX2015-39)。

2016-04-15

邢成举(1984-),男,河南洛阳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贫困治理与农村区域发展。

C912

A

猜你喜欢
贫困人口苹果科技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隐形贫困人口
科技助我来看云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科技在线
收获苹果
拿苹果
科技在线
会说话的苹果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