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视域下张家口与俄罗斯通商史

2017-01-28 08:16耿海天
山西档案 2017年3期
关键词:互市张家口一带一路

文 / 耿海天

“一带一路”视域下张家口与俄罗斯通商史

文 / 耿海天

张家口在历史上是闻名中外的陆路商埠,是我国北方通往俄罗斯的著名“张库大道”的起点。张家口是连接俄罗斯“茶叶之路”的重要中转站。文章从“一带一路”宏观战略的视角解析了张家口与俄罗斯的通商史,对于研究张家口对外交往的历史以及张家口在形成东西兼容的国际性、多元性的城市文化品格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带一路”;张家口;俄罗斯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简称。它借用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借助和依靠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积极与世界其他国家共同开展行之有效的经济融合、政治互信、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目前,“一带一路”已成为国内外媒体高度关注的焦点。在这种国家级顶层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回顾张家口与俄罗斯的通商史,对于研究张家口对外交往的历史以及张家口在形成东西兼容的国际性、多元性的城市文化品格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历史背景

张家口在历史上是闻名中外的陆路商埠,是我国北方通往俄罗斯的著名“张库大道”的起点。张家口有个俄文名字叫“Калган(卡尔甘)”,是连接俄罗斯“茶叶之路”的重要中转站。

“公元前78年,武帝击破匈奴左地,迁徙乌桓族于上谷、渔阳、右北平塞外,为汉族侦察匈奴动静,置乌桓校尉监领”,当时的上谷郡包括今张家口市区、万全县、宣化县、赤城县、怀来县、涿鹿县等地,设置护乌桓校尉管理边防和互市事宜,定期开“互市”进行交易,开创了边境地区安定友好局面。后由于战乱,互市时断时续。到了明代,明蒙间的经济联系发展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朝贡”,一种是“互市”。但由于明蒙之间连年征战,朝贡、互市关系基本中断,致使广大蒙古牧民“炊无釜,衣无帛”。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认识到“必资内地以为用”,蒙汉和平互市才是解燃眉之急的唯一途径。于是,在嘉靖十三年(1534)“四月,俺答协众欲入贡”,这是文献记载俺达汗提出通互的最早要求。在之后的七、八年时间里,俺答汗向明廷提出互市请求数十余次,均遭明廷拒绝,于是对明廷进行报复,率兵大举攻掠明边诸郡。嘉靖二十九年(1550)发生俺答汗率十万精师攻明的“庚戌之变”。宣府镇在万全右卫西路张家口、新开口堡开设马市,张家口的马市就设在今大境门外的正、西沟,开市不到半年就易马2000余匹。然而,当俺答汗京师撤兵威胁解除,一贯坚持狭隘民族统治政策的明世宗背信弃义,不久就关闭了边境互市,双方的和平贸易断绝,开始了长达20余年的战争。[2]16-17

隆庆四年(1570)九月,俺答汗的孙子把汉那吉因家庭纠纷投奔明朝,俺答汗乘把汉那吉入关之机,与明朝再次商定通贡事宜。此时,明穆宗继位,改元隆庆。明廷也想进一步促进明蒙和议,于是不仅给把汉那吉加授官职,还将把汉那吉送还蒙古,俺答汗借机向明请求“封贡”。隆庆五年(1571)三月下诏:“封尔为顺义王”,相继开放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等十一处马市,除每年官市外,又“得塞下民互市”,这就是化干戈为玉帛的“隆庆和议”。张家口的第一次马市 “自六月十三日至二十六日,官易马一千九百九十三匹,贾万五千二百七十七两五钱”,牧民骑马牵牛纷至沓来,内地商贩也把绸缎、布匹、茶叶、米面等货物带来贩卖,出现两族民众“醉饱讴歌,婆娑忘返”的情景,封贡互市为张库商道及张家口陆路商埠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基础。到明万历年间(1573-1620),张家口的互市贸易已成规模,“宣府来远堡(张家口)贡市,拓中为城,规方阮(原)地,千货坌集,车马驼羊毳布曾瓶罂之居”[2]17-18。明隆庆五年(1571)蒙汉修好,张家口堡内外正沟、元宝山成为互市之所,成为张库大道的起点,茶叶之路的重要中转站,著名的商埠和陆路码头,且特点突出。[1]2

二、张家口与俄罗斯贸易往来的兴衰史

在张家口,张库大道(张家口至库伦的商道)是很有名的。这条国际商贸大道的繁荣,始于清初并贯穿了有清一代。其实这也就是茶叶之路范柔的时代。张家口商业起步稍早,可以从1645年即清军进关的第二年算起。当时山西八大“黄商”就开始进入蒙古草原。他们拉骆驼赶牛车,满载着物资走出张家口,在长达46年的时间里,在一定范围几乎垄断着对蒙古和俄罗斯的全部商贸活动。康熙三十年(1691年),众多的王公、上层喇嘛们和蒙古贵族请求康熙帝允许汉商们把中原的商品带入草原进行交易,这样就终结了山西八大“黄商”对贸易活动的垄断。

清政府对蒙古和俄罗斯的贸易政策不断开放,使得张家口出现了很多叫做“跑草地”的商人。他们在民俗中被称为“旅蒙商”,出张家口沿路经过 “通驿站”北上,最终达到俄罗斯的恰克图。随着山西晋商和北京商人的势力大增,咸丰年间已形成了“山西帮”和“直隶帮”两大帮派体系。与此同时,也吸引了来自张家口本地各县张北、宣化、怀安、蔚县、阳原、怀来等地的商人们。

来自中国内地的商人从内地购来的布匹、茶叶、米面、绸缎、木器、食糖、陶器、瓷器、马鞍、蒙靴、铜铁器具及喇嘛念经用品,到蒙古和俄罗斯交换回来驼羊、牛、马、皮张、绒毛和羚羊角、鹿茸、麝香等贵重药材,同时还用茶叶、生烟等物从俄国商人那里换回波兰呢、羽纱、天鹅绒、毛毡等纺织品,甚至还有一些粗糙的银蜡台、银碗、银香炉、银盘、银花瓶等银制品。大量的银器运到张家口后被打铸成银元宝流通于市,这样就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口平银”。张家口和俄罗斯的贸易活动几乎覆盖了长江以南到整个蒙古草原和西伯利亚的广大地区,进货来源有北京、天津、江浙、湖广和福建等地,这些销货进行贸易的目的地就是蒙古的库伦和俄国的恰克图。

在当时的国际贸易条件下还没有通兑货币,中俄双方的商人们只能是物物交换,方法是“出拔子”。这是当时的土方法,就是利用牛牛车(勒勒车)和骆驼载着货物在一望无际的蒙草原上流动做生意,后来与俄罗斯商人在恰克图直接做生意,把俄罗斯的货物运回张家口的大境门外的“外管市场”,之后再通过经纪人完成货物交易。在全长2800里的张家口至库伦商道和全长4300里的张家口至恰克图商道上,每年都有数十万峰骆驼和牛羊日夜不停地走过,就这样走了三百多年。

据统计,中俄贸易中的大户商在康熙年间由八大“皇商”发展到京城80多户,道光年间发展到260户,同治年间发展到390户,宣统年间发展到530户。后来发展到张家口的商栈已有1500多家,市内商铺店面多达7000余家。例如,在1928年由蒙古和俄罗斯买入3万余头骆驼、7万余匹马、150余只羊、1000万张皮张和7620万斤绒毛。在对俄罗斯出口的货物中,仅茶叶就有40万箱。按照当时一辆牛车或者一头骆驼运6箱来计算的话,需要牛车和骆驼70000辆(头)。[3]70-72

据记载,张库大道全盛时最高年贸易额达1.5亿两白银。按当时市价折算,16两为一市斤,每市斤500克,每克1.3元人民币,当时的贸易额约有60多亿人民币。流金溢银的张库大道引起了清政府的特别关注。清廷官员曾经多次对张库大道进行考察。货物贸易的繁荣使得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也推高了张家口市到大境门一带的房价。据记载,当时一处标准铺面包括栈房的月租金要50两白银,约合现在的人民币3000多元。张家口成为了当时享誉中外的“皮都”。

到雍正六年(1728年),在张家口城里从事皮毛加工行业的工人数量已经达到10000多人。与此同时,北京、天津、武汉、广州等地的中国商人也纷至沓来。大约1860年前后,俄国商人借助张库大道率先出现在了张家口。到19世纪末,英、德、美、日等西方国家的商人们也陆续来到张家口。各类毛皮的交易量大幅增加,然后转运天津。张家口俨然一个国际大都市了。[3]76-77

在张家口和俄罗斯恰克图的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出超地位。由于中国的商品数量很大,俄国的商品常常无法对等货物交易的价值,因此俄国商人就采用大量现银支付的方式来兑现货款,这样就给中国的商人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例如,在1819年中国出口到俄罗斯的茶叶量约有500万镑,茶商们的收入大约合白银200多万两。由于长时间交往,俄罗斯方面对于中国茶叶的了解非常深入具体,俄罗斯馆的修士科瓦列夫斯基奉沙皇的指派经常亲自到中国的产茶区去做调查。[3]79-80

张家口至库伦1400公里,至恰克图2150公里,往返需4—6个月。在商贸鼎盛时期大小商号1450余家,还有40余家外国银行及其代理商,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物资集散地”,最高年交易额达1.5亿两白银。当时输出的物资主要有砖茶、生烟、蒙靴、不批、糖果、点心和各种日用杂品以及珠宝玉器、金银首饰、绸缎玩具等,可以说,“上至绸缎,下至葱蒜”,无所不包。恰克图与张家口的贸易市场占到了俄国对外贸易的49%。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设有线电报局,位于来远堡(上堡)水岔街。线路南至北京,北通库伦,并与俄国的陆路电线相接,构成欧亚国际电报线路。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张家口创办邮政局,时称张家口邮政分局,地址在桥西东关街(今商业步行街),属直隶省北京邮局,是北京邮政局的一个分局。民国七年(1918年),修筑张(家口)库(伦)汽车路,商营大成汽车公司运营于张家口至库伦之间,开创了中国行驶长途汽车的先例。[1]2

进入20世纪,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功推进和科学技术的运用,使铁路和汽车在世界运输业中迅速发展。俄国西伯利亚铁路、中东铁路的修建和通车,对华贸易的中心逐渐由张库商道转移到东北一线。1928年7月,蒙古人民共和国不准中国汽车入境,并把驻乌兰巴托汽车站的中国人员全部遣返,张家口的汽车行纷纷倒闭。1929年,国民政府与苏联断交,蒙古也关闭中国的所有商号,从此繁荣近3个世纪的张库大道走到了终点。[2]19

三、对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启示

2022年2月4日—2月20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在这种大背景下,研究张家口与俄罗斯的通商史,对于探讨中俄两国“一带一路”的合作潜力及发展前景,深入发掘两国交往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

回望历史,充分挖掘张家口与俄罗斯在经贸和文化交流上的历史资源,有助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俄两国关系,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放眼当前,张家口面临三大历史机遇,即京津冀协同发展、筹办承办冬奥会、建设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我们应当顺应时代潮流使张家口跨越式发展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建设我国多元化的向北开放战略布局,使张家口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国际化都市。

展望未来,张家口必将助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深入发展,促进沿路各个国家之间形成了合作共赢、和平等互利的新型伙伴关系,使丝路精神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信仰和不同种族的国家得以传播,从而为21世纪全人类的发展贡献新的精神财富。

[1]张家口市桥西区志[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5.

[2]闫雪卿.“一带一路”视野下的“张库商道”[J].河北地方志,2016,(5).

[3]邓九刚.复活的茶叶之路[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3.

K254.3;F757

A

1005-9652(2017)03-0183-03

(责任编辑:虞志坚)

耿海天(1976-),河北辛集人,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

猜你喜欢
互市张家口一带一路
中国边民互市研究回顾与述评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张家口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张家口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张家口分行
明朝与兀良哈部互市关系考
加快河口县边民互市贸易转型升级
收复张家口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