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必要性

2017-01-28 18:10叶建丹
中学语文 2017年30期
关键词:校本教材国家

叶建丹

试论语文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必要性

叶建丹

2001年6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就提出: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而对于一线语文教学来说,探索并实施语文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必将是今后语文发展的必然性选择。

一、国家课程校本化是走出当前语文教学困境的需要

2016年新修订的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更注重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强调全面考查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但就目前语文教学现状而言,仍然免不了“机械主义”的弊病,具体表现如下:

1.教学过程中,师生专注于课本。第一,教学内容是课本中的课文。第二,教学进度是根据课本而安排的。第三,教学目的是课本或教参中规定的。可以说,当前多数高中语文教师是忙于教课本的内容,对高中语文教材是全盘接受,为教材而教,不敢越“雷池一步”。具体的课堂教学没有或很少考虑到校情、学情,教学没有个性。于是,一方面是语文的外延无限广阔,另一方面却是语文学习的空间如此的狭窄。

2.课堂成为了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甚至唯一阵地。一方面,教师担心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备课时纳入了过多教学目标。而为了完成这些目标,语文课堂往往成为了老师的“一言堂”。另一方面,学生们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渐渐习惯了以听众的方式进行语文学习,以此来完成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积累的学习任务。这种完全基于课堂“教”的语文学习无疑收效甚微,甚至可能将语文课程推向死胡同!

3.分数成为教与学的唯一指标。无论是教材修订者的初衷还是课程标准制订者的指向,都很美好:“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等等。但实际上,在一线教学中,目标往往只有一个——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在如今的中国,考试就是学生学习唯一的衡量指标,既然要采用标准化考试模式,教师就不能不按照这一模式训练学生。

要摆脱语文教学的困境,就必须解决“机械主义”弊病。而校本化国家课程,开拓以教师为课程主体、以学生为课程核心的、关注语文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基于“学”的语文教学新局面是一个很好的出路。

二、国家课程校本化是语文课程本身的实施和发展需要

当前,语文教育一直面临着一个很大的困惑,就是语文教育一直缺乏一种明确的“课程意识”。课程与教材建设问题,也始终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难题,以往语文教育过于统一的课程和教材机制,既不能适应全国各地的特殊情况,也极大地限制了地方、学校和教师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不利于课程和教材建设内部的良性竞争和自然发展。同时,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将教材等同于课程,使课程的丰富性遭受了极大的损耗,学生接受语文教育变成了仅仅是教读教材的教育,这种现状极大地影响了语文教学效率。

何谓“课程”?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课程即活动,在其教育思想中着意强调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现代教育公认一个观点:学比教更重要。教育的目的是学而不是教,那么作为学习的重要呈现的“课程”,就必须是基于学而不是基于教。学是个动态的过程,由此课程也应是一个生长性的动态系统。

的确,课程应是充满活力的、建筑在师生教与学良性循环基础上的发展性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国家、地方、学校、教师、学生绝不是不可逆的单指向,而是由可逆的多元素间共生性循环作用体系。

学校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它在实施国家课程时不能只是被动的传承,而是要结合地方特点和自身条件以及师生实际,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即国家课程校本化,使国家课程得以软着陆,有效实现教育目的。

探索并实施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使学生能够通过高中三年的语文学习,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语文国家课程校本化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要

单纯的科学文化知识素养的提升并不直接等同于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其间需要一个积极的“转换酶”——课程意识。教师自身知识的增长固然重要,但“我即课程”意识的树立更为重要。无论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是校本课程,最终的执行者都在于教师。语文教师就是语文课程的主体。传统教学,语文老师们往往按部就班地跟着教材走,优秀的老师会创造性地挖掘教材的价值。但为什么不再向前一些呢?何不打破教材的束缚,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对教材篇目加以选择,辅以增删,结合自身特点、地方条件形成个性化的教师课程序列?何不围绕这一序列,教师有意识地深入研究、继续学习,教学一体化,走不可替代的教师专业化道路?如此一来,教师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的课程,发展自我,又何愁“职业倦怠”,何愁课程没有活力?

新课程实施要求教师从忠实的执行者转变为创造性的实施者、开发者。教师课程意识亟待提高,适应新课程的能力需要提高。面对新观念、新教材、新方法,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四、语文国家课程校本化是学生语文素养有效提升的需要

国家课程校本化的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整合国家资源、地方资源和学校资源。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让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应用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阅读与表达的能力,就成为语文教学的指归。而就目前的高中语文课程所选用的教材来看,必修及选修教材对于高中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而言是远远不够的。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单从阅读量来看,教科书哪怕加上人教社配置的《语文读本》仍是远远不够的。福建省虽然指定了《家》等7本文学名著和《论语》《孟子》作为必考书目以促进学生的阅读,可真正能较好完成的学生很少。2002年秋开始使用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生的阅读提出以下要求:“扩大阅读视野,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关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课外阅读材料包括文学名著(10部以上)、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即适合高中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总量不少于300万字。”但从实际了解来看,多数高中生的阅读是不达标的,而且阅读书目的质量也难以保障,浅层阅读多、深层阅读少。

要有效处理好课内外的“多”与“少”的矛盾,教师就必须把握好“收”与“放”,就必须把握好精读与泛读、课内与课外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只有对语文教材进行了校本化的处理,教师才能够有时间有精力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另一方面,学生得到较宽松的课堂时间与空间,方能更有机会参与课堂,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与教师一起建构属于自己的语文课程。由此,课堂方能成为充满活力的辐射点,把学生由已知引向未知,带其从课内有效地走向课外,构筑充满生机的“大语文”空间,帮助学生养成积极的语文学习习惯,指向其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高中语文教材校本化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以人教版为例》(课题立项批准号:FJKYJD15-29)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福建建瓯一中。

猜你喜欢
校本教材国家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