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的中国实践

2017-01-29 12:58
教学与研究 2017年9期
关键词:体制课题经验

社会治理的中国实践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治理作为推进建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面向,作用愈发突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坚持依法治理、坚持综合治理、坚持源头治理”。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法律制度建设。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可以看到,社会治理在体制创新、社会建设、法治建设、共享发展等诸多改革攻坚领域均具有重要价值、意义。中国社会治理的理想形态在理论上是要形成权力与权利的共生关系,从政府管理的单一模式向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共建共享的“协商治理”格局演变,在实践中则是要形成社会治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民参与、法治保障”的中国经验。基于此,本期专题组织了三篇文章,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视角,以近年来社会治理体制机制转型经验、农村社会治理的“小微清单模式”之价值、城市社区治理演变的基本经验与逻辑为主题,探讨中国社会治理转型与创新的价值及可能的改进方向。

* 本文为教育部政治学研究基地重大课题“国家治理经验评估研究”(项目号:16JJD810001)的阶段性成果,该项研究也得到了来自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政治思想研究”(项目号:16ZZD022)的支持。

猜你喜欢
体制课题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