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理论在高校思政课程中的实践探究*

2017-01-30 07:32刘亚蓉
山西青年 2017年4期
关键词:立德立德树人思政

刘亚蓉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江苏 泰州 215300

“立德树人”理论在高校思政课程中的实践探究*

刘亚蓉**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江苏 泰州 215300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既为我们在高校中的思政教育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辩证的理解和把握“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精准的把握课程理念,提高高校思政课程的实效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立德树人;思政教育;实践探究

一、“立德树人”理论的提出与新内涵

“立德树人”的提出源于我国优秀教育文化底蕴。立德出处:《左转·襄公二十四年》中:“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即以德育为先,通过正面的教育,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出处:《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古人在两千年前就认识到了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在我国由古到今,以崇高的德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一直都是教育所应达到的目标。

2007年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会议上胡总书记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高校思政课程担任者,我们不仅要了解“立德树人”的出处,更重要的是对它的深刻理解。如何理解“立德树人”在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工作中的内涵?“立德树人”向我们提出了两个问题:“立德”立谁的德?我们辩证的认为它既包括学生之德育又包括师德之建设。“树人”树什么样的人?答案是培养“明德”的大学生。

二、“立德树人”理论指导高校思政课程实施的必要性

(一)现有的思政课程在高校中实施现状分析

首先是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方法,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思想政治课程,老师在教授过程中过于注重对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他们思想活跃,信息来源广泛,但在强大的信息源中不乏有消极的,反动的,不健康的非主流思想,大学生群体并未完整的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故必定会对其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只靠我们照本学科,填鸭式的讲授并未起到明显的教学效果。其次,大学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缺乏时效性。经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大学思政课程的教材内容中缺乏对现代社会新现象的分析与解读,加上本来思政课程本身就具有理论性极强的特点,这让学生感到课程的内容与现代社会提供的很多实际信息有偏差,感觉到课程枯燥且僵化。

(二)“立德树人”理论指导对思政课程实施的必要性

“立德树人”的理论植根于思政政治教育非常有必要。首先,将“立德树人”贯穿思想政治课程中,将培养“明德”的大学生作为德育教育的目标。大学之道,即不盲从,具有敏锐明辨是非的洞察力。当今,舆论的力量不断被放大,信息不断累加,是非真相在大学生稚嫩的判断力下,价值导向退居次席,从众心理易成为道德的绑架。引导和鼓励大学生看清“德之所向”非常必要。其次,将“立德树人”理论指导思政课程,培养“明德”的学生与“立德”的教师何尝不是对高校教育的净化,甚至是对社会环境的净化?道德高尚的建设者不仅会给高校带来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得高校真正成为社会所期望的人才培养场所;往更广的范围来说,“明德”的高素质人才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显现!

三、“立德树人”理论指导高校思政课程实践的对策

既然“立德树人”理论在指导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中起到如此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我们的思政教育又面临着不容乐观的现状,如何更有效的夯实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者,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首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我们应将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融入到教学中去,把时代赋予“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穿插在教学内容中去,一方面,任课老师可以依据目前社会中的热点时事与网上热议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多种活动,比如:辩论,模拟法庭、小品表演等多种形式以此来演绎课程内容中的道德观。另一方面用现代化的新媒体与之进行感情、理性方面的交流,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微信朋友圈、微博、QQ等渠道深入观察他们的关注点只有让学生多动嘴,多动脑,老师才能更直接准确的洞察学生的道德取向,思想动向。适时的加以引导,真正意义上发挥思想政治课程“立德树人”的作用。其次,通过构建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来实现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互相监督。现有的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通过考试、论文等来给出等级和分数,以此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对老师的监督更是流于形式上的年终打分。现有评价体系操作简单却缺乏公平,作为授业者,学生也有权利对老师提出评价和监督,比如可以在每次的课程结束时给老师提出书面或口头的建议或者评价,或者高校思政部每月开展学生座谈会,抽取部分学生对老师进行教学方法、内容、师德等方面的评价,此举措不仅是一种检查,更是一种督促!而对于学生的评价我们不应该只是单一的从书面论文、卷面给与评价。更应该从课堂表现,有无迟到,早退,是否知错就改,是否在上课时能够对老师提出的案例或热点给出正确判断等综合评价。真正践行“立德树人”的双层涵义,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不仅是对学生的道德引领,也是对施教者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准。

[1]程苗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困境与对策分析[J].长江论坛,20014(01).

[2]罗洪铁.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育才功能[J].思想教育研究,2003(05).

[3]张轶芳.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立德树人教育[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1):64-65.

[4]陈倩龄,周长群.新媒体时代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探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6):57-60.

G

A

*高校辅导员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研究(SZJ16103)。

**作者简介:刘亚蓉(1982-),女,汉族,山西太原人,研究生,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立德立德树人思政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