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代背景对严复翻译目的的影响

2017-01-30 07:32梁鹏辉
山西青年 2017年4期
关键词:严复时代背景

梁鹏辉

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晚清时代背景对严复翻译目的的影响

梁鹏辉*

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严复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和翻译家。在清末亡国灭种的时代背景下,严复大量翻译外国作品,系统地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并运用自身的社会关系以及担任过的种种职位,来扩大其翻译宗旨的影响力,努力影响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严复的翻译目的在《天演论》、《原富》、《社会通诠》等诸多翻译著作中得到了诠释,即系统地向当时的国人传达“自强保种”的政治号召,并且实现个人抱负。

时代背景;人际关系;译书局;严复;翻译目的

一、引言

严复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列强对中国的瓜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以及腐败无能的晚清政府加剧着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危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严复翻译西方著作散播先进思想,以求警示统治者,启迪民众。曾反复提出:“西人所孜孜勤求,近之可以保身治生,远之可以经国利民。”“是以今日要政,统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1]严复的译书动机不是简单的文学或者美学上的翻译,而是借翻译西方社会科学类书籍“向晚清统治者传达‘自强保种’的政治口号”[2]。本文的写作意义就在于讨论和细化晚清时代背景对于严复翻译目的的影响。

二、清末时局对严复翻译目的的影响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此时41岁的严复担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在给儿子严璩的信中,严复说到这样一句话:“事事岌岌,不堪设想…中国今日之事,正坐平日学问之非,与士大夫心术之坏,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管、葛复生,亦不能为力也。”从中我们便可看出当时政府昏庸,世道分崩离析。第二年中国甲午海战惨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陷入空前危机,维新运动继续高涨。国家遭此劫难,严复受到打击,“至是年,和议始成,府君大受刺激,自是专致力于翻译著述。”[4]《天演论》也正是在这个时间段内由严复翻译完成,并且开始宣扬物竞天择的进化观念。

严复翻译这本书并不是纯粹直译。例如,“One year with another,an average population,the floating balance of the unceasing struggle for existence among the indigenous plants,maintained itself.”严译为:“憔悴孤虚,旋生旋灭。菀枯顷刻,莫可究详。是离者亦各尽天能,以自存种族而已。数亩之内,战事炽热,强者后亡,弱者先绝。”原文本是写的本地生物年复一年在竞争中求生存,并且没有显示出岌岌可危的语义。而严复不仅使用了工整、对偶的骈俪体来增强语势,渲染了一种悲怆、宿命的语调。

德国翻译研究派的重要代表人物Christiane Nord 认为:“在理想状况下,委托人会尽可能多的提供一些信息:目的、接受者、时间、地点、场景以及交流的媒体和文本应具有的功能。”而严复的此段译本大大地改变了语体,渲染语调的翻译手法在严译的其他作品中大量存在,由此严复的目的便在文章中大大地鲜明化。“翻译风格是高级阶段的翻译,它需要译者在深刻理解源语语言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源语所涵盖的文化历史时代背景,并有目的地选择使用语言表达手段,从而在作品中形成独特的风格。”[6]严复抽取了原文中所表达的思想,一定程度地改变了原貌。“进步的文学作品,不但应当真实地反应社会的现实和时代的面貌…而且应当帮助人们认识现实,受到教育…”[7]借西方作品的译作向统治者传达“自强保种”的政治口号。由此来看,亡国灭种的时代背景对于严复的翻译目的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三、人际关系对严复翻译目的的影响

严复作为一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和翻译家,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和上海公学校长[8],必定有着复杂的人际关系社会网。

严译书籍要出版,要有影响,要改善陈旧的思想,从客观来讲,这就不得不依靠运用自己的人脉。

严复一生的人际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三层:一是师友,二是闽籍同乡,三是上司。其中对严复有着重大影响、并且严复所看重的师友并不多,如吴汝纶,张元济和夏曾佑等等。严复的诸多译本,如《原富》、《社会通诠》以及《群学肆言》均在张元济的帮助下由当时的商务印书局出版。

张元济(1867-1959),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在戊戌变法之前便与严复有所交往并且交情颇深。戊戌变法失败后,张革职南下,任南洋公学总理之职,后又任商务印书馆经理、监理、董事长之职。张在担任南洋公学总理之时便与商务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正是这个时期,严译《原富》在张的推荐下由商务代印。张进入商务印刷局,便将原来的关系带入其中,于是在张的帮助下严复的许多作品才得到出版,并在1931年商务出版了《严译名著丛刊》,严复也成为商务印刷局早期的股东之一。如果没有张元济和商务印刷局,严复的诸多译作也许就不会出版的那么顺利,在社会中也就不会获得那么大的凡响。但是如果没有严复的系统译作,早期的商务印刷局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大声望和效益,发展也就不会那么迅速。二者相得益彰,这使得严复系统介绍西方先进科学、军事、思想的目的得以顺利实现。

包含在社会背景中的好的人际关系对译者本身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严复正是利用这种人际关系使得自己系统介绍外进先进文化的目的得以实现。

四、译书局职位对严复翻译目的的影响

1902年,年近半百的严复受晚清政府张百熙之聘,出任京师大学堂译书局总办。这一机构原本就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局面下进行政治改革的产物,有一定的先进性,它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先进的中国人对于西方先进文化的需求,一方面也服务于当时没落的统治者。

译书局是京师大学堂的附属机构同时也对全国性的翻译活动做出统一的调控。严复出任这一官职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实现其翻译、译书主张。严复希望借助这一官方性机构和学术阵地为中国先进分子介绍真正的“西学”,对中国学术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尽管严复在这一职位中任职时间不长,只有短短的三年时间,但是他在这一协调全国译书活动核心机构中仍笔耕不辍,翻译了约翰·穆勒的《名学》半部(八篇)、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法意》、甄克思的《社会通诠》、并且续译《群学肄言》等等。值得一提的是《群学肄言》,严复对其“凡三易稿”,旨在修正之前《天演论》的过激立场,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出,翻译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这个过程也显示着严复翻译目的的变更。作为一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的翻译活动对当时时代的发展,先进思想的传播都有着极大的贡献。作为译书局总办严复除了规定译书总局章程之外,还力求将自己的翻译准则和宗旨推行于外,严复也担任自己应有的责任,在晚清民初的中国社会为实现自己的译书目的而自强不息。

五、结语

开启民智,“自强保种”的政治主张和系统介绍西方先进文化给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都是严复翻译的目的。而担任译书局总办是严复翻译目

的得以更快更好实现的手段。晚清的时代背景和严复自身的人生经历直接决定了严复的翻译目的和翻译主张。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代表的是先进的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方向,无论处于怎样的时代背景下,都有权利有义务为自己所处的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

[1]冯宝善.严复传[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8.

[2]何其莘,仲伟合,许钧.高级文学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3]严璩.候官严先生年谱[A].王拭(编).严复集第五集[C].北京:中华书局,1986.

[4]Nord,C.1997.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Manchester:St.Jerome.

[5]李琼.论文化历史及时代背景对翻译风格的影响[J].湖北大学学报,2009(6).

[6]张维麟.文学创作必须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学习列宁有关文学艺术的论述[J].汉江大学学报,1984(3).

[7]钱履周.严复年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4(4).

[8]王宪明.语言、翻译与政治:严复译〈社会通诠〉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梁鹏辉,男,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H

A

猜你喜欢
严复时代背景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严复的遗嘱
关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美术教育的思考
新时代背景下学校管理之我见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健美操创新路径的探索
新时代背景下棊江区政协建设
谁在“复活”严复
严复:落日青山一片愁
严复:落日青山一片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