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道情

2017-01-30 10:05张天印朱锡梅王中田口述程俊松整理
寻根 2017年6期
关键词:太康县道情剧种

□张天印 朱锡梅 王中田/口述 程俊松/整理

太康道情

□张天印 朱锡梅 王中田/口述 程俊松/整理

太康道情是一个古老而新生的稀有剧种,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道情戏著名演员朱锡梅被文化部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情戏传承人”。2014年9月,中国文联授予太康县“中国太康道情之乡”匾额。

太康道情戏的起源

道情,源于唐代道教在道观内所唱的“经韵”,文体为诗赞体。后吸收词调、曲牌,演变为道士在民间布道时演唱的“新经韵”,也称“道歌”。后来,道情中诗赞体的一支主要流布于南方,仍多为说唱道情。曲牌体的一支流布于北方,并在陕西、山西、甘肃、河南、山东等地发展为戏曲道情。

道情戏为戏曲剧种,指流布于民间的说唱道情,在不同地区与当地戏曲艺术相结合,进而发展形成了各地的戏曲道情。有的地方称道情为渔鼓或竹琴。太康道情是河南地方戏中一个稀有剧种,是由民间说唱艺术——道情(渔鼓)、鼓儿词、颖歌柳(莺歌柳)吸收了越调、梆子戏的长处,互相融合发展演变而成的一个戏曲剧种。清乾隆年间,流传于晋北的说唱道情被搬上戏曲舞台,成为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一个戏曲品种。在此前后,临县道情也登上了戏曲舞台。晋南的洪洞道情也曾在咸丰年间和宣统年间两度搬上舞台,但没能传承下来。后来,山东蓝关戏、山西河东道情、河南太康道情也先后登上舞台。

相传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前后,由安徽淮北进入河南几名道情艺人,与安徽亳县进来的几位颍歌柳艺人(颍歌柳是流行在安徽颍州一带的时俗说唱艺术)联合,以文志道(艺名“一声哼”)、龚德成等为首,组成了一个形式简单、设备简陋的道情班,将道情首次搬上舞台,在豫东南沙河一带流动演出。

清同治十年(1871年),太康县老冢乡干张村早期道情艺人张广志,由东南乡返回故里,在本村收徒传艺,首创道情科班,教唱道曲乐歌,传习曲目戏文,数月出师。由张广志领班,巧明太、赵德主演,约15人左右,成立了太康县第一个道情班,在老冢集首次登台演出。初始,演员结构杂乱,有的来自鼓儿词艺人、梆子戏艺人,演唱曲调不统一,有的唱鼓儿词,有的唱渔鼓与梆子戏,同台异调,不相融合。后经实践磨炼,初步构成了多种声腔糅合、融会贯通、声腔和谐的戏剧声调。就在这多种声腔结合的基础上,演变成了太康道情声腔剧种,而且成了当时群众最喜爱的戏剧形式,尤其深受农村妇女的欢迎。它所表现的剧目内容多是一些简单的民间故事,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反映农村妇女所经历的家庭生活纠葛与婚姻矛盾等社会现实问题。

道情班的伴奏乐器,最初并没有成套的锣鼓器乐,只是保留着颖歌柳带进来的坠子弦(坠琴),原道情艺人所惯用的渔鼓(道情筒子)和简板则弃之不用了。后来发展到使用大小两把坠子弦伴奏(实际上是中音、低音各一把),以增强演唱效果,满足烘托气氛的需要。

1957年2月,太康县抽调一批豫剧青年演员,成立了太康县道情专业剧团。这个湮没多年的道情戏曲剧种,在党的百花齐放政策下获得了新生。

道情传统剧目有《王金豆借粮》等160多个(不包括移植剧目),现代道情戏剧目有《前进路上》等60多个(不包括移植剧目)。

太康道情戏的艺术特色

只要仔细观察一下《王金豆借粮》《走娘家》《前进路上》《王金豆还粮》《红尘》等几个不同时期创作的道情戏代表性剧目,我们就不难发现,作为一个剧种,道情戏有着极其鲜明的个性。

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豫东地域特色。

太康道情属于地地道道的农村戏,老百姓将其形象地称作“高粱棵子戏”“鞋簸箩子戏”。太康道情是以太康县为中心的豫东一带土生土长的庄稼人的戏。它早期剧目中所演绎的故事,清一色全是农村题材,是农村汉子茶余饭后侃大山的身边琐事,是娘们儿端着“簸箩筐”边纳鞋底边闲聊的家长里短,十分乡土化,十分生活化,也十分地域化。如《王金豆借粮》里王金豆登场的第一段唱词:“我家住河南太康县,往城北二十五里杨庙集……俺搬到东北角八里半地王湾集。”杨庙和王湾都是太康县域里真实的村名。而即使没直接点明地点的剧目,从剧中人物的唱词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太康道情戏强烈的归属感。如《走娘家》(又名《林翠翻车》)主人公梅姐的一段唱:“年前出闺把人嫁,今个儿是头年的麦罢走娘家。俺洗过脸,梳过发,从头收拾到脚底下……”新媳妇麦收过后走娘家,正是太康县的风俗,由此也可以推知剧目演唱的是本地的人和事了。应该说,戏剧是反映现实生活的。直到20世纪末,太康道情剧团所上演的本家剧目,反映的几乎全是以太康县为中心的豫东一带广大乡村的生活缩影和风土人情。

二、贴近农民、单纯朴素的故事情节。

太康道情剧的内容主要取材于农村的家庭生活,它的情节都比较简朴,线索单一而明快,犹如流经豫东原野秋天的河水,平静舒缓,没有波澜壮阔的场面,没有错综复杂的矛盾,亦没有扣人心弦的悬念,甚至没有剧中常见的大善大恶、大忠大奸的人物斗争。如《王金豆借粮》总共只有三场戏:第一场写王金豆除夕夜去借粮,翻墙头跳进张爱姐的家里;第二场,张爱姐和嫂子刘氏除夕夜里包饺子;第三场王金豆和张爱姐会面,互诉衷肠,嫂子刘氏发现并予以成全,给王金豆用布袋装齐年货,送出家门。剧情就是如此的平平常常、简简单单。《走娘家》更简单,说的是麦收过后,新媳妇陈梅姐和丈夫林翠一块儿坐车走娘家。一路上她逐次夸耀骡马、车辆、礼品、衣物等,只顾扬扬得意了,不料刚到娘家的村头桥上,车翻水中,搞得狼狈不堪。整个剧目几乎就无什么情节可言。凡此种种,前期的道情戏曲表现的差不多全是些农村家庭的生活琐事、家长里短。它不靠重大的题材或曲折离奇的故事、跌宕起伏的剧情吸引观众,而是以剧目内容体现出来的“真”“善”“美”取胜。无论《王金豆借粮》也好,《走娘家》《劝邻》也罢,看上去,都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活生生的事儿,给人以真实、亲切感,而剧中的人物,如忠于情感、“富贵贫贱不分离”的张爱姐,乐于助人、“人情温暖甜似蜜”的嫂子刘氏,无不有一颗善良的心。因此,这样的剧目容易引起同样身份、性情相近的乡亲们的思想共鸣,自然会受到青睐,长盛而不衰。

三、原汁原味的豫东一带的农民语言。

道情剧目开始时大都流传于乡村。是一帮左手拍着道情筒子、右手打着简板的说唱艺人走村串巷或设摊演唱的口头创作,与反映宫廷斗争和市井生活的戏曲不同,它源于乡野,来自民间,不知经历了多少庄稼汉和说唱艺人的口头传承和加工润色而成。搬上舞台后,依然饱含着原有的乡土气息,原汁原味。尤其是语言,是地道的豫东乡间的俗言俚语。让我们来欣赏一下《王金豆借粮》中嫂子的一段唱词:

以后妹妹你出嫁走,

嫂嫂我还有东西陪送你。

…………

咱再说说厨房里——

陪送你大锅和小锅,

蒸馍箅子也配齐。

陪送一个面案板,

有一个菜柜带抽屉。

大杆杖,小杆杖,

还有铜勺带笊篱。

陪送你一个筷笼子,

有一把筷子是新的。

陪送你鏊子三条腿,

外带一个翻馍批。

小妹妹你要还嫌少,

支鏊子的三块砖头也给你。

厨房里东西陪送了,

拐弯再说磨坊里——

…………

猜你喜欢
太康县道情剧种
河南太康道情戏及其生存现状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新兴剧种的建构理念与文化再生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太康县
历史回音壁
——蓝田上许村道情演唱
全国中学名校 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
全国中学名校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
在相亲会上寻觅爱情
现状与思考——写在江西剧种普查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