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

2017-01-31 02:45
山西青年 2017年8期
关键词:犯罪心理教养犯罪

宋 伟 吴 丽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

宋 伟*吴 丽*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一、引言

青少年是国家的不竭动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希望,更涉及到民族的未来。但是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统计显示,我国青少年犯罪在经历了1995年、1996年的低潮期后,近年来再次呈现上升趋势。根据2014年贵州统计年鉴上的数据表明,在2013年青少年犯罪占刑事罪的30.2%,比2012年增加了-1.2个百分点,其他的统计数据也体现出了相似的倾向。但是由于中国人口的基数很大,青少年犯罪的问题仍然不可小看。青少年犯罪案件的不断增加,促使它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其实犯罪行为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以这种犯罪的方式体现出来。

二、青少年犯罪行为的概念界定

青少年犯罪这一概念根据刑法的规定,是指已满14周岁至未满25周岁的个体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触犯刑律的、依法应受处罚的行为。

三、关于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学理论

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不同学科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但是总体来说,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主要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主观因素主要是主体的欲望、动机等内在因素;而客观因素涉及到了周围环境对主体的影响,例如家庭、学校等。

(一)精神分析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诞生于二十世纪初,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西蒙·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否定了心理学对于意识的研究,主张研究无意识,从而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分为两个层次,分别是意识与潜意识。潜意识又分为无意识与前意识。弗洛伊德认为前意识介于意识和无意识的中间部分,潜意识的一部分心理内容是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而无意识是由各种被压抑的动机和欲望构成的,它们都是社会不允许的,无法进入意识领域。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犯罪行为及反社会行为的产生是潜意识领域罪恶感无限增长的结果。美国精神病学家希利等人认为:青少年由于本人的素质、家庭、环境等影响,容易处于寂寞、自卑、嫉妒等不正常的情绪状态中,如果这些情绪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就有可能通过违法犯罪取得代偿性满足。

(二)认知心理学派

认知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五十年代,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知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言语等。这种观点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取决于人对环境的加工和解释,人的行为并不简单的照搬。通过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可以看出,环境因素不再是影响人的行为的唯一因素。环境因素固然重要,但是人的行为经过认知系统的加工处理之后,才会有相应的行为出现。所以可以看出,人的行为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皮亚杰是认知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对个体的认知及思维有过深入的研究,其中包括对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他由此提出的研究方法及理论观点对进一步深入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还有柯尔伯格,他受到皮亚杰的影响,在皮亚杰的基础上对道德发展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柯尔伯格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犯罪人的道德发展处在较低水平上,这尤其表现在少年犯罪人身上。少年犯罪人表现出道德发展延迟的现象,在年龄、性别、智商相同的情况下,少年犯罪人的道德成熟度低于守法少年。

(三)行为主义学派

20世纪初期,《一个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行为主义的诞生,行为主义主张研究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华生、班杜拉、斯金纳等。

华生主张“环境决定论”。他曾做的臭名昭著的小阿尔伯特的实验,形成了刺激——反应的简单的行为模式,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形成的唯一条件。但是因为华生的这个实验给被试造成了伤害,因此被人们所批评。班杜拉提出了观察学习理论,认为行为的形成包括四个过程,分别是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及动机过程。他认为通过对榜样的行为的观察可以获得新的行为方式;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认为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只要能及时有效的实施强化,就能塑造出期待的行为。

总的来说行为主义强调环境和教育对人行为的影响远远超过了遗传等因素,认为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塑造出什么样的行为。所以犯罪行为及心理的形成不是源于遗传因素,而是源于反社会的强化刺激及个体的周边环境。

四、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环境因素

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周围的环境,与青少年的成长联系最为密切的依次是家庭、学校、社会。

(一)家庭因素对于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影响

1.教养方式

根据布朗伦布伦纳的家庭生态系统理论可以看出,家庭是对青少年影响最为直接的微系统,也是儿童社会化最主要的场所。在个体与父母互动过程中,父母主要是通过教养行为,将价值观、社会态度及观念和社

会道德规范传递给青少年,影响儿童、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

教养方式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冷漠型。除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外,其他三种类型的教养方式都会导致行为不良。专制型的教养方式要求个体无条件的顺从父母的安排,使个体没有主见,遇到问题时表现出更多的焦虑、退缩等负面情绪及行为;溺爱型的父母会无限的满足青少年的要求,对青少年过激的行为很少进行控制,甚至找出看似合理的理由进行包庇,纵容其不良行为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成长的青少年自控能力差,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而冷漠型的教养方式会导致青少年没有精神上的支持,容易出现适应障碍及行为问题。根据库珀史密斯的观点,父母冷漠或鄙视的教养模式会导致个体行为不良,使个体表现出低自尊。有研究发现,家庭教养方式的不一致在某一程度上破坏了父母的权威性,加上不良的家庭环境,子女很容易将这些消极的因素吸收逐渐外化表现在行为中。

2.亲子沟通

一般而言,在亲子沟通方面,母亲给青少年更多生活上的关怀和情感上的慰籍,而父亲则更多的教给青少年独立和如何处理问题的能力。缺乏亲子方面的沟通,特别是与父亲的沟通,使青少年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小偷小摸的宁宁,就是因为在遇到问题时父母没有给予帮助和指导,宁宁感到孤独和无助,使她在面对复杂的成人的世界无所适从,所以她通过偷盗的行为引起父母的关注以及挑战权威的快感。同时,国内外大量研究也表明,与普通青少年相比,犯罪青少年的父母存在更多的拒绝和更少的关爱,两者在教养方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3.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指父母之间的关系,以及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在家庭中如果父母关系不和谐,经常吵架,不仅会给子女留下童年阴影而且父母争吵会使父母没有时间关爱子女。在家庭中,如果子女和父母有良好的关系,例如,有问题及时沟通等,那么他们的心理会健康发展;但是如果在家庭中被父母无视,在家里得不到心理的慰籍,那么他们就会去社会上寻找安全感、支持及归属感。有研究显示,经常吵架的父母比离婚的父母对子女的负面影响更深。美国学者麦考德在一次研究犯罪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时发现,有11%的在家中得到关爱,20%被疏忽,19%被虐待,而被拒绝的则占50%。

(二)学校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影响

理想中的学校是使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天堂,但是现在在学校中普遍的状况却单纯的看到了智育的发展,以至于产生了所谓的“优等生”“差等生”。在学校中,所谓的“差等生”会受到不公平待遇。赫希指出,缺乏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差并不是青少年天生的问题,多数与学校对其态度有关,学校让学生感受到了不喜欢学校或者不依恋学校,这才是其容易犯罪的原因。学校一味的要求升学率,重视一部分学生,而忽略了另一部分学生的心理感受;老师对待智育不好的学生时态度粗暴,有时甚至会出现打骂现象等。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会使青少年出现自卑,焦虑、烦躁等消极情绪。青少年正处于第二反抗期,他们有较高的自尊心,如果青少年在校园里长期体验到消极情绪,就有可能会发生辍学、逃学的现象而流向社会,有的甚至会走向犯罪的道路。

现在,心理咨询在国内还不仅没有普及,而且许多人对心理咨询有不正确的认识。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帮助社会及学校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咨询的观念,使心理咨询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能够及时有效的给有烦恼的青少年提供专业的帮助,以避免他们出现消极的行为,把消极的观念及行为扼杀在最初。

(三)社会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影响

人是社会的产物,人具有社会性,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影响。但是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整体,里面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由于青少年的特殊性,他们的判断力、控制力及价值观等都没有发育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随着我国开放性程度越来越高,以及网络信息的爆炸式增长,让每一个青少年在面对多元化的社会都无所适从。

1.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处于职业传播者和大众之间的媒介体。泛指网络、电视、广告等。当今,大众传媒迅速发展的同时已与港澳台,甚至西方接轨,一些不良信息迅速传播开来,尤其是影片中对黑社会的描写,对青少年的犯罪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另外还有一些记录着色情信息的碟片在青少年之间传递,对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心理学家E·多纳斯曾专门研究了色情描写对青少年的危害性,结果发现,观看了侵犯性色情描写的青少年其侵犯性行为反应更为强烈。

近几年,网络游戏成了青少年消遣时间的主要方式。网络游戏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存在很大的差别,具有很大的虚拟性、满足性。游戏里的很多具有一定难度的关卡激起了青少年的胜负欲,逐渐变的不尊重权威。在对未成年犯罪类型与犯罪动机的调查中,因为玩网络游戏而导致的侵犯财产型和物欲型动机犯罪的比例明显较高,分别高达31.18%、35.35%。

过度参与网络游戏容易导致青少年模糊现实生活中的规则意识,动摇规则的权威性和确定性;疏离于现实,弱化青少年的社会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利于形成健康积极的法律意识。

2.社会不良风气

自从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的精神及物质生活逐渐丰富起来,GDP逐年增长。但是一些不良风气也“大摇大摆”的进入我们的生活。一些“富二代”、纨绔子弟过着花天酒地、不务正业的生活,他们容易产生犯罪行为;还有一些并不富裕的家庭,他们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在他们心里埋下贪慕虚荣的种子,一旦外界环境中有符合他们需要的事物,那么他们就会不择手段的去满足自己的贪欲,最终发展为犯罪。

五、结语

通过以上简要的分析可以看出,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更多的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作用,并不是简单的完善一方面就可以预防的。若要找到对于青少年犯罪问题实施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还需从几方面的入手。

青少年是我国之栋梁,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对我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青少年这个特殊时期,犯错误很正常,这就要求我们乃至社会对这种错误采取正确的态度。用正确的态度及方法帮助迷途的青少年解决心理的困惑,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道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1]樊颖.青少年犯罪心理探讨.四川大学法学院,2005.

[2]罗大华,何为民.犯罪心理学.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3]张保平,徐永新.犯罪心理学.警官教育出版社,1999.

[4]邓洁.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及其预防.中国政法大学,2011.

[5]杨菲菲.朋友的问题行为与青少年暴力犯罪:自我控制、父母教养行为的作用.山东师范大学,2003.

[6]张亚伶,杨红英,刘学惠.未成年人犯罪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5,27:119-122.

[7]刘邦惠.试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预防.青少年犯罪问题,2001:10-12.

[8]雷明.Z先生和他的访客们.译林出版社,2013:1-15.

[9]金凤仙,程灶火.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进展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3:467-471.

[10]王海英.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生态系统研究.东北师大学报,2012,260:210-213.

[11]石艳芳.青少年犯罪何以频发:我国青少年犯罪原因新探.犯罪研究,2014:41-46.

宋伟,女,内蒙古赤峰人,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吴丽,女,辽宁辽阳人,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应用心理。

C913.5;D

A

1006-0049-(2017)08-0090-02

猜你喜欢
犯罪心理教养犯罪
公园里的犯罪
Televisions
教养方程式
犯罪心理痕迹应用现状与反思
犯罪心理痕迹应用现状与反思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环境犯罪的崛起
犯罪心理画像初探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
熊孩子的超市教养课